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9日 星期二

【工商時報2011-03-28】光寶科(2301)董事長宋恭源專訪紀要

深度對談-宋恭源:深耕非PC領域 布局太陽能
2011-03-28 01:35 工商時報 記者王中一/專訪

 光寶科(2301)是台灣第1家電子股掛牌的公司,至今依然屹立不搖,目前營運項目已涵蓋LED、電源、手機模組、機殼、電動車船動力系統和太陽能電廠,集團的上市櫃公司則包括閎暉(3311)、敦南(5305)和建興電(8008)等。

 董事長宋恭源指出,集團未來仍將持續拓展「非PC領域」產品,達到優值的營收和獲利雙成長目標,但在經營理念上,則以「中道」做為核心。以下是記者專訪紀要:

 問:光寶是國內第1家掛牌的電子股,談談這些年來最核心的經營理念。

 答:這麼多年來,我就是以「中道」的理念來經營公司。公司的營運策略,看的是5~10年的長遠未來,不能見樹不見林,若以美國式的作風,一位執行長3年一任,常常在上任後就馬上要看到成效,而犧牲了長遠的發展。

 老實說,若執行長要追求表面的成績,絕對能夠擠壓出很多東西出來,但長遠來看對公司一定不利。

 就企業的文化來說,我則希望達到「富而有禮」。光寶科很像一間大學校,根據不同的興趣可以成立不同的社團,這在別的公司不常見到。至於我們的基金會成立21年來,先後培養將近1,000~2,000位志工媽媽,就是希望推動社會朝向善的方向前進,達到富而有禮的境界。

 問:長期站在第1線帶領公司,動力為何?

 答:經營企業,要有執著和追求更好的企圖心。以毛澤東來說,文學的天分很高,有不少詩詞廣為流傳,但就算如此,他往往一首詩詞也是改了再改,甚至改了幾十年。又如國畫大師張大千,號稱五百年來一大千,但聽說直到往生當天的早上還是要拿畫筆,就算拿不動也還是要拿。

 問:光寶科今年的營運展望為何?

 答:電腦(PC)業經過長期的發展,現在的成長力道明顯差了。光寶科從前幾年就開始降低PC類產品比重、朝向非PC類發展,尤其在消費性電子方面的產品。以2009年來說,PC和非PC的比重各半,去年非PC已經拉高到52%,今年則挑戰58%,長遠來看則是超越70%,亦即PC類降至3成以下。

 光寶科在太陽能領域的努力,也值得關注。

 我們現在在歐洲市場的耕耘,領先亞洲所有的國家,除了爭取到不少太陽能系統標案,更建立了發電量「幾10個MW」的電廠。除了電廠之外,我們還有投資宇通光能,布局薄膜太陽能領域,也和中美晶合資投資俄羅斯多晶矽廠,但是,我們不自己去做相關的材料,只專注於電廠生意,否則會和客戶有衝突。我們現在要打造的,是太陽能產業的「出海口」,這在未來會更有價值。

 至於「儲能」的部分,今年也有好幾個案子,未來也要持續扎根。

2011年3月28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2011-03-28】台船(2208)董事長譚泰平訪談摘要

闖過險礁 台船營運今年可望增逾一成

【經濟日報╱記者吳秉鍇/高雄報導】 2011.03.28 03:19 am


台船(2208)去年營收為近四年來新低,惟董事長譚泰平預期,今年可望擺脫谷底,對於造船市場前景,他認為,只要全球經濟復甦沒有大變化,明、後年船價有機會進一步攀升,有利台船營運向前邁大步。

受下單船東抽單,以及要求延遲交船影響,台船去年營收、稅後純益分別衰退16%、29%,但今年譚泰平訂下營收目標294億元,起碼要成長12.6%。以下是訪談摘要。

產能擴大 加快交船速度


問:台船這一、兩年來營收狀況如何?

