2010年9月6日 星期一

【工商時報2010-09-06】南僑(1702)關係企業會會長陳飛龍專訪紀要

跟上星巴克 南僑準備好了
2010-09-06 01:05 工商時報 記者林祝菁/專訪
 國內油脂大廠南僑(1702)修正自結前7月稅前淨利為2.76億元,累計每股稅盈餘為1.13元,年成長大增5成以上,主要來自大陸的獲利貢獻。

 南僑關係企業會會長陳飛龍說,過去20年,南僑所做的一切,都在為搶進中國的市場舖路,而後場基建正一步一步完成,具有開「連鎖」的條件,未來不排除跟著星巴克,或是台灣城的腳步,在其旁邊設立自有店,運用既有的「貝可利」麵包坊,展開連鎖事業,而且不會侷限在上海地區。

 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上周跟味千(中國)拉麵總裁潘慰見面,雙方會有什麼合作?一起開連鎖店嗎?還是給多半成品的後援?

 答:南僑在過去20年,就是為了去大陸經營作準備,也因此放棄了台灣的洗劑、食品包裝等諸多事業,希望將來中國大陸不僅是外銷加工廠,且本身就是一個超級大的市場。

 我們擅長做的是「成熟的市場」;之前或許無法賺到中國「加工階段」的第一桶金,但我們準備賺第二桶金。

 20年來,我們在大陸興建了冷凍麵糰、冷凍麵及油脂廠打底,是否合適到大陸開連鎖呢?答案很清楚。

 中國是一個大市場,也可看成是一個很多的市場,我們過去的努力跟現在的環境,有契合的機會。

 問:若是連鎖,會採什麼模式?會走出上海地區?

 答:未來可以選擇星巴克的地點,只要有星巴克,就有我們連鎖店的影子,達到並存、集市效果,在對的地方去開店,但要有別於星巴克,我們的店要有熱食、輕食、烘焙、外帶、咖啡、巧克力的元素,而且要有不一樣的咖啡。

 目前已有貝可利麵包坊的品牌,可利用此品牌跨出上海地區,跟著星巴克的腳步,也可跟著台灣的商城腳步前進,產生集市的效應。

 問:原料喊漲,南僑的烘焙油9月兩岸都將調漲,其漲幅多少?

 答:中秋節後才會漲,且會緩漲,不會一下漲太多。而南僑規畫的天津冷凍麵糰廠預計明年4至5月投產,湖南長沙的冷凍麵糰廠最快明年底投產。

 問:兩岸餐飲事業的布局,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嗎?

 答:上海世博會為南僑在上海的餐廳帶來約10%以上的業績成長,但,世博若結束,餐廳必然也會受影響,因此,公司正在找地開餐廳,選擇的位置將會以上海到北京的高鐵沿線停靠的站為首選。

【經濟日報2010-09-06】文曄科技(3036)董事長鄭文宗訪談紀要

併購效益 文曄站穩IC通路

【經濟日報╱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2010.09.06 03:15 am


文曄科技(3036)董事長鄭文宗表示,中國大陸已躍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各生產基地遍地開花,將成IC通路商拉大差距的決勝地。文曄透過併購,提高產線與客戶群完整度,已取得有利優勢。

文曄內部已將中國大陸及南亞布局做為未來通路版圖衝刺重心。

法人預估,文曄今年合併營收可望挑戰650億元,年增率達48.6%;隨著擴大布局效益發酵,未來三年內,將達千億大關,在亞洲半導體通路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大陸拓點 沿海轉進西部

鄭文宗日前接受本報專訪,以下為訪談紀要:

問:文曄這幾年營收成長來來自中國大陸市場貢獻不少,如何看待未來IC通路業的發展?

答:中國大陸這幾年經濟實力快速起飛,外資大舉投入是推升經濟繁榮的主要力量。

隨著當地內需市場起飛,尤其綿密的交通建設,大幅改變過去各項資源集中在沿海地區景象,未來將呈現遍地開花。

最近鴻海(2317)大舉往重慶、鄭州等地設立生產據點,擴大生產規模。不只鴻海,幾乎是所有電子代工廠都會有同樣的舉動,對半導體通路而言,為提供這些EMS廠更緊密的服務,也必須跟著擴大營業據點。

如此一來,將增加通路商的建置成本,規模不大的通路商,將面臨嚴峻的挑戰。規模大的通路商,包括文曄,營業費用增加占整體比重仍在可承受的範圍,將取得較有利的地位。

問:中國大陸是否將成為IC通路商的決勝地?

答:中國大陸已是未來全球半導體產業重要成長支撐,能及早切入這個市場,就愈有機會獲得商機;未來中國大陸絕對是IC通路商拉大差距的決勝地。

通路商的成長動能有三要素:客戶、產品線及供應商。2008年4月及去年,文曄採取併購方式,相繼併購慶成、茂宣等通路商,就是補強這三個要素,且經由二次併購後,文曄都做了很大的融合努力,合併效益大幅顯現,不只產品線幾乎打進各領域的客戶,營收和獲利都大幅提升。

大者恆大 掌握規模優勢

文曄未來還會繼續併購同業,重心會先放在擴大單一客戶的營業額提升,並藉由提升技術工程團隊,與客戶開發下世代應用的資訊產品,提升產品價值及毛利。

問:今年6月,文曄與銀行簽署54億元銀行聯貸時,銀行團樂觀期待文曄未來三年營收將達到千億規模,文曄如何達到這個目標?

答:文曄不做財測,我不能對未來營收表現提供任何數字。

先前市場對文曄與同業的合作有很多期待,我相信以文曄現有規模,將能在通路商大者恆大的趨勢中,取得有利發展地位。

就通路商發展軌跡來看,300億元、500億元及1,000億元是三大門檻,前二個文曄者跨過了。

至於千億元營收的目標,我相信文曄的經營團隊只要持續將現有比重較高的客戶群,持續耕耘擴大出貨金額;至於比重不高的客戶,也持續強化服務,提升出貨金額,要跨過第三個門檻也非難事。

【2010/09/06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0年8月31日 星期二

【聯合晚報2010-08-31】唐鋒(4609)董事長周武賢專訪摘要

唐鋒董事長:「EPS估7~8元 是不小心口誤」

【聯合晚報╱記者蔡佳容/專訪】 2010.08.31 04:14 pm


由於仍未繳交經會計師核閱的財測,唐鋒(4609)今天起暫時停止交易,不少投資人踩到地雷。唐鋒董事長周武賢上午接受本報專訪,強調櫃買中心在短短時間內要求該公司交出正式的財測,根本不可能做到,此一風波並已造成該公司接單不順;至於今年EPS預估7~8元部分,是開記者會前公關公司跟他們說法人估的,記者會現場他們不小心口誤說出。

以下是專訪摘要:

記者問:今年每股稅後盈餘(EPS)預估7~8元,但上半年自結每股稅前盈餘1.19元,EPS僅1元,下半年要如何做到?還有市場傳出20元是怎麼回事?

公關公司說是法人估的數字

周武賢答:7~8元是開記者會前公關公司跟我們說法人估的,後來記者會現場我們也不小心口誤說出來會有7~8元;至於20元是外面傳的,我們根本沒想那麼遠,現在只有想努力推廣新產品。

我們上半年家電產品就賺1元,下半年還會穩定成長,超過1元,另外就是靠禧通科技授權的850-NM面射型雷射晶片(VCSEL)的監控、安防相關領域新產品,8月份已經開模,現在是客戶測試的階段,等客戶正式確認訂單數量,9月中一定可以出貨。11月安防領域的營收和獲利就會有機會超過家電本業。之前外界預估第四季起,每月面射型雷射出貨量可達300萬顆是很有機會的。

問:何時會交出正式的財測?

為了財測 工作全停了下來

答:櫃買中心在8月13、14日就要求我們10天內交出,但我們也表示根本不可能。因為正式的財測一定要有客戶明確的訂單數字,而且要客戶會計師簽核的財報。但是我們是全球首創的革命性產品,沒有過去銷售數字的軌跡,也沒有外貿協會統計的歷史進出口資訊參考,而且像過去有在編財測的公司,都是半年前就開始編,要在10天之內做出來根本不可能。

我們還是會盡快蒐集資料,也一一拜託客戶,希望對方能夠提供相關數據,但是現在還沒有一家客戶提供給我們。這已經造成我們很大的困擾,所有工作都停了下來,就只為了財測。我們的客戶都是台灣和大陸的安防產業的相關客戶,一共有200多家,台灣、大陸各半,其中上市櫃的公司就有20幾家。

接單不順 擔心做不到7~8元

昨天我們有跟櫃買中心溝通,他們也知道我們是新產品,很難提供數字。我問他們可不可以每個月提供訂單和獲利數字,但是他們還是只能夠依法處理。所以要等到9月初客戶訂單正式出來,客戶訂金認列後,就可以有認列的獲利數字。只是因為現在客戶已經有疑慮了,造成我們接單不順,我擔心這樣7~8元會做不到。

問:貴公司是否已遭檢調調查涉及炒股?

有無炒股?〝不怕被調查〞

答:我們不怕被調查,因為我們是真的很用心在推廣新產品,只希望能夠解決大眾疑慮。如果我要炒股,我大可對外界說新產品明、後年才會出貨,然後到明年我人就不見了。但是我們產品已經開模送樣測試了,9月就會出貨;我們現在也在規劃產品中心,讓外界認識我們的新產品,只要有人下訂單,我們立刻可以出貨。

※延伸閱讀》
‧哇新聞/唐鋒老董說EPS 7~8元是口誤,網友怎麼看?

【2010/08/31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工商時報2010-08-30】至上(8112)董事長葛均專訪摘要

至上電子董事長葛均:NAND需求 要看iPad會不會大賣
2010-08-30 00:53 工商時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記憶體市場渾沌不明,對於NAND有獨到觀察的IC通路商至上(8112)董事長葛均認為,由於有新產品蘋果iPad加入,因此造成整個市場對於NAND存在觀望態度,而下半年NAND會不會有大需求?iPad及iPad like產品會不會大賣將是關鍵點。不過,受惠於蘋果、諾基亞等大客戶大量採用,NAND現階段雖然市況不那麼熱,但也不至於有崩盤的危機。以下是專訪摘要:

 問:至上、友尚、擎亞主要代理三星相關產品,彼此之間的代理線要如何區隔?

 答:三星的產品線很多,有一些比較特殊的產品需要工程師,在1998、1999年左右代理ASIC的生意,由於這生意在台灣有台積電、聯電在競爭,有點吃力,所以那時候友尚和至上的部分員工、連同分公司的人員成立了ASIC的團隊,這就是擎亞前身。也因為ASIC的生意很難做,所以三星就希望友尚、至上把ARM的生意給擎亞。

 因此,在三星的代理線當中,友尚及至上都屬於全系列產品,而擎亞是比較特殊的產品,只不過在至上跨入代理界時,當時友尚已經成立很久,許多IT大客戶都已經與友尚合作很久,因此至上只好採取別的策略,代理一些新產品。

 當時,正好碰上NAND Flash大狂潮,而至上也因此搭上NAND Flash列車,所以在90年代興起的Flash相關業者如威剛、創見都是至上的客戶。

 問:友尚將於11月正式併入大聯大,請問在三星的代理線部分未來有無新變化?

 答:基本上,原廠是不會隨便更動代理線的,所以友尚如果沒有犯什麼大錯,基本上還是會持續代理三星的產品,只是力道大或是小就要看三星的態度了。

 問:近期大聯大、文曄等都競相採取併購的方式,至上在這方面將採取什麼策略?

 答:友尚併入大聯大的時間點基本上相當不錯,況且從國外通路商的發展趨勢來看,大者恆大確實也是大勢所趨,而大聯大把併入的公司採用控股的模式來經營,也是比較簡單的方法。

 大聯大併購友尚成定局之後,文曄在IC通路界第2大的地位自然成型,而至上目前也晉身為前5大IC通路商。至於至上的策略,由於談併購就時間點上並不恰當,所以至上採取的策略是「先壯大自己」再說,由於三星未來的成長還是會很大,至上接下來還是有很高的成長機會。

 問:近期NAND Flash市場雜音很多,如何看待下半年NAND Flash市場?

 答:目前NAND Flash不至於那麼熱,但是也不至於有崩盤的危機,由於現在有新產品iPad加入,造成市場整個在觀望,大家都在看iPad這個產品會不會成為市場主流,因此下半年記憶體會不會有大需求?就要看iPad 及iPad like相關產品市場的需求度。

 前幾次NAND Flash的崩盤,當時的狀況都是因為市場上沒有主流的產品,也沒有大的OEM客戶支持。現在NAND有Apple以及Nokia在支撐,而且有相當固定的用量,雖然說目前NAND有新的產能一直開出來,但是在蘋果iPhone、iPad等產品熱賣,品牌廠商相繼推出iPad like等新產品後,加上SSD等應用也持續出來,目前記憶體的狀況可說「不至於那麼熱,但是也不至於有崩盤危機」!

 問:除了記憶體之外,至上今、明兩年還會增加什麼樣的代理線?

 答:至上除了記憶體外,目前代理三星的產品線還有面板、驅動IC等,今年年初還增加了LED相關的代理,目前更增加了ODD以及MLCC的代理,下半年開始量將會逐漸放大。

【工商時報2010-08-30】炎洲集團總裁李志賢專訪摘要

炎洲:5年後總資產要衝千億
2010-08-30 00:53 工商時報 記者彭暄貽/專訪


  炎洲集團總裁李志賢表示,日前炎洲(4306)、亞化(1715)高階團隊召開營運高峰會議,擬定5年發展大計,確立膠帶、薄膜、通路包材、房產與新事業五大核心主軸。

 透過大陸以及越南擴產,中南美洲新設廠,還有大陸通路事業等布局,朝2015年集團兩岸營收800億元、總資產千億元目標邁進。

 李志賢指出,未來,本業膠帶、薄膜及通路包材將串連兩岸產能、通路搭配部署,展現倍增力道,肩負集團75%的營運焦點,房產、新事業則是獲利結構推升的另一攻堅新動能。

 以下為專訪摘要:

 問:身兼炎洲、亞化董座,下一步發展藍圖?

 答:今年炎洲、亞化營運架構調整就緒,無論業績、收益均展現明顯提振,明年將邁入業績起跑年。目前已擬定5年計畫,期望將集團兩岸合併營收從目前200億元推升達800億元;其中,膠帶約300億元、薄膜200億元,房產、通路包材與大陸新事業各100億元。

 炎洲過去10年透過自我成長,淨值、資產均達數十倍增力道,未來五年也將以淨值、總資產成長5倍,各達500億元、1,000億元目標積極砥礪。

 問:營運推升策略?

 答:膠帶、薄膜本業都將持續啟動擴產計畫。目前全球產能架構包括大陸45%、台灣25% 、美國15%及其他地區15%。未來除大陸、越南廠區持續進行擴產外,也會到新市場的中南美洲地區,投資新廠,至於印度、東歐及俄羅斯等地區,則以強化市場開拓為主軸。

 問:擴產的資本支出規畫?

 答:目前集團大陸共15個廠,其中,膠帶共10個生產點,後續還規劃在大陸一、二級城市展開布點策略,期望將營運據點從44個提高至100個。初期大陸、越南擴廠資本支出約台幣35億元;5年內大陸膠帶事業資本支出約達台幣50億元。

 炎洲過去製造產業之際,我都要求財務負債比力守50%以下;即使近年增加不動產(旺洲建設)經營,負債比也不能超過60%。

【經濟日報2010-08-30】中石化(1314)董事長馮亨訪談記要

中石化營運 三喜臨門

【經濟日報╱記者邱展光/台北報導】 2010.08.30 02:08 am


中石化(1314)董事長馮亨強調,依下游尼龍絲業者需求與接單情況,今年己內醯胺(CPL)、丙烯月青(AN)買氣仍看好,可望推升第三季營運表現;中石化位在高雄市占地7.2公頃的前鎮廠閒置土地,也將於今年進入開發階段。

中石化上半年本業及業外獲利皆有不錯表現,今年受惠化纖原料CPL、AN需求成長的帶動,本業獲利第二季增加了20%;持股36.37%的信昌化(4725)上半年稅後淨利達12.4億元,比去年同期大增近五倍,貢獻中石化獲利4.46億元、每股稅後純益約0.25元;總計中石化第二季每股稅後純益1.09元,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1.5元,創近三年來的獲利新高。

以下是馮亨接受本報訪談記要:

化纖需求成長 上半年賺很大


問:今年台灣市場需求及景氣?

答:大陸尼龍絲、窗簾布等需求強勁,帶動台灣尼龍絲廠商接單暢旺;而且,中石化是台灣唯一的尼龍絲原料CPL生產廠,自然有其利基。即使從全亞洲、全球看,CPL生產線複雜,且涉及高額權利金等高門檻,新投入的廠商不多,新投產的產能非常有限。

大陸夏季限電措施即將結束,下游尼龍絲需求也將開始暢旺,再加上CPL原料苯價隨著國際油價上漲,致8月CPL合約價格大漲每公噸100美元,並重新站每公噸2,500美元;另一化纖原料AN價格,近期又重回到每公噸2,000美元以上的價位。依目前的情況看,漲勢未歇。

中石化CPL、AN營收比各為64%、36%。第二季、第三季多為傳統旺季,出貨量差異不大,產品報價波動成為獲利表現關鍵因素;近期化纖需求回籠,第三季營運可望推升。

瞄準CPL擴產 後年產能倍增

問:中石化賣出手中的信昌化持股,是要籌措有什麼資金嗎?

答:信昌化剛掛牌上市時,股價100元以上。當時要賣,卻沒有及時賣掉,股價一直下跌,甚至一度跌至16元。好不容易,股價又上來了;而且,價格也不錯,是賣股票的好時機。

中石化是信昌大股東,調節持股不會、也不能太多。處分信昌化所得,可以挹注中石化的獲利,並非有什麼特別的擴建或投資用途。

問:中石化對於本業是否有擴充計畫?

答:中石化這次的擴建計畫只限於CPL生產廠;而且,擴建行動已經展開了。這次擴產行動將是南、北一起做。也就是說,南部的大社廠與北部的頭份廠一起擴充,各擴建年產6萬公噸的生產廠。預計2011年底、2012年初完工投產後,CPL總產能將由目前年28萬公噸增加至40萬公噸。

問:中石化也是土地資產概念股,開發計畫進行如何?

高雄閒置廠地之中,先開發的將是高雄廠占地7.2公頃的土地。該用位於高雄市一心路,地理位置優越,雖居於舊部落區域,卻是位於舊部落的市中心,屬商業區用地。

現已開始拆除高雄廠地上物,包括廠房、建物等;屆時,同時也要對外邀請國外有經驗、有知名度的開發廠商,一起設計開發,開發的重點必須符合地方特色、且結合地方特色。此閒置用地,就如台北市信義區土地一樣,越留越值錢。

衝刺土地開發 業內外都要發

只要有人問我:「中石化高雄廠閒置土地的位置在那裡? 」我通常會說:「如果你要買東西的話,可以穿過我們高雄廠地,就會走到馬路上的統一超商便利商店。」

中石化另一座小港廠,占地面積約2.14萬坪,被高雄市政府公告為土壤汙染控制場址及土壤汙染管制區。經多年整治,高雄市政府複驗及審議後,6月中公告除解高雄廠土壤汙染場址管制及土壤汙染管制區的劃定。

問:美商Celanese控中石化侵權官司進行如何?

答:10年前,美商瑟蘭斯(Celanese)於不同時間內先後控告中石化醋酸製程,侵犯了該公司專利,並分別求償8.9億元與20億元。兩個案子,一審中石化都敗訴,中石化不服,提出上訴。



侵權案進入二審後,求償8.9億元的案子,於月前判中石化勝訴,對方不服上訴,現正在美國智慧財產權法院審理中;至於求償20億元的案子,美國法院日前已判中石化勝訴;預料,對方還是會上訴,全案可能被轉到智慧財產權法院審理。

問:侵權案官司,對中石化有利。現今要做的事情是什麼?

答:除了是台灣唯一的CPL生產廠的優勢之外,美商瑟蘭斯指控中石化兩件侵權,並經地方法院判賠鉅額賠款。兩件上訴到高等法院後,先後對於不利中石化部分均判決勝訴。至此,中石化已沒有後顧之憂,可以全力衝刺本業及高雄廠、前鎮廠土地開發。

侵權官司對中石化有利後,我心中的大石頭已放了下來。煩人的事情解決後,將專注於產能擴充上,擴大公司營運規模與營收、獲利。

【2010/08/30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經濟日報2010-08-30】益通總經理趙伊尹訪談紀要

益通 半年報焦點
2010/08/30 10:40


【經濟日報╱記者何易霖/台北報導】


益通總經理趙伊尹昨(29)日表示,美國轉投資Adema公司將結束太陽能矽晶圓生產,轉型著墨終端系統等領域,已陸續獲利家具大廠IKEA等大廠的訂單。


趙伊尹昨天接受記者電話專訪,說明益通半年報的疑慮,以下為訪談紀要:


問:益通去年便因為美國轉投資事業資產減損大虧,為何半年報又出現同樣問題?何以第一季未先提列損失?


答:去年益通內部希望能重新提振Adema太陽能矽晶圓業務,因此沒有把無形資產減損全數認列完。


經過半年來的努力,我們發現Adema 5吋單晶太陽能矽晶圓的設備,已無法與業界6吋多晶產品競爭,技術無法趕上同業,不具生產效益,所以在第二季才追認相關無形資產減損。


Adema董事會將討論結束太陽能矽晶圓生產,轉型著墨終端系統等領域。Adema已陸續接獲IKEA等知名大廠系統訂單,但由於系統施工期間長,相關營收會分批入帳,目標下半年Adema能開始轉盈。


問:益通上半年本業雖然小賺,但仍與同業有一段差距,尤其毛利率不到7%,原因為何?


答:益通太陽能電池本業產能持續滿載,毛利率偏低是由於產出破片的影響。過往都是自組設備,產出破片率相對高。只要破片率比同業高1%,將侵蝕毛利率3個百分點。益通正全力改善相關問題,隨著新款自動化設備引進,相關問題本季起將逐步改善。


問:後續會不會還有資產減損問題?美國轉投資事業現況如何?


答:在這幾次提列資產減損後,益通海外無形資產僅剩1億多元,我不能保證以後沒有再提列無形資產減損的問題,但若還有要補提列損失的話,也不會超過這1億多元的價值,影響不會太大。

2010年8月25日 星期三

【工商時報2010-08-25】華新科總經理蔡聰麟採訪紀要

日圓升 蔡聰麟:轉單到
2010-08-25 01:25 工商時報 記者李淑惠/專訪
  在智慧型手機、LED TV、DDR2轉DDR3新應用下,電阻、電容需求量將成長70%至1倍以上,華新科總經理蔡聰麟認為,新興產業需求走長多趨勢,將帶動被動元件廠走向持續成長軌道。明年GDP預估不差,加上首季記憶體將100%轉換為DDR3,不只今年景氣不差,明年旺季會提前來臨,以下為蔡聰麟接受記者採訪紀要。

 問:日圓匯率創15年新高,轉單效應您如何看待?

 答:日圓不斷升值,華新科已經有實質的轉單效應。包括安規電容約有10%轉單,晶片電阻也有10%至15%轉單情況,而華新科日本區域的營收也增加為原來的1.5倍,創下新高紀錄。

 問:被動元件產業領先下游景氣,本季電子業充滿旺季不旺疑慮,如何看景氣?

 答:半導體產業的年成長率從4成下修到27%,NB產業需求也下修到5%至8%,因三星LG下修本季LCD TV出貨,預估這一季LCD TV會較第2季衰退10%至15%,DRAM也因為NB不佳,導致換機潮遞延。不過這些產業庫存經過消化,加上大陸十一長假的拉貨潮,以及大陸降低打山寨、追加智財權力道,預估下游產業從9月開始會慢慢上來,觀察期落在8月底至9月中。

 問:特別看好哪些產業?

 答:智慧型手機、DRAM以及LCD TV轉LED或是轉3D TV特別看好。智慧型手機升級之後,電阻、電容需求量從360顆增至755顆,用量翻倍。英特爾明年第1季將推新晶片組,合約市場中DDR3將100%取代DDR2,光是這樣的轉換,就會帶動電阻、電容量需求量提升130%,效應會在明年首季發酵。一旦轉換為LED TV或是3D,用量將立即增加70%,加上LED照明需要高功率電阻、電容,這些將帶動華新科明年擴產幅度高於今年,明年旺季也會提前。

2010年8月23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2010-08-23】錩新科技(2415)董事長丁廣欽訪談紀要

錩新 「內外發功」拚轉型

【經濟日報╱記者張義宮/台北報導】 2010.08.23 02:16 am


錩新科技(2415)董事長丁廣欽表示,錩新的揚聲器鍛造件全球市占率第一,目前約在7%,未來將倍增至15%,並轉型進入鍛造金屬和塑膠射出結合,提高附加價值,加碼進軍汽車產業。他說:「第一季已轉虧為盈,上半年營收比去年同期增67%,全年營收大成長可期。」


他表示,近年來積極展開多角化經營,看好急遽成長的越南證券經紀市場,成立子公司富鑫證券,經過三年多的布點和經營,今年在越南掛牌上市,進入營收規模倍增,獲利提高,有助挹注業外收益。以下是他的訪談紀要:


營收喊衝 上半年大增67%





問:錩新投資越南的富鑫證券今年的營收、獲利為何?

答:獲利需要時間,因此須先重視市占率。錩新在越南的金融布局是看長期的,除早期需要花時間拓點之外,人才也需要逐步培養。

錩新在越南的第一個轉投資事業是富鑫證券,成立於2006年11月,在短短三年間,從一個營業辦公室、12位員工,迅速拓展到12個營業據點、368位員工及2萬名客戶的綜合性券商。錩新對其持股46%,是最大股東,成為第一家台商投資在越南上市的券商。

富鑫證券在越南的經紀業務市占率達2%,是越南前20大券商之一,也是越南營業據點第二多的券商。隨著越南的證券市場一路成長茁壯,過程中亦不忘協助越南證券市場的發展,今年更協助河內證交所與台灣證交所及櫃檯買賣中心簽訂合作備忘錄。

越南的金融證券市場近幾年發展比想像中還快速,帶動富鑫證券表現,今年業績可望較去年再成長一倍。富鑫證券2008年營收206億越盾(約新台幣3,400萬元),2009年營收成長三倍達627 億越盾(約新台幣1.06億元),盈餘為30億越盾(約新台幣500 萬元),今年營收將可倍增至新台幣2億元以上。由於營運成本低,只要增加營業額就可添增獲利,預估今年獲利將比去年更為可觀。

問:錩新還會跨入那些領域?

答:第二步是跨足產險領域,今年6月底越南財政部核准了錩新投資保信產物保險公司9.95%,加上富鑫的9.95%,共計是19.90%。和富鑫證券當初設立一樣,是因為有一個越南較小的產險公司,希望找一個好的投資者協助其經營,邀請錩新加入。

目前越南產物保險普及率較低,整體市場未來應有不錯的成長空間。

越南經濟體在未來30年會不斷成長,當前要積極把握機會,先讓每個公司法人健全起來,再求綜合的加乘效應,這對錩新的長期的獲利是會有持續性的貢獻,金融事業的擴大發展是錩新在越南繼製造據點之後,另一項全力投入的事業。


深耕越南 將進軍產險業




問:在越南胡志明市地點位置極佳的錩新廠近況,會往房地產發展嗎?新的生產項目為何?

答:不會。 錩新在新順工業區擁有生產基地,由於位在胡志明市內的精華區,目前只做為工廠用地。

該廠就鍛造金屬和塑膠射出結合的生產線完工,10月底投產,主要供應歐美、日本市場的客戶。尤其是,全球汽車喇叭的趨勢已由金屬朝向塑膠,一來可以防銹、二來可以減輕重量並在安全性也進一步提高,因此,錩新將越南廠導入這項新產品的生產據點,並在原有客戶的要求下轉型,訂單也會跟著進來,明年之後投產的營運效能就會出來。

問:錩新本業的近況、今後發展願景?

答:第一步是拓展現有市場,即由音響零件跨入其他鍛造零組件,如汽車、自行車、縫紉機,甚至啤酒桶。第二步是技術提升的加值效益,即從結合塑膠與金屬的揚聲器零件開始,進一步整合這個產業,對毛利率的提升將會有幫助。

錩新在轉型的過程中,先穩固基礎、再去尋找新的機會。在本業方面,錩新下了很大的功夫將38年的公司加以改造,在李柔總經理的推動下,除了音響零組件的鍛造,現在更跨足汽機車零件的鍛造,年底將會有塑膠射出廠的成立,製造音響用的塑膠射出件及金屬音色的埋入射出件,以期創造更大的營收與獲利。

在轉投資事業方面,錩新在越南設廠已將近15年,這十多年來看著越南經濟一路成長,對越南的整體經濟非常看好。因此近三年來,錩新的轉投資事業都以越南為主,其中又以金融業為最主要的目標。

問:錩新本業的揚聲器鍛造件則是全球市占率第一,今後占比提高的目標為何?