答:現在仍存在著金融海嘯的延單效應,以去年來看,第一季是公司營運是最差的時候,但隨著貨櫃航運市場增溫,船東陸續同意重新修改交船檔期後,營收才開始回穩。

至於今年,主力建造的船隻包括有台電四艘9.3萬公噸散裝船、中航的兩艘20.3萬公噸散裝船,和中油的兩艘4萬公噸油輪等,都屬於微利的訂單,也是蠻辛苦的。

但目前內部策略是採取提高鋼料加工產能方式,加快交船速度,新增動能是斥資近2億元的新生產線正式上線,可協助鋼板表面處理,最大年產能達31萬公噸。

配合該產線開出,高雄總廠方面,希望產量由去年的10萬公噸提昇至15.5萬公噸,基隆廠由1.75萬公噸增至3萬公噸,平均產量增加50%。台船今年確定將邁入第十個獲利年。

問:能否分析國際造船市場走向?

答:自2008年第四季開始,船價急速下跌,尤其是2009年最慘,船價僅為高峰期的不到七成,當年全球訂單總共只有15 艘;而去年船價已回升一成,但船東訂單合計為1.2億載重公噸,相較全世界造船產能2.5億公噸,也只有一半而已。

運重看增 訂單可望成長

不過,全球經濟復甦可期,自今年起的未來三年內,增加的載運貨源估算每年有6%至9%的成長力道,至於新運力投入市場,則在6%至8%,預期最快在明年下半年開始,船價應能逐步走高,這可挹注台船後續接單獲利空間。

問:台船的市場定位為何?

答:台船把接單主力放在貨櫃船上,但因無法與韓國、大陸同業在價格上進行紅海競爭,唯有走出自己一條路,欲做為專業化、精緻化船廠,以設計取勝。

航向藍海 省油設計取勝

現階段中,台船已與國內台大、海大、成大及高海大造船系所合作,在SODO(最適宜航行設計操作船舶)技術上,成功研發出ES-10系統,透過推進方式及線性改良,可以為船隻節省10%的油料消耗。

單以1,800TEU貨櫃船為例,運用此一系統的船隻一年起碼可節省上百萬美元開銷,因此即使台船報價高於其他船廠,但面對油價高漲,將可贏得船東青睞。而台船同時正加緊開發ES-20系統,朝節省油耗20%目標邁進。

問:現有貨櫃船潛在訂單?

答:首先是長榮10艘8,000TEU(折合20呎貨櫃)船訂單,這從去年已持續進行洽商中,希望能在近期內能敲定;其次是陽明有意訂造1.3 萬TEU船隻,船隊規模可能在6至9艘。

在小船方面,以1,800TEU為主要協商船型,包括東方海外(OOCL)有意訂造六至八艘,德翔航運提出四艘詢單,另以色列ZIM海運也有兩艘詢單。台船希望由上述大船配小船作法,把船塢檔推升至滿載水準。

問:公務船也是台船強項之一,未來有否新訂單?

答:海軍30艘飛彈快艇訂單將在今年11月底前全數完成交船,另外海軍也將釋出油彈補給艦備標作業,該艘船若能拿下,起碼進帳45億元,而在去年取得海巡署兩艘2,000 公噸的巡防艦標案後,該署今年準備再辦理2艘3,000公噸的巡防艦訂單,造價合計40億元,也是爭取標的。

多元發展 強攻防蝕業務


問:公司多角化發展上有無新進展?

答:去年成立第一家子公司台船防蝕公司後,預期今年業務可以步上正軌,除台船將全數移轉船舶塗裝工程外,合資夥伴永記也將把現有的台塑集團麥寮廠區業務交由其處理。

未來並希望結合台船的施工技術及永記的高品質油漆材料,讓台船防蝕營運能如虎添翼,像台塑、中油的管線、設備修護業務均是爭取對象。另如橋樑維修、大樓屋頂防水工程也正同步拓展中。

而去年與揚子江造船簽訂合作意向書後,雙方正就合資成立一家船型設計公司進行商談,初步構想是透過新設計團隊的運作,提供兩家母公司在訂單安排上能更靈活調度。

以台船為例,現在一年最大船型設計能量只有三種船型,若新的子公司能接手,起碼會減輕不少人力負擔,可再多接一些訂單進來。

問:日本大地震,有無影響交船?

答:目前正打造的新船,包括主機、發電機、電子控制系統等設備大多數向日本採購,如三井集團、日立、大發等都是供應商,陸續向各業者確認後,均回覆可以如期交貨,將不會影響後續新船交付。



圖/經濟日報提供

‧輸入個股名或股號,查詢個股走勢:

【2011/03/28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2011-03-21】嘉聯益科技(6153)總經理吳永輝專訪摘要

嘉聯益 今年獲利攻頂

【經濟日報╱記者龍益雲/桃園報導】 2011.03.21 04:39 am


嘉聯益科技(6153)去年合併營收、稅前盈餘改寫歷年新高,總經理吳永輝預期,今年可續創新猷,對於未來軟性印刷電路板的應用領域、前景,他更說:「源源不絕。」

嘉聯益是全台最大的軟性印刷電路板(FPC)廠,去年合併營收首度突破100億元,毛利率也創近五年新高,面對日本強震、福島核電廠等事件,引發FPC產業鏈供應疑慮。吳永輝首度公開強調,負面影響有限,甚至有助加速日商釋單台灣FPC廠。

嘉聯益去年下半年就著手擴增產能,今年仍續加碼,兩岸合併營收不僅維持去年的年增率,獲利也將有相同的成長。以下是吳永輝的專訪摘要。

兩岸月產能 估增三成

問:嘉聯益目前主要產品、應用領域及占營收比例?

答:主要產品包括FPC及FPC組裝(Assembly),FPC約九成,應用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及觸控面板等產業,占營收比重逾八成。

問:現有廠區、產能及今年預計產能,較去年底增幅?

答:兩岸現有四個廠區,包括新北市及大陸江蘇省蘇州、昆山兩廠和廣東省深圳廠,預計今年月產能較去年增加三成。

去年底就領先同業在台北廠設置雙面捲對捲自動化(Double-sided Roll to Roll)生產線,對產品的精密度、良率、效率提升均有不錯的成果,今年會再在昆山、蘇州廠新增雙面捲對捲自動化產線,維持技術領先的地位。

若不包括FPCA營收,嘉聯益FPC應與鴻海集團旗下鴻勝科技規模相當,至少也已位居上市櫃最大。

問:去年第四季合併營收不如預期,今年前兩月也在低檔,對3月、第一季營運及全年走勢看法?

答:3月合併營收就可回升到去年旺季水準,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及觸控面板等產業依舊熱絡的帶動,再加上持續擴增效益頗佳的捲對捲自動化生產線,無論嘉聯益或台商FPC業的展望都很好。

問:國際銅價維持歷史高檔,對上游銅箔、軟性銅箔基板(FCCL)等上游原物料價格、市場看法?

答:無論銅箔、FCCL的價格平穩,即使更上游的聚亞醯胺(Polyimide,PI)供應也相當充裕。

問:對今年FPC市場、產業鏈看法?

答:先撇開突如其來的日本大地震「變數」,FPC價格調降是必然的,也是科技產業都有的問題,但台灣FPC產業歷經前幾年的強力整頓,一窩蜂的現象逐漸回歸正常,過去惡性競價的市場負面影響不再,甚至不少客戶也不迷戀殺低價的產品,較青睞交期、品質穩定的FPC廠,並願意以相對較高的價格下單。

除惡性競爭市場趨於健康,台商FPC過去集中於筆記型電腦(NB)產業,NB產業1997年棄FPC改採銅軸線,一度產生市場變化,嘉聯益在適時跨入手機領域而有轉機,去年以來更因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擴大FPC需求,也帶動觸控面板FPC市場,未來FPC應用領域將源源不絕。

在這樣的環境,FPC市場更加健康,尤其產業大者恆大、綠色環保等趨勢,拉大FPC大、小廠的級距,技術、規模更凸顯嘉聯益的競爭優勢。

問:嘉聯益的利基及策略?