答:全球的揚聲器鍛造廠商很多,市場非常分散,錩新目前占有率約在7%至8%,長期以倍增為目標,期許未來可以提高至15%。

問:與日商Kamiita Sosei合作發展的產品為何? 進軍大陸市場的動向?

答:與該日商合作是以汽車零件產品為發展,也是一個中長期的布局,明、後年將可以看到可觀成果及挹注獲利。今後將會以冷鍛及沖壓工藝為核心技術,積極朝向汽機車及工業用產業進行市場及產品開發,是合作是第一步策略,瞄向全球最大的大陸汽車產業市場。

接下來將朝向更先進的產品工法開發、自動化標準化作業、穩定的品質及服務努力。中國市場目前約佔錩新總營業額15%,與該日商的透過技術提攜簽訂,未來錩新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將可望逐年持續提升。


在台投資 飯店營運增溫




問:錩新位在台中清新溫泉渡假飯店前半年的營運如何? 今年是否可以轉虧為盈?

答:上半年營收比去年同期成長23%,即將轉虧為盈,因為今年經濟和股市都比較好,對觀光產業有幫助,期望政府對開放陸客政策應更再積極一些。

錩新在台的投資選擇近年最被市場看好的觀光服務業,在台中大度山上建造清新溫泉渡假飯店,也是離台中市區最近的溫泉飯店。清新溫泉開幕至今已四年多,擁有良好的地理位置,能俯瞰大台中的夜景,加上獨特的碳酸溫泉使人充分放鬆與享受,已建立良好口碑。

在住房與餐飲服務提升雙管齊下,今年營運明顯好轉,在台灣的兩岸政策日漸開放的狀況下,陸客訪台人數大增,觀光產業前景看好。

問:半年報為何?獲利是否較去年提升?原因為何?

答:1至6月合併營收達6.95億元,比去年大幅成長67%,全年亦有大幅成長可期。半年報尚未出來,但第一季稅後純益582萬元,每股純益0.07元,已轉虧為盈。今年錩新的營運已脫離去年全球經濟不景氣影響,本業及轉投資事業均邁向新局。

第三季是旺季,有耶誕節訂單加持,將可持續暢旺的營收,第四季營收往年都會下來一些。

在本業上,我希望錩新成為全球最優質的冷間鍛造公司,金融布局方面,則要求一個板塊一個板塊地站穩腳步,然後再求整合的效益。

【2010/08/23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工商時報2010-08-23】宏達電(2498)財務長鄭慧明訪問摘要

《深度對談》宏達電財務長鄭慧明:今年是宏達電的品牌元年
2010-08-23 01:13 工商時報 記者吳筱雯/台北報導


  宏達電(2498)第3季營收可望較去年同期成長1倍,出貨量則有機會比去年同期成長1.3倍,顯現宏達電經營自有品牌成果逐漸顯現,以下為宏達電財務長鄭慧明訪問摘要:

 問:現在的品牌知名度如何?

 答:去年底宏達電在全球推出YOU Campaign行銷活動後,品牌定位Quietly Brilliant的確引起消費者對HTC品牌的共鳴,我們的全球品牌知名度由去年的10%,成長至目前的40%,品牌知名度有達到預期目標,今年是宏達電的品牌元年,將繼續再接再厲。

 雖然品牌知名度獲得大幅提升,接下來如何讓消費者從只是知道HTC品牌,轉化為偏好這個品牌,最後並轉化成實際購買行動,還有很多環節要改進。

 問:第2季面臨零組件供應吃緊的狀況,下半年能否緩解?

 答:全球智慧型手機的需求才正要開始成長,常可見需求成長速度超過原先預估,導致零組件供應不及的狀況,我們已與供應商協調,請他們充分準備我們在今年下半年所需的零組件供給量,零組件供應吃緊問題在第3季能獲得緩解。

 問:現在宏達電產品以高階、高價為主,請說明未來產品組合趨勢?

 答:宏達電營運規模成長不是靠單一產品,而是建構在完整的產品組合之上,由於電信服務業者為了拉高ARPU值,願意提供高階智慧型手機高額補貼,促使高階產品快速成長,所以現在我們產品以中高階智慧型手機為主,但長期來說,我們認為智慧型手機普及率要增加,還是要靠中價位產品線的拓展,所以目前已開發多款中價產品,如野火機Wildfire、詠歎機Aria、聰明機Smart等。

 問:今年有沒有產能的調整或擴充計畫?

 答:我們有兩處生產基地,桃園廠月產能目前為200萬支並持續增加產能中,中國上海廠也計畫在第3季末起,將月產能增加至100萬支,所以第4季開始,月產能將有300萬支以上的水準。

 問:宏達電預計何時開始銷售搭載微軟新一代智慧型手作業系統Windows Phone 7的產品?

 答:宏達電與微軟為長期策略合作夥伴,Windows Phone 7平台是非常好的智慧型手機系統平台,我們計畫將在年底前發表Windows Phone 7智慧型手機。

 問:宏達電做了高階經理人士佈局的調整,來迎接未來的挑戰?

 答:宏達電新增策略長、產品長與技術長,策略長將負責策略方向與技術發展方針,由曾在索尼愛立信任職9年的Ron Louks擔任,產品長將負責宏達電全球產品發展計畫與管理,由曾在索尼愛立信擔任產品開發主管的Kouji Kodera擔任,而研發長則由宏達電創始研發團隊成員的副總經理陳文俊擔任,研發長並與將創新長Horace Luke、行銷長王景弘將與密切合作。

2010年8月22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2010-08-12】大華金屬(9905)總經理姜正行專訪紀要

姜正行:將展開併購

【經濟日報╱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 2010.08.12 02:54 am


大華金屬(9905)總經理姜正行昨(11)日表示,大陸鋁罐市場蓬勃發展,大華金屬必須趁勢直追,「自己蓋一座廠、不如直接買一座廠」,只要有機會,就會透過併購同業的方式,迅速拓展版圖。.

姜正行也看好550ml的鋁罐將是未來市場主流,大陸短期內將無新產能開出,有利大華金屬發展。以下為姜正行專訪紀要:

問:對於大陸市場的看法?

答:大華金屬在大陸的布局以鋁罐為主,隨著大陸的國民所得逐年提升,對於包括啤酒在內的飲料需求跟著大增,近年來光是鋁罐的自然成長率就超過8%。

大陸限縮啤酒玻璃瓶使用壽命不得超過兩年的政策,將帶動啤酒包材大幅度從玻璃瓶轉向鋁罐。目前大陸龐大的啤酒市場中,用玻璃瓶裝的比率高達95%,隨新政策的推動,將改變啤酒包材的生態,鋁罐市場前景相當看好。

問:不擔心其他同業加入擴產、造成價格競爭?

答:鋁罐市場主要分為330ml與550ml兩大規格,前者競爭激烈、毛利較低,但後者供給稀少、毛利很高,過我們預期,未來550ml鋁罐將是主流。由於包括寶鋼、美國皇冠等主要競爭對手,目前都沒有設立550ml生產線的計畫,即使接下來有,從投資到投產,至少也要一年以上,這條線將享有高毛利率水準。

此外,不論是330ml或是550ml,即使同業增設新線,考量到啤酒改用鋁罐裝、加上市場的自然成長率,即使五大廠全面擴充產能、短期內也無法全面供應市場需求,不需要擔心。

問:大陸布局的策略?

答:大華金屬目前在大陸共上海聯合製罐、重慶聯合製罐以及華通聯合(南通)塑膠三個廠,雖然都賺錢,但對照於大陸市場的蓬勃發展,過去我們真的太保守了,我們必須改變態度。

【2010/08/1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0年8月19日 星期四

【華爾街日報2010-08-18】專訪:阿里巴巴CEO談電子商務戰略

2010年08月18日12:04
專訪:阿里巴巴CEO談電子商務戰略

阿里巴巴(Alibaba.com)今年前兩個季度實現了強勁的收益﹐不過在保持用戶數量增長和擴大用戶使用增值服務方面卻面臨著持續的挑戰。阿里巴巴說﹐預計今年下半年中國出口增長將放緩﹐進而可能會影響使用阿里巴巴網站的眾多中國中小出口商的前景。阿里巴巴是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集團(Alibaba Group)香港上市子公司﹐為中外企業提供在線目錄以為它們的產品找到買家﹐收入大部分來自出口商。阿里巴巴運營著數個B2B電子商務網站。


阿里巴巴首席執行長衛哲說﹐增長的另一個來源將是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這個以美國為重點的在線批發平台針對的是規模較小的訂單﹐阿里巴巴說計劃向其投資一億美元。作為投資的一部分﹐阿里巴巴已經在美國進行了第一筆收購﹐買進了幫助商家在亞馬遜(Amazon.com Inc.)和eBay Inc.等網站上銷售商品的網站Vendio Services。阿里巴巴一直努力以較低的會員費吸引更多的用戶﹐目前正在實施三年計劃──第一年增加客戶數量﹐今年提高收入﹐明年提高利潤率。

衛哲出生於中國大陸﹐擁有倫敦商學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 EMBA學位。他此前曾任百安居中國(B&Q China)總裁。百安居中國是家裝零售商Kingfisher PLC的子公司。衛哲日前接受了《華爾街日報》(以下簡稱WSJ)記者弗萊徹(Owen Fletcher)的專訪﹐分享了他的戰略。

採訪節錄如下:

WSJ:你如何定義B2B2C模式?

衛哲:第一個B代表的是廠家或供應商﹐第二個B代表商家﹐C則代表消費者。這是從廠家供應商通過網絡到在線商家﹐在線商家通過在線零售為上網購物的消費者提供服務。

WSJ:在擴張海外業務方面﹐你在尋求何種合作方式?

衛哲:首先﹐我想是B2B2C模式的合作。我們也在積極期待在交易會、保險、銀行業、物流和對中小企業來說任何重要的貿易服務領域建立更多的合作關係。如果在接下來的幾個季度﹐我們不斷宣佈與我提到的這些領域的公司建立戰略合作關係﹐你不要感到吃驚。

對B2B2C來說﹐合作將主要是在如何增強全球速賣通方面。我們有90%的買家在網上買東西﹐在網絡之外賣出。有90%的在線商家在網上銷售產品﹐不過貨源來自網絡之外。很少有人真的享受完全的在線供貨和零售。正因為如此﹐我們在尋求B2B2C在線模式﹐以便實現從採購到零售的全過程。

WSJ:你認為未來幾個季度你們的戰略交易包括收購嗎?

衛哲:絕對包括收購。首要任務將是進一步增強全球速賣通。

WSJ:在你們的計劃中﹐4月份推出的全球速賣通起著怎樣的增長推動作用?

衛哲:目前它才新生三個月。我們一直在改善支付﹐通過與UPS等公司合作來改善物流﹐並通過收購Vendio等公司來爭取買方。我們將繼續做這三樣事情。這是背後1億美元投資中的一部分。我們相信﹐用兩三年的時間﹐全球速賣通就會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利潤和收入來源。

WSJ:你在4月份說﹐全球速賣通將接受PayPal支付。你是否打算還跟其他支付公司合作?

衛哲:是的。要是我們不接受你的支付而造成你不能在AliExpress.com上面採購﹐那是沒道理的。所以你能夠想象的一切支付方式﹐我們都會掃清障礙。

WSJ:未來幾年﹐阿里巴巴會主要瞄準哪些國家來實現進一步的增長?

衛哲:美國、日本和印度﹐這是最重要的三個國家。而未來三年﹐我們在這三個國家實際上還是在進行投資﹐而不是收獲收入或利潤。

WSJ:在美國實現增長會遇到什麼挑戰?

衛哲:美國這個國家一直是非常以購買為中心的。我們在美國有超過200萬註冊用戶﹐但其中只有不到5%註冊為賣家。

相比之下﹐英國有幾十萬用戶﹐但註冊為賣方的用戶在14%以上。我們應該鼓勵更多的美國小企業發揮創業精神﹐更多地拿到網上去銷售﹐更多地賣到美國市場以外。

WSJ:你覺得最近歐美出口市場有沒有走軟?

衛哲:實際上美國不及多數人認為的樂觀﹐而歐洲市場不及多數人認為的悲觀。

原因在於基本的消費能力。美國失業率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而你看多數歐洲國家﹐失業了也沒關係。他們多年失業率超過雙位數。另外﹐主權債務問題是非常有限的﹐可以控制。

WSJ:所以你覺得中國出口商沒有因為歐元區債務危機而受到多大沖擊?

衛哲:沒有。歐洲國家的問題很大﹐如果你看國內生產總值和整個歐元區的比重﹐其實是非常小的。中國對這些國家的出口也一樣﹐比例非常小。甚至就是這點很小的比例﹐我們也沒有看到出現大幅下降。

WSJ:增值服務作為增長引擎具有怎樣的重要性?

衛哲:這項業務的收入增長應該有兩大引擎:會員費和增值服務。三年前﹐增值服務在我們的收入中佔比不足10%﹐兩年前在15%左右。

現在在國際市場佔25%﹐中國市場佔20%。而我們預計﹐用戶滲透率每年5%的增長是有可能的。增值服務背後的利潤率遠高於會員費﹐因為不管有沒有增值服務﹐為一家客戶提供服務的成本都是一樣的。

OWEN FLETCHER

(更新完成)

2010年8月17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2010-08-16】能緹(3512)董事長魏文珍採訪紀要

能緹轉型 明年出運

【經濟日報╱記者李立達/台北報導】 2010.08.16 02:08 am


筆記型電腦(NB)散熱鰭片廠能緹(3512),正經歷重要轉型關鍵,透過與國際品牌客戶合作,發光二極體(LED)照明將於第四季量產,明年獲利將明顯改善。



經濟日報/提供

能緹為全球第一家採用沖壓散熱片技術廠商,2007年掛牌上市時,市占率高達40%,近年在散熱模組廠垂直整合及大陸同業競爭下,市占率下滑至25%。能緹董事長魏文珍評估,筆記型電腦(NB)產業將日趨成熟,能緹看準環保綠能產業,投入LED照明,今年逐漸開花結果。

NB散熱片 本季出貨持平

能緹2008年自創LED照明品牌「Kaipis」,已開始貢獻獲利;旗下LED新廠已完工,預計第四季開始量產,在眾多以LED照明為號召,卻無成績的業者中,屬於「埋頭苦作不吭聲」,卻能拿出成績的廠商。以下為魏文珍採訪紀要:

問:能緹為全球最大NB散熱片廠,今年出貨與市占狀況?

答:全球NB散熱片市場,上半年約8,000萬片,能緹約拿下25%到30%左右市場,但礙於沒有精準統計數據,無法確定是否為全球第一。

能緹上半年NB散熱片出貨量,約2,000多萬套,較去年成長15%至20%,約占營收五成比重,其他還包括LED照明產品約11.6%,以及液晶電視(LCD TV)及遊戲機等零組件,出貨占比達35%。

問:NB產業下半年多空分歧,是否會旺季不旺?

答:今年全球NB出貨量,預估約1.8億台,上半年便已有約8,000萬台;下半年景氣不明,針對第三季接單狀況,雖然沒有明顯成長,不過能緹在市占率,仍維持相當水準,沒有掉單,對能緹而言還算持平;至於第四季,目前看還太早,難以定論。

問:能緹轉型朝LED照明發展,進度如何?

答:LED照明產業,想要作的人很多,市場上口號也很多,但都在默默耕耘,還沒浮上檯面。

LED品牌 已打開知名度

LED將是能緹很重要的轉型階段,投入LED照明已達三年,包括:行銷、通路、製造等,都還持續投資,因為現在不作,永遠沒有機會。

能緹LED照明新廠已完工,8月底前將試量產,全部產線均為LED室內照明,第一期月產能60萬顆,第二期在明年六月,將視市場狀況彈性調整。

問:LED產品訂單狀況?

答:能緹為二家國際大廠,分別提供LED散熱原件及照明產品代工,都會在第四季開始出貨。

LED照明將成為能緹成長的新動能,順利的話,明年第一季LED照明占能緹營收比重,就有機會超越NB產品。

能緹也有LED照明自有品牌「Kaipis」,在台灣及大陸通路,已經逐漸打開市場知名度,並起開始貢獻獲利。

虧損情況 年底前獲控制

透過品牌,打開代工客戶之門,透過品牌,向代工客戶介紹能緹的技術含量;對國際品牌而言,能緹品牌,不足以撼動其地位,不會產生威脅與衝突,因此品牌形象對能緹,是加分而不是減分。

問:能緹今年營收與獲利表現如何?

答:第一季虧損,第二季還在查核,由於NB砍價競爭激烈,且LED持續投入,短期內要轉虧為盈,將具挑戰。但公司正處轉型期,預估今年底前,將能有效控制住虧損,由LED接棒成長,對明年獲利與營收成長,深具信心。

【2010/08/15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0年8月9日 星期一

【工商時報2010-08-09】樂陞科技(3662)董事長許金龍深度對談

《深度對談》兩岸遊戲業須對等開放,利益才大
2010-08-09 01:12 工商時報 記者何英煒/台北報導

樂陞科技 小檔案

  興櫃掛牌公司樂陞科技(3662)董事長許金龍,他同時也擔任遊戲振興會的會長一職,他呼籲,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接下來的談判,能夠重視遊戲產業的2點訴求,他期望任內可以成功促成2岸遊戲業者的對等開放。

 問:遊戲業者很希望將兩岸遊戲產業的開放議題列入此次ECFA的內涵,但卻未能如願,請教你的看法?

 答:遊戲業者已經形成共識,我們做過統計,約有9成的廠商,贊成兩岸遊戲產業要有對等的開放。台灣遊戲業者的訴求有二,一是希望台灣自製遊戲產品,可以有「內版」(即本土遊戲產品)的資格申請「書號」、「版號」,目前台灣遊戲產品都只能申請「外版」(外國產品)。另一個要爭取的是,台灣遊戲業者可以在當地營運遊戲產品,取得ICP執照,現在台灣遊戲業者沒有辦法在大陸市場營運遊戲產品。

 問:遊戲振興會將繼續努力推動嗎?

 答:我認為這些議題真的很重要,將會持續努力的推動。過去幾年來不少台灣業者進軍大陸,卻只能在灰色地帶遊走,但偷偷摸摸要付出多少代價?這樣所獲得的利益遠一定遠不如正面開放所帶來的利益。接下來,ECFA還會有後續磋商,遊戲產業振興會將努力的遊說和推動產業的訴求。

 問:有不少台灣遊戲營運商出現另一種聲音,一旦兩岸對等開放,大陸遊戲營運商都會來台灣成立公司,而不交由台灣遊戲營運商代理?

 答:台灣對於其他國外的遊戲業者並沒有設限,像是韓國、日本及美國的遊戲廠商,都可以依據自己的情況和策略,選擇自行在此成立公司,營運自己的產品,像是韓國的NCsoft在台灣成立子公司吉恩立、Webzen成立網禪就是一例呀。台灣市場本來就是國際級公司的競爭戰場。

 問:台灣遊戲公司今年有不少自製遊戲進軍大陸市場,但表現卻差強人意,您認為台灣遊戲業者在大陸的機會如何?

 答:台灣的網龍、宇峻以自製遊戲授權大陸營運商在當地經運,部份媒體或法人認為表現平平或不佳。但業者卻認為,這2家公司至少已經進入大陸市場,搶進灘頭堡,從這個觀點來看,我認為他們是成功的,因為只要打進去,就有機會。

 進入大陸市場之初,一定需要針對當地市場調整產品內容,一旦抓準了當地人的口味,那麼接下來的爆發力將很可觀。

 現在遊戲業者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等待下一個成功。況且,大陸市場的成功要如何定義呢?排名前10名固然是成功,但大陸市場這麼大,前50名的業者(產品),都活得好好的!

 問:台灣政府現在即將啟動全球招商,文化創意產業也列為其中之一,您對政府對外招商有何建議?

 答:我認為要找策略性合作的對象,比方說,有意願結合台灣本地業者共同進軍大中華市場、或是藉由彼此合作而可以讓台灣業者登上國際的企業,而不是來台灣搶資源、人才,與本地業者形成競爭關係的對象。

【經濟日報2010-08-09】德宏(5475)董事長劉暉麟專訪紀要

上游玻纖紗窯復工 德宏將重啟垂直整合

【經濟日報╱記者龍益雲/桃園報導】 2010.08.09 01:34 am


電子級玻纖布市況今年逆轉向上,上游電子級玻纖紗更供不應求,德宏(5475)董事長劉暉麟表示,將重啟向上垂直整合產業鏈政策,停爐的電子級玻纖紗窯確定復工。

德宏2007年為掌握上游電子級玻纖紗貨源,吃下大強森複合材料並取得主導權,隨後遇上金融海嘯,在2008年提前冷修、停工,今年受惠下游印刷電路板(PCB)景氣復甦,電子級玻纖紗、布均供不應求,除決定大強森重新復工,也積極擴增電子級玻纖布產能,穩坐全台第四大寶座。


市況熱呼呼 營運現轉機





PCB景氣復甦,今年上半年電子級玻纖紗、布售價大幅揚升,帶動德宏營運大幅出現轉機,第二季獲利創下過去23季單月新高,劉暉麟也看好下半年到未來兩年內的景氣。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德宏目前主要產品、應用領域及占營收比例?

答:主力產品是電子級玻纖布,是銅箔基板(CCL)主要材料之一,約占四成以上;CCL又是PCB主要基材,PCB則是所有電子產品中必備的基礎原料,被廣泛應用在資訊、通訊、消費、國防、工業等各項電子產品中,PCB產業景氣與各項電子應用產品的需求多寡有著密切的關係,今年PCB景氣復甦,CCL、電子級玻纖布、電子級玻纖紗產業均受惠。

電子級玻纖布又依厚度區分為厚布(型號7628)與低於200 公克的薄布(型號分2116、1080)。在目前PCB應用仍以資訊產品應用為主,7628是市場主流,約占70%之間,但電子產品走向輕薄短小、多功能、高速及高頻化的發展趨勢,薄布逐漸占有重要地位,德宏厚、薄布的銷售比例各約45%、55%。

問:德宏現有廠區、產能及目前產能,較去年底增幅?各產品在全球業界的地位?

答:德宏在台灣桃園縣楊梅鎮及大陸江蘇省蘇州市各有生產基地,楊梅廠現有織布機340台,蘇州464台,在PCB產業去年底才逐漸回溫,近年並沒有增加產能,市場因而出現供不應求。


大強森投產 明年Q1明朗




為迎合市場需求,9月底將在楊梅、蘇州各增加25台、64台織布機,屆時兩岸將有893台織布機,總月產能1,335萬米,較去年底增幅約10%,占全球電子級玻纖布產能約6.5%,穩坐台灣前四大電子級玻纖布廠。

問:今年或發展中、即將量產的新產品、應用領域、市場規模、產能計畫及布局?

答:短期內已確定轉投資大強森複合材料停工紗窯復工,大強森今年也決定辦理現金增資籌資1億元因應,目前產能、何時投產雖尚未定論,但將全力排除各項困難復工,用意在掌握紗源,相關細節預計明年第一季可望明朗。因應電子產品輕薄化趨勢,研究發展方向將著重於開發更薄布種及特殊布種,未來在工業級玻纖布市場也不缺席。

問:今年第二季財務報表概況,對下半年營運看法?

答:上半年財報尚未經會計師簽證,受惠產能滿載及產品售價上揚,第二季合併毛利率逾27%,稅前盈餘2.42億元,稅後純益2.3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1.14元。毛利率優於第一季逾13個百分點,去年同期更逾27個百分點;稅前盈餘季增率3.2倍,較去年同期稅前虧損3,337萬元明顯逆轉。

下半年傳統旺季,今年PCB景氣似乎成長力道不如往年,但仍有旺季需求,德宏營運仍會優於上半年,尤其CCL廠大舉擴產,更有助電子級玻纖布需求及售價。



華南與西部 擬擇一設廠




問:主要原物料電子級玻纖紗價格今年飆漲,未來價格走勢及市場看法?

答:今年電子級玻纖紗產能僅有富喬工業(1815)新廠在近期逐漸出貨,短期仍供不應求;下半年至明年底預期會有台灣玻璃(1802)窯爐可能重建開出及大陸丹鳳的新產能,屆時供不應求情況會趨緩。

問:部分同業如建榮工業(5340)計畫在大陸華南地區廣東省中山市建立生產基地,富喬也不排除設點華南,德宏是否跟進?

答:PCB景氣才見復甦,興建一座新生產基地仍需不少資金,而且還要看市場的發展,當前仍以楊梅、蘇州兩地擴增產能為主,但仍審慎評估大陸華南、大西部的市況前景,不排除在適當時機擇一設廠。

【2010/08/09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0年8月3日 星期二

【工商時報2010-08-02】智原科技(3035)策略長王國雍訪談紀要

《深度對談》智原科技策略長 王國雍:智原USB 3.0明年成長強勁
2010-08-02 02:01 工商時報 記者涂志豪/台北報導

智原科技

  IC設計服務業者智原科技(3035)上半年稅後淨利達4.75億元,每股淨利為1.3元,表現優於市場預期。對下半年景氣看法,智原策略長王國雍表示樂觀,營收將「逐季成長到明年第1季」。至於產品線,智原佈局已久的USB 3.0已有多項產品線進入量產,王國雍認為,USB 3.0明年將會出現強勁成長。以下是法說會時訪談紀要。

 問:智原USB 3.0佈局進度如何?

 答:智原已經在橋接器(Bridge)、隨身碟、主控端(Host)等USB 3.0市場有佈局,若以今年全年度來看,可能達不到整體營收的5%,但單就第4季來看,可望有5-10%的水準,明年第1季的營收佔比會更高。

 USB 3.0去年標準才底定,今年開始推廣用,要達到市場普及還需要一段時間,但目前看起來,第4季的USB 3.0市況轉佳已很確定。智原第4季出貨中仍以橋接器、隨身碟等USB 3.0元件端(Device)應用為主,明年第1季後主控端晶片出貨速度會較快。

 問:有愈來愈多廠商進入USB 3.0主控端市場,智原如何因應?

 答:新產品上市都是如此,只要是覺得不錯或有潛力的,大家都會想要跳進來做,就好像鯊魚看到血時會一窩蜂搶食一樣,這是台灣IC設計市場的生態。但要進軍USB 3.0主控端晶片的重點,是要能夠克服與各種元件端晶片的相容,愈晚推出的風險就愈大,因為元件端晶片數量已經愈來愈多。

 雖然現在USB 3.0主控端晶片由日本瑞薩電子(NEC電子已於4月併入)主導,但ODM/OEM廠都會需要有第2家次要供應商(second source),智原與合作夥伴睿思科技(Fresco Logic)就是要做到最好,能夠成為各家ODM/OEM廠的次要供應商,這樣的話就不會需要用價格來搶佔市場。 問:對第3季或下半年市況看法為何?

 答:第3季晶圓代工廠的0.13微米製程產能仍然吃緊,但因智原有將部份訂單由0.13微米銅製程轉入0.11微米鋁製程,所以可以爭取到更大的產能,加上USB 3.0已經有見到訂單,所以預期營收將會逐季成長到明年第1季。

 問:智原在營運上是否有新的策略性調整?

 答:早期IC設計服務業會扶植很多IC設計公司,但這些公司等營運規模大了之後,就會自己去進行ASIC量產或自行研發設計晶片。所以,智原近幾年來已經把客戶重心,轉移到希望能夠多找一點系統廠商。

【工商時報2010-08-02】上銀科技(2049)董事長卓永財訪談摘要

上銀新金牛產品 主打機器人
2010-08-02 02:01 工商時報 記者張令慧/專訪

上 銀

  上銀科技(2049)董事長卓永財認為,明年全球經濟雖然無法如今年上半年,出現爆炸性成長,但在歐洲景氣逐步復甦,美國也可望脫離景氣谷底,中國大陸、印度及其它新興工業國家則維持成長軌道下,明年景氣仍然可以樂觀期待。

 至於上銀集團明年度營運展望,卓永財表示,將會在機器人、產品的多元應用,以及提高現有產品的全球市佔率上。以下是卓永財訪談摘要:

 問:上銀在德國、日本及美國都設有分公司,對於明年這3大區塊的景氣如何看?

 答:這3大區塊除了日本的工具機業仍處於景氣谷底,還看不到反轉向上的跡象外,美國、歐洲景氣都不會比今年差,所以,明年整體景氣應當可以維持在成長的軌道上。

 問:上銀明年營運成長的動能來自何處?

 答:工具機業因為歐洲及美國的景氣會比今年高,所以,可以有微幅的成長,但最大的成長動力,會來自機器人、半導體設備、醫療器材及中國大陸的交通建設。

 上銀已經協助大陸將捷運車輛的門由皮帶傳動改為滾珠螺桿傳動,且開始導入大陸的軌道車輛中。由於交通建設會是大陸持續投入項目,將會成為上銀成長的新動能。

 此外,上銀也藉著今年日本缺料與零組件供應問題,打進日本的醫療器材設備業,由於醫療器材是相當保守的產業,一旦進入其零組件供應體系後,就有機會持續獲得訂單。

 問:去年上銀及大銀微系統合力併購以色列的Mega-Fab,今年大銀投資公司又買下英國螺紋磨床廠Metrix,這些併購案對於上銀集團的營運效益為何?

 答:基本上上銀集團進行併購案,會著眼於強化集團的核心競爭力,而不是要靠合併帶來直接營收的成長。所以,買Mega-Fab,在於取得該公司的技術,解決大銀生產機器人的關鍵零組件取得與成本降低問題,在問題解決後,大銀就有機會與歐美及日本的機器人業者競爭,讓機器人成為上銀集團第3個金牛產品。

 同樣地,大銀投資買下英國磨床廠,並不是為了大步邁進磨床設備業,而是螺紋磨床是上銀主要的生產設備,上銀要擴增產能,光是訂購磨床設備就要等18個月,設備問題如不能解決,就會成為大銀營運成長的瓶頸。如今大銀投資買下英國磨床廠後,一來可以解決上銀的設備問題,提高上銀的稼動率,二來上銀也有自製設備的能力,未來可以透過英國Metrix的組裝、品牌及通路,提高上銀現有自製設備團隊的效益。

【經濟日報2010-08-02】凌陽(2401)董事長黃洲杰專訪紀要

凌陽 三大動能衝營收

【經濟日報╱記者陳碧珠/台北報導】 2010.08.02 08:40 am



凌陽(2401)董事長黃洲杰表示,凌陽推出藍光播放器(BD)、數位機上盒(STB)等新產品已在客戶端驗證,第四季量產,明年大量出貨後,營收貢獻將更明顯。他表示,今年是高清(高解析度)元年,凌陽在家庭娛樂領域,已站好一定的位置。


凌陽上周五收盤23.85元,下跌0.35元。該公司公司產品涵蓋多媒體播放器(DVD/BD)、STB與數位電視(TV)三大產品,因歐債影響當地STB需求,使DVD營收比重在上半年拉高到七成。

多媒體加持 下季會更好

黃洲杰對本季營運持續保守,但表示,9月以後是多媒體的旺季,現階段客戶端的庫存去化情況合理,第四季營收會比第三季好。

凌陽第二季營收17.61億元,季成長5.8%,低於公司預期的兩位數成長率。不過,毛利率38.5%,創近七季來新高,主要是產品組合改善與成本下降。上半年營收34.26億元,與同期相比成長28.9%,上半年稅後純益5.6億元,每股稅後0.94元。

黃洲杰也對凌陽目前三項產品長期布局做一說明,他表示,DVD/BD將與國際大廠進行區隔;STB各區域的標準晶片都會投入,爆發力在明年;TV因元件整合度高,進展最晚,若以市場期待的前五大電視廠目標來看,希望兩年後達成,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歐債事件影響凌陽第二季營收,下半年市場與營運趨勢為何?

答:第三季還是保守一點看,不像第一季能見度較高,尤其歐洲能見度較弱,9月通常是家庭娛樂的傳統旺季,下半年看起來也如往年,若以單月來看,7、8月與5、6月差不多,一般季節性來看,9月應該會上來,第四季會比第三季好一點。

問:新產品的進展?

答:DVD中的BD部分需求有起來,預期明年才會有顯著的量,受限數位內容結構性問題,目前成長仍以新興國家最強,但新興國家對BD數位內容還不是很成熟,數量還是不如DVD。

STB與TV目前仍以歐規為主,STB與BD相關新產品都在跟客戶驗證,要有量產須等到第四季,不過,加上客戶驗證時間,真正營收有貢獻要等明年。明年這些廠家需把案子驗證過;至於高畫質數位電視(HD TV)則會比起上述兩項產品還要晚一季。

問:上半年代工產能很緊,許多IC設計公司有多備庫存情況,目前凌陽庫存水位如何?

庫存仍合理 消化沒問題

答:第一季缺產能時,我們有比較積極建立庫存,現在晶圓代工特定製程還是很緊,就我理解,0.13、0.11微米還是很緊,最緊的就是12吋晶圓。不過,目前庫存水準,是我們營業額的一個半月,還是合理的,加上9月以後,是比較好的需求季節,消化庫存並不是太大問題

問:三大產品線長期布局?

答:DVD部分,從我角度來看,BD這一塊,最複雜的地方其實是要有一個對的商業模式,就是從內容提供(content provider)到整個硬體、軟體平台的架設整合,才是關鍵。針對這樣的商業模式,凌陽目前有在做,且我們與國外如博通(Broadcom)等大廠有所區隔,以此定位在進行,至於實際的效益,我想等下季法說會比較明朗。

STB我看這些年的發展,主要還是要連結到中國大陸來進行,不過,STB商業模式是屬於區域性的商業模式,要有營運商(operator)去運作才行,這一塊產品,也是在做商業模式的整合,而不是我有DVB-T解決方案,就去賣DVB-T這麼單純而已。好比STB裡面的解調器(Demodulator)也有不同的區域標準,還有中國大陸的DTMB,日本有自己的Deamo標準,這些我們都有一路開發,若這些東西沒有準備好,也就不要做了。STB算是去年起來的產品,我想,整個產品爆發力在明年更清楚。

TV我們的進度更慢,不過,做TV這事情,如果有對的策略去運作,以凌陽是新進者的腳色來看會更重要,以市場期待一般新進者要打入的市場位置,也許要打入前五名品牌電視廠,需要兩年的時間。

TV這東西,新東西一直往上加,所以要有很大的力氣,這塊市場,都是全世界第一、第二的廠商來做,就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得完,最終還是要有一個對的策略來做。

問:凌陽這兩年毛利率一直有在改善,第二季還創下近七季新高,代表定位家庭娛樂的方向對?

攻家庭娛樂 努力降成本

答:事情不是那麼直接相關,產品進入這市場,是首要的,有機會進入,再下來基於客戶要求、或這產品的演進,出現更成本效益的方案,這也是目前IC設計所肩負的責任,以HE(家庭娛樂)這領域來講,今年我們不管BD、STB、TV,產品都會進入市場,進入之後,再來就是如何看到降低成本,基本上,這些進度都會有他的節奏。

問:像早期凌陽單純發展純玩具、家庭為主的消費市場,現在以多媒體為主,不像純消費晶片較具標準性,這會不會也是公司毛利率獲得改善的原因?

答:未來的世界,本來就不是標準元件,這是重點,如果你要用標準元件來看現在的商業模式,就會找不到利基。

【2010/08/0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0年7月27日 星期二

【聯合晚報2010-07-27】介面光電董事長葉裕洲專訪摘要

葉裕洲:會奪回原來的位子

【聯合晚報╱記者楊曉芳/專訪】 2010.07.27 02:39 pm


觸控面板洋華登上台股股王那一天,對介面的股東是一個失落地打擊,曾在觸控面板界居冠的介面,是小股東們期待能見介面成為台股史上第一個以「觸控面板」登股王的個股,但2008年6月介面正快速成長之時,公司卻被Trible booking一事延誤發展,也讓介面在業界排名從第一落到第五。事發當時,正逢金融風暴之時,介面卻能在半年解決困境,並在第四季交出虧轉盈成績,介面光電董事長葉裕洲指出,「我有信心介面重新站起,今年下半年展開整合,我們絕對能在業界奪回我們原來的位子。」以下是本報專訪葉裕洲摘要:

問:介面2008年在業界傳出被大量退貨,甚至被看衰可能因此倒閉,由於介面是未上市公司,未有機會公開說明,可否在此說明當年一事?

答:所謂的退貨事件,是2008年3月同一個大陸手機廠重複下單3次,這家大陸廠商擔心訂不到觸控面板,需求只有300萬片,但卻跟三個台灣委外面板廠下單,而這三家台灣廠商都向我們下單,我們並未直接接觸到這家大陸廠商,我們出貨了900萬片,這重複下單最後未獲消化,與客戶共同承擔下,我們自6月開始處理這樁事,這重複下單事件,讓我們很多產能進度暫停,也因此讓競爭對手有機會追過我們。那一跤讓我們從排名第一落到第五,但我們能在半年內解決,並在2個季度內轉盈,顯示我們的實力。

問:是因為跌了那一跤才引進宏達電以及群創(現為奇美電)的資金嗎?

答:不,我們是憑自己的實力拿到訂單,宏達電及群創肯定我們,是我們為上市依法分散籌碼的準備,而他們也都是純投資,並未涉入我們經營,現在我們手上的大客戶,包括三星、宏達電、諾基亞等國際大廠訂單都是憑我們自己的實力爭取來的,群創(現為奇美電)雖是我們最大法人股東但相當尊重我們。

問:介面有別於其他觸控面板,在於自有IC設計部門,這個部門是否已發揮效益?

答:跌了那一跤,改變我們不少,但都是好的改變。為了快速接單國際訂單,我們最後還是選擇外購IC,而我們的IC設計部門已轉型為3D的顯示研發,現在已有初步研發成果,這也將扮演未來我們延伸競爭力關鍵。

【2010/07/27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2010年7月26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2010-07-26】協易機械(4533)董事長郭雅慧專訪紀要

協易機 拚工具機五哥

【經濟日報╱記者宋健生/桃園報導】 2010.07.26 01:38 am


在中國大陸景氣強勁成長帶動下,沖床製造大廠協易機械(4533),上半年轉虧為盈,董事長郭雅慧表示,以生產重型沖床為主力的昆山二廠已訂明年初投產,未來五年內,協易機將朝全球前五大成型工具機製造商目標邁進。

郭雅慧表示,大陸昆山二廠主要鎖定汽車大型鈑金件沖壓成型設備市場,所生產的產品附加價值高,加入投產行列後,預期大陸廠的營業額將在明年超越台灣廠,也代表大陸市場將成為未來協易機營收獲利主要的「成長引擎」。

去年受金融海嘯衝擊,協易機出現歷年來首度虧損,累計全年合併營收17.88億元,較97年同期42億元大幅衰退57%,每股虧損1.41元。今年隨景氣復甦,協易機第一季合併營收為5.4億元,比去年同期3.14億元增加71.8%。

協易機今年第一季稅前仍小虧0.1元,但隨景氣好轉及大陸接單暢旺,4月轉虧為盈,上半年合併營收達14.92億元,法人初估稅前盈餘近6,000萬元,每股稅前盈餘約0.5元。


接單暢旺 營運逐月回溫


目前,協易機第三季接單依舊暢旺,集團每月合併出貨金額可望都有3億元以上。法人預估,協易機全年合併營收可望突破35億元,每股稅前盈餘應有1.5元至2元,逐步回復金融海嘯發生前水準。

去年協易機大陸廠營收約人民幣1.8億元,上半年累計已達1.48億元,較去年同期4,800萬元大幅成長二倍,法人預估全年營收將上看人民幣3億元,以新台幣計算將近15億元。以下是郭雅慧專訪紀要:

問:全球成型工具機的市場現況為何?

答:去年中國大陸成型機產值較2008年成長4%,達到40.5億美元,產值占全球的四分之一(2008年為17.8%),躍升全球第一。據了解,大陸現有約50家鍛壓、鈑金加工機械製造商,前三大分別為江蘇亞威機床、濟南第二機床集團及天津第二鍛壓機床廠。

市調指出,2008年第一的義大利(17.9%)退居第二,占比為17%;排名第三的德國(16.5%)則維持不變,全球占比為16%;日本(9.3%)保持住第四位,但占比降為7%。

問:協易機大陸布局為何?

答:協易機2002年進入大陸市場,並在昆山千燈鎮建立完整的供應鏈,園區距離上海虹橋機場僅30分鐘車程。隨協易機一同在當地設廠的協力廠,包括供應齒輪等零組件的上和、從事機械加工的協耀,以及專業焊接的協和興等。


ECFA簽訂 成本大幅降低


問:協易機昆山廠的發展規劃為何?

答:協易機昆山廠區面積達3萬餘坪,共分三期規劃設廠,第一期2002年完工投產,主要生產400噸以下沖床,鎖定3C電子業客戶;第二期2009年底完工,目前正在裝機中,未來將以4,000噸以上重型沖床、汽車大鈑金生產線為主力。

二期廠預計明年初投產,主要鎖定汽車、家電及LCD、LED等光電產業,規劃年產能約600台,目前已接到不少訂單,產品從400噸到1,200噸都有,如果明年產能全開,年營收可達人民幣7億元以上。

問:兩岸簽訂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對協易機有何效益?

答:ECFA的簽訂,對協易機兩岸布局與業績都相當有利,因為協易機生產的沖床,屬ECFA早收清單中沖剪折床類的沖壓機床,加上機械零組件,明年進口關稅將由9.7%降為5%,2012年再降至0%,成本大幅降低,競爭力相對增加。

另外,昆山廠部分訂單可由台灣廠彈性調配支援,大陸廠規模可以再擴大,而零件進口成本降低,利潤也會提高。

問:協易機上半年已轉虧為盈,業績逐步上揚,未來展望如何?

答:協易今年第一季雖仍處小虧,但毛利率因較高的銷售水準和成本控管而有所提升,4月起轉虧為盈。另外,儘管原物料成本上揚,毛利率也由去年的16.1%,上升至19%左右。

展望未來,「一地研發、二地生產、銷售全球」是協易機的經營策略主軸,除了持續開發新興市場,公司會將業務重點放在大陸;同時也藉由昆山廠第二期廠房的完工與投產,增加公司接單與獲利能力。

【2010/07/25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0年7月22日 星期四

【工商時報2010-07-22】信義房屋(9940)董事長周俊吉專訪內容

信義房屋董事長周俊吉:等法令成熟 就登陸跨產業投資
2010-07-22 01:04 工商時報 記者蔡惠芳/專訪
  信義房屋(9940)董事長周俊吉昨(21)日表示,信義房屋花了20年,才把台灣服務業的這塊品牌,打進中國大陸和日本東京,不過信義企業集團還要邁向另一個層次的仲介服務業,這也是為什麼信義房屋不斷盈餘轉增值、擴大股本到36億元的原因。未來等法令再開放、成熟點,信義房屋將會參與上海世茂集團、遠雄(5522)企業團發起籌組的「海峽產業建設投資公司」,在中國大陸作跨產業、集團的投資。

 以下是專訪內容:

 問:信義企業集團會參與「海峽產業建設投資公司」到大陸開發房地產嗎?

 答:我和世茂集團董事長許榮茂、遠雄企業團董事長趙藤雄等人到中國大陸海西特區、福州和大連等很多城市,都去評估了,中國大陸會是下一個戰場,不過現在政府開放建築業赴大陸投資開發房地產的條件,投審會有放寬門檻了,可是還是很嚴格,到現在大概只有遠雄1件案子確定申請過關。我們信義房屋不是登記房地產開發業、是房屋流通業。所以,初期我想等政策再開放一點、成熟一點,就會申請投資「海峽產業建設投資公司」,赴大陸投資開發房地產。

 問:信義和歐力士、大京集團合作在東京分公司開幕後,對於信義房屋營收貢獻度會有多少?

 答:也許初期對我們營收的貢獻度並不大,可是對於我們學習服務業相當成熟的日本Know-how來說,卻加分更大,將來會讓我們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2010年7月20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2010-07-19】東貝光電(2499)董事長吳慶輝專訪摘要

東貝 今年營收衝倍增

【經濟日報╱記者詹惠珠/台北報導】 2010.07.19 04:21 am



東貝董事長吳慶輝表示,今年營收要較去年倍增,明年則要突破百億元。
記者詹惠珠/攝影
東貝光電(2499)在大尺寸背光源捷足先登,已成為全球非集團性、最大的LED背光源供應廠,東貝今年營收可望達到85億元到90億元,較去年倍增。明年在LED背光液晶電視滲透率持續上升下,營收有機會在120億元到150億元。

從LED開始應用在電視的背光源,東貝就以黑馬之姿快速竄起,這家曾經在高速公路紅外線收發模組上栽跟頭的公司,現在已是台灣最大的LED背光源的最大供應廠,營收也快速成長,7月份預估可以再突破8.3億元,連續五個月創下單月歷史新高,光寶出身,在LED業界逾20年的東貝董事長吳慶輝說:「東貝的營收可以很快超過光寶的LED部門」。光寶6月的LED營收約11億元。

東貝並不因為在大尺寸LED背光源站穩腳步而自豪,吳慶輝也開始布局下一階段重要的商機,LED照明。今年東貝的LED照明營收可望倍增到15億元,且已攻下中國大陸、日本、歐美等通路,明年東貝在LED照明至少要作到30億元以上,東貝在背光與照明雙軸心發展策略,已推升營收進入高速成長期,以下是專訪摘要:

上季業績亮眼 較Q1成長69%

問:東貝第二季的季報表現如何?第三季的成長動能?

答:東貝的第二季營收有20.4億,就比第一季大幅成長69%,且毛利率也比第一季上揚,整體的獲利表現應該不錯,但要等到會計師查核後才能對外公告。

目前東貝三大產品線都有同步增溫的現象,訂單能見度高,估計下半年較上半年再成長六成。雖然第三季的電視市場需求有些下來,但LED背光電視的比率是在上升,今年全球預估的LED背光電視可以達到3,400萬台到3,500萬台。由於東貝已站穩了,預估第三季仍會比第二季成長30%至40%,目前東貝單月接單早就超過10億元,但限於產能做不出來,不過,7月營收可以按照進度突破8億元。

問:東貝這兩年的成績表現令外界跌破眼鏡,是什麼機會促成東貝這麼好的表現?而這樣的成績是否能持續維持?

答:東貝從2006年即投入背光市場的發展,去年已成功打入國際電視品牌廠供應鏈,累積了大量的量產經驗跟專業知識,也開發完整一系列的背光應用產品,客戶相中東貝量產的規模,目前東貝在中大尺寸背光市場,已打造了穩健的客戶基礎。過去二年來,東貝經由策略合作,完成北美亞洲及中國的照明通路布建,現在也已進入了收成期,帶動營收從3月起就逐月往上,在規模擴大後,獲利表現也可望提升。

當其他LED同業在攻手機背光源時,我們就投入電視背光源的研發,沒想到LED背光電視快速發展,讓東貝可以捷足先登,去年東貝在大尺寸的背光源營收28億元,今年可以超過60億元,明年背光源更要突破百億元的門檻。

現在背光源和LED照明是東貝發展的二大主力,在背光源的基礎打穩下,全力發展LED照明,東貝預估明年照明營收要做到30億元,因此東貝明年仍相當具有成長性,預估明年的營收約在120億元到150億元之間。

問:LED照明也快速升起,東貝對照明應用是走通路策略,照明市場是否已發動呢?如何看市場的發展?

答:照明又是另一個大規模市場,是背光應用百倍的規模,東貝的專長在封裝,所以我們主要是提供光源及光引擎為主,主打需求最大量的室內照明應用市場,尤其燈泡主要是家居及辦公消耗品,所以要用跟背光產品有不同

的策略。

搶攻照明通路 邁入高速成長

我認為,LED照明的決戰在通路和成本,因此在照明應用,我們要走通路。東貝一直在產品開發及降低成本具有優勢,因此在過去二年,東貝完成了全球主要市場的通路布局,現在已開始慢慢發酵,去年東貝不走品牌,專注代工與產品開發,與客戶一起成長,現在市場才剛動起來,去年LED在照明應用的滲透率還不到1%,今年也還是個位數,但明後年就會有數倍的成長。

而與普天集團的鴻雁電器合作,鴻雁在中國有1萬多個營業據點,更是我們在中國通路及照明市場的一個重要布局。現在中國政府正積極推動由傳統白熾燈,轉換為新世代節能環保照明,從公家機關與公共建設開始,逐步推動更換LED燈,部分地方政府更陸續宣布了,一般家庭補貼更換節能燈具的政策,對推動市場需求成長有很大的助益。

問:LED產業因中大尺寸背光應用滲透率快速提升,幾乎是爆發性成長,已吸引各大集團大手筆投資,請問董事長怎麼看整個市場的供需?

答:從去年以來,由於電視及液晶監視器的背光滲透率基期低,今年可說是爆發性成長,電視由去年不到3%,今年滲透率相信會超過二成,成長七、八倍;而監視器今年滲透率也會有20~25%左右,明年電視跟監視器更至少是倍數以上的成長,加上一般照明應用也逐漸增溫,以中大尺寸背光應用就是以前手機市場的12~14倍,一般照明應用更是背光市場100倍以上的規模。

今年LED應用在中大尺寸面板背光的滲透率提升,的確讓許多上下游廠商跌破眼鏡,擴產趕不上訂單成長,從上游搶MOCVD機台,搶藍寶石基板,搶MOCVD的特殊氣體,搶導光板,搶擴產,從產業鏈來看,第三季因為磊晶上游材料供不應求,第三季上游晶粒的供應缺口就仍高達三成以上,要到第四季晶粒的供需才有機會稍微舒緩。

問: 各集團大舉揮軍LED產業,面板廠動作更大,東貝要如何突圍呢?

答:以前LED產業應用市場比較受限制,現在LED的市場規模跟過去不可同日而語了,把餅做大了,大集團進來,反而是認同LED的市場潛力,面板是我們合作很久的客戶,全球前四大面板廠占全球的供應量約八成,一直以來,面板廠對零組件的自製率多半維持在五成以下,重要零組件如LED等,也許會高達六到八成左右,可見外購及外包的需求有其必要性。

面板大廠搶市 共同把餅做大

而東貝與各大面板廠、背光模組廠及系統廠都有很久的合作,長久維持很好的供應鏈關係,就是因為東貝是專業封裝廠,很專注本業,所以跟面板廠是很好的上下游供應夥伴關係,也沒有競爭的問題,讓東貝有機會可以成為他們最佳的策略協力夥伴。

【2010/07/19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0年7月13日 星期二

【工商時報2010-07-12】璨圓(3061)董事長簡奉任專訪內容

LED大舉擴產 簡奉任:明年中前供需難平衡
2010-07-12 01:01 工商時報 記者謝艾莉/專訪


  對於外界認為LED大舉擴產,恐出現供過於求,LED上游磊晶廠璨圓(3061)董事長簡奉任認為,以璨圓主要客戶給予的訂單觀察,至明(2011)年中,LED要達供需平衡都有困難。以下是專訪內容:

 問:如何觀察LED導入大尺吋面板的趨勢?

 答:以手機、到筆記型電腦來看,現在10.2吋的筆記型電腦當中,已全數採用LED做為背光源,現在看到15.5吋的機種,也有8成導入LED背光源。

 國際現在上也看到大尺吋背光源導入LED的市場趨勢,使用LED做為背光源的科技產品,也一下從筆記型電腦跳到電視;以電視廠商來說,韓國廠商三星(Samsung)是第一個將電視導入LED TV的廠商。在LED未來成為電視背光源的主流趨勢下,相信三星將台灣邊緣化。

 在2009年第1季三星領先市場推出LED TV,並於第2季開始銷售,當時市場還在觀望,沒想到因為頗受市場青睞,LGD(樂金顯示器)也跟進,因此將LED作為背光源的產品,一下跳過監視器市場,應用在大尺吋面板。

 由於採用LED作為背光源的方式,能讓電視更輕薄,也帶起整個LED TV成為市場新風潮,以璨圓主要客戶給予的訂單觀察,至2011年年中LED要達供需平衡都有困難。

 問:近期璨圓的擴產計畫?

 答:過去10年來璨圓累積MOCVD(有機金屬化學氣相沉積系統)達到50台水準,璨圓除了原本在龍潭總部外,也向黛安芬龍潭廠租了二樓的廠房,主要這塊將是做晶粒的後段製程。

 璨圓努力擴展晶片的產能,過去10年來璨圓累積MOCVD達到50台的水準;估明年台灣MOCVD將達56台,揚州的璨揚光電MOCVD也達25台,明年中國產能將增加一倍,MOCVD一共達50台。

 問:未來璨圓的私募對象?

 答:璨圓目前股東包含大同集團,大同集團中也包含面板廠華映,除此之外,福華電子未來也有照明的需求;為了因應市場大幅擴充,璨圓必須有自己的產能,同時籌資的對象就是要把出海口引進來,希望客戶就是股東。

 問:璨圓單月營收持續創新高,對下半年展望?

 答:這一年來台灣白光LED的營收表現,成長的幅度均超過CREE與中國的三安,璨圓一直以來聚焦營收基本面的成長,從去(2009)年第3季開始一直到今年第2季,已經連4季業績持續成長,今年上半年營收已經達去年整年營收的水準,未來第3季及第4季有機會持續成長。

【工商時報2010-07-12】東隆五金東隆五金(8705)總經理楊錫卿訪問摘要

提議合作 借道台灣好登陸
2010-07-12 01:01 工商時報 記者張令慧/專訪

  歐美大廠看好兩岸簽訂ECFA關稅優勢,東隆五金(8705)總經理楊錫卿說,已經有廠商提出,期望借由與東隆在台灣合作生產,共同進軍中國大陸市場。

 由於台灣的3G產品,以及菲律賓的門鎖生產與銷售都在東隆五金的估算中,因此,東隆6月營收達2.72億元,比5月營業額持續成長,今年有機會出現逐季成長的營運表現。以下是訪問楊錫卿的摘要:

 問:歐美大廠為何提出與東隆五金在台合作生產?估計何時成真?

 答:歐美大廠是考量在台灣的組裝成本比在歐美生產便宜,也從台灣出口,有可以享有ECFA早收清單的關稅優惠,加上東隆五金在國外行銷已經多年,品質可獲得這些歐美大廠的信賴,因此,這些廠商才會向東隆五金提出在台合作生產的計畫。如果一切談得順利,這項計畫有機會在第4季成真。

 問:對於3G產品推向傳統通路,東隆五金有何勝出的策略?

 答:東隆五金要在傳統的水電行及瓦斯行等傳統通路上架,關鍵在於要與特力集團的資源進行整合。譬如:特力集團正開啟「好幫手」的裝修服務事業部,強調對於客戶提供終身服務,東隆五金對於傳統3G產品通路,就是要提供終身服務的保證。

 問:在蘇比克灣的擴廠計畫,只規畫生產門鎖嗎?

 答:東隆五金在蘇比克灣除了擴增門鎖的生產線,以滿足從大陸轉單的歐美大廠需求外,更準備要將蘇比克灣作3G廚具產品進軍東南亞國家市場的據點。

 估計東南亞國家人口約有5億,國內知名品牌在東南亞國家的佈局較少,而東隆五金的門鎖在東南亞國家已經行銷多年,也累積相當的信譽,搭著東隆五金門鎖在東南亞國家的品牌知名度,東隆牌3G廚具在東南亞國家市場有機會打下一片江山。

2010年7月10日 星期六

【工商時報2010-07-09】力麒建設(5512)總經理郭淑珍專訪內容

《人物專訪》郭淑珍:力麒不急著去大陸
2010-07-09 00:57 工商時報 記者蔡惠芳/專訪

  力麒建設(5512)總經理郭淑珍昨(8)日表示,力麒已經不只是一家建設公司,而屬綠色環保產業,從建築業跨足到觀光旅館、污水處理的環保事業後,還計劃把污泥變成種花的肥料、環保磚,延伸到再生資源事業。

 以下是專訪內容:

 問:力麒中長期有何重要布局?

 答:我們已從房地產跨到環保BOT、觀光旅館,未來力麒不只是建設公司、而是綠色環保產業。將來有機會也會到中國大陸去,不過現在台灣光是污水下水道BOT就至少有30幾個案子會陸續發包、市場還很大,力麒作都作不完。

 力麒在2006年轉投資日月潭儷山林哲園會館,持股50%,最近在擴建第2館,房間數會由46間擴大到120幾間,第3期在規劃中。力麒因集團力麗紡織需要污水處理技術、讓力麒擁有許多專業經驗,加上政府釋出很多污水處理的BOT案,所以力麒很早就跨足環保事業;高雄楠梓污水處理綠山林6月通水,羅東東山林第1期7月完成並通水,其中3公頃土地計劃擴建旅館。

 問:環保BOT事業對力麒營收獲利的貢獻度?

 答:每年BOT事業至少貢獻力麒營收6、7億元、獲利2.2億元。房地產有景氣循環,但BOT事業沒有,會是提供穩定長期現金流的來源。

 問:大陸娃哈哈、中環水務公司對力麒很有興趣,力麒在大陸的計劃?

 答:他們對我們環保水資源、觀光旅館,非常有興趣。本來娃哈哈想買下八德路台北哲園商務飯店, 可是哲園案子太小、我賣了也沒意思,所以沒答應賣。未來,我們還有很多機會在兩岸房地產、飯店、水資源和環保事業上,互相合作。

 中環水務公司也來找我談,希望到大陸合作環保事業。可是力麒不急著去大陸,有好的合作對象和投資案,才會去,畢竟台灣環保市場規模還很大。

2010年7月8日 星期四

【聯合晚報2010-07-07】金山軟件助理總裁暨金山西山居總經理沈烽亮專訪摘要

沈峰亮:台灣→陸遊戲業進軍歐美跳板

【聯合晚報╱記者楊曉芳/台北報導】 2010.07.07 02:59 pm

中國大陸金山軟件 (港交所:3888) 助理總裁暨金山西山居總經理沈烽亮今首度來台,為最新自製遊戲「劍俠世界」上市記者會站台,沈烽亮該次來台,同時也將為金山集團首部3D自製遊戲--「劍俠情緣3」台灣授權進行較深度訪查。以下是本報專訪沈烽亮摘要。

問:金山軟件是在港上市公司,市值新台幣373億元,台灣投資人不陌生,可否簡單介紹我們較陌生的「金山西山居」?