答:近年積極投入捲對捲自動化生產線,產能及效率將明顯提升,兩岸也布局完整,擁有四個廠區可視客戶需求就近服務;近幾年也與國際客戶維繫良好關係,對營運也將持續發酵。

過去一度執著於FPCA的市場,但周轉金過大,零組件採購也有相當風險,毛利率卻不大,這個政策已在去年積極改變,FPCA占營收比重大降至10%,遠低於歷史高峰的25%,雖然營收成長會受局限,但毛利率可大幅提升,從去年合併毛利率25.17%可見成效,較前年提高了8.14個百分點,也創過去五年新高。

產線大調整 毛利看增

問:日本強震引發各界關心FPC產業鏈變化,有何看法?先談談衝擊面。

答:日本大地震確實對許多產業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台灣FPC自然也有負面因素,但目前看來影響不大,畢竟台灣FPC 在兩岸的布局相當完整,也因產品應用面逐漸走向輕薄短小,相對仰賴性降低。

例如這次大家較關切的是壓延銅箔(RA),目前日金廣生產機台無大礙,暫時停產確認內部設備及設施,但仍有菲律賓廠為FCCL的供應來源;不僅如此,日系的三井(Mitsui)、古河(Furukawa)也有生產RA。

就RA而言,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觸控面板等所需的FPC,多採用高延展性的電解(ED)銅為主,RA最多僅影響嘉聯益的出貨約10%。

至於PI,日商有兩家供應商Kaneka、Ube均非地震海嘯直接接觸地,市場有美商杜邦,甚至有台商生產,影響非常有限,位居PI、銅箔與FPC之間的FCCL產業鏈在台灣十分完整,足供FPC需求。

問:既然FPC上游產業鏈衝擊有限,日本近年雄霸高階FPC市場,台商是否有機會更上層樓?

答:高階FPC確實仍是日商的天下,但近年環境逐漸對台商有利,包括台灣FPC技術、產能逐漸向上提升,日圓升值也對日系FPC有相當大的壓力,釋出訂單的可能性本就逐漸增加,如今再發生地震,更可樂觀預期釋單即將落實。

近年走紅的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主要製程多在日系手上,約占八成商機,台商僅約「吃」到兩成,以如今的技術能力來看,足可再分食日商一半的訂單。經過這次日本強震及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組裝掌握在台商優勢,台商FPC大餅可望擴大。

【2011/03/21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1年3月15日 星期二

【時報2011-03-15】友訊科技(2332)執行長兼總經理曹安邦專訪內容

《通信網路》曹安邦專訪:網通黃金十年,友訊年營收拚20億美元
2011-03-15 10:17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何美如台北報導】
行動寬頻、多媒體影音等驅動網通產業向上,智慧電視、四螢一雲等多媒體發展也推升產業商機,友訊科技(2332)執行長兼總經理曹安邦認為,未來十年是網通產業最好的十年,數位匯流帶動網通設備爆發性成長,該公司已準備好迎接下一個十億美元,時間點可能落在2-3年後,希望屆時營收能倍數成長,挑戰20億美元(約新台幣600億元)。


以下為專訪內容

 問:網通產業如何迎接黃金十年?政府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答:台灣企業的整合度不夠,但有很強的研發能力,綠化、環保、精緻文化等都有不錯表現,應跨不同產業進行整合,如網路監控也應融入健康照護等應用。政府可帶頭做產業的示範點,如中國的物聯網中心、新加坡的政府E化、韓國的資訊產業等。他說,三星電子從晶片、晶圓代工、資訊設備、系統整合到品牌,都是在韓國市場先站穩腳步,再配合政府政策進軍海外市場。台灣的雲端產業,除政府雲外,政府應結合老人、小孩照護,建構完整的供應鏈,未來更可整廠輸出至海外市場。台灣高科技能力強,

 問:韓國政府大力扶植企業,台灣政府該如何為企業興利?二岸ECFA簽訂帶來的商機為何?

 答:台灣一直以來,由中小企業帶動產業成長,新加坡、南韓及中國則以政策帶動。資訊業是國家競爭力的根本,台灣雖被稱為資訊產品領導者,但資訊應用不足,政府應思考台灣的未來明星產業在哪,應以軟實力及品牌帶動產業發展。台灣僅ACER、HTC等少數品牌能在國際揚名,政府應借鏡其他國家,從品牌來引領整個產業鏈的發展。

 二岸簽訂ECFA有助產業發展,建議政府除鼓勵對岸來台採購,也應該適度開放,讓台廠深耕大陸去開拓龐大的商機。中國政府去年底拍板的十二五計畫,看到台商的很多機會,對友訊來說,中國持續進行寬頻網路及行動網路的基礎建設,推動三網合一、智慧城市、醫療與教育,都是友訊想切入的應用市場。

 問:如何看全球網通產業景氣?發展趨勢為何?