答:金山軟件最大的營收有5成來自網遊 (線上遊戲),都是金山西山居貢獻的,自2003年自製遊戲獨立以來,西山居貢獻的營收從一年5千萬元到去年已擴大至5億人民幣,我們從單機遊戲,轉型到網遊,現在看好擁有2億至3億人口且持續成長的國內 (意指: 中國大陸)手機遊戲市場。

問:中國大陸的線上遊戲市場規模去年就258億人民幣、台灣的市場規模今年才要破百億新台幣,怎麼會對這塊相較大陸還小的市場有興趣?

答:國內 (意指中國大陸)的線上遊戲人口就8千萬人,比台灣的總人口還多,但台灣的玩家是高端、成熟的玩家,所以上線每單位貢獻度是國內的2至3倍,而我們現在正積極想要跨入的歐、美市場的每單位貢獻度是國內10倍大,台灣的市場會是看遊戲推到歐、美市場成敗的關鍵窗口。

問:台灣遊戲現在以3D遊戲為主要競爭產品,5年沒有新產品來台灣了,這次怎麼會推2.5D「劍俠世界」遊戲,而不是3D,與華義合作的3D「鐵血三國」也將上市了嗎?

答:2.5D的產品還是有一定的市場的,在國內2.5D還比較賺錢呢!不過,3D確實是趨勢了,尤其是想進軍歐、美的話,沒有3D是不用想了。我們首部3D作品「劍俠情緣3」去年在國內上市,現在正與台灣營運商談授權中,包括智冠、華義以及一些其他沒合作過的廠商都有。2005年即與華義合作的3D作品「鐵血三國」,我們一直沒給完成的時程表,一切不一定,要做到好才會推出,也不會刻意要和「劍俠情緣3 」時程錯開。

問:台灣遊戲廠商期能在ECFA早收清單中,開放台灣廠商可與大陸廠商一樣是內資資格申請大陸書、版號,你是否贊同?

答:我是很贊同,內資申請書、版號也不容易,若簽了ECFA我們可以到台灣運營,培養人才。台灣市場是中國大陸廠商進軍歐、美、日等先進成熟市場跳板,有這裡的市場經驗,對我們很有意義,現在大陸遊戲廠商不缺錢、不怕失敗,只缺人才,台灣亦擁有我們想要的人,除了有香港人擁有的國際語言能力、貼近歐美文化之外,還比香港人多了一項「遊戲文化」特質,所以現在很多國內同業願意用5倍以上的薪酬到台灣挖角,若開放,這些人才就可以在台灣上班,不用離鄉背井。

【2010/07/07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2010年7月6日 星期二

【工商時報2010-07-05】農林(2913)董事林金燕訪談摘要

林金燕:農林今年一定賺錢
2010-07-05 00:58 工商時報 記者袁延壽/專訪

  農林(2913)董事林金燕指出,農林負債已從七年前的99億元降到目前只剩26億元,財務負擔減少,加上計畫處分苗栗銅科等數塊土地,2010年一定獲利。

 另外,手中轉投資的子公司台霖生技,預計在明年上興櫃、銅科附近變更開發的住宅社區,都是農林未來金雞母。以下為訪談摘要:

 問:負債比過高是否會造成農林轉型、資產活化時財務周轉的負擔?

 答:從接任董事長以來,當時負債為99億元,每年都以償還10億元速度降低,目前只剩26億元,今年6月安泰銀行統籌主辦8億元聯貸案也已成功完成募集,財務結構日趨健全,年底更計畫辦理現增,未來財務會更加靈活。

 問:轉投資子公司營運狀況?

 答:農林未來將專注精緻農業、精品百貨及土地資產活化,因此,近幾年陸續整頓、精簡子公司,現在手中只有二家子公司,其中,位於台南、做蘭花外銷的「台霖生技」,預計明年上興櫃。

 問:2010年主要獲利來源?

 答:其實,今年上半年陸續處分幾塊零星農地,整體已有獲利,下半年,除茶品業務、觀光休閒茶園有盈餘,一塊7.5公頃的旅館用地也可變更完成,計畫出售,所以,今年一定可以賺錢。

 問:其他土地資產活化計畫?

 答:農林的轉型「非成功不可、不容許失敗」,所以,三義精品暢貨中心今年就可選定合作夥伴,明年營運就有獲利。農林在全省各地擁有3,800多公頃的土地,土地市值驚人,未來活化潛力絕對是一隻「大黑馬」。

 問:土地活化資金來源?

 答:三義精品暢貨中心營運後,會是農林金流之一,另外,會有更多的國內外企業集團可望參與農林的私募或現增,這都是農林活化資產的金援,且來源會越來越廣。

【經濟日報2010-07-05】訊舟(3047)董事長任冠生專訪紀要

訊舟 今年獲利拚倍增

【經濟日報╱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

網通廠訊舟(3047)董事長任冠生,看好今年訊舟新產品出貨,品牌、代工內部切割效益顯現,營收可望成長五成以上,獲利挑戰倍增。任冠生更計劃,今年要帶領訊舟從二線廠商領頭羊,擠身一線大廠行列。

訊舟歷經金融風暴以來,前兩年營收獲利表現成長趨緩,但今年前五月營收達14.3億元,年增率高達55%,第一季每股稅後純益(EPS)0.33元超越去年全年。

後年營收 挑戰百億元

任冠生表示,今年進行內部EDIMAX品牌及acelink代工部門切割,品牌、代工將發揮更大效益。加上從無線產品出發,同時跨入網路監控產品,可望帶動營收每年呈現五成成長,以2012年營收挑戰100億元為目標,屆時訊舟也將正式將品牌及代工,切割獨立成立子公司,以下為專訪紀要:

問:下半年網通景氣如何,歐洲債信問題影響狀況?

答:今年景氣明顯回升,但第二季起歐洲風暴加上匯率問題,歐洲消費性市場受到影響,南歐市場進入心理層面恐慌,消費力轉趨保守,歐元貶值讓購買力降低,觀察整體衰退幅度約二到三成。不過,整體網通電信市場需求仍持續提升,加上無線網路應用越來越廣,因此仍樂觀看待下半年。

目前訊舟來自歐洲營收比重約三到四成,品牌貢獻度約五成,但觀察來自電信市場代工訂單效益發酵,因此影響不大,前五月營收成長幅度,仍有亮眼表現。

問:訊舟對於未來品牌、代工分割規畫,如何迎戰大陸品牌?

答:6月份已經宣布內部品牌EDIMAX及代工acelink獨立成為兩個營運部門,產品開發設計由acelink負責,EDIMAX品牌則可對acelink採購,或者是對外採購更多元化產品線,例如現在對大陸廠商採購比重約為3%到5%,哪裡有好產品就跟誰採購。

今年上半年品牌貢獻營收占比重約三到四成,目前品牌代工仍為內部切割階段,未來品牌及代工營收規模都達到50億元時,就可以展開實體切割獨立子公司。

近年訊舟也關注大陸品牌業者TP-Link,快速崛起,並進入歐洲市場,訊舟也推新品牌Getnet ,策略上不以賺錢為目的,以低價策略牽制TP-Link。Getnet以過去EDIMAX打下的通路基礎,迅速發展,卻擦槍走火變成獲利品牌。因此,今年Getnet策略仍將以低價策略為主,獲利部分由EDIMAX負責。

創新品牌 走低價策略

問:觀察今年網通產業發展,看到哪些新商機?訊舟產品規劃?

答:最看好無線應用、電信光纖產品以及有線電視(Cable)寬頻上網設備。

第一階段無線網路從零售通路市場引爆,包含無線路由器及內建筆記型電腦的無線模組,現在內建比重遠超過九成。第二階段手機內建無線模組需求起飛,多數智慧型手機都有無線網路,未來繼續成長。現在進入第三階段,就是消費性電子產品,包含液晶電視遊戲機等內建無線模組。

今年液晶電視內建無線模組僅約15%,預估兩年後比重將超過50%,未來所有有線傳輸連接的產品,都會被無線取代,這也是訊舟的機會。

除了無線模組,訊舟也切入光纖網路、智慧電網以及網路監控等。今年布局電信市場GPON將進入收割期,預估第四季開始出貨,同時也緊密觀察Cable寬頻上網應用。

未來訊舟提供電信及有線電視等營運商產品,將包含光纖、纜線數據機,目前已經推出3G路由器,未來也將加入第四代行動通訊WiMAX及LTE的行動路由器。

今年產品重點還包含品牌導入網路監控市場,IP CAM(網路攝影機)市場還很小,傳統類比攝影機CCTV占比重仍達85%,但預估兩年後會到50%,訊舟將整合一系列解決方案,先以歐洲的中小企業市場為主。

問:全球景氣回升,訊舟品牌在全球擴點計畫為何?

答:今年歐洲狀況不好,但仍會逆勢擴充歐洲銷售據點,目前訊舟在德、英、法、荷、俄羅斯及波蘭已設點,今年則會增加西班牙跟義大利。亞洲地區則會新加坡,負責東南亞市場,美洲除進入加拿大設立新據點外,過去在美國市場布局與當地系統整合廠商合作,切入企業市場,今年底將切入美國通路市場,以品牌打入消費性市場。

美國市場是個競爭相當激烈的地方,但美國市場大,技術產業成熟,可望引領產品風潮,初期規劃美國分公司先站穩腳步,不求大幅獲利,但也不能賠錢。

未來希望品牌營收分布三到四成來自歐洲,美國市場占三成,其他像是中南美、亞洲等市場占三成。

現金充裕 將持續擴產

問:訊舟入股捷超,未來產能及投資策略規劃為何?

答:入股捷超捷超對於品牌切割上會有幫助,可望增加產能。此外看準今年訂單成長,今年東莞廠也進行產能擴充計畫,原本一個月產能約120萬套,預估第三季底產能將擴增一倍,達到240萬套。

事實上,今年第一季訊舟現金及約當現金仍有5.78億元,因應擴產需求仍綽綽有餘,但近期仍進行發行可轉換公司債,籌資2億元,除投入產能擴充及增加全球據點外,未來也將投入更多與網通相關的投資案。

問:今年營運成長狀況?

答:雖有歐洲債信危機影響,但訊舟仍兼具新產品及代工客戶增溫等成長契機,今年成長蓄勢待發,預估上、下半年營收比重約45%:55%,營收可望成長五成,獲利有機會挑戰倍增。

【2010/07/04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0年6月29日 星期二

【工商時報2010-06-28】樺福集團董事長張綱維專訪摘要

樺福吃樂士、遠航 布局大中華
2010-06-28 01:26 工商時報 記者蔡惠芳/專訪

  近年來快速竄起的建築業大黑馬、被譽為「捷運聯開天王」的樺福集團董事長張綱維,最近以不到半年時間,一口氣吃下遠航(5605),並悄悄透過集團投資公司拿下樂士(1529),儼然躍居為「借殼」上市速度最猛的新生代地產大亨。

 張綱維表示,要在大中華布局,必須要擁有上市櫃公司,這是戰略性考量。以下是專訪摘要:

 問:樺福集團為何吃下遠航、完成重整?

 答:遠航除了有兩岸三通的利基之外,在松山機場航廈擁有不少土地,樺福將來可以開發房地產;而且中國大陸有機場要進行機場土地開發計畫、開發航空城,福樺又可以藉遠航來布局大陸,既可發揮交通事業、又可開發房地產;另外,遠航將來飛到中國大陸、打入交通事業,可以讓樺福集團的知名度和能見度再提升。

 目前預計遠航9月就會復航,明年會幫遠航引進新飛機。

 問:那麼為什麼要拿下樂士?

 答:樂士是以電機、水電為主,是建築業下游周邊產業,前幾年物價、建材一度大漲讓樂士和國內水電業大虧,我想在資金需求不大之下,先試探性的介入。至於為什麼入主樂士?其實一方面是學習,另方面是為了布局大陸。要大中華布局,我必須要有上市櫃公司,在中華開發工業銀行介紹下,才入主樂士。

 我先用集團投資公司派駐代表人擔任樂士董事長,下一階段會再把房地產開發引進樂士、調整它的核心事業。到底要怎麼整合?樂士需不需改名?年底前會更明朗。

 問:樺福集團在房地產開發最近的計畫呢?

 答:我手中土地存量還有好幾百億元可開發,下半年先推新店大坪林4億多元、龍江路6億元的小案;今年永和2個案子交屋後,3、40億元現金就統統回來,加上環遊市已賣掉500戶,手中現金很多。將來樂士也會跨足到房地產,集團營收會更擴大。

 問:5月以來,市場似乎有些slow,你怎麼看房地產景氣走勢?

 答:明年一定會比今年好,就算最近slow、也會先蹲後跳。尤其兩岸ECFA非簽不可,台北市房價又比國際大都市相對便宜很多,未來還有補漲空間,雖然政府在推動都市更新,可是速度遠追不上需求,許多3、40年的高齡老屋也都是無效供給,所以至少未來5年台北市房子都會供不應求。樺福都在大台北都會區耕耘,房地產景氣根本不是問題。

2010年6月28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2010-06-28】台灣東洋(4105)董事長林榮錦專訪紀要

東洋 五年後營收衝百億

【經濟日報╱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 2010.06.28 03:11 am

台灣東洋(4105)董事長林榮錦表示,東洋今年起透過事業分割,與新廠房併購雙重策略快速成長,三年內將新增兩家新藥廠,東洋母公司營業額五年後要達到100億元,較去年大幅成長3.5倍。

林榮錦今年起各事業動作不斷,在台灣先將東洋旗下事業體分割獨立為新公司東生華製藥,接著又買下日商鹽野義台灣廠,為東生華增加生產動能;至於大陸市場,林榮錦更結合東洋,及他的另一事業晟德(4123)及玉晟創投,共同成立東曜藥業,三年內發展出成果後,與國際藥廠展開合作。以下是林榮錦專訪紀要:

問:東洋今年以來產業併購及分割動作不斷,策略為何?

答:先從併購講起,投入製藥業發展至今,我從未忘記自己要做的是什麼。我有很多構想,例如發展蛋白質藥品,如果自己慢慢做,可能要花15年才能逐漸壯大,倒不如直接併購一家新公司,借重他們的專業開發能力,再導入我的管理知識,就可以達到我要的成果。

至於分割,是指將東洋旗下醫療藥品事業群的相關資產、負債及營業項目,分割獨立為100%持有的東生華製藥,東生華的營業項目,是東洋原本銷售的非癌症藥品,約占東洋原營收比重其營收比重30%。

東洋母公司的癌症藥品,占全公司營收比重近50%,東生華分割獨立為新公司後,東洋母公司非癌症藥品營收比重仍有約20%,我們計劃三年內將剩下的非癌症藥品部門,二度分割獨立為新公司,讓東洋本身成為100%癌症專業藥廠。


營運轉型
專攻癌症藥品


問:東洋積極展開各事業體分割獨立的積極規畫為何?

答:每一家獨立分割的新公司,都是依照疾病類別去做市場區隔,例如東生華是以心血管,及腸胃用藥為主要營業項目,東洋母公司則追求成為癌症藥品專業藥廠,成立新公司的目的,都是為了創造更多現金流,向社會大眾募資後,讓每一家公司都有能力繼續發展新藥。

問:東洋近日宣布,買下日商鹽野義台灣藥廠的目的為何?

答:五年前東洋就想在台灣找一座可以被併購的藥廠,一直到今年才實現。台灣鹽野義藥廠位在基隆七堵工業園,鑑價金額為4.8億元,東洋只花3.6億元就買下,又獲得台灣鹽野義現有的生產線人才,唯一要改善,是鹽野義的人才對東洋文化不熟悉,估計最慢五年可調適完成,若是自行蓋廠,估計要十年才能上線。

買下鹽野義台灣廠後,這座廠房未來將成為東生華製藥的廠房,成為非癌症用藥的生產線,同時也繼續為鹽野義的台灣市場代工,每年代工訂單5,000萬至6,000萬元,廠房也會持續進行改造,由cGMP(優良確效作業)廠提升為符合PIC/s(歐盟查廠稽核)規格廠房,進一步進軍國際市場。


改造產線
搶進歐盟市場


問:東洋本身的擴張計畫?

答:東洋並不想快速擴充產能,也不想擴充行銷團隊。將非癌症藥品事業分割出去後,新增的閒置產能,將改造為癌症生產線,今年底東洋發展的紫杉醇癌症藥品,將正式銷售到歐盟市場,癌症藥品的量產需求大增。

說實話,東洋目前的癌症藥品仍屬於學名藥範疇,過去研發的新劑型微脂體用藥,只占東洋營收比重5%。希望未來的癌症藥品能全數改為微脂體新劑型用藥,我估計現有的產能一旦滿載,營業規模將可由50億元倍增到500億元。

依照東洋的規畫,除了在亞洲市場由自己來生產及銷售,亞洲以外的市場將透過新藥授權來達到營收目標,東洋計劃2015年至2018年營業額要達到100億元,其中三至四成由自己生產及銷售的藥品取得,另外六到七成的收入來自海外授權金。

【2010/06/28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0年6月21日 星期一

【工商時報2010-06-21】友訊(2332)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魏美玲專訪摘要

友訊跨領域經營,是未來努力方向
2010-06-21 01:14
工商時報
記者呂俊儀/專訪

  友訊(2332)今年樂觀企業市場回升,電信業採購標案繼續釋出,加上電信業者搶進數位家庭市場,預估全年營收可望有2位數成長空間。台灣市場儘管占友訊集團營收比重低,卻是重要的試煉市場,未來服務收入提升將是友訊台灣市場優先主打策略。以下為友訊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魏美玲專訪摘要:

 問:台灣網通市場今年市況如何看?

 答:網通市場較少新技術,也欠缺突破,但應用面包括雲端運算應用、行動網路、智慧電網等商機相當多元,當中產品銷售包含軟硬體相互搭配或硬體與服務搭配,行銷模式仍相當多樣。

 雖然網通產品較難在技術上創新,但在行銷手法上依舊有創新空間,友訊台灣市場將會在商業模式、行銷技巧上努力,未來銷售仍精彩可期。

 問:友訊近期拿下不少中華電信標案,有何策略?在其他電信商的商機拓展有何看法?

 答:友訊以往在電信市場都是「參與」比較多,因為中華電標案有贏家全拿的情況。電信生意算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由於需投入時間長,動用資源也多,競爭門檻也高,獲利上能賺得不多。

 因此,隨未來頻寬加大,應用彈性收費,許多產品及軟體客制化設計才能達成客戶要求,策略必須要掌握營運方向、網路架構、需求、客戶關係,否則在現有遊戲規則下很難勝出。尤其,電信業搭配很多3C產品,各家廠商看準的就是電信市場的「通路」,這部分對現有的傳統通路將有威脅。

 問:台灣分公司在友訊集團未來扮演角色為何?

 答:台灣是D-Link友訊的母市場(Homemarket),雖母市場不夠大,但可以很精緻,跨領域多元經營,包括企業、電信、消費三大區塊仍很有潛力。

 雖然友訊全球化布局,但海外市場資源不足,很難同時間布局,而台灣市場雖小,但有試煉性。以目前台灣網通市場,友訊囊括5成市占率,在無線網路部分也有拿下近2成市占,營運模式相當成功,可當作是海外部門重要的模範。

 問:今年台灣分公司整體展望為何?

 答:台灣市場成熟D-Link已擁有相當的市占率,我們希望每年都能成長,且成長率能大於整體市場成長率,未來跨領域經營將是努力的方向。

 友訊的專長在資料傳輸,整合更是趨勢,未來要嘗試將資料傳輸與電信結合、通道結合平台、固網與行動網路連結,因此我們參與電信標案商機,就是一種學習。

 以往友訊在消費市場很成功,在傳統3C通路各大賣場都是網通第一品牌,但隨通路多元化發展下,我們也積極布局家電、民生大賣場,讓D-Link品牌有最大的能見度。另外,雖然產品很難差異化,不過公司將積極在服務上進行差異化,提供快速換修等服務,達到故障品無接縫服務。

【經濟日報2010-06-21】翔名科技(8091)董事長吳宗豐專訪記要

翔名 拚半導體零件一哥

【經濟日報╱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 2010.06.21 04:12 am



翔名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吳宗豐。
記者李珣瑛/攝影
翔名科技(8091)董事長吳宗豐表示,看好未來二年產業景氣仍佳,從半導體設備代理業務起家的翔名,近年來積極跨入製造業務。隨著翔名成功切入半導體原廠代工供應鏈,2010年翔名製造的營業收入,將首度大於代理業務;並積極朝全球最大半導體零件製造商的目標邁進。


依天下雜誌今年初第432期報導,篩選業內淨利率能八年持續超過15%以上的高收益企業,翔名科技赫然入榜,與聯發科(2454)、中華電(2412)、晶華酒店(2707)等其它43家廠商一同列名。翔名究竟是如何達成的?以下是吳宗豐專訪記要:

問:翔名去年如何在業績較前年衰退20%的情況下,卻能保持獲利成長二成的佳績?

答:2009年對翔名而言,如經過一場嚴苛的試煉。除了因應大環境不佳的挑戰,員工配合實施無薪假,高階主管也調降薪資,終於齊心步出這波的風暴,甚至更加茁壯。翔名2009年營業額6.8億元,雖然比2008年衰退滑20%。但翔名的每股稅後純益(EPS)達2.44元,要比前年成長二成。


半導體景氣 會旺兩年


分析去年營收衰退及獲利成長原因,首先是2009年受金融風暴影響,第一季營收下滑,使得全年營收大幅下降。而獲利成長主因,是受惠於下半年景氣回溫,半導體產業資本支出增加影響,帶動消耗性零件需求,挹注整體毛利明顯拉升。

問:翔名怎麼看產業景氣走勢?有何新業務及新客戶?

答:隨著半導體產業景氣快速復甦,市場的需求持續加溫。半導體設備零組件的競爭狀況,從彼此的競價廝殺,轉向為供給面,景氣可望好個一、二年。此刻,誰能快速的滿足客戶的需求,快速擴充產能增加市場占有率,誰就是贏家。

翔名的優勢在於擁有精密的製造能力,可遠遠拋開國內競爭對手。但翔名的目標,不再侷限於國內市場。如何快速擴充產能?來滿足全球客戶需求,讓翔名成為一家國際化的半導體設備製造公司,成為未來的主要目標。

翔名的主要產品,以供應晶圓代工、DRAM廠,及LCD和LED光電廠商為大宗,包括:半導體擴散爐、離子布植機的離子源關鍵零組件的主力產品。翔名積極朝向多角化發展,跨入蝕刻機、化學氣相沈積、薄膜濺鍍機等設備的零件市場。

翔名的產品是採用耐高溫、潔淨、使用壽命長的:石墨(Graphite)、鉬(Mo)、鎢(W)、鉭(Ta)等高硬度原料,經精密加工製成。翔名在金融海嘯之際,展開矽元件製造項目,並透過與德國大廠技術合作,今年下半年開始生產上市後,即可陸續貢獻營收及獲利。另外,翔名在半導體零組件的全球市占率達四成,在LED的承載盤也有高達七成的市占率,領先態勢明顯。

去年晶圓代工景氣迅速回春,DRAM產業今年也跟著走出谷底,使得半導體界充滿無限希望與活力,設備及耗材需求可望增加。翔名前年營收最高逼近9億元,去年下滑逾二成,今年景氣好轉加上新產品上市,翔名今年營收挑戰突破10億元目標。


發行可轉債 積極擴產


考量到半導體前段製程設備大多為歐美日廠商,台灣設備廠商不易切入。因此,翔名積極爭取各原廠的合作機會,目前已成功切入原廠代工的供應鏈,大幅拉升產品出貨量,今年還有陸續獲認證的新產品上市。此外,使用工廠的零件替換市場也很大,這部份也會在翔名營收中占一定的比重。

問:翔名的製造產能滿載,籌資及擴產計畫為何?

答:翔名今年發行2.5億元可轉換公司債(CB),轉換價格訂為43.9元,所募集資金主要用來:開發新產品、買土地建新廠等支出。

翔名今年的資本支出約在3億元,新廠房的落腳處,可能會在新竹、及台南二地,選擇一處合理價格土地,進行擴產。

【2010/06/21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0年6月15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2010-06-14】安恩科技IML (3638)董事長Yong Eue Park、總經理張寧三的訪談紀要

IML 今年每股估賺8.6元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 2010.06.14 02:06 am

面板類比IC廠安恩科技IML (3638)接單穩健,不受歐債風暴等影響,本季營收可望持增加,下半年在傳統旺季與新產品等挹注下,營運表現將比上半年更出色。


IML總部位於美國矽谷,5月中來台第一上市,成為首家來台掛牌的海外企業,股價一度衝上200 元的鍍金身價,不僅直逼國內類比IC龍頭立錡(6286),更掀起族群比價效應,吸引市場注意。

IML日前公布來台掛牌後的首張成績單,5月合併營收2.04億元,較4月增8.46%;前五月營收10.95億元,年增率30.38%。

法人分析,IML有富爸爸三星(Samsung)做後盾、外加在面板類比IC領域耕耘多年、底子深厚,預估今年每股獲利約8.6 元,明年有賺進一個股本實力。以下為IML董事長Yong Eue Park、總經理張寧三的訪談紀要:


區隔市場 衝刺高階應用


問:相較於德州儀器(TI)等整合元件廠(IDM),IML的優勢為何?

答:全球半導體業IDM 廠只剩下少數幾家,從IC設計、晶圓代工、到封裝測試,專業分工成為潮流。有別TI等IDM廠公司規模龐大、產品線繁雜,IML的優勢是我們很專注,只做和面板相關的類比IC。

問:IML 主要的晶圓代工合作伙伴?最近有受晶圓代工產能吃緊影響嗎?

答:IML與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合作密切。過去幾年,IML有將近八成至九成的晶圓代工交由聯電(2303)負責,雙方在製程開發共同合作。

IML 也尋求第二晶圓代工供應商,像是世界先進(5347)等,以提供供貨來源的機動性,受到這波產能吃緊影響不大。

問:IML 的主要競爭對手有哪些?面對台灣立錡、類比科等業者也都積極卡位面板類比IC領域,如何因應?

答:LCD 面板市場從應用上大致可以分成幾塊:筆記型電腦(NB )、顯示器(Monitor) 、和電視(TV)。其中電視因為螢幕最大、而且觀眾對於色彩、畫質等要求也最敏感,算是難度最高。

IML 從一開始,就從難度最高的液晶電視市場切入,奠下良好的技術基礎,目前IML在Vcom、Gamma緩衝器等產品領域,全球市占率超過四成、排行世界第一。

IML鎖定高階應用市場,主要對手包括Maxim、德州儀器等,由於IML 的規模不大,光是這一塊就還有好大的成長空間,搶市場都來不及了。至於立錡、類比科等台灣的類比IC公司雖然也都布局LCD面板市場,但主要還是在中低階市場的廝殺,與IML的交集不多。

問:最近3D電視成為市場熱門話題,你怎麼看?

答:3D電視目前還是有一些問題,例如要戴眼鏡、看久容易頭昏等,以絕對值來看,實際出貨量有限,要全面普及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問:IML有七成營收來自三星,會不會過度依賴富爸爸?

答:以去年為例,IML有46%營收來自韓國、另外29% 來自大陸,主要是三星從香港出貨,掛在大陸帳上。目前IML 有約七成營收來自三星。


三星撐腰 產品策略助攻


IML 正試圖解決單一客戶比重過高的問題,目前全世界包括韓國的三星、LG;台灣的友達(2409)、新奇美(3481);和日本的夏普(Sharp) 等全球五大面板廠,都是IML 的客戶。不過,來自三星的業務仍持續成長,一時間比重難以降下來,我們的目標是,未來二到三 年內,把比重降到五成以下。

至於會不會過度依賴富爸爸,IML 在面板類比IC領域很專注、研發出很好的產品,三星也要靠我們,雙方應該密切相互合作關係,沒有依賴問題。

問:今年的成長動能?

答:今年面板業的景氣能見度不錯,可望帶動IML 業績自然成長。另外IML持續開發新產品,像是Level Shifters (位階轉換器)已從第二季開始小量量產、預計下半年放量出貨。

以大尺寸電視面板為例,位階轉換器可以幫助減少閘極(Gate)面板驅動IC的使用量,估計可為面板廠降約三成LCD 驅動IC成本,將是IML接下來業績成長的重要秘密武器。

IML去年總共出貨3.74億顆IC,換算平均每月約3,000萬顆;今年從6月開始,單月IC出貨量可望衝高到4,500萬顆,將帶動營收同步成長。

問:今年的營運目標?