 答:過去網通產業的技術革命都是單一力量驅動,例如寬頻、無線技術,目前確有多個力量同時推,如行動寬頻、多媒體影音等。蘋果推出的智慧型手機帶動行動寬頻需求,今年還有平板電腦等智慧終端裝置的興起,將加速推動行動寬頻需求,智慧電視、數位多媒體等發展,也會推動網通產業商機,帶來網路、光纖及寬頻等基礎建設的商機。

 因應行動寬頻及數位多媒體趨勢,全球的電信業者均加強資本支出,如台灣的中華電信(2412)今年資本支出金額將較去年成長25%,為網通業者帶來龐大商機。未來十年是網通產業最好的黃金十年,現在只是開端。

 問:友訊成立邁向25年,D-Link的品牌定位為何?未來的發展規劃?

 答:友訊今年跨入25年,以人的年紀來看,正在轉大人,在厚植實力後,除了要追求成長,也重新定義友訊品牌。友訊將轉型發展多元網路應用產品,跨入不同市場,和Netgear、TP-Link等網通品牌已不全然是競爭的關係。如果要說友訊未來的品牌定義為何?應該是要做像蘋果一般的品牌公司。

 未來數位匯流爆發重點是網路應用,會先從線上遊戲引爆,之後加入醫療、教育,友訊也會從網通設備走向網通應用產品,整合網路應用及發展多元通路。友訊創辦人高次軒先前提出的D-Link2.0計畫,要友訊跟使用者連結,我二年前開始思考這部分,未來將子硬體結合軟體,連結雲端應用及網路,展開社群平台Miicasa計畫,除與Boxee Box及雅虎合作外,Miicasa也會與電信業者及內容集成商、應用集成商合作。

 問:如何看雲端運算帶動的商機?未來成長動能為何?

 答:「4螢1雲」的需求陸續浮現,多面向的整合產品出現,內容及應用改變使用者的行為與需求,從消費端來看,友訊未來除整合相關設備、提 供解決方案外,也切入非傳統通路,例如手機、家電通路,甚至數位監控產品更可透過寵物用品通路、幼兒照護通路銷售。電信及政府標案將帶動業績成長,友訊也與電視廠商配合,目前和日、韓業者有很多合作案再進行,在北美市場聯盟也有突破性成長。

 今年的成長動能,包含電信業的光纖基礎建設、有線電視客戶Docsis3.0產品、IPv6的需求、企業用交換器、行動寬頻的分享器、多媒體及網路應用等產品,今年營收可望超過去年,全年審慎樂觀。配合市場時機成熟,友訊營收未來2-3年將迎接下一個十億美元營收,屆時營收將倍數成長,年營業額突破20億美元大關。

【經濟日報2011-03-14】頎邦(6147)董事長吳非艱訪談紀要

下半年訂單放量 頎邦近五年營運概況
2011/03/14 11:20
【經濟日報╱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日本大地震重挫日本半導體產業,將加速日本整合元件大廠(IDM)對外釋單腳步。面板驅動IC封測大廠頎邦(6147)董事長吳非艱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垂直整合完成,包括頎邦等將是這些IDM廠擴大釋單受惠者。

頎邦去年因合併飛信,加上LCD驅動IC產能利用率大增,全年營收125.2億元,創歷史新高,每股稅後純益上看4.5元,同寫新猷。


法人預估,隨12吋產能提升,及下半年金凸塊產能訂單提升,頎邦今年營收和獲利可望再改寫歷史新高。


吳非艱預期,隨著日本主要面板大廠及相關面板零組件供應受影響,可能轉向尋求台灣供應,有助化解市場原對庫存過高疑慮,若掀起一波面板及驅動IC搶購,頎邦訂單可望激增,相關供應鏈在一周內將出現急劇變化。


結盟京元電 獲利挑戰新高


吳非艱對頎邦今年營收頗具信心,頎邦是全球最大面板驅動IC封測廠,也唯一提供12吋金凸塊產能的封測廠,隨全球高階消費性電子所需的驅動,都必須尋求12吋金凸塊產能支援,預期頎邦12吋金凸塊產能下半年即可滿載。


8吋金凸塊設備,將透過已開發完成厚銅製程技術,與京元電合作,一起承接電源管理IC等非驅動IC訂單,預期訂單明年爆發。


以下為吳非艱訪談紀要:


問:訂單是否隨日本發生大地震出現轉單效應?或是扭轉原本市場需求減退的疑慮?