答:IML去年營收24.29億元,較前年成長57.7%;毛利率54.3%,也較前年50.6%提升;稅後純益5.7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8.58元。

今年第一季,IML 合併營收6.33億元,年增率37%,毛利率56.4%,也高於去年水準。展望今年,IML 第二季營運可望比第一季微幅成長、下半年再比上半年成長,今年全年合併營收至少比去年成長兩成。

【2010/06/14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0年6月14日 星期一

【華爾街日報2010-06-11】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負責全球營銷的副總裁張宏喜(Kevin Zhang)採訪內容

2010年06月11日17:03
華為的美麗新世界

許多中國以外的人都沒聽說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但這家中國的電信設備生產商卻一直在趕超愛立信(Ericsson)、諾基亞西門子(Nokia Siemens)和阿爾卡特-朗訊(Alcatel-Lucent)等歐美競爭對手﹐它制勝的法寶是定價優勢和技術實力。


華為去年的淨利潤為27億美元﹐銷售額為218億美元。道瓊斯通訊社日前採訪了該公司負責全球營銷的副總裁張宏喜(Kevin Zhang)﹐談了華為在手機領域的策略和電信設備市場的前景。以下為經過編輯的採訪內容:

道瓊斯:雖然華為更以向電信運營商供應設備而知名﹐但你們也有手機生產業務。能否談談你們在手機領域的戰略?

張宏喜:華為公司採用的是運營商轉售模式﹐在這種模式下﹐運營商向他們的客戶銷售我們為其量身定制的設備﹐但使用的是他們自己的品牌。這種做法使運營商能夠根據市場條件更好地調整設備和服務產品。未來五年全球移動寬帶服務用戶將達到30億﹐未來十年移動寬帶流量預計增長2000多倍。短期內的主要制約因素是智能手機的價格。我們認為﹐推出具有iPhone一樣的用戶體驗、價格為150美元的智能手機﹐可能是普及移動寬帶的關鍵。

華為已經向運營商合作伙伴提供了低價智能手機。例如為歐洲的T-Mobile設計的“Pulse”手機﹐就是全球第一款針對預付費用戶的Android手機。在美國﹐為T-Mobile美國公司設計的“Tap”智能手機﹐成為2009年聖誕節期間的暢銷產品。除了Android外﹐我們對其他操作系統也持開放態度﹐並與運營商合作以滿足他們的一切要求。

道瓊斯:你們對今年餘下時間電信設備市場前景總的看法如何?你是否看到改善的跡象﹐如果有這種跡象﹐推動增長的動力是什麼?

張宏喜:我們對市場前景依然持積極看法﹐因為電信服務的基本面還是比較健康的﹐世界上很多分析師都預計﹐2010年全球經濟將持續復蘇。通信在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日益起到核心作用。增長來自渴望功能強大、費用低廉網絡的快速發展的新興市場﹐以及發達市場的移動寬帶服務需求﹐隨著頻段再分配的進行﹐發達市場的超高速移動數據接入將成為現實。

道瓊斯:業界存在對競爭加劇和價格壓力的擔心。你們計劃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張宏喜: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美麗新世界。競爭加劇是因為網絡融合為建立一個更大市場打開了大門﹐所有人都可以參與其中﹐以前電信、互聯網和廣播電視行業是相互獨立的。另一方面﹐雖然用戶對寬帶的需求急劇上升﹐但他們對付錢購買高品質服務的意願卻未增長﹐這帶來了很大的價格壓力。我們每年在研發上的投入佔收入的10%﹐從事研發工作的職員佔到全公司9,5000名員工的46%。

道瓊斯:但利潤率也面臨著壓力吧?

張宏喜:2009年華為的營業利潤率上升了1.2個百分點﹐至14.1%。華為堅定地致力於不斷提高並管理我們的利潤率。我們正與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合作﹐在公司內部推行綜合財務系統﹐並與埃森哲公司(Accenture)合作升級我們的客戶關係管理系統。

道瓊斯:華為公司一直在進行海外擴張﹐尋找增長機會。哪些市場有吸引力?你們是否在尋找收購目標?

張宏喜:一個特別有吸引力的領域是澳大利亞、非洲和印度在農村地區推行的最後一英里連接﹐在這方面華為擁有豐富的經驗。我們的策略是提供以客戶為中心的創新系統﹐通過我們在移動、固定和IP數據上的核心競爭力﹐為客戶帶來商業價值。我們不排除收購的可能性﹐只要這能加強我們的競爭力。

道瓊斯:在美國和日本你們是否有新的增長計劃?

張宏喜:北美和日本是華為的重要市場。我們對這些市場的業務發展都充滿信心﹐並都有長遠的打算。這些市場的成功依賴於開放的溝通、理解和創新。 在這兩個市場﹐我們的重點是加強與當地運營商的關係﹐確定華為能夠帶來什麼樣的價值﹐以及什麼樣類型的合作伙伴關係是互利的。

在北美﹐我們2009年的合同銷售額增長了63%﹐過去幾年已經完成多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項目。我們正在與Cox Communications、GlobeNet、MediaCom、Clearwire、加拿大貝爾(Bell Canada)和Telus等公司密切合作﹐將最新的3G、4G和光網絡技術帶到這個大陸。

在日本﹐我們在很多重要業務活動上已經與日本NTT移動通訊(NTT DoCoMo)、eMobile和軟庫(Softbank)建立合作關係﹐2010年將積極地展開更多業務活動。由於日本運營商都在按照新的標準積極升級網絡﹐這是華為解決方案的一次重大的市場機會。

Yun-Hee Kim

2010年6月8日 星期二

【工商時報2010-06-07】聚陽(1477)董事長周理平專訪內容

周理平:成衣供應鏈 將是大者恆大
2010-06-07 00:58 工商時報 記者龔俊榮/專訪
  2008至2009年的一場金融風暴,正在快速改變全球成衣品牌供應鏈的生態,聚陽董事長周理平在接受專訪時表示,經過整個風暴的洗禮後,全球化的趨勢益加明顯,成衣品牌的國際買家愈來愈重視優質平價的趨勢,不僅要壓縮下游製造商的報價,更要以薄利多銷方式,快速完成全球的布點動作,而供應商則必須提供快速且完整的解快方案,才能贏得買家的信賴,訂單才會源源不絕。以下是專訪內容:

 問:金融風暴對成衣業界的影響如何?

 答:早在2005年全球紡織品配額取消之際,我們就已意識到整個全球化的趨勢將會愈來愈明顯,因此,在研擬本公司未來發展策略時,關注全球化的快速變革,就成十分重要指標,尤其是2008年第3季金融風暴的發生,雖然聚陽一度也受到衝擊,可是很快就走出風暴的陰霾,也繳出獲利大幅增加成績單。這次經風暴的洗禮,全球成衣品牌的供應鏈生態更加快質變的巨輪,今後不管是買家或是供應商在全球化的影響,將朝向大者恆大的發展趨勢。

 問:在全球化洪流中,公司如何因應?

 答:最直接的就是買家要求Cost Down,因此公司從去年至今年報價分別降了5.5%與5%,可是獲利並沒因此出現縮水危機,反而是創新高,我們這幾年做了很多努力,所扮演角色不僅僅只是代工,而是提供品牌成衣國際買家不可或缺的重要合作夥伴關係,如何讓買家在我們的整個解決方案中,持續且願意擴大下單的意願,讓我們成為這個供應鏈很重要的一環。

 問:你們贏的關鍵是什麼?

 答:全球化之後,品牌成衣買家不再迷信高價,而是堅持優質平價,講的是薄利多銷,這對成衣供應商來說是很大的挑戰與考驗。全球化之後,買家為了減少中間層層的交易,直接採購已成趨勢,這也說明大客戶有愈來愈集中下單的動向,如果說供應商不能滿足買家的需求,很快就會被淘汰。我們贏得客戶的信賴,所提供不但是全盤客製化的服務,還要有研發與創新設計,更要掌握材料的採購權,否則買家一砍價,立刻就沒利潤,我們能在連著2年被要求降低10%的報價,獲利反而有大幅的成長,就顯示我們的策略是對的。

2010年6月7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2010-06-07】昆盈(2365)總經理李曉林專訪紀要

昆盈 品牌營收拚倍增

【經濟日報╱記者劉芳妙/台北報導】 2010.06.07 04:05 am



昆盈品牌與代工雙引擎成長啟動,總經理李曉林看好今年營運成長性。
記者徐世經/攝影
電腦周邊大廠昆盈(2365)總經理李曉林表示,昆盈品牌與代工「雙引擎」成長啟動,自創品牌「Genius」新興國家布局,今年可望開花結果,擴大綜效;OEM代工則專注於系統布局,衝刺營收。預計三年內,品牌事業營收將翻倍,挑戰150億元。


昆盈也切入微投影等新應用,打入國際智慧型手機大廠鏡頭模組代工供應鏈;此外,第二品牌「AGAMA」也正式問世,以智慧型家電機器人,專攻新興市場,擴大雙品牌在新興市場的營運綜效,預計貢獻今年逾億元營收。


今年業績 挑戰140億元新高


法人預期,隨著新興市場消費景氣恢復成長動能,昆盈今年營收有機會挑戰歷史新高,上看135億至140 億元,每股純益挑戰3.2元。以下為李曉林專訪紀要。

問:今年品牌市場的營運展望?第二品牌的計劃與效益?

答:去年下半年迄今,新興市場需求很旺,舉凡電腦周邊產品滑鼠、鍵盤、耳機、網路攝影機、讀卡機、喇叭等,昆盈都能提供。產品多元化的優勢,可以讓買主一次購足,減少運籌物流、管理的成本,今年品牌事業在新興市場的營運綜效將可發揮,預計今年在新興市場的品牌業績將有五成的成長力道。

昆盈今年上半年品牌營收已近六成,拉高整體毛利率至20%。昆盈「Genius」品牌在東歐、俄羅斯、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已有高知名度,強項在於產品多元化,市場也有蠻高的品牌信賴度。昆盈計畫引進更多產品,進一步發揮品牌綜效。

昆盈已投資一家美國機器人研發商,利用360度雷射掃描特性,研發可記憶家具地圖與規劃掃地流程的智慧型家電機器人,產品具競爭力。昆盈在新興市場布局已相當完整,因此,我們初期會以北美之外的22個既有新興國家為通路,引進該產品,預計該產品今年將占整體營收1% 。

預期至2013年,昆盈的品牌事業將翻倍,挑戰150億元大關,這對於昆盈的獲利將發揮加乘效果。

問:今年在既有電腦周邊產品上,是否推出新產品或有新客戶?

答:今年的產品除了訴求功能強化外,在材質及外型設計上也有不少創新,例如環保可分解材質的PLA(聚乳酸)滑鼠、竹纖維的滑鼠,還有更符合人體工學設計的筆滑鼠(Pen Mouse ),今年第四季將與NB廠商合作系統(bundle)出貨。

此外,還有未來可以在電視與電腦市場通吃的戒指滑鼠(Ring Mouse),也和品牌合作,將在7月系統出貨。

用於繪圖的數位板也是成長很快的一項產品,去年全球第一大繪圖板日本Wacom在全球市場創造了新台幣100億元的業績。台灣做該項產品的廠商少,不到五家,加上市場寡占,昆盈在繪圖筆的設計創新,突破專利限制,今年積極聚焦該產品,帶動業績大幅成長。

在喇叭方面,去年昆盈就賣了500多萬套,今年前五月成長近六成,主要因設定不同客層,包括PC、NB、iPod、MP3、家庭娛樂的定位,設計不同產品。

在微型投影機產品上,也有新斬獲,不同於市場眼光多關注在內建手機、相機或電腦等微投影市場,昆盈主打單獨的微型投影機市場,並搭配一家技術廠商共同合作,未來業績成長動能大。

因應智慧型手機成長快速之勢,目前昆盈也打入一家國際智慧型手機大廠鏡頭模組代工供應鏈,明年效益可望顯現,為昆盈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版圖搶占重要一席之地。


產品多元 微投影績效不錯


問:今年營運成長及策略定位?

答:業績要有100億元甚至200億元的成長,要靠OEM/ODM來衝刺,其成長力道,一方面要專注系統,一方面則在於策略聯盟。

以昆盈來說,我們積極找沒有工廠,但有研發和通路的廠商合作,像DV/DSC產品就是一個成功模式,因為新客戶的挹注,去年出貨量達80萬台,5月出貨量可望達9萬台,較上月成長近三成,預計今年全年出貨量將倍增至200萬台。

此外,包括條碼列印機、光學條碼讀取器等,都是一樣的模式,藉由策略聯盟,借力使力。昆盈也藉由參與原相及安國的私募案,擴大光學產品的上下游策略合作,以成為全球最大的讀卡機廠為目標。

另一方面,我們全力深耕系統,與品牌客戶深化合作關係,包括AIO、NB、Desktop、Smartphone,都要擴大滲透,要Bundle、綁在一起,量和營收成長才會大。


衝刺代工 結盟研發通路商


上半年品牌事業占近六成,下半年OEM/ODM量能衝刺較大,預期下半年營收會是上半年的1.5倍。

問:昆盈的品牌主要聚焦新興市場,但對於中國大陸著墨較低,未來是否擴大布局?

答:過去昆盈在大陸市場操作保守,都以現金交易,不敢放帳;今年除了參與上海世博會,成為贊助商外,目前已積極與一家知名NB品牌商洽談合作,品牌在大陸有七千多個零售通路據點,印度也有一萬多家,布局相當綿密。

未來昆盈將透過該客戶通路,擴大中國大陸市場布局。

此外,昆盈同時也與該NB品牌洽談系統出貨的合作,未來該客戶有可能成為昆盈OEM及OBM潛在大客戶。

【2010/06/07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聯合晚報2010-06-07】友達光電執行長陳來助訪問摘要

陳來助:仍看好下半年面板景氣

【聯合晚報╱記者嚴珮華/台北報導】 2010.06.07 02:56 pm



友達光電執行長陳來助
報系資料照
歐洲債信危機一波波,南北韓緊張,記者最近在北京機場巧遇要到北京科博展發表專題演講的友達光電執行長陳來助,陳來助接受本報專訪,談到光電業景氣及最新看法。雖然在4月法說會後外在環境出現許多新變數,陳來助仍然強調看好下半年面板景氣。

以下是訪問摘要:

記者問:在法說會後許多新變數增加,如何看下半年景氣?

陳來助答:目前維持樂觀的看法,看好下半年面板景氣。

問:大陸五一長假看來沒有預期的好,且庫存消化不如預期,加上歐洲債危機及南北韓緊張,對下半年依然有信心?

答:5月份本來就是淡季,5月份淡月出現反而有助消化庫存,因此,對下半年看法一樣沒有變。

問:有人說南北韓戰爭有利轉單到台灣效應,你的看法?

答:只要發生戰事都不是好事,南北韓戰爭若發生,對整體面板產業都不是好事。

問:5月份三大產品線面板價格都下滑,您認為何時止跌?

答:5月份價格下來是預期中的,但何時止跌,要看供需與應用,目前不好預測。

問:您對新應用、新技術應用引發的市場需求,信心十足,主因在那?

答:友達在電子書部分下半年會出推出新產品,我認為電子書產品要克服最大的問題是如何摔不破,目前電子書都是玻璃做的,只要是玻璃都會摔破。第二個克服的關鍵是可撓式,友達積極突破這兩個關鍵困難。另觸控產品將是未來的主流,友達在觸控部分,將很快就會上來。

陳來助日前曾指出,對於今年下半年的顯示器產業,現在沒有悲觀的理由。目前訂單能見度到第三季都很清楚,友達對下半年的景氣看法,維持與法說會內容一致的基調,接下來一個月會比一個月好,一季會比一季好。

陳來助主要看好的原因是,第一是玻璃供給缺口,有人估計20% ,有人喊到缺30%,尤其是5代線和6代線的玻璃供應。第二是許多新應用,可望為後續面板需求帶來新的動能。包括新的應用平台、CULV、薄型及節能產品等等。

【2010/06/07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2010年5月31日 星期一

【工商時報2010-05-31】萬宇科(9104)執行長甘致行專訪紀要

萬宇科:南非資訊市場 未來成長可期
2010-05-31 00:57 工商時報 記者王中一/台北報導

萬宇科執行長甘致行。圖/本報資料照片


萬宇科

  證交所訂今(31)日舉辦TDR業績說明會,由萬宇科(9104)和僑威(911201)擔綱演出。其中,萬宇科的「Mecer」是南非最大的桌上型電腦品牌,也是當地第二大的資訊通路廠,2010年度(2009.7-2010.6)EPS可挑戰3元、每股淨值約26元,有機會預計配發0.6-1.2元的股息,由於ADR配息不需繳稅,堪稱「進可攻、退可守」的標的。

 萬宇科執行長甘致行表示,在南非政府政策補助,以及網路費用調降可望帶動銷售成長,加上非洲地區的通路佈建越來越廣,樂觀看待未來的發展性。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萬宇科長期經營南非市場,可簡述南非狀況?有何利基點?

 答:南非是非洲地區的龍頭—面積有34個台灣大,人口近5,000萬人;從經濟面來看,南非股市占全整個非洲股市市值的8成,GDP占2.5成、發電量占5成、礦產占4.5成,其中黃金產量居世界前兩位,還有豐富的鑽石、白金等,自來水生飲的品質排名全球前三位,更有多家大型跨國企業。

 此外,南非籌辦此次的世足賽,是史上首度由非洲國家主辦,因此南非政府也斥鉅資進行基礎建設,研究單位預期南非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將超過3%。換言之,南非財經體質相當好,但對照電腦普及率與先進國家仍有很大的距離,若從這個角度來看,南非未來的資訊產品成長力道備受看好。

 問:南非的資訊普及化程度如何?官方有無積極作為?

 答:南非去年度的桌上型電腦加上筆電(DT+NB)的銷售量是210萬台,比前年成長5%,主要仍以政府和企業為主,佔比高達85%,個人消費市場只有15%。我們預估,今年度市場成長率可望拉高到10%、超過230萬台。

 從銷售數量來看,南非的市場不算大,但我們認為未來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政府即將針對2.8萬間學校、共38.6萬名老師,提供「Teacher Laptop Initiative」計畫,幾乎以全額方式補助教師購買NB,預計下半年就會啟動,為期數年的時間。而我們長期耕耘當地市場,則取得相關資格,可望成為主要受惠者。

 問:南非的消費市場有無起飛機會?

 答:根據研究,以一位PC使用者的3年花費來看,有75%是花在網路連線(電信)之上,只有30%是硬體設備,意味著網路的頻寬與連線費用,對於PC普及率有高度的正相關。而南非過去的網路費用太貴,上網人口才500萬人,佔總人口數10%,比例確實偏低,主要是南非的電信系統商Telkom壟斷市場,沒有競爭就不會降價。

 所幸,南非從今年第二季開始,終於推出月費制,而今年底、明年初也有新增聯外海底電纜,屆時上網費用可望持續降低,有助於資訊產品的消費市場起飛。

 問:萬宇科未來的展望?

 答:經營南非市場多年,我們知道如何在非洲做生意,而我本身在法律上算是「黑人」,這是我們最大的優勢,呆帳率低到0.5%,讓外界相當訝異。事實上,我們不止在南非這個「國家」,更跨足那米比亞、尚比亞、安哥拉、新巴威、莫三比克和肯亞,甚至於非洲最大經濟體-中非的奈及利亞,也有透過合資公司經營多年,整個非洲成長空間不可小覷。

【工商時報2010-05-31】高技(5439)董事長張景山專訪紀要

董事長張景山:將跨足電動汽車和LED領域
2010-05-31 00:57 工商時報 記者李淑惠/台北報導


  高技(5439)自6年前開始積極轉型為少量多樣的PCB板廠,目前主攻8─12層板以及高厚銅PCB板。董事長張景山表示,除既有產品線營運轉好之外,將導入電動汽車用充電電池厚銅板,6月可望取得汽車電子產品認證;LED用鋁基板年底會佔到10%,營運看法樂觀。

 法人估計,在擺脫大陸廠虧損之後,今年高技每股盈餘將上看4元,第2季就有機會達1元水準。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高技種子團隊來自南亞,民國92年開始轉型為少量多樣的PCB板廠,轉型的動機為何?

 答:高技成立於民國77年,6年前開始積極切入少量多樣營運模式,從代工多層板角色,逐漸發展成PCB全製程生產線,確立現階段的營運型態。以台灣PCB產業的競爭型態來看,未來一定會走向二極化,不是如欣興、健鼎的大規模投資,就是少量多樣的型態。

 大投資型態的廠有被趕出市場壓力,因此必須不斷的投資甚至併購,少量多樣型態則不易被趕出市場,且訂單累積的效果會愈來愈大。目前,高技一天的料號turn over高達60─70個,一般廠約只有2─3個,在製程轉換、管理、人力效率上,不易被友廠追上。

 問:高技營運已經擺脫金融海嘯衝擊,獲利回歸正常軌道,今年的營運展望為何?

 答:除了目前已經切入的高級設備用板、通訊、衛星、導航用板之外,今年高技積極投入LED用鋁基板,以及充電電池用厚銅板。前者符合高技的產品策略,已經進入成長期,目前已經有3─4家潛力公司進入量產,5月佔營收比重約6─7%,年底估計將佔10%,未來也規劃進入LED燈條。

 另外,就是高厚銅產品,因銅厚度與產品充電時間相關,高技有強勢的高厚銅技術,因此會切入電動汽車用充電電池市場,預計6月會取得汽車電子產品認證,以及ISO9001認證,目前也已與國內一家一線大廠進行合作。

 問:目前高技產品分布為何?產能擴充計畫為何?

 答:高技產品分布中,工業電腦比重約34%,Power為20%,通訊達30%,PC周邊為4%,LED也佔4%,在Power Module的高厚銅產品,由於也必須採用8-12層的厚板,都是高技的強項,目前高技是Power Module市佔率第一的廠商,現階段高技稼動率約80%,評估之後高技預計在今年第4季或明年上半年擴產,今年度的資本支估計約1億元。

 問:高技單季獲利已經擺脫金融海嘯衝擊,今年的營收展望為何?

 答:高技毛利率表現相對穩定,根據分析,公司毛利率有7-8成的影響因素是來自於營收,另外2─3成則是因為產品結構調整,月營收若達1.8億元,毛利率就會接近30%,衝到2.2億元以上,毛利率就會有30%以上。

 高技單月營收在2007年下半年曾到2.18億元的歷史新高,今年單月表現相當有機會突破,而以高技上下半年營收比約45%比55%來看,今年高技營收將挑戰20億元。

【經濟日報2010-05-31】華固(2548)總經理洪嘉昇專訪紀要

華固 未來三年年營收拚百億

【經濟日報╱記者黃啟菱/台北報導】 2010.05.31 01:18 am


營建股王華固(2548)近來不論土地開發或建物銷售均傳捷報,華固總經理洪嘉昇表示,華固推案主攻大台北精華區,但目前一地難尋,因此華固將強化都更業務且持續獵地,確保未來三年每年營收站穩百億元。

華固的每股稅後純益已連續三年約10元,今年上半年更有內湖商辦「華固瑞光」35.6億元賣給港商、70.28億元標下天母1,715坪土地、南港豪宅「天滙」快結案等,讓華固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以下是專訪紀要:

後ECFA 房市還會漲

問:如何看待下半年房市走勢?近日政府出手打房,無殼蝸牛運動也重出江湖,這些外在因素是否會對房市造成影響?

答:價格由市場供需決定,目前大台北房市是無限的資金在追求有限的供給,房價很難下跌。下半年因開發商推案量較大,台北房價會呈現「高檔整理、個案表現」格局,待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簽定後,經濟基本面更好,房市還有一波漲勢。

這波房價上漲,第一個原因就是資金熱潮,台灣這二、三十年來,有許多游資在外,降低遺贈稅之後,很多資金都回流。

另外,金融海嘯過後,有不少人體認到資金停泊在國外也不一定安全,願將資金移回台灣。

房價漲的第二個原因是,兩岸關係愈來愈密切,「和平紅利」正開始發酵,以往台灣的政治風險高,造成房地產價格比其他亞洲一線城市低,如今此風險解除,房價自然補漲。

在亞洲國家一線城市中,台北的房價、租金都是最低,就是政治風險所造成,如今警報解除,台北的資產價值自然開始被認同。

要注意的是,台北房市的主要買家並非短線投資客,而是高資產人士,這些人不在乎利息,緊縮銀根也沒用;而且台北的豪宅加起來最多一、二千戶,外界不必過度放大看待。

政府與其打房,不如檢討為何沒有訂出好的國民住宅政策。

最近剛從新加坡出差回來,在新加坡看到40層樓高、設計現代的房子,還誤以為是豪宅,問了當地朋友才知道是國宅,相較之下,台灣的國宅品質實在差。住的問題,政府應從基本面去解決。

四大推案 明年要搶市




問:華固今年的推案狀況與銷售成績?明年規劃那些建案?

答:今年規劃的推案共有五個住宅案、兩個辦公案,都已公開,總銷約200億元,已售出約140億元。其中位於台北市南港的「華固天滙」已結案,中山區的「華固鼎吉」也接近完銷,南港另一案「華固文滙」銷售率則超過五成。

商辦部分,位於台北市內湖的「華固瑞光」已售出,內湖的「華固V5」則在3月開工,台北市辦公市場供給量不多,「華固V5」今年應可順利銷售,目前只是價格問題,華固是希望能賣到27億、28億元的業績。

至於明年的規劃,目前有四案較明朗,第一是大直案,此案有一半自建、一半合建,華固約占67%,可分回80多億元,產品規劃是27樓的住宅,每戶百坪以上,基地離捷運劍南站僅需步行一分鐘,且三面臨路,條件頗佳。

第二是大台北華城的別墅案,規劃興建35戶獨棟別墅,每戶150坪至250坪,總銷約30億元。

第三是松江路案,基地現在還在整合,有機會達400坪,此區為商二用地,容積率高,總銷會超過30億元。第四是位於內科的商辦案,此案基地面積共有3,900多坪,將蓋三棟大樓,總銷約100億元,目前已拿到建照,今年9月動工。華固的商辦案都是邊建邊售。

問:大台北地區一地難尋,已成建商經營最大挑戰,華固如何因應?是否會走出大台北地區?

答:華固將會持續尋覓適合買進的土地,同時也會強化都更業務。現在的土地庫存換算成銷售金額,還有400多億元,以華固每年營收約百億元估算,未來三年營運無虞。

深耕北市 抓緊核心區

都更一直是華固的強項,例如「中正史坦威」、「華固雙橡園」都是代表作。如今手上能見度高的都更案有七、八個,基地從七、八百坪到三、四千坪不等。

其中,敦化北路案應可在後年推出,此案基地在小巨蛋正對面、敦化國小旁,面積約1,000坪,華固已整合70%,今年底可整合完畢。其餘都更案則位於台北市八德路、復興南路、光復南路和士林、北投等地。

華固一直深耕台北市,近幾年來連台北縣都沒推案,連很熱門的新板特區,以及現在最夯的新莊副都心都沒去,每個開發商都有瞭解的區塊,也有資金的考量,華固為了財務健全,既然選擇了南港、內湖,可能就要放棄板橋、新莊。華固希望抓住核心競爭區域。

大陸打房 西進好時機

至於今年推的「華固天湖」 則在新竹,但此案是一個例外,基地緊鄰竹科唯一的湖泊,周邊綠意盎然,像這種具有可塑性、獨特性的基地,華固就會評估。

問:華固已決定前進中國大陸市場,如何規劃?

答:進軍大陸市場是為了長遠發展。如今大陸當局正在打房,對台灣建商來說,正是過去的好機會。華固會先尋找項目、瞭解法規、建立關係,年底前將在上海成立辦公室,主因上海交通方便,資訊流通。

至於何時推出第一個項目則很難預估,若是大陸當局「打房有成」,說不定就會有當地的建商拋出項目,華固就可以接。

目前華固推案地區先鎖定江浙地區,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競爭太激烈,且國有企業獨大,無論是資金、人脈等都優於外地業者。

除江浙地區的二、三線城市外,成都、武漢等西南地區城市,也會前往考察。大陸近幾年交通建設速度驚人,城市迅速發展,武漢是交通重鎮、成都有人文特色,都有誘因。





【2010/05/31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0年5月28日 星期五

【聯合晚報2010-05-27】宏碁董事長王振堂專訪內容

宏碁下半年/王振堂說景氣 看好三、四季

【聯合晚報╱記者嚴珮華/專訪】 2010.05.27 03:05 pm



宏碁董座王振堂表示,儘管歐債問題擴大,南北韓緊張,但對景氣仍表謹慎樂觀。
報系資料照
在歐洲債信、南北韓戰事之後,宏碁已於第一季擠下HP成為全球NB品牌第一名,董事長王振堂對金融風船是接受專訪,談到全球景氣與宏碁今年的目標。以下是專訪內容:

記者問:宏碁今年在歐洲發生債信危機後,宏碁主要的市場在歐洲,對歐洲影響全球景氣的看法?

王振堂答:我認為歐洲債信不會發生歐洲系統性風險,引發二次衰退的危機,一是因為歐盟已達成共識,不會放棄希臘。二是歐盟中央銀行已有權利,可以救援歐盟國家,歐盟中央銀行形成一有實力與實權機構,歐盟短期有風波,但中長期沒有問題。

問:宏碁今年的目標及下半年的預估?