答:詳細的情況還得觀察日本主要面板廠及其相關零組件供應鏈受損有多嚴重。


目前初看來,很多晶片供應確實受到嚴重影響,但多半在記憶體及相關晶片,面板供應鏈則未看到任何具體的轉單效應,後續會不會有也還要再觀察。


可以確定的是,這次大地震,勢必會讓日本許多IDM廠加速委外釋單,台灣半導體產業鏈垂整合完整,絕對是最大受惠者。


問:頎邦與京元電合作範疇擴到非驅動IC,為何有此結合?


答:愈來愈多的高階消費性電子所需的LCD驅動IC,將陸續導入12吋金凸塊廠封裝,為遞補現有的8吋金凸塊產能,頎邦在二年前就已著手布局跨足非驅動IC領域,與京元電的策略不謀而合,雙方因而決定擴大合作。


雙方選定電源管理IC合作,主要是這些IC也同樣面臨輕薄短小,但這些晶片必須採用較大線寬,不太需要轉移到12吋晶圓廠生產,但採用8吋生產又得解決散熱問題,頎邦利用現有8吋金凸塊設備,採電鍍方式開發出厚銅製程,具有低成本及低阻抗的特性,可符合這些電源管理IC廠的需求。


問:這項製程目前是否已有客戶導入,對頎邦的貢獻如何?


答:厚銅製程比傳統金凸塊製程還要複雜,主要光罩數高達三到四次,消化產能也是金凸塊的2.5倍,因此報價和毛利率也相對較好。


頎邦和京元電的合作模式為,頎邦負責厚銅製程,京元電提供晶圓測試,雙方分段報價,已有六家美系客戶及一家本土客戶決定在第二季導入小量生產,預估下半年訂單會放量,明年就會爆發,對提升頎邦營收和毛利率,絕對具有正面助益。


做厚銅製程 明年業績爆發


問:頎邦今年產能規劃為何?


答:頎邦目前12吋金凸塊月產能1.5萬片,現有產出約7,000片,但已有三家本土客戶已決定在今年下半年導入量產,預期12吋金凸塊產能下半年很快就會滿載,因此僅管今年頎邦資本支出比去年減半,約10億元,但內部決定用於擴充12吋金凸塊產能,預估到年底提升到月產2萬片。


問:金凸塊平均價格是否會因南茂加入而下跌?


答:頎邦去年合併飛信之後,現在驅動IC封測領域就剩下頎邦與南茂,南茂進入12吋金凸塊也是因客戶要求分散供應鏈風險,我認為應不至於掀起價格戰,若競爭對手未來真的要以低價搶市,頎邦也具有絕對的優勢。



以上內容由各投資機構提供,為純屬研究性質,僅作參考,使用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聯合理財網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2011年3月9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2011-03-08】大華金屬總經理姜正行採訪紀要

姜正行:抓緊大陸鋁罐化風潮

【經濟日報╱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 2011.03.08 03:44 am


大華金屬總經理姜正行表示,因中國市場訂單大增,旗下在大陸的上聯、重聯與華通三廠,農曆年都僅休假一天就提前開工,「過去中國啤酒的罐化率僅5%,今年會有明顯的改變」。大華金屬的策略是「做大營收分母、進一步提升市場的影響力」,今年除了在上聯增設一條生產線,重聯也評估擴廠;以下是本報採訪紀要。

問:對中國鋁罐市場看法?

答:中國鋁罐市場有兩大利多,一是「節能減碳」列入「十二五」重點政策,二是中國國民所得提升。鋁罐生產、運輸及冷藏時的耗能都優於玻璃瓶,消費者對於衛生、品質也增加,啤酒罐化率(以鋁罐裝啤酒的比率)已開始成長;其他飲料大廠也開始出現鐵罐改鋁罐風潮。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王老吉,該飲料品牌今年增加的鋁罐需求就可能超過10億支,相當於濟聯廠一年產能全開的產能,相當驚人。過去鋁罐平均以每年8%的速度成長,現在看起來速度會加快。

問:大華金屬今年中國的營運看法與策略?

答:北方的鋁罐需求並無明顯淡旺季,南方則較明顯,如何在淡季增加營收、提升稼動率是今年的重點策略;此外,濟聯兩條線今年全部開出,在產能的帶動下,今年中國市場的營收將首度超越台灣。

【2011/03/08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1年3月8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2011-03-07】永豐餘工業用紙總經理鍾弘治專訪紀要

今年獲利拚倍增 永豐餘近年營運概況
2011/03/07 10:26
【經濟日報╱記者李至和/台北報導】


永豐餘造紙今年啟動工業用紙三年擴充產能計畫,前往中國與越南增設紙器廠,由現在12廠增至20廠,產能提高四成,同時大陸揚州將再增兩台造紙機,研發多年的揚州生物製漿廠也將在今年投產,力拚工紙產能倍增。


永豐餘工業用紙總經理鍾弘治說,去年工紙已全面獲利,營收與獲利均較前年倍增,今年在更新設備帶動下,規劃產能目標是全線滿載,若可達成目標,今年獲利應可維持倍數成長。


全年EPS 上看0.9元


法人推估,永豐餘積極提升產能,有效拉高毛利率,全年獲利上看1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為0.9元。以下是鍾弘治接受本報專訪紀要:


問:永豐餘工業用紙未來三年產能規劃?


答:將逐步提升下游紙器廠能量,連帶上游造紙廠也要跟上腳步,揚州廠第三號紙機預計將在2013年投產,緊接著則會推動第四號造紙機動工,預計產能將可由現在的120萬公噸,提升到200萬公噸。


揚州廠早在建廠時就已經規劃四台造紙機與兩套汽電共生設備,也已經得到興建許可,因此只要有需要,就可採購設備,未來三到五年永豐餘工業用紙市場將會以每年20%速度穩定成長,要預先布局。


問:擴產計畫為何?


答:永豐餘工紙事業自2004年起進入大陸及越南市場,包括台灣、中國、與越南三地共有三座造紙廠、20座紙器廠、及兩座彩盒廠,未來三到五年布局新市場的重點將在東南亞,大陸將新設八座紙器廠。


工紙業務 年增20%


其中重慶、成都等地區雖然有科技業大舉進入,但工業用紙不能只仰賴科技業,需要多元客戶,尤其是要服務內需市場,因此新設紙器廠將會轉往目前正在開發中的二、三級城市,例如武漢、合肥等區域都正在評估。


問:大陸缺工情況日益嚴重,該如何應對?


答:永豐餘目前在大陸各地的生產線自動化程度已相當高,短期更新設備計畫也朝向增加自動化生產效能,現階段雖也有面臨缺工,但因各生產線仍未達全線滿載,一切還在可接受範圍內,衝擊有限。


有鑒於近幾年來大陸勞力市場失衡出現的缺工情況,未來新設紙器廠也會考量當地人力市場環境,儘可能讓缺工影響降至最低。


生物製漿 今年投產


問:今年的毛利率趨勢?


答:永豐餘工業用紙去年調整既有產線產能逐步收效,去年第三季毛利率已超過15 %,刷新歷史新高紀錄,預期第四季比第三季表現更佳,預期今年毛利率應可維持與去年相當。


問:大陸揚州生物製漿廠的規劃?


答:去年投資800萬美元(約新台幣2.4億元)在中國大陸投資設立生物製漿廠,預計今年下半年生物製漿廠就可投產。這項技術是永豐餘研發兩年多的專利技術,成熟後生物製漿可取代化學製漿,可供應揚州工業用紙紙廠所需,對永豐餘來說是具有里程碑指標的一項投資計畫。


問:資本支出的計劃為何?