答:今年宏碁的營收將成長20%,達200億美元到210億美元,今年上半年可望達100億元,下半年成長10%就是110億元,因為現在大家都保守 (笑著說),因此,我們只能跟著保守。(顯示,宏碁今年將會超過原210億元的營收數字。)

歐元貶值正好剌激買氣,宏碁董事長王振堂表示,今年全年仍維持原來的預估。預估第三季、第四季會更好,下半年會比上半年好10%,今年全年出貨量仍維持35%-40%。

整體第二季筆記型電腦出貨量及營業利益率,有把握與第一季差不多,增減約正負2~3%。宏碁5、6月表現會比4月好,第3季仍有旺季可期。

問:新興市場今年的營運成長動力?

答: 新興市場占30%,未來幾個季度將會快速的成長。今年最重要的成長市場在中國。今日下午今日下午更將公布未來重要的消息與產品。中國今年是15億美元目標,成長90%,全年市占率由7%,提升到10%。

【2010/05/27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2010年5月26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2010-05-26】茂迪(6244)董事長左元淮訪談紀要

茂迪 下季訂單續增
【經濟日報╱記者何易霖/台北報導】 2010.05.26 03:55 am



茂迪董事長左元淮認為,太陽能「賣方市場」仍將延續,不會供過於求,今年「安啦!」
(本報系資料庫)
茂迪(6244)上修今年市場展望,原本預期供過於求的狀況,不會發生。茂迪董事長左元淮昨(25)日表示,太陽能將延續「賣方市場」格局,茂迪甚至還能漲價,今年「安啦!」


左元淮表示,歐債風暴衝擊市場有限,茂迪本季可走出第一季匯損陰霾。

茂迪太陽能電池總產能1GW(10億瓦)的目標,將提早在第三季達成,全年出貨目標不變。


需求旺 Q3比預期好

茂迪將於今(26)日舉行股東會,進行董監改選,台積電(2330)可望取得二席董事,正式進駐茂迪董事會,左元淮可望連任董事長。左元淮昨天接受本報專訪,以下為訪談紀要。

問:如何看市場狀況?歐洲債信風暴有影響嗎?

答:本季需求很強,第三季也比預期好。我認為,太陽能「賣方市場」會延續,歐洲、美國、日本等地的買氣都很好,需求旺盛。

從客戶端的反應來看,歐債風暴影響不大。雖然歐元重挫,但客戶搶貨狀況嚴重,賣方有議價優勢,茂迪也順應漲價,削減歐元貶值壓力。

問:茂迪4月法說會認為下半年會供過於求,為何現在有極大轉變?

答:本季市況很好,先前不少客戶為了能先拿到充足的貨,會跟茂迪預簽第三季之後的訂單。當時我們憂心,客戶這麼做,是希望「透過先下後面的訂單,綁住現在要的貨」,是「被動地」下第三季的訂單。

經過這段期間觀察,現在已經是第二季尾聲,但客戶對於第三季的訂單仍持續增加,我們也鬆了一口氣,先前供過於求的看法是「多慮了」。

問:為何市場需求會這麼好?


價格便宜 商機更大


答: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德國終端客戶為了享有較高的補助,搶在官方削減補助前,大量買氣出籠。

此外,現在每瓦太陽能模組售價低於2美元,算是非常便宜的價格,先進國家市場普遍都能接受,也是買氣直竄的助力。

我認為,今年太陽能市場「安啦」,且太陽能價格愈便宜,後面的商機就更大。茂迪會提早在今年第三季完成兩岸太陽能電池1GW產能建制,全年出貨維持820MW(百萬瓦)目標不變。




問:台積電進入茂迪董事會,有何助力?

答:台積電新事業總經理蔡力行、協理趙應誠將會在這次茂迪董監改選後,成為茂迪董事。台積電在公司治理有獨到之處,技術上也可以跟茂迪有深層交流,對茂迪非常有幫助。

茂迪第一季受匯損影響侵蝕不少獲利,台積電已在財務管理上提供協助,我相信,茂迪本季將可走出匯損陰霾。

【2010/05/26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0年5月24日 星期一

【工商時報2010-05-24】琉園(9949)執行長王永山專訪摘要

嘉定廠加持 琉園大陸營收將過半
2010-05-24 工商時報 【記者李麗滿/專訪】

琉園列入世博永久館的作品。(圖/廠商提供)

 上海世博中心的貴賓廳永久館藏琉園tittot23件作品,高佔該館三分之一以上,是全球被收藏之冠!「這是看不到的祕密。」琉園(9949)執行長王永山說,除了元首等重量級貴賓之外可以入內參觀外,一般民眾大概要等到半年後,為世博量身訂製的復刻版現身市場才能看到。

 王永山說,琉園深耕中國,目前擁有經銷量與台灣相當,今年則因上海嘉定廠產量提升,中國大陸營收可望過半,超越台灣,未來3年內,大陸的銷量將是台灣的2、3倍大。以下是專訪摘要:

 問:前進上海世博的契機與過程?

 答:主要是上海玻璃館長莊小蔚牽的線,以及琉園在上海嘉定廠原就與上海大學合作,約在半年前指定琉園以中國文化「宮廷氣派」與「盛世輝煌」等元素為世博中心貴賓廳量身訂製出永久藏品,無論是高度與技法均是全球唯一。

 原本應交出27件,後來確定23件。由於簽有保密合約直至上海世博開幕後才同步宣布,且因一般民眾不得進入,被視為看不到的祕密。

 問:嘉定廠對琉園在中國市場挹注為何?

 答:以作品良率來說,從平均良率78%提高至8、90%,以量來說,目前可提供市價8.4億元,預計3個後月約八月可超過10億元,約可提供總產值的八成量,其他2成則倚靠其他手工工藝支援,儘管量能大增,但仍僅做tittot作品。

 問:為何會前進大陸投資?

 答:琉園到中國設廠,不是看重大陸人力廉價,而是人才。大陸有工藝技術卻沒有設計人才,這是琉園最大機會,正巧當時琉園在台灣一直有「104」人的門檻,也就是即使再增加人,也會流動離開、甚至自行創業。因此,琉園才往中國市場養才。目前全球琉璃人才約有八成來自琉園,不過,隨著規模擴大,琉園現廠內師傅培養有成,已超過300人。

 目前琉園最重要的還是在於國際手法的強化,琉園的琉璃博物館在兩岸琉璃人才交流,從去年至今相當有績效,像是莊小蔚老師就預定下月來台。

 問:琉園在嘉定廠量能與人才加持下,下一個階段計畫是什麼?

 答:下一步計畫就是讓琉園走入生活,第一目標就是國宴用酒杯。由於中國歷史文化沒有玻璃元素,以至於喝酒用的酒杯沒有玻璃都是陶瓷,或者是國外製造的玻璃,此並不代表中國做不出來,而是不被重視,所以要為國宴上用的中國白酒設計出專用酒杯,讓中國白酒文化裡加進更多設計美學文化,像是顏色、一口量等皆需考量在設計裡頭,這才是琉園深入生活的文化內涵,預計相關器物將會在第四季起步。

 問:目前琉園在兩岸與全球布局與策略為何?

 答:琉園目前在中國1、2級經銷點計有42家,全球經銷點則分布在香港等地區,台灣與中國產值目前是1:1,但以中國市場迅速成長,預計今年中國營收即可過半、超越台灣,未來3年內,大陸的銷量將是台灣的2、3倍大。

【工商時報2010-05-24】三圓建設(4416)總經理王光祥專訪內容

三圓王光祥:近3年為完工入帳高峰期
2010-05-24 工商時報 【記者蔡惠芳/專訪】
放大

 三圓建設總經理王光祥(圖右)表示,今年起未來3年,是三圓入帳認列高峰期。圖/蔡惠芳

 三圓建設(4416)總經理、中華民國建築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王光祥表示,今、明年一直到後年,是三圓完工入帳高峰期,獲利會一年比一年好。

 此外,王光祥帶領三圓成為擁有「地下室房東」、創造最大租金貢獻度建設公司,光是租金收入貢獻獲利,就超過每年EPS30%,傲視所同業。以下是專訪內容:

 問:今年推案計劃?

 答:新店市公所旁的8,000坪、6塊地中,6月底會先搭好第1期、60億元的「養心殿」接待中心,會蓋成26樓的SRC鋼骨混凝土超高層大樓,建坪是1.1萬坪,由於新店市公所附近土地,已創下每坪300萬元、直逼天母行情,因此,現在定價還在調整中,總銷會再提高;目前正在擴大鄰地,2塊加起來會有1.5萬坪的可售坪,所以需要作變更設計,預計2個月後再推出。

 問:今年營收獲利成長空間?

 答:一定是一年比一年好。板橋「新巨蛋」總銷近150億元,三圓占60%、山圓建設占40%。目前已預售8成、約64億元,目前還保留2成、約1萬建坪的住宅、1,000建坪的店面,年底完工時再以新成屋銷售,保守估計至少50億元總銷,只要出售就可認列入帳。

 問:正義國宅都更案今年有機會動工嗎?

 答:忠孝東路「正義國宅」都更案我還在整合國有地和部分素地,目標整合完成後會從1,524坪擴大為2,000坪,三圓已買下其中4分之1、是都更地主之一,估計下半年申請建造執照,目前規劃總容積加上法定容積後的可售坪數高達1.6萬建坪。我規劃樓上為高檔住宅、樓下作租給太平洋SOGO,作精品百貨商場的複合式建築。

【經濟日報2010-05-24】宣德(5457)董事長陳進財專訪紀要

宣德後市看多 擬發可轉債

【經濟日報╱記者詹惠珠/台北報導】 2010.05.24 03:51 am



宣德董事長陳進財是帶領公司轉虧為盈的重要推手。
記者詹惠珠/攝影
宣德(5457)董事長陳進財表示,宣德營運將逐月上揚,明年也會比今年好。由於宣德具有轉機性,宣德計劃溢價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取代私募。

陳進財為宣德的經營團隊打80分,因為「還有進步的空間。」以下是專訪的紀要:

問:宣德股東會通過要辦理7億元的私募案,何時會辦,私募價格是否在10元以上?

答:宣德最壞的時期已過,今年會賺錢,明年獲利至少成長一倍以上。為了不賤售,這一次打算要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因為有轉機,就會有人願意溢價買進,且不用像私募要鎖三年,而可轉債溢價的部份,可以當作資本公積彌補累虧,因此對公司和股東都有好處。

問:宣德毛利率快速由負轉正,且RF在台灣又具有獨佔性,宣德未來是否會聚焦在RF連接器?

答:RF連接器主要用於測試無線訊號穩定度,一般中階以上的NB及手機至少內建一顆,全球市場需求顆數至少逾10億顆,目前仍由日商壟斷,宣德在全球的市佔率根本不到1%,未來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

目前宣德已打入國內智慧型品牌手機大廠,未來的計劃是陸續打入國際手機大廠,只要有一家成功打入,後續的爆發力相當驚人,這就是宣德要努力的地方。

宣德除了RF連接器外,在特定的連接器仍有其優勢。例如,國內一家連接器大廠作的MXM繪圖卡的連接器品質不好,也促使國際電腦大廠向宣德採購,並進一步帶動其他連接器的銷售和調價,顯示宣德在技術上有一定的水準。

問:穩懋在入主後第一年,宣德就賺錢,這個速度有超過你的預期嗎? 你為經營團隊打幾分?

答:宣德的4月合併營收已站上3億元,創下30個月以來的新高,單月的本業獲利也超過千萬元,5月雖然營收會些微下滑,但獲利一樣可以維持,由於現在產能滿載,如無意外,今年底前都可維持這種獲利水準,今年宣德肯定是能夠賺錢,這種轉機的速度,的確是超過我的預期。

【2010/05/23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經濟日報2010-05-24】台灣晶技(3042)總經理林萬興採訪紀要

擴產三成 晶技衝毛利率

【經濟日報╱記者陳雅蘭/台北報導】 2010.05.24 03:50 am



台灣晶技總經理林萬興指出,晶技取得上游原材料供貨承諾後,今年會大舉擴產,預計高階產品線產能比去年大增五成。
記者陳雅蘭/攝影
台灣晶技(3042)是去年全球石英元件廠中,唯一年營收正成長的公司。台灣晶技總經理林萬興表示,今年下半年新產品量產開出後,毛利率有機會回到去年下半年的26%至27%高水準區間;晶技已是全球前五大,還要繼續向上挺進。


林萬興指出,晶技取得上游原材料供貨承諾後,今年會大舉擴產,預計高階產品線產能比去年大增五成、整體產能擴充三成,對下半年每月營收至少貢獻1.95億元。以下為採訪紀要:


料源穩定 大膽喊衝


問:晶技為什麼會在今年做出大舉擴產的決定?

答:去年金融海嘯,很多先進國家景氣都不明朗,但是新興市場消費還是成長、各種應用端產品的推陳出新,我們的接單和產能從去年起,始終供不應求。

公司過去礙於無法取得原材料廠承諾,擔心產能開出後,拿不到料源也沒有用,因此不敢大舉擴產。但許多客戶還是向我們要求更多產能,加上取得原材料廠商的承諾,所以今年晶技決定大舉擴產。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過去晶技比較保守,但我們已經面臨一個關卡:究竟我們在未來的競爭環境中要面臨什麼挑戰?相較於日系競爭對手,他們近年擴產保守、對新興市場景氣看法也保守,但是我們覺得商機是很大的。晶技可以扮演更積極的角色,主動擴大市場、主動去滿足市場需求。


高階產能 估增五成


問:預計增加多少產線?資本支出規模多大?對股東有何影響?

答:今年我們將在台灣的平鎮廠新增十條線,平均每個月產能增加900萬套;大陸寧波廠預計新增24條線,平均每個月產能可增加2,400萬套。整體而言,今年產能會比去年增加三成,高階產品線更是大增五成。

依照規劃,資本支出共為16.4億元,是近年較大的規模。新產能預計會在第二季、下半年陸續開出,全開後對單月營收的貢獻可達1.95億元。

由於資本支出積極,今年盈餘配發率也稍微較低,但仍然有接近五成的水準,預計配發股票股利0.2 元、現金股利2元,合計2.2元。

問:其他日本競爭同業的擴產計畫也都這麼積極嗎?

答:根據我們蒐集的情報,日本前四大業者的擴產計畫都相對保守,而且大多是做既有產品線的再組合,對晶技的影響和威脅不至於太大。晶技在台灣的八條線,都是專注在1612小型化產品、或高階TCXO(溫度補償型振盪器),其實是在向更高階、毛利更好的產品線發展。

日系業者過去兩年營收走勢是下滑居多,有些也連續兩年虧損,如果他們要擴產,銀行不太可能同意他們做太積極的資本支出計畫。

問:今年手機市場景氣看法為何?

答:我認為,手機市場今年一定會成長,這也是一個好的市場,但是在公司政策來說,我們不會讓手機零件營收比重太高,就是維持在目前約兩成的水準就好。

老實說,客戶訂單可以占到晶技三成營收,但是從毛利率等各種角度來看,我們希望有所限制,目前平均每個月都策略性砍掉一些客戶的訂單,只有策略性供貨,因此如果客人現在砍單,其實對晶技影響有限,而下半年產能擴產後,某些策略性的手機客戶,將比較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問:既然手機領域要策略性控制訂單,你認為未來成長性較重要的、要布局耕耘的有哪些?

答:晶技的產品線大致可以分成兩塊,一種是石英元件(Crystal),一種是石英震盪器(Oscillator),前者量大營收小,後者量小營收大。舉例來說,晶技預估今年石英元件出貨量比重約89%,營收比重只約53%,因此發展高階震盪器產品是很重要的。

我們將高階的產品列為AOM族群,也就是高階通訊基地台、高階伺服器等和雲端運算相關的產品線,需求增加不少,例如去年只約30萬顆,今年已增加到100萬顆,估計去年AOM營收約2,000多萬美元,今年要做到3,500萬美元,明年目標要超過5,000萬美元。


布局車市 成長可期


問:晶技布局汽車市場多年,目前的成果為何?

答:汽車市場是必須長期耕耘的,目前晶技已經有超過十家客戶,今年成長性將會比往年明顯,而且特別的是,同樣一顆產品,用在PC上和用在汽車上的毛利截然不同,前者可能只有後者的一半。

晶技和全球一線汽車廠及主要大陸汽車廠合作,再加上大陸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未來成長可期。預期今年占營收比重約可達1%,明年可進一步達到2.5%。

問:晶技去年是全球前15家石英元件公司中,唯一營收成長的企業,但是獲利也受到金融風暴影響衰退,你怎麼看待今年的表現?

答:從我們積極擴產的動作來看,可以發現我們對客戶下半年需求是很肯定的,可以樂觀看待今年營收將可以逐季成長。第一季雖然是淡季,我們營收還是在21億元以上,在逐季成長後,今年營收一定可以高於去年的77億元。

獲利方面,由於年初通常都有調降價格的壓力,通常第一季會是低點,第二季毛利率可以比第一季增加一個百分點。下半年1612小型化等產品加入量產後,希望可以回到去年下半年、約26%至27%的水準。

【2010/05/24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0年5月20日 星期四

【工商時報2010-05-20】力晶董事長黃崇仁專訪摘要

人物專訪-爭12吋產能 3D TV是另一奇兵
2010-05-20 工商時報 【記者李淑惠/台北報導】
 DRAM景氣從這一波反轉以來,市場對景氣的續航力有不同觀點,但在需求面上,卻有異軍突起的「伏兵」,爭食DRAM產能。Mobile DRAM利潤好、需求急升,成為爾必達、三星、海力士分配產能的首要訂單,吃掉的產能達1至2座12吋廠,而3D TV也達需求爆發的臨界點,爭食12吋廠產能。力晶董事長黃崇仁認為,DRAM的需求百花齊放,景氣續航力會優於預期。以下是黃崇仁專訪摘要:

 問:Mobile DRAM需求超預期,對整體產能分配有甚麼影響?

 答:智慧型手機成長的速度超過想像,我估計今年智慧型手機的比率,將佔整體手機25%至30%,由於利潤好,成為各大廠商優先分配產能的對象。如爾必達總產能有10萬片至12萬片,目前只有4萬片至5萬片生產標準型DRAM,其餘產能轉進Mobile;三星投入的產能也有5萬片至6萬片;海力士也因為Mobile排擠,導致標準型產能不足,Mobile記憶體猶如另一個PC市場,吃掉至少1至2座12吋廠產能,是今年完全沒有估計在內的需求,下半年蘋果的iPhone 4G推出,會同時加深Mobile、Flash的拉貨效應。

 問:今年除了PC換機潮之外,還看好哪些需求?

 答:除了Mobile DRAM需求特別強勁之外,3D LCD TV會是另一個伏兵。3D LCD TV的LCD driver速度是原來的2倍,因此必須利用12吋廠生產,在三星大力推動之下,勢必會成為潮流,進一步分食12吋廠產能。此外,電子書、iPad等,因功能日新月異,已經不只是單純的資料傳輸,而是要求更上層樓的影音處理、更快的傳輸速度,帶動的記憶體需求將更多、更大。

 問:三星大幅度擴廠,股票市場反應激烈,實際影響程度有多大?

 答:三星產能龐大,但是8吋廠和第一代的12吋廠繼續升級製程,不符合經濟效益,三星的新廠剛動土,明年底才有機會逐步入量產,20萬片產能將同時應付Mobile、Flash、標準型DRAM、晶圓代工等需求,以三星的規模來看,在彌補舊廠退出損失的產能之後,新增產能不如想像中大。此外,三星的晶圓代工部門積極擴張,無論是自用,或對外爭取訂單,都有自建新產能的需求。

 問:希臘債信問題引起的歐洲金融風暴,對DRAM市場有何影響?

 答:歐洲風暴對當地市場是有一些影響,但是PC廠商也不能不出貨,此外歐洲中的德國、法國問題輕微,整體來說影響程度應該有限,除了歐洲之外,對美國、大陸、日本、第三世界等地區,都樂觀看待。

2010年5月19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2010-05-19】中鴻(2014)新任董事長陳坤木訪談紀要

中鴻營運 Q2穩Q3樂觀

【經濟日報╱記者林政鋒/高雄報導】 2010.05.19 03:49 am



新任中鴻董事長陳坤木是鋼鐵老兵,對今年營運展望樂觀看待。
記者林政鋒/攝影
亞洲鋼價陷入混沌,中鴻(2014)在確保扁鋼胚料源的優勢下積極進取,不惜向遠端國俄羅斯及南美洽商鋼胚供應,執行多元化購料策略。



中鴻新任董事長陳坤木說,今年前景第二季穩當,第三季樂觀,未來將配合母公司中鋼(2002)產銷策略,找出客戶利基點,緊密與下游連結,創造全新的競爭優勢。以下是陳坤木訪談紀要:

問:大陸鋼價逐步下滑,對今年景氣看法如何?

答:煤鐵礦等原物料上漲的態勢不變,鋼鐵市場需求仍相當大,現在鋼價回跌是屬於技術性修正,個人認為將小回大漲。以中鴻的接單情況看來,產線排程已到6月,所以今年第二季營收獲利看來相當穩當,第三季仍然樂觀,第四季雖有隱憂,應有能力克服。

問:5月初新上任,是否有完整戰略帶領中鴻再創佳績?

答:中鴻是單軋廠,扁鋼胚料源占中鴻成本結構的85%至90%,影響公司營運甚鉅。所以確保料源價量穩定十分重要,若操作失當,可能三代累積、一代花光光。

因此,在目前日本住友每年供應180萬公噸扁鋼胚的基礎下,將積極對外再開拓料源,包括俄羅斯、南美洲等高爐鋼廠都在接洽中,希望能增加多元的開放管道。

扁鋼胚成本方面,則建立一套完整的預警機制,以多項變動因素進行綜合性評估,當行情來到警示點時,就要有所因應,至少達到穩健性的原則,保護投資人權益。

問:包括中龍擴建在內,亞洲熱軋新產線逐步釋出,是否對中鴻造成威脅?

答:中龍年產量250萬公噸熱軋,其中有150萬公噸將由中鋼新的冷軋產線等新製程吸收,所以實際上市的熱約100萬公噸,以當前中鴻的產銷實力,有能力克服。

首先,將與母公司中鋼(2002)的產銷策略結合,進行集團分工面對國際競爭,另方面擬定與下游緊密合作的方向,找出每家客戶的利基商品,盡量滿足其需求。例如在中鋼技術指導下,中高碳的冷軋鋼材品質提升,客戶加工時更得心應手,形成致勝共同體,緊緊捉住客戶的心。

長期來,中鴻鋼材銷售相當靈活有彈性,可即時反應價格變化,符合客戶期待,這是中鴻很重要的優勢,客戶如果要進口鋼材,將面臨交期過長、庫存壓力、風險高等難題,因此未來與中鴻的互動應會更密切。

【2010/05/19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0年5月18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2010-05-17】中環(2323)集團董事長翁明顯專訪紀要

中環 業內業外傳喜訊

【經濟日報╱記者王皓正/台北報導】 2010.05.17 03:20 am




圖/經濟日報提供
中環(2323)集團董事長翁明顯表示,鑑於光碟片關鍵原料PC(聚碳酸酯)料漲不停,因應成本上揚,中環第三季將啟動今年第三波漲價,估計漲幅約一成。

中環轉投資電視面板電源管理IC廠--美商安恩科技IML(3638),挾去年每股稅後純益(EPS)7.98元的高獲利來台掛牌,成為證交所推動海外企業來台第一上市後,首家在台第一上市的外商公司,今(17)日將舉行上市前法說會。翁明顯說:「IML將會是富晶通(3623)之後,中環轉投資事業飛來的另一隻燕子。」

IML上周定價,每股承銷價143元,超額認購創62倍佳績,打敗去年所有TDR(台灣存託憑證)瘋狂搶購熱潮;中環對安恩IML的每股持股成本僅約10元,根據規劃,中環將在安恩掛牌後陸續出脫持股,可望擁有豐厚處分利益入帳。

翁明顯說:「中環為數眾多的轉投資事業,歷經風雨考驗,燕子將陸續飛抵終點。」除今年初的富晶通,本周上市的安恩IML,後續還有在美國設立的3D公司、國內的威秀影城,及一家電動車公司都將陸續掛牌,「中環未來局面拭目以待」。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中環現階段本業的營運狀況如何?

答:光碟片產業歷經供過於求,以及飛利浦等權利金高漲等衝擊,低迷已久,各廠也陷於虧損多年, 不過慘澹的十年也讓全球僅剩七家光碟片製造廠。

隨著光碟片廠陸續退出,加上全球經濟復甦,光碟片產業秩序逐漸回穩。目前市場供不應求,中環產能幾近滿載,「轉虧為盈」不是問題,未來業績將呈現逐季上揚,配合藍光商機興起,近兩年數位電視時代來臨,中環今年營運將展現爆發力。


淡季不淡 營運表現佳


問:碟片今年會再漲價嗎?

答:去年第三季以來,占光碟片成本一半的關鍵原料PC料不斷漲價,增加光碟廠商成本負擔,壓抑本業獲利可能性,中環為反映成本,已率先於今年第一季調漲5%至10%;4月第二波漲價、漲幅更達10%,創2005年來單次價格調漲的最大幅度。

以目前的供需狀況來看,今年第二季感覺淡季不淡,傳統光碟營運穩定,可望優於去年表現。第三波的漲價勢在必行,因為「不漲不行」,中環將以反映成本為基礎,預計第三季啟動第三波價格調漲動作,幅度也應在一成左右。


安恩掛牌 潛在利益高


問:中環在轉投資方面的狀況如何?

答:最近中環轉投資的兩隻燕子剛剛飛抵終點,富晶通已在4月底上櫃,另一家轉投資的安恩IML本周也將掛牌上市。

富晶通是國內最早成立的觸控面板廠,成立於2000年,由中環與日商富士通Component株式會社共同合資設立,其中中環持股比率約51%,預估對中環潛在獲利可觀。

另一家轉投資多年的公司-安恩IML,為電壓電流管理IC公司,為第一家外商回台掛牌上市的公司,承銷價已達三位數,中環潛在利益豐厚。包括富晶通、安恩,中環都會在掛牌後,伺機陸續出脫持股,預計二、三季即有處分利益入帳。

問:中環如何看待3D市場?

答:在「阿凡達」推出之後,隨著技術成熟,正式開啟3D時代。中環布局3D已經超過十年,另一家位於美國的轉投資3D公司擁有超過百項專利,目前已經有開始有授權金入帳。

其次,中環旗下的威秀影城去年賺逾2億元,目前手上有超過5億元現金,未來兩年內將會掛牌。而威秀下轄的3D專業電影院威秀日興,去年獲利達到四個股本,凸顯3D時代來到。

問:中環在太陽能領域的布局如何?


富陽產能 滿到明年底


答:中環旗下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廠-富陽光電,上月才剛在南京舉行新廠動工典禮,除甫獲南京40億元大單外,近期再度接獲歐美大廠訂單,富陽訂單與產能已滿到明年底,今年下半年可望開始獲利,並計劃在兩年內完成上市櫃計畫。

富陽目前桃園廠年產能約40MW(百萬瓦),在南京為期兩年的40億訂單方面,今年預計先出7MW(百萬瓦),明年再出21MW(百萬瓦),同時目前也正與大陸其他省市洽商合作,訂單可望接續拿下。

問:如何看待中國大陸農業大棚的商機?

答:中國大陸目前正積極推動太陽能農業大棚的興建,台商看中龐大商機均積極投入此領域。

截至目前為止,中環旗下富陽光電除已拿下南京的農業大棚訂單外,大陸其他地區也均積極規劃農業大棚的興建,未來富陽囊中取物的農業大棚標案,還包括江蘇鎮安及黑龍江等,目前正等政府規劃好補助方案,再由富陽提供模組。

【2010/05/17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0年5月11日 星期二

【工商時報2010-05-10】中菲行(5609)副總裁林天送訪談重點

年獲利激增 靠的是客戶信任
2010-05-10 工商時報 【記者張佩芬/專訪】
 今年以來海空運市場在全球景氣復甦,閒置船舶與飛機來不及復航,普遍出現艙位不足現象,海空運承攬業都為爭取艙位搶破頭,中菲行(5609)副總裁林天送指出,今年營收、獲利能大幅成長,靠的不光是與航空公司與船公司長期的良好合作關係,還有客戶對公司信任,相信中菲行有能力根據各國運輸狀況,為貨主安排最有利的運輸方式,適時將貨載運抵目的地。以下是訪談重點:

 問:中菲行如何在艙位不足情況下操作營運?

 答﹔客和貨最大的不同是客對直航的要求很高,貨物不管是用陸運、海運或空運,或是陸海空聯運,貨主要求的是在指定的時間內送達目的地,早送到了也不好,會增加倉租費用,我們的責任,就是如何選擇最佳的運送方式,將貨物在最理想時間運抵目的地。

 例如,今年航空貨運艙位不足現象特別嚴重,中國銷歐美的貨載當地航班不足,會以海運運到台灣、香港或韓國等中繼站,再以空運轉運歐美。

 全球約有半數的航空貨載,都是透過客機的機腹轉運,在挑選航班的時候,必須先要考量班機抵達的時間,如果在周日運抵,貨物無法清關,送進倉庫的費用就增加許多,這些都是我們要為客戶考量的因素。

 遇到客人有零星的貨載需要併櫃,公司可以尋找適合的貨載做併櫃動作,根據客人的不同需求做客制化的服務。

 問:世界那麼大,如何規劃提供新興國家的運輸服務?