答:造紙業跟著景氣循環走,過去三年全球受金融海嘯影響,讓工業用紙備感壓力,因此永豐餘投資腳步相對放慢。從去年下半年起,全球市場漸趨活絡,大陸也整頓造紙業,市場情況對工紙市場越趨有利,因此今年起會擴大投資項目。


未來三到五年,已規劃有擴廠、增加產能、擴充設備,還有生物製漿廠等多項計畫將陸續進行,估計總資本支出為150 億元。


問:為什麼要以發行人民幣債券的方式募資?


答:永豐餘透過轉投資永豐餘英屬開曼群島公司在香港發行3億元人民幣債券,年期三年,票面利率為3.1%,市場反應相當好,顯示投資市場對永豐餘的信賴。


這項募資計畫主要是充實布局中國工業用紙市場所需資金,包括正在評估增設揚州第三台抄紙機與擴建生物製漿廠。同時也可提升永豐餘集團國際知名度及國際化營運能力,迎合人民幣做為國際貿易結算貨幣趨勢,增加新的人民幣融資渠道。



以上內容由各投資機構提供,為純屬研究性質,僅作參考,使用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聯合理財網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2011年3月2日 星期三

【工商時報2011-03-01】新日光(3576)董事長林坤禧專訪紀要

林坤禧:新日光像18歲年輕人
2011-03-01 00:52 工商時報 記者王中一/專訪

林坤禧認為新日光的優勢有3點:1.技術領先,2.品質世界第一,3.成本比大陸廠還低。圖/王中一

 新日光(3576)去(2010)年繳出亮眼的成績單,每股稅後純益達11.55元,對於今年的太陽能產業市況,董事長林坤禧表示:「一點都沒在怕」。

 他說,去年的太陽能市場就已經出現供過於求了,但仍有很多公司業績很好,而新日光的負債比僅有36%、更是台灣太陽能族群當中財務結構最佳。林坤禧相當自豪的表示,新日光就像是18歲的年輕人,看到前景不錯,就會加速擴產。以下是記者的專訪紀要:

 問:「供過於求」一直是市場對於今年太陽能產業的最大疑慮,如何看待?

 答:其實從去年開始,太陽能電池產業就已經供過於求了,但新日光還是能夠繳出亮麗的獲利成績,有些廠是設備老、技術差,所以還是要看個別公司,只能說彼此間的競爭力差異越來越大。我認為,太陽能廠的競爭力主要有三:首先、新日光是台灣唯一從成立之初,就結合太陽能和半導體兩邊人才的公司,因此一開始就取得「技術」上的領先。

 其次,太陽能電池的「品質」,直接影響到客戶-模組廠的品質,因此我們也投入相當多的心力;再者,在「成本」上,台灣發展半導體逾30年,培養眾多人才,不僅品質稱得上世界第一,而且透過策略合作方式與上游廠商簽約,成本也不會比大陸廠要高。

 問:新日光今年擴產規劃?未來仍將持續大幅擴充產能?

 答:台南廠正在興建,預計6月份量產,今年會增加400MW(百萬瓦)的產能、整個公司的產能到年底拉高到1.3GW,而台南廠預期3年內可達3.7GW(10億瓦),是全球最大的單一太陽能電池製造基地。

 新日光從6年前創立後,就一直有設定「10大發展策略」,而2009年我們做了很重要的決策,就是決定加速成長和擴產。我們當初選擇成長,現在選擇繼續成長,因為我們品質好、受肯定,機會在那裡,我們不成長,別人就拿走。我們現在就像是18歲的年輕人,看到前景不錯就會加速擴產。

 問:在垂直整合方面進度?

 答:推動垂直整合是未來方向,但不代表一定要入股其他公司,入股只是一個方式,不見得一定如此,我們對於這方面相當開放。目前在矽晶圓方面,我們決定在台自建產能,目標是滿足3成自用需求;至於模組的部分,則會到中國大陸設廠,目前仍在考量地點。

 問:國內太陽能廠如雨後春筍般成立,對相關人才的需求大增,新日光在爭取人才方面有何利基?

 答:新日光並不是家族企業,是由專業經理人主導經營,而且公司治理是沿襲台積電的制度,可說相當透明,這些對於爭取人才來說都相當重要。日前,曾在昱晶擔任執行副總王震宇也來到新日光,證明我們有吸引人才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