 答:設據點考量的是人才、語言及對當地的了解。15年前,中菲行要開拓印尼市場,當時找的合作夥伴,是15個女生的小公司,我們委託她們當代理,提供她們經驗、專業與資訊系統等,現在她們已成為大公司了,像印度那麼大的國家,很少台灣員工願意長期派駐當地,這時就須要找一個好的合作夥伴。

 我們將中華區當成母體市場,推動這塊引擎,並將股票上櫃,取得參與國際大廠標案的機會,也因為我們在中華區所提供的良好服務,讓國際大廠得以有機會認識我們,也願意將中華區以外的業務委託我們。

 問:中菲行成長策略是什麼?

 答:那就是通路。全球有三大貿易區,亞洲與北美、亞洲與歐洲與美洲與歐洲的大西洋區,其中以亞美部分最優先,亞美當中又以中國大陸與美國最優先,因此今年新增的據點,將都放在這兩個國家的二級與三級城市。

【經濟日報2010-05-10】巨騰(9136)董事長鄭立育專訪紀要

巨騰 今年營收估增三成

【經濟日報╱記者李立達/台北報導】 2010.05.10 03:11 am



全球最大的筆記型電腦(NB)塑膠機殼廠巨騰(9136)董事長鄭立育指出,今年營運將恢復金融海嘯前的成長水準,獲利受惠於營業規模擴大,預估會比去年好。法人則估,巨騰今年營收年增率上看三成。


巨騰為塑膠機殼龍頭,全球市占率高達四成,合計金屬與塑膠的全球市占率也達三成。巨騰預估,第二季營收將較首季成長5%,下半年營運雖然需視市場變化而定,但市場預估,今年NB出貨平均成長幅度達27%,巨騰可望超越市場成長幅度,預估全年出貨量增幅達三至四成。

法人指出,在塑膠機殼產能方面,巨騰已拉開與對手差距。

至於鎂鋁機殼,巨騰也與仁寶(2324)合作,出貨量逐漸拉高,由於鎂鋁機殼比重提升,今年毛利率也有機會持續成長。

市場認為,NB代工廠在防鴻效應帶動下,與機殼業更緊密合作,巨騰為主要受惠廠商之一;其中與仁寶合資廠已量產;與緯創(3231)合資廠緯立(泰州廠),預計下半年加入量產,成為巨騰成長新動能。以下是專訪紀要:


衝金屬機殼出貨


問:今、明年的NB機殼成長如何?

答:NB產業今年成長樂觀,金融海嘯過後,NB是全球電子業反彈最快之一的產品,去年NB出貨量超過DT(桌上型電腦),大家都樂觀看待,今年NB出貨量至少會恢復二成以上的成長幅度。

NB機殼部分,塑膠機殼仍然是大宗,主因NB還是以消費型機種比重大,消費型機種的機殼,需要多變化,塑膠機殼可塑性較高,顏色與表面處理的變化彈性較大,雖然今年金屬機殼也會跟著商務型機款的換機潮而增加,但幅度與數量還是不如塑膠機殼。

問:巨騰在塑膠機殼目前的市占率?

答:巨騰目前在塑膠NB機殼市占率約40%;如果合計塑膠與鎂鋁機殼,在NB機殼市占率約30%。

如果以公司出貨比重分析,塑膠機殼仍然是公司主要出貨產品,出貨占比達90%以上,去年金屬機殼出貨占比4%,今年預估將達8%,提高一倍。


毛利率逐年走揚


問:去年巨騰毛利率拉高,今年毛利率狀況?

答:前年大陸工資調漲,面對成本激增壓力,但是過去四年巨騰每年毛利率都呈現上揚趨勢,2009下半年毛利率為18.2%,高於2009上半年的17.8%,2009整體毛利率18%。

營業費用率僅5.6%,低於市場評估的6%,顯示控制成本策略奏效,今年持續面對挑戰,因此持續進行成本控管。

今年毛利率有機會持續提升的另一項原因包括,從事單眼相機等多角化經營,也有助於毛利率改善與提升。

問:除NB鎂鋁機殼外,巨騰多角化經營策略為何?

答:巨騰是機殼的專業製造商,未來將針對不同的機殼材質與表面處理等技術,持續提升市占率,未來機殼將會進入多元素材整合年代,包括金屬與塑膠的結合,或像是碳纖維等新素材,塑膠或金屬機殼,將不再是兩個互不相干的獨立範圍。

就產品面而言,NB目前成長最快,將是巨騰主要產品,但同樣屬於機殼產品,也在發展包括液晶電視機殼、單眼相機的機殼。

單眼相機機殼,主要因為日本廠商退出市場,對台商將是很大機會;液晶電視及AIO PC機殼部分,今年在客戶出貨拉升下,巨騰跟著受惠,出貨量將達倍數成長。


積極整合系統廠


問:NB產業狀況為何?防鴻效應是否有影響?

答:鴻海表態要進入NB代工後,原本一線系統廠確實有些動作,這也很正常,因此系統廠往零件廠垂直整合的動作會更積極。

機殼廠投資大,且具有技術門檻,系統廠多數以合資模式與機殼廠更緊密合作,確保料源,也避免旺季缺料問題,另一方面,也對原本鴻海體系的下單做彈性的調整,因此巨騰與客戶關係將更為緊密。

巨騰與仁寶去年宣布合資成立巨寶精密加工,巨寶在原本鎂鋁合金廠宏葉新技及句容華葉的基礎上,擴大產能,今年金屬機殼的產值會再進一步提升。

緯創在泰州興建第二生產基地,為下階段NB成長提前準備,巨騰與緯創合資的機殼廠緯立(泰州廠),也將在第四季開始運轉。

巨騰目前塑膠機殼單月產能達600多萬台規模,全年產能約在7,500萬至8,000萬台規模,後年出貨量將會持續成長。

至於鎂鋁機殼,目前月產能約250萬片,預計下半年將提升到300萬片。鎂鋁等金屬機殼仍視下半年換機潮力道大小。

塑膠機殼部分,去年出貨量約為4,700萬台,今年應可提高至6,000萬台。

【2010/05/09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2010-04-26】宏致電子(3605)董事長袁万丁專訪摘要

宏致 今年要賺一個股本

【經濟日報╱記者詹惠珠/台北報導】 2010.04.26 02:26 am



宏致電子(3605)今年在國際筆記型電腦(NB)客戶有重大突破,與HP共同開發平板電腦連接器;並且打入蘋果電腦筆電供應鏈,今年出貨蘋果數量成長逾三倍,也成為三星筆電連接器主要供應廠商,今年在三星市占率可達30%以上,法人估宏致今年賺進一個資本額以上。



宏致董事長袁万丁表示,今年宏致在NB以外的連接器逐步開花結果,包括跨入汽車連接器,並打入美、日、大陸汽車供應鏈,切入LED TV連接器,今年在TV的連接器會有倍數的成長,加上受惠雲端效應,今年在伺服器連接器的代工也會倍增。

宏致是國內第一季切入NB內部連接器的廠商,但以國內ODM大廠為主,從去年起積極布局國際大客戶的成效今年顯現,蘋果、三星、HP三大客戶訂單今年都呈現倍增,宏致的第二階段三年計畫也將啟動,以下是專訪摘要。


接單暢旺 4月營收攻頂




問:宏致未來三年的發展藍圖為何,如何作自我定位?



答:在六年以前,宏致啟動第一個五年計畫,我們就定位是一家「高階精密之連接器以及精密零組件廠商」。宏致的產品布局不會僅限於電子連接器產品、或筆記型電腦的產品,宏致最終希望在各個應用範圍,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利基市場。這必須訂定每一個階段,依照計畫持續執行。

宏致的第一階段是2004年到2009年,我們已達到快速在NB產業占有一席之地的目標,且具規模的市占率,因此,這一段期間積極擴建廠房及增購設備,將產能快速提升。

從今年起宏致將啟動第二階段三年計畫,目標是拓展海外市場及在其他應用產品積極拓展。

問:第二季的展望如何? 法人預估宏致今年每股稅後可以賺一個資本額以上,有機會達成嗎?

答:第一季受到缺工、缺料的影響,營運只比去年第四季微幅成長,不過今年第一季是宏致最差的一季,未來會逐季上揚,第二季可望比第一季成長15%至20%,毛利率也可望再往上揚,4月接單不錯,營收有機會創下新高。

問:在海外市場的擴展上,宏致是否已有具體的成效?

答:蘋果在2009年還不是宏致的前十大客戶,但今年會有大幅度的成長,主要是供應蘋果的筆電和All-in-one PC,今年蘋果的出貨量至少可以成長三倍。

HP的雷射印表機以及即將推出的平板電腦,宏致也參與連接器的共同開發,在蘋果的iPad上市,勢必再為全球科技業掀起風潮,許多品牌客戶也正積極開發屬於各品牌特色的產品,宏致已在積極參與若干的開發案,未來將會在市面上看到宏致的連接器在這些當紅的產品上。

而從去年起對筆電有強烈企圖心的三星,今年計劃出貨1,000萬台的NB,三星在去年已是宏致的前十大客戶,今年還會倍增,市占率會從去年的20%提高到30%。


兩岸下單 成功跨足車電




問:宏致今年在非NB連接器,是否也有較重大的突破?

答:我們很高興,宏致跨足車用電子市場已在今年開花結果,宏致已接獲台灣及大陸車用電子模組廠控制連接器的訂單,主要是出貨給日系、美系的車廠,同時也打入大陸的車廠供應鏈,預計今年車用連接器占公司營收比重將達4%到5%,汽車市場是規格定了,其他人就很難再打進去,宏致算是國內較早跨入車用連接器市場,宏致已成功踏出這一步。

問:今年擴產的計畫為何?

答:台灣這二年的營利事業所得稅率將從現行25%調降至20%,再降到17%,使得台灣整體投資環境已經比較過去相對有利。宏致是台灣少數連接器廠在台灣還有重大投資的公司,今年的資本資出達10億元。

在大陸宏致會積極拓展產能,預計今年的產能可提升30%,目前正積極調整廠房使用配置與採購新設備,進行利。

在台灣,我們成立「精工中心」,發展高階精密的連接器以及精密零組件,未來宏致還會跨入光學等精密零組件。


【2010/04/26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0年5月9日 星期日

【工商時報2010-04-26】東貝(2499)董事長吳慶輝專訪紀要

LED背光夯 營收上看80億元
2010-04-26 工商時報 【記者楊玟欣/台北報導】
 東貝(2499)董事長吳慶輝指出,明年LED TV滲透率上看35%,LED螢幕滲透率也將大幅成長,看好LED背光明年仍將有3到4成成長率,是未來3年推升LED產業成長的力道,2012年LED照明價格預料與傳統照明價差在3倍以內,將接替背光成為推動產業的火車頭。

 東貝第2季營收成長率上看4成,法人圈則認為LED TV背光訂單逐月增溫,第2、3季營收成長率挑戰5成,4月營收將站上6億元,全年營收上看70億元至80億元,並看好明年營收有機會進一步挑戰百億元,獲利表現則有機會與LED獲利王億光不相上下。以下為專訪紀要。

 問:你怎麼看LED下半年到明年的景氣?

 答:我認為仍然相當樂觀,LED TV明年滲透率上看35%,全球市場規模超過7,000萬台,而LED監視器今年滲透率20%,明年也會有大幅的成長,例如三星也開始在推LED監視器,明年全球滲透率上看50%。LED背光市場確定性高,滲透率只會往上不會走回頭路,像LED NB滲透率一旦起飛,就會開始快速取代傳統背光源。

 問:法人圈擔心LED磊晶廠擴產速度太快,下半年或明年會看到供過於求,認為投資下游比上游好?

 答:LED與IC產業不同,IC是由上游決定技術發展帶動下游,LED則是由下游決定上游的應用發展,LED下游的生意如果不好,上游怎麼會好?但市場給予LED封裝廠的本益比一直不如上游。封裝廠獲利比磊晶廠好,配股率也高,我一直認為封裝廠的投資價值比磊晶廠來的好。

 再者,下半年LED磊晶產能開出速度快,晶粒價格可能下滑,對封裝廠毛利率會有幫助,看好獲利能力仍優於上游。

 問:LED封裝廠相繼投入大尺寸LED背光市場,是否影響東貝?

 答:東貝4年前就開始布局背光,發展大尺寸LED背光封裝要有技術跟人才,東貝是國內少數幾家可以做好背光的公司,可以說,太晚才進入背光市場的業者將面臨較高的風險。以LED TV來說,用的LED顆粒多,一台終端售價2,000多美元,要是一顆LED背光出問題,產品面臨召回,LED廠哪賠得起?所以LED TV背光產品認證期佷長,才能打進供應鏈。

 問:東貝布局LED照明也很積極,目前有什麼進展?

 答:今年照明占東貝營收比重約15%至20%,東貝布照明的局也布了很久,在日本、歐、美、台灣、大陸都有通路。事實上,LED照明將打破傳統照明的銷售通路,以往照明通路掌握在GE、OSRAM品牌大廠手裡,但未來LED照明走的將是3C通路,甚至便利商店這樣的通路。當通路結構破壞,人人都有機會進軍LED照明,當然,一窩蜂熱潮後會再面臨一波淘汰。

2010年5月5日 星期三

【電子時報2010-05-04】精成科技總經理朱有義專訪內容摘要

精成科技總經理朱有義:PCB今年缺貨無法紓解 NB板供不應求2010/05/04-李洵穎

瀚宇博德於3月中入主精成科技,精成科正式加入華新PSA集團。華新集團旗下的多家電子公司將於4日召開聯合法說會,精成科也首次加入。經過1個多月的時間整頓,精成科的經營可望展現成效,甫上任的總經理朱有義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瀚宇博德入主後,已經建立聯合採購平台,精成科的材料以及設備的議價能力自4月以來已明顯轉強,加上自4月起開始啟動漲價機制,預計第2季毛利率與獲利將會明顯優於第1季。以下是專訪朱有義的內容摘要:

問:對PCB市場的看法?精成科2010年營運展望?

答:上半年客戶的需求大於現有的供給能力,目前對下半年業務展望亦屬樂觀,預期在PCB方面的營收會持續成長,因此精成科2010年會提升PCB產能。放大


放大


PCB上半年面臨到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的不利發展,獲利空間遭到壓縮,因此會積極與客戶協商,共同承擔成本上漲的壓力,也會強化瀚宇博德加入的綜效,採購議價能夠有更有利的條件,以創造成本節約的效益。

精成科第2季整體訂單不錯,自4月起逐月往上 ,產能利用率應可在90~95%的滿載水準,下半年加入新的產能後,也會滿載。此外,精成科相當看好儲存媒體的進展,在PCB業務方面會增加新的重量級客戶,在ES(即PCBA)方面,現有的前5大HDD客戶也會增加下單量。

問:你提到會強化瀚宇博德加入的綜效,可以再進一步具體說明嗎?在瀚宇博德入主精成後,雙方如何合作?合作的效益為何?

答:精成科和瀚宇博德合作的綜效可以顯現在幾個地方。首先是原物料採購,包括在銅箔基板、電鍍液、銅球、錫球、乾膜等可發揮採購統合效果,在聯合採購平台下,我預估可創造10~15%的材料降價效益。在資本支出方面,可以藉由整合供應商、與採用「以量制價」的策略來減少機器設備的採購支出,這才會有效果,預計2010年設定15%的預算減少目標,精成科自4月設備成本就往下降。在資源共享上,例如PSA的自動化部門可協助精成科的生產動線改善以及提升設備效率。

問:精成科2010年的擴產計畫?

答:精成科2010年資本支出約6,000萬美元,在PCB的部分,預計月產能將從450萬平方呎擴增至470萬平方呎,其中昆山元茂廠的月產能將從100萬平方呎提升至120萬平方呎,以因應NB板的需求,預計2010年7月投產;位於深圳的川億廠則會增加30萬平方呎的內層。至於EMS,目前擁有138條SMT代工組裝生產線,該部分的資本支出目前仍在研議中,估計應會在5、6月確定,但初估至少會擴增到150條以上的規模。這主要係著重於儲存媒體的需求。

問:元茂廠已朝往NB板發展,與瀚宇博德之間未來如何配合?

答:NB成長性廣為各界看好,根據NB業2大代工廠估計,2010年NB貨目標皆比2009年大增50%,若加計NB和Netbook,則出貨量年增率達30%。以目前的市況來說,各家代工廠對 NB板需求遠超過瀚宇博德和精成科規劃給NB產能的供給能力,NB板呈現不足的情況。儘管如此,2010年再增加設備產能是來不及支應的,佈建機電須花費1個月、設備3個月,而PCB旺季是從4月到11月止,產能、設備完成時,旺季只剩下2~3個月。因此2010年NB板缺貨狀況是必然的。

2010年5月4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2010-05-03】富喬工業(1815)總經理張元賓專訪紀要

富喬 下半年營運爆發

【經濟日報╱記者龍益雲/桃園報導】 2010.05.03 04:22 am



富喬總經理張元賓。
記者龍益雲/攝影
富喬工業(1815)在金融海嘯期間大舉擴廠,玻纖紗新爐更在3月景氣回春適時點火,總經理張元賓強調,下半年起營運將明顯爆發,並一舉穩坐全球電子級、工業級玻纖紗前三大供應商。


富喬從電子級、工級玻纖紗廠跨入電子級玻纖布廠,去年營運歷經電子級紗、布售價持續盤旋低檔衝擊,在今年出現轉機,雖然首季獲利低於法人預期,但產品售價谷底上揚,下游印刷電路板(PCB)景氣也大舉復甦,適時添增的產能,張元賓有信心營運在下半年產生爆發力,以下是專訪紀要:


產能倍增 衝刺市占


問:富喬目前主要產品及應用領域?

答:主要是電子級玻纖紗、布及工業級玻纖紗。電子級玻纖紗布主要應用在資訊(IT)產業,景氣循環明顯,價格波動也大。

工業級玻纖紗則應用在節能隔熱建材、過濾網袋、防火壁紙及壁材、汽車內裝、砂輪網片以及航太工業內裝等,毛利率相對穩定在高檔。

問:現有廠區、產能較去年底的增幅?各產品在全球業界的地位?

答:雲林斗六的玻纖紗一廠全產能100紡位,以G75產品為例,電子級玻璃纖維紗產能為每年約3.6萬公噸,虎尾新廠月產能4.6萬公噸,有120紡位,依此換算,今年產能較去年增幅1.27倍。

一廠電子級、工業級玻纖紗各占產能六成及四成,二廠則各有一半,未來電子級、工業級玻纖紗均能穩固全球前三大地位,前者與南亞塑膠(1303)轉投資必成、台灣玻璃(1802 )掌控全球八成市占率;後者與美國PPG、歐洲Vetrotex握有世界七成供應量。

除玻纖紗,電子級玻纖布廠也在今年2月擴增到442台織布機,在既有紗源支撐,不排除再擴增產能。

問:對於今年下游PCB景氣看法?

答:消費性電子不斷推出新產品,例如智慧型手機、電子書、蘋果平板電腦iPad、液晶(LCD)及發光二極體(LED)電視取代傳統映像管電視,再加上個人電腦(PC)換機潮的需求,都使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帶動積體電路(IC)基板、手機高密度連接(HDI)板及傳統PCB需求全面轉強激勵。

位處PCB廠及玻纖布中間的銅箔基板(CCL)也持續熱絡,從CCL廠台光電(2383)、聯茂(6213)首季均繳出不錯成績單,就可見端倪。


工業布局 領先同業


問:PCB景氣明顯復甦,近來頻傳電子級玻纖紗源短缺,也造成紗、布售價一路走揚,未來走勢如何?

答:若以CCL產能利用率達到八成以上估算,電子級玻纖紗、布仍將供不應求,缺口就有一成。

再加上南亞必成、建滔、台玻等玻纖紗廠冷修,一旦CCL滿載,缺口更可達兩成,所以供應仍吃緊,4月G75玻纖紗售價已達每公尺1.6美元,7628玻纖布每公尺0.7美元,較1月漲幅28%及48%,未來不排除寫下近三年高檔。

問:玻纖紗二廠3月點火並在5月量產,對市場供應有何影響?

答:近年來電子級玻纖紗廠紛有冷修動作,部分甚至不再開爐,富喬在不景氣時大舉擴廠,也讓同業原先擴廠動作卻步,就目前研判市場供貨仍持續吃緊。

問:電子級玻纖紗、布售價今年逐月上揚,富喬首季財報為何低於預期?

答:主要是庫藏股轉讓員工認列費用,在虎尾玻纖紗新廠點火產生折舊及相關費用,初期挹注效應不會太明顯,所以第二季仍不會有大幅改善,但第三季PCB傳統旺季來臨,紗、布供應仍吃緊的條件下,下半年獲利將快速爆發。

問:原物料近來售價持續走高,富喬有何影響?

答:玻纖紗生產需要相當比例能源,確實影響部分成本,但其他原料如高嶺土、石灰石、矽砂等來源豐富,價格都不會有太大波動。

問:工業級玻纖紗市場布局如何?對未來看法?

答:工業級玻纖紗需求相當標準反映國家資本支出的情況,擴大內需帶動GDP成長,工業級玻纖紗平常衰退就低於電子級玻纖紗,也需要長期認證、進入障礙高,富喬在此領域早已領先國內同業。


企業觸角 擴至大陸


富喬工業級玻纖紗品質極具競爭力,過去也維持高檔毛利率,近來從客戶需求,可看出歐、美市場可能在逐步成長,就本身第一季需求來看,也高出去年首季兩成,並在歐美同業也未擴廠,甚至緊縮,市場也供不應求,未來不排除在這個領域市占率再提升。

問:除持續深耕台灣,未來還有其他布局?

答:除了不會往下垂直整合到下游CCL外,規劃向上游發展,初步已在大陸設基地,朝澱粉產業發展,也不排除以併購方式擴大產業地位。

問:未來是否有募資計畫?

答:為增加營運資金、改善財務結構,規劃下半年籌資的可能性很高。


【2010/05/03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0年4月20日 星期二

【工商時報2010-04-19】宏致董事長袁万丁專訪紀要

跨足車用連接器 擴大營收占比
2010-04-19 工商時報 【記者黃智銘/專訪】

宏致董事長袁万丁

 宏致董事長袁万丁出身自連接器大廠莫仕(Molex),去年公司正式上市後,獲利表現良好,去年每股獲利(EPS) 9.77元,是連接器類股中EPS最高的一家,袁万丁表示,雖然宏致做的只是NB裡頭的小零件,但全世界9成的NB都有採用宏致的連接器,一旦少了宏致就不能出貨,宏致在業界也是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而宏致近年布局非NB領域,袁万丁也看好汽車用連接器部分,會是今年成長最快的業務。

 記者問:過去宏致生產板對板這類高精密連接器,在台商中競爭相對較少,不過去年以來也有不少公司切入這塊市場,競爭是否會因此加劇?

 袁万丁答:宏致從一開始就專注在這塊市場發展,累積多年經驗,其他對手會有相當長的學習曲線,短期之內想要拿到大量的訂單並不容易。宏致地位不會被動搖,現在約有9成的NB都採用宏致的連接器,與各大廠都有相當長久的合作關係,第1季缺貨讓大廠更重視宏致,只要宏致出問題,NB大廠至少短期出貨就會被影響,宏致是具有產業關鍵地位的。

 因為今年缺料情形相當嚴重,也讓這些大廠殺價沒有過去激烈,所以整體產業競爭是比往年和緩,宏致毛利率也有機會維持高檔。

 問:很多對手也開始看重非NB的領域,宏致布局為何?

 答:其實看宏致的股東結構就可以看出宏致的布局,為什麼汽車業的裕隆是宏致的大股東?宏致2年之前就開始布局汽車電子,所以掛牌之前,一些NB大廠都說要參與宏致認股,我都拒絕,但裕隆可以幫助我們切入汽車連接器,所以成為我們股東。根據統計,全球連接器規模高達500億美元,其中PC、NB相關產品占25%,汽車同樣有25%比重,相當於每年有新台幣4,000億的規模。宏致今年會開始打入歐、日系品牌車種,車用連接器業務占營收比重會到5%左右。車用連接器市場龐大,宏致股本只有約10億元,我們這種「螞蟻」大小的公司只要能嚐一口就很飽了。

 問:除了本業經營績效傲人之外,董事長也相當熱中公益,甚至把慈善活動與獎勵員工作了結合,用意何在?

 答:科技業大家都用獎金或高薪來吸引人才,但是長久以來發展結果常常誰給錢高,員工就往哪去的結果,宏致除了有健全薪資福利外,我們每年也都以績優員工的名義來捐出救護車做公益,我覺得這樣回饋社會也更有意義。

 今年為了慶祝上市一周年,我們也捐了4部救護車,除了3部以員工名義捐出外,1部是我自己捐出的,總計我們一路已捐了8部救護車,之前88水災,我們就在電視上看到我們捐出的救護車參與了救災。

【經濟日報2010-04-19】中國電器(1611)董事長周麗真專訪紀要

中電攻綠能 雙拳出擊

【經濟日報╱記者張義宮/台北報導】 2010.04.19 04:19 am



中電董事長周麗真 帶領中電邁向綠能產業版 / 張義宮

中電董事長周麗真加碼投入鋰鐵電池的生產線,年底投產,將成為今後營收成長的動能。
記者張義宮/攝影
中國電器(1611)董事長周麗真表示,首次發行的12億元可轉換公司債,將增設二座磷酸鋰鐵電池廠,預定年底投產,並規劃在南科設立LED燈具廠。今年中電大步邁向綠能產業轉型,綠能產品占營收可達15%,明年倍增至30%以上。

中電去年合併營收42.4億元,稅後純益3.68億元,每股純益0.97元。今年在磷酸鋰鐵電池及LED照明產品的營運發酵下,預估營收挑戰50億元。

周麗真說:「磷酸鋰鐵電池應用在電動腳踏車,5月將以東亞綠能的自有品牌上市,與家電、3C通路結盟,擴大綠能商品銷售,同時在中電3,000家的水電、材料通路銷售節能標章的家電。」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中電今年的轉型重點?

答:今年大力投入以節能減碳為主軸的綠能產品發展。產品規劃從一般傳統照明,走向綠色科技照明,例如著重LED照明發展。

研發方向除鞏固原來在光產業領域的定位,更加強在電領域的發展,結合光與電,研發綠色光電科技節能照明。例如轉投資冠碩鋰鐵電池,發展光與電結合的儲能減碳產品。

拓展通路 鎖定3C賣場

另外要加強通路聯結,從原來國內照明一般通路、約3,000多家水電材料經銷商,擴展至家電通路與3C賣場。尤其是LED照明,與美國CREE簽署策略聯盟合約,是讓中電LED發展快速進軍全球市場的一大突破。

強化深耕品牌,從原有的東亞照明品牌,積極走進世界各地。由於地球暖化議題高漲,中電LED綠色照明產品種類相當齊全,將尋求各國經銷商加入節能減碳行列,目前中東、東協市場以少量多樣化商品,購買東亞照明品牌的LED或其他節能相關產品。

問:磷酸鋰鐵電池何時投產?挹注營收的效益?與冠碩電池如何進一步合作?

答:磷酸鋰鐵電池目前有一條電池芯生產線,在東莞的冠碩電池廠,產能約每月5,000輛電動腳踏車所需電池。

中電已籌劃在新竹工業區設置二條電池系統模組(PACK)生產線。中電致力於電池管理系統(BMS)發展,有獨特的技術,機器設備已訂購,第三季安裝,預定第四季投產。加上原有的湖口廠,已規劃設立二條電池系統模組,今後中電將有四條PACK廠可投產,進度都是在第四季產出。這些都會與冠碩合作,以擴大營運效益。

目標今年含LED的整體綠能產品,占營收可達15%,明年倍增至逾30%,將成為今後中電營收的成長動能。

問:中電目前投資冠碩的金額、比重,今後是否增加?冠碩在磷酸鋰鐵電池的最新動向?

答:迄今已投資601.1萬美元,占冠碩持股20%。中電董事會已通過對冠碩持股比重增加10%,增加後,對冠碩的持股將達30%。

冠碩董事會已通過5月底前完成現金增資1,000萬美元,作為新建廠房、擴充生產線用。冠碩研發團隊相當傑出,從正極粉研發到磷酸鋰鐵電池的電池芯生產,都居於領先地位。

投資冠碩 持股增至30%

磷酸鋰鐵電池的優勢為很安全,放入火中燃燒也不會爆炸。除具環保、壽命長的優點,是最安全零汙染交通工具應用材料的選擇。

問:磷酸鋰鐵電池最近應用的情形?

答:冠碩已經量產,且運用在世界不同市場的產品,已交貨銷售的產品包括電動汽車,今年上海世博會的警車就選用冠碩鋰鐵電池。日前大陸中科力帆聯合發表的電動警車展示中,特別強調冠碩電池,將是未來電動車發展的重要策略夥伴。充電十分鐘就可跑130公里,時數可高達110公里。

而電動機車已在大陸銷售,部分知名品牌客戶皆已送樣測試,由於冠碩與品牌客戶簽署保密協定,不便揭露客戶對象。

在電動腳踏車方面,已在大陸銷售,中電4月底進口電動腳踏車2,000輛,透過中電的經銷網與合作的家電通路,將於5月上市銷售。電動腳踏車以自有品牌「東亞綠能EZ10」出擊,強調快速充電十分鐘,即可以行駛45公里。

而高爾夫球場車有機會在台北市花博會展覽期間與國人見面。中電洽商多家台灣高爾夫球廠,採購意願很高。

至於特殊照明應用,例如充電式探照燈,可照射三公里以外,適合保全業或工廠、企業安全系統用。也很適合登山、露營用,中電將在5月在台銷售。

策略聯盟 搶對岸商機

其他還有照明免斷電系統,冠碩已接獲ODM訂單,將於第三季出貨。太陽能與LED路燈儲電模組,這種儲電模組的搭配,讓中電推展LED路燈更具優勢。

問:中電首次發行無擔保可轉換公司債上限12億元,主要的用途?是否溢價發行?

答:看好綠能產業發展,此次發行CB購買土地及廠房,並設置綠能生產線,包括前述的兩條磷酸鋰鐵電池PACK,及增加LED綠色照明產品、燈具的生產線,積極布局綠能新事業。

LED燈具是今後預期成長快速的產品,規劃在中電新營廠生產LED燈具,由於南科還有廠房可利用,因此同步規劃前進南科。而CB將採溢價發行,主要在台灣發行。我們有信心這個5年期的CB,可以在五年內回收。

問:中電如何爭取兩岸LED路燈商機?

答:大陸「十城萬盞」的路燈更新計畫是很大的商機,中電會透過策略聯盟方式,與得標廠商配合,提供產品,包括成品或元件。以中電對燈具設計的專業切入,提供符合市場需求的LED路燈,與得標施工廠商共享成果,以分工互惠的機制進行,未來的商機可以期待。

問:大陸LED市場潛力龐大,中電如何布局?鎖定的策略夥伴?

答:策略夥伴暫時保密。太陽能也是今後大陸官方重視的發展項目,無論在LED路燈、太陽能的商機,大陸官方都要求沒有專利問題的產品才能獲選,不採取低價路線,有利中電爭取商機。主因中電營運向來重視專利,生產智財權商品,例如中電採用美國CREE的LED晶片,與日本的日亞合作並採用其材料,都支付專利費。

因此中電在大陸布局採取「非低價招標、保障合理利潤」的策略,並與特定的官方招標接觸,期能打開營運新內容。

【2010/04/19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

【工商時報2010-04-12】觸控面板龍頭廠洋華(3622)董事長林德錚的專訪紀要

觸控有賺頭 洋華營收拚年增3成
2010-04-12 工商時報 【記者袁顥庭/專訪】

洋華董事長林德錚/洋華小檔案

 觸控面板龍頭廠洋華(3622)去年營收、獲利倍增,繳出稅後每股盈餘22.53元的好成績。看好觸控商機,洋華連續兩年大幅擴產,今年總產能可望成長40%,年營收則挑戰30%以上的成長。以下是洋華董事長林德錚的專訪紀要:

 問:請你談談今年的觸控市場概況?

 答:今年觸控面板市場一定會成長,高單價的智慧型手機搭載觸控面板的滲透率高達100%,而一般單價在150美元以上的feature phone也都會搭配觸控介面。從品牌廠商所推出的智慧型手機現況來看,宏達電、蘋果觸控手機的比率都已經是100%,而去年LG觸控手機滲透率也有35%、三星滲透率約25%,只有諾基亞較低、比重不到10%。

 去年觸控手機滲透率仍然在30%以下,今年觸控面板在手機的應用上會從智慧型手機拓展到單價在200美元以下的手機,因此預估今年觸控手機市場滲透率將進一步提高30-40%。

 問:今年大家都在看觸控面板在PC的應用,特別是iPad對市場的影響,你的看法如何?

 答:PC使用觸控介面以現在的操作平台來看其實不好用,因此蘋果、宏碁這些品牌走的還是平板電腦的設計模式。而iPad這樣一個產品等於是自創了一個市場區隔,產品最大的優點在於可攜,運算能力不強。由於使用介面還不成熟,預料今年觸控面板在PC市場的成長力道還不會很強,最快在今年下半年、或是明年才會比較明朗。從洋華的產品結構來看,也是反映這樣的市場概況,手機佔了95%以上,中尺寸產品還只是個位數字。

 問:各種觸控技術興起、競爭者也愈來愈多,請談談對不同觸控技術的看法?

 答:不同的觸控技術各有優缺點、也有不同的市場區隔。光學式觸控不適用於可攜式產品,因為邊框要加厚,在做多點觸控的時候辨識度也比較低,但好處就是在20吋以上的大尺寸應用有成本競爭力。至於彩色濾光片廠轉型,由於是玻璃製程,基板面積大、全自動生產,因此生產效率高,在中尺寸市場有競爭力,但缺點就是換線不容易,但是手機市場偏偏是少量多樣。膜片材料的好處在於不易破,隨著材料技術的進步,可以作的更薄、更透光。以現在膜片的製程來看,最大可以做到12吋,相當於3代廠,洋華在10吋以下的觸控面板市場仍然是最具競爭力的。

 問:洋華去年獲利表現亮眼,今年營運有何目標?

 答:產業是成長的趨勢,訂單不是問題,不過越南新廠開始營運,因此今年如何把越南廠營運帶起來是一個挑戰。我們去年底開始就陸續派了很多資深的幹部去越南支援,希望盡快把產能、良率拉上來。

 洋華去年出貨量約6,000萬片,其中手機佔有95%。以稼動率70%、良率70%計算,估計今年每個月出貨量在500萬片以上,雖然出貨數量差別不大,但是出貨的尺寸,以及產品的類別卻有很大的不同。今年中尺寸出貨量增加,手機面板也放大,都會吃掉產能。此外,現在電容式觸控面板出貨型態是sensor,下半年會拓展到模組型態,而模組的單價是sensor的3倍,估計今年電容式觸控面板的營收比重會提高到30-40%。

【經濟日報2010-04-12】順發3C(6154)董事長吳錦昌專訪紀要

順發 雙拳齊發衝營收

【經濟日報╱記者張義宮/台北報導】 2010.04.12 04:12 am


順發3C(6154)董事長吳錦昌表示,今年營運重心將強化家電、通訊營收比重至近二成,設立物流體系,並建置網購與實體通路結合所帶動的商機,搭配順發原有營運強項的資訊商品,今年營收可望成長一至二成。


順發總部位在高雄市,民國86年轉型為大型3C通路,91年上市,吳錦昌是第二代經營者。去年順發營收59.11億元,稅後純益1.26億元,每股純益1.58元。順發日前成為台灣第一家公益型企業,是創業以來最大的轉型。

他指出,順發每月銷售逾3,000台液晶電視,希望在此基礎下,家電產品將帶動冷氣、洗衣機等銷售量,並與供應商在物流、服務合作以提高營收比重。以下是專談紀要:


強化店頭服務 拉抬網路商機

問:對今年營運前景的看法?

答:順發第一季營收15.8億元,較去年同期小幅衰退,主因去年元月政府發放消費券,營收的基期較高,全年營收則樂觀看好將比去年成長。

問:順發規劃加碼邁向網購商機,如何與實體通路結合?

答:強化實體通路的服務,將價值移轉到網路,與僅有網路平台的同業相比,順發利用店頭服務網,逐步擴增商品體驗陳列區,提供知識和環境,讓顧客了解自己的需求,這是網路型錄介面不能相比。

規劃網路上行銷,將比現階段商品多出十倍,應用資訊系統對資訊系統的機制,增大商品的資料檔,快速擴增網購上架商品數。順發已有實體通路70家門市,可以和純網購區隔。這個差異可協助消費者在網購上進行消費,實體上又有服務的雙重便利性。網購今年可占營收一成,去年網購占營收比重小,今年會有數倍成長。

問:順發以資訊商品銷售為主,其他二個C(通訊及家電)如何擴大營運?

答:順發以核心能力出發,主要先延伸個人數位、隨身數位商品。資訊商品的銷售是核心,而個人數位商品擺脫不了此核心,例如智慧型手機、數位相機,但也包含消費性電子的液晶電視,未來會建立更完善的物流服務。

順發目前一個月賣出的液晶電視已達3,000至5,000台,液晶電視體通常要到府安裝,因此也建立完善的宅配作業,套用宅配機制,有助帶動今年冷氣、冰箱、洗衣機等大家電的銷售表現。

大家電經營重視到府服務,順發會和第三方物流結盟,建置大家電的倉儲、物流和到府安裝服務,有助提升運籌能力。今年家電在營收占比達10%沒有問題,加計通訊營收達到占比兩成。

另外,預估今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規模將達2億支,台灣市場有150萬支,由於智慧形手機須與電腦緊密配合,對順發發展通訊領域有利。

瞄準智慧手機 擴大服務模式

順發已與遠傳和台灣大有業務合作,最近將加入中華電信。台灣的手機門號超過總人口數,新辦及門號移轉是兩大市場,尤其以門號移轉商機最大。順發和電信業者商合作模式提供語音和網卡,會利用各種優惠鼓勵消費者前來新辦或辦理門號移轉。

問:拓展WiMAX商機的進度?

答:WiMAX和三家手機門號商的服務不同。手機服務商的門號系統加掛3.5G,這是WiMAX(4G)的過度。WiMAX目前覆蓋品質還不理想,3.5G的效能與速度較佳,是我們的服務重點。

智慧型手機的商機有兩個點,必須跟系統商合作,爭取消費者認同順發平台的服務。第二個點是手機零售服務,順發的重點在爭取換購,鎖定原先沒有使用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者,例如與宏達電配合試用,提供體驗服務來吸引消費者。

問:外傳將與台開攜手,角逐光華二期BOT案,目前的進展?

答:光華二期BOT案是屬於資訊專區,所有參與的競標者,不論是個別企業或聯盟,都需有資訊相關經營的背景或成員,才能符合資格,順發有資訊商品的經營專業,已與台開聯盟,但現在正靜待開標結果。

問:順發是台灣第一家公益型企業,如何爭取董事會、員工及消費者的支持?

答:「公益就在消費裡」。對消費者而言,除了順發的商品品質、服務外,消費者不必多花一毛錢就能做公益,在微利時代,對消費者來說是一種加值。

對員工而言,薪資方面不會有所減損,盈餘會先做員工分紅再分配公益比例。而公益也可增進員工認同感,成為工作上的附加價值,並增加服務時的熱忱。企業必須整合顧客、員工、股東的價值,順發提出的公益型企業,在創造第四方價值─「公益」,第四方價值就是順發所追求的目標,因而獲得董事會全力支持。

【2010/04/1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0年4月6日 星期二

【工商時報2010-04-06】潤泰創新國際公司(9945)董事長劉忠賢專訪

潤泰新 揮軍大陸房地產
2010-04-06 工商時報 【記者蔡惠芳/專訪】
 潤泰創新國際公司(9945)董事長劉忠賢表示,在農曆年前經濟部正式鬆綁建築業赴大陸投資的門檻後,是潤泰創新前進大陸的好機會;潤泰創新、中國大潤發會考慮共同攜手合作,揮軍中國大陸房地產市場,絕對會產生1加1大於2的雙贏綜效。

 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的超級愛將劉忠賢,12年前以前瞻的眼光建議尹衍樑,規畫轉投資大潤發量販店,同時布局兩岸,讓另一超級愛將黃明端(中國大潤發執行長)轉戰中國,劉忠賢則鞏固台灣本業,專注房地產操盤,之後每年都賺錢。

 劉忠賢眼光精準,一度為潤泰集團操盤,連續出售潤泰敦南金融大樓、以及中崙City Link企業總部大樓,發行兩檔REITs,而一口氣為潤泰創帶來76億元的現金,堪稱賺錢高手。現擔任集團國際化布局幕後操盤手的劉忠賢,下一步要把潤泰新推向國際,和中國大潤發攜手在大陸攻城略地。以下是記者專訪的重要內容:

 問:經濟部已鬆綁建築業赴大陸投資門檻,潤泰新準備好登陸了嗎?

 答:只要法令政策許可,就等於給建築業一條路,我們一定會去,這是潤泰新前進大陸的好機會。我們會和中國大潤發一起合作,部分出租給它、部分則自己經營,引進中國大潤發在社區內設立據點,和住宅、辦公、飯店等商業不動產作複合式開發,這是潤泰新的品牌延伸。

 合作,對於潤泰新、中國大潤發都可以產生雙贏的綜效。目前中國大潤發已在大陸打出品牌形象、也有大潤發自己的地,潤泰新也擁有雄厚的品牌資產、更擅長住宅結合商業不動產的複合式大型開發計劃,雙方合作揮軍房地產一定可結合雙方競爭優勢,創造高倍數綜效。

 問:台灣方面最近政府不斷打房,有影響潤泰新的推案計劃或市場買氣嗎?

 答:一點影響都沒有。我一直不承認房價到了高點,這些年海外資金大舉返台,愛台灣的表現,就是買房地產,買房子有什麼不對?其實政府要作的不是打房,而是增加供給,提供人民可以在捷運通勤1小時可到達市區、生活機能完善的好房子,並提高誘因推動都市更新,不是打壓房價。

 問:今年營收獲利會優於去年嗎?

 答:一定會。現在本業的重心,是朝兩個方向,一是住宅和商業不動產多軌方向開發,地段都是台北市縣精華區,10幾個案子今年全部都動起來了,其中南港、松山兩個車站BOT明年有機會營運挹注營收和獲利;第二是在法令許可範圍往中國大陸海外發展。這還不算轉投資的中國大潤發、台灣大潤發、潤弘精密工程(2597)幾隻小金雞,所貢獻的營收和獲利。

【工商時報2010-04-06】信億(3126)董事長翁茂賀專訪摘要

網路儲存&安全監控 下半年成長主力
2010-04-06 工商時報 【記者呂俊儀/專訪】

信億科技董事長翁茂賀

 雲端運算應用掀起網路遠端儲存產品商機火紅,信億(3126)儘管去年仍處於虧損,不過新產品包括網路儲存、安全監控等布局已有初步成效,今年營運轉機備受期待。信億董事長翁茂賀表示,未來10年,包括雲端運算應用網路儲存及安全監控產品將是主要成長動能,兩大產品下半年都可望有高成長。以下為專訪摘要:

 問:信億以往產品線與現有產品線有何差異?

 答:信億為國內唯一擁有小型電腦系統介面(SCSI)控制晶片設計能力公司,過去10年公司業績主要貢獻以SCSI控制晶片與光碟備份控制器為主,並已應用在多種嵌入式磁碟陣列系統產品,目前已研發新一代SAS介面產品,且為台灣首度推出SAS關鍵技術本土廠商。

 而SATA光碟備份控制IC目前全球市占已達8成,新推出2.5代資料儲存晶片整合原SATA技術,並搭配32位元單晶片處理器,將朝向9成市占率努力。

 問:目前儲存介面相關技術有何演進?信億角色為何?

 答:由於SAS介面相容於SATA,且在擴充性與資料分享具有彈性,市場成長速度不可小看,未來在企業儲存技術需求可期。信億目前SCSI控制IC及光碟備份控制器晶片各占營收約5成。

 根據IDC統計,全球企業儲存系統半導體市場2012年將成長至13億美元,符合成長率約6%,未來此塊產品商機很大。

 新推出ARC830 SAS系統單晶片(SoC)可彈性配置在主機與儲存裝置,廣泛應用層面包括雲端運算、虛擬化整合、企業伺服器磁碟應用,甚至網路儲存等,下半年將開始出貨。

 問:信億在儲存應用產品布局情況有何利基?

 答:我們提供客戶全套解決方案,包括IC到系統,其中儲存控制器IC相關IP、驅動程式等現階段均自行開發,未來隨營運成長狀況,也不排除外購。

 信億以往儲存IC客戶包括美系HP、SUN、IBM等伺服器大廠或日系的NEC、日立等,Nokia橋接基地台儲存設備產品也是採用信億控制器IC,目前SCSI-SATA橋接介面轉換卡,持續朝向工業電腦、通訊、醫療電子、航太工業等4大嵌入式儲存設備拓展商機。

 問:信億除儲存介面技術外,有何新延伸產品?今年營運展望為何?

 答:信億以儲存應用技術為基礎,由於安全監控等對影像儲存需求大,公司布局DVR產品已近4年,新產品採H.264壓縮技術、D1解析度及同編同解技術,可同時進行錄影與回放,且在儲存上也提供32TB超大容量及eSATA外部擴充介面。

 DVR產品3月已小量試單,國內已送樣大型零售通路業者,未來將持續鎖定如保全業等中型客戶,其餘包括俄羅斯、中國、巴西等也有不錯進展。整體公司展望上,未來10年公司成長動能將來自網路儲存與安全監控產品,下半年就可看到初步成效。

2010年4月5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2010-04-05】普萊德(6263)董事長陳清港專訪紀要

普萊德 四大產線發酵

【經濟日報╱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 2010.04.05 03:37 am



普萊德董事長陳清港看好今年營運可望回到金融風暴前的水準。
記者黃晶琳/攝影
網通品牌廠商普萊德(6263)董事長陳清港看好金融風暴後,企業資本支出持續回升,加上普萊德近年耕耘四大產品線的企業網路、電信光纖、網路監控及工業型網路設備等,都將陸續發酵,今年營收、獲利可望回到金融風暴前的水準。

普萊德的自有品牌PLANET行銷全球120多國,成立時就朝產品設計研發、製造委外代工方向發展,雖然規模不大,但陳清港堅持普萊德不涉入製造,經營品牌,不追求營收規模大幅增加,只求年年獲利水準持續向上。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普萊德2009年的營運表現?

答:去年合併營收約8.28億元,年衰退20.7%,但毛利率卻從28.51%逆勢成長到29.77%,稅前盈餘1.41億元,稅後純益1.28億元,年衰退約14.66%,每股稅後純益2.27元。

專注品牌 堅持不涉製造

去年不畏金融風暴,更積極品牌布局,參加台灣、德國、美國、英國、杜拜、新加坡等七大國際展覽,累積市場知名度,成效陸續展現。

雖然金融風暴時期客戶下單心態保守,但過去景氣好時客戶下單以量制價,去年客戶下單保守,反而沒有議價空間,毛利率甚至逆勢向上。

問:今年網通產業的景氣及各地市場企業資本支出回升狀況?

答:今年以來企業資本支出有明顯增加,相較之下,歐洲受希臘影響,回升速度較緩慢,美國需求相對較強,去年積極參展的成效,近期已陸續發酵。

問:普萊德未來的產品發展重心?

答:近年來主力產品已朝四個方向發展,包括企業網路、電信網路、網路安全監控及工業型網通設備。

其中企業網路產品包括:交換器及企業用路由器等設備,是過去普萊德營收、獲利來源主力,未來將朝更高階產品邁進,例如10G交換器,以及可應用在雲端運算上的交換器產品,獲利空間也比零售市場大。

在電信網路設備方面,普萊德是從ADSL、VDSL到EPON、GPON等光纖設備產品,到電信業者鋪設最後一哩的設備通通都有,今年可望有很好的機會成長。

近年普萊德切入網路安全監控,多次參與國際性網路安全監控展覽,也獲得不錯成效,同時擁有完整產品線,從網路安全監控設影機、網路監控錄影機及高整合性中央監控管理軟體等,也是今年成長的主力。

積極研發 抓住網通商機


此外,隨著工業自動化趨勢持續往前並走向IP化,工業型網路產品需求也持續增溫,包含工廠自動化跟鐵路運輸系統網路設備都有需求,特別是工業網路設備需要耐高、低溫、穩定性強且產品生命周期較長的特殊要求,普萊德在2008年時切入,去年已推出符合工規標準的交換器、光纖網路轉換設備、結合乙太網路供電(PoE)交換器、工業用乙太網路VDSL2轉換器等產品線,搶攻工業市場。

問:今年包括電信業者基礎建設、企業需求回升、雲端運算、智慧電網都是成長機會,對今年網通商機的看法?

答:企業資本支出需求回升、加上大型電信業者積極朝電信基礎建設方向前進,電信的光纖網路及企業的網通設備,對普萊德萊而言是一大機會。

雲端運算是一種概念,進而延伸出很多雲端運算概念性產品,除伺服器產品,將帶動儲存需求增加,普萊德推出網路儲存設備(NAS),也朝高階的交換器及儲存設備產品前進。

對普萊德而言,電信基礎建設光纖網路,中小企業需求是最直接的帶動成長動能,網路安全監控及工業用的交換器也是今年成長的關鍵。

問:近年網通大廠年營收都超過100億元,普萊德的營收規模雖小,但獲利卻名列前茅,未來如何提升營運規模?

答:網通廠商營收要突破100億元,從代工切入最快,只要找到一級客戶,很快就可達成,或是像友訊到各地設子公司,又或者透過整併方式等,都是提高營收規模的方法。

普萊德有六成產品是自行研發,委由台灣外包製造廠商生產,其他如無線產品,部分是開規格委外ODM代工,因為製造不是普萊德的專長,因此不會投入大量資源,加上中小企業對於網通設備需求都是多樣少量,未來將持續投入研發。

不強求營升快速成長,只求獲利穩定成長,不排除中小型廠商整併是一個思考的方向,但要看能否做出效率,看到未來。

景氣回溫 營收獲利成長

問:大陸網通廠商崛起,普萊德如何因應?

答:大陸網通廠商崛起,但主要以零售市場為主,對台灣廠商來說,低階網通市場受衝擊較大。普萊德已開始走向專業化路線,不把競爭主力鎖定在與大陸競爭對手專注的消費性市場。

未來企業網路交換器等產品還是聚焦在中小企業市場,同時朝向電信及雲端運算需求,計劃打入IDC(網際網路資料中心)跟企業MIS(電腦維運系統)需要的網路設備。

問:展望2010年成長機會與營運規畫?

答:在2009年,企業用交換器跟電信用光纖設備各占營收比重約32%、23%;VoIP(網路電話)約7%、無線網路占9%、網路安全監控8.3%、寬頻13%。

到2010年,網路安全監控效益浮現,貢獻營收可望成長二至三成,工業網路產品已投入二、三年努力,去年底才開始出貨,今年貢獻營收可望超過5%,有倍增表現,也可望帶動毛利率。

觀察目前全球景氣回溫,來自通路客戶的規劃性訂單拉長,預估營收與獲利都可望回到金融風暴前的水準。

【2010/04/05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經濟日報2010-04-05】大田董事長李孔文訪談摘要

大田 下半年營收衝鋒

【經濟日報╱記者吳秉鍇/高雄報導】 2010.04.05 03:37 am



大田董事長李孔文認為,高爾夫重返奧運效益正持續發酵,有利各代工廠訂單大增。
吳秉鍇/攝影
高爾夫重返奧運效應正加快發酵。高爾夫球具代工大廠大田董事長李孔文表示,近期彪馬(Puma)收購美國品牌Cobra Golf、中國科瑞基金買下日本HONMA股權50%,將引爆新一波高爾夫球具市場爭奪戰,有利代工業界業績大增。

李孔文並說,大田下半年營收可望大幅成長,今年力拚97年創下的58億元目標,明年營運更樂觀看待,希望能追上96年的歷史紀錄71億元。以下是他的訪談摘要:

問:高爾夫球具代工市場是否已見復甦?

答:去年受景氣低迷波及,主力客戶如NIKE、PING 、BRIDGESTONE等下單相對保守,大田年營收明顯衰退,但全球前兩大品牌TaylorMade、Callaway率先推出新品布局市場後,各客戶也陸續跟進。

目前大田研發單位正為NIKE等客戶進行新品開模工作,排滿檔期,旗下五、六十個研發人員目前幾乎是天天加班趕工,此一前置作業約要二、三個月時間;可預期下半年出貨訂單將優於上半年。

問:高爾夫球具代工市場前景如何?

答:奧委會決議2016年恢復高爾夫球比賽後,市場正面效應正持續發酵,各品牌加快下單腳步,更值得注意是的近期發生兩宗收購案。

首先,是全球第三大運動休閒品牌彪馬(Puma)搶進高爾夫球消費市場,併購美國知名品牌Cobra Golf,準備與NIKE、以及愛迪達(Adidas)旗下的TaylorMade一較長短。

此外,中國科瑞集團(Merlion holdings)基金收購日本知名品牌本間(HONMA)股權50%,均因看好中國、印度、俄羅斯等新興市場龐大開發潛力。市場預期這兩項併購案,將掀起整個高爾夫球桿市場激烈攻防戰,各代工廠可望直接受益

另大陸正加緊布局奧運,以海南島海口市為例,為發展青少年高爾夫運動,已把其列入中學選修課程,未來類似作法將擴大至各地區。目前各大品牌正準備切入過去低價、不符規範的青少年球具,對代工廠營運而言,訂單將會大增。

問:還有其他接單利多嗎?

答:沈寂一段時間後,NIKE代言球星老虎伍茲確定8日復出,參加在奧古斯塔舉行的美國名人賽,立即造成門票大賣,兩人套票的黃牛票行情飆漲至新台幣11萬多元,將為球具銷售挹注新活力

而全球對高爾夫規則制定最具權威機構之一的美國高爾夫協會(USGA),今年實施一項鐵桿面溝槽設計樣式的新規定,各品牌大廠正全面採用,也將提高消費者更換球具意願。同時,各大廠相繼推出可換桿的工法技術及新素材使用等,可望讓消費者增加購買興趣、降低購買周期,這都有利未來各代工廠接單動能增加。

【記者吳秉鍇/高雄報導】大田去年稅後純益2.03億元,每股稅後純益1.68元;今年股利配發政策,公司高層傾向提撥資本公積,加碼配息,初步規劃現金股利增至2元,預定近期交由董事會決定。法人表示,大田擺脫去年前三季營運谷底後,近期高爾夫球具代工接單大為回穩,首季可望有11至13億元營收成績,每股稅後純益約在0.5至0.8元。

大田去年第四季稅後純益8,700萬元,每稅稅後純益0.72元,占全年稅後純益1.68元的43%。面對獲利創近幾年來新低,今年股利配發,經營高層有意加碼。擬提撥資本公積,把現金股利增至2元。

【2010/04/05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0年4月3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2010-04-03】元大金控董事長顏慶章訪談紀要

元大金 今年進軍壽險市場

【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李玟怡/台北報導】 2010.04.03 03:20 am



元大金董事長顏慶章(右)和總經理申鼎籛(左)昨天出席元大銀營業據點增至88家的慶祝酒會,顏慶章指出,元大銀要從小而美的銀行,轉型為中型都會銀行。
記者李淑慧/攝影
元大金控董事長顏慶章昨(2)日表示,該金控旗下有銀行、證券、證金三家子公司,計劃在今年內納入壽險子公司,方法包括新設,或併購現有的壽險公司,讓金控版圖更完整。

此外,元大金打算在今年股東會通過設立薪酬委員會,主要功能是規劃包括董事長在內的高階主管薪酬制度,落實績效與風險結合的理念,提升公司治理;元大金將是國內首家設置薪酬委員會的金融業者。以下是訪談紀要。

問:元大銀行概括承受慶豐銀18個國內分行,將於4月3日交割,未來如何規劃?

答:元大銀原有70家分行,承受慶豐18家分行後,總分行數增加到88家。承受的18家分行中,有十家分行將於4月6日同步開業,其餘八家分行,預定於年底前申請遷址至大台北地區營業。

元大銀從去年起已經由虧轉盈,去年稅前獲利有8億多元,今年第一季,獲利已經有4.6億元。目前銀行的利差有150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是0.01個百分點)以上,應該是國銀中最高的。預估元大銀今年要賺17億元,我對達成預算目標充滿信心。

元大銀原本是家小而美的銀行,現在正往中型都會銀行的方向走。

3月底元大銀的逾放比僅0.76%,呆帳覆蓋率達230%,資產品質相當好,單月的獲利更已達1.5億元,具有競爭力。

問:元大金今年發展重心為何?

答:今年初所召開的業務檢討會通過一項決議,就是金控將進入人壽保險市場,讓金控版圖更完整。方法可能是併購現有公司、或自行新設,但現在相關方案還不成熟。

證券領域部分,有好的併購機會我們當然還是會看,但機會可遇不可求。目前外資持有元大金的比重已經達44%,在金控股中相對偏高,顯示外資對我們很肯定。

問:金融海嘯後有不少檢討聲浪,元大金如何提升公司治理?

答:三年前元大金控已經設立獨立董事以及審計委員會,今年股東會,將通過設置「薪酬委員會」,檢討高階經營者的獎酬制度,而薪酬委員會主委將由獨立董事擔任,這應該是金融業第一家這樣做的。

最近我們有個重要決定,就是董監酬勞將由盈餘的1%降為0.5%,這樣做是希望讓股東權益更高。

目前元大金已經有三名獨立董事,因為計劃進入保險市場,因此將增聘一名獨立董事,將邀請前保險局長沈臨龍擔任。




經濟日報/提供


【2010/04/03 經濟日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