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足車用連接器 擴大營收占比
2010-04-19 工商時報 【記者黃智銘/專訪】
宏致董事長袁万丁
宏致董事長袁万丁出身自連接器大廠莫仕(Molex),去年公司正式上市後,獲利表現良好,去年每股獲利(EPS) 9.77元,是連接器類股中EPS最高的一家,袁万丁表示,雖然宏致做的只是NB裡頭的小零件,但全世界9成的NB都有採用宏致的連接器,一旦少了宏致就不能出貨,宏致在業界也是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而宏致近年布局非NB領域,袁万丁也看好汽車用連接器部分,會是今年成長最快的業務。
記者問:過去宏致生產板對板這類高精密連接器,在台商中競爭相對較少,不過去年以來也有不少公司切入這塊市場,競爭是否會因此加劇?
袁万丁答:宏致從一開始就專注在這塊市場發展,累積多年經驗,其他對手會有相當長的學習曲線,短期之內想要拿到大量的訂單並不容易。宏致地位不會被動搖,現在約有9成的NB都採用宏致的連接器,與各大廠都有相當長久的合作關係,第1季缺貨讓大廠更重視宏致,只要宏致出問題,NB大廠至少短期出貨就會被影響,宏致是具有產業關鍵地位的。
因為今年缺料情形相當嚴重,也讓這些大廠殺價沒有過去激烈,所以整體產業競爭是比往年和緩,宏致毛利率也有機會維持高檔。
問:很多對手也開始看重非NB的領域,宏致布局為何?
答:其實看宏致的股東結構就可以看出宏致的布局,為什麼汽車業的裕隆是宏致的大股東?宏致2年之前就開始布局汽車電子,所以掛牌之前,一些NB大廠都說要參與宏致認股,我都拒絕,但裕隆可以幫助我們切入汽車連接器,所以成為我們股東。根據統計,全球連接器規模高達500億美元,其中PC、NB相關產品占25%,汽車同樣有25%比重,相當於每年有新台幣4,000億的規模。宏致今年會開始打入歐、日系品牌車種,車用連接器業務占營收比重會到5%左右。車用連接器市場龐大,宏致股本只有約10億元,我們這種「螞蟻」大小的公司只要能嚐一口就很飽了。
問:除了本業經營績效傲人之外,董事長也相當熱中公益,甚至把慈善活動與獎勵員工作了結合,用意何在?
答:科技業大家都用獎金或高薪來吸引人才,但是長久以來發展結果常常誰給錢高,員工就往哪去的結果,宏致除了有健全薪資福利外,我們每年也都以績優員工的名義來捐出救護車做公益,我覺得這樣回饋社會也更有意義。
今年為了慶祝上市一周年,我們也捐了4部救護車,除了3部以員工名義捐出外,1部是我自己捐出的,總計我們一路已捐了8部救護車,之前88水災,我們就在電視上看到我們捐出的救護車參與了救災。
2010年4月20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2010-04-19】中國電器(1611)董事長周麗真專訪紀要
中電攻綠能 雙拳出擊
【經濟日報╱記者張義宮/台北報導】 2010.04.19 04:19 am
中電董事長周麗真 帶領中電邁向綠能產業版 / 張義宮
中電董事長周麗真加碼投入鋰鐵電池的生產線,年底投產,將成為今後營收成長的動能。
記者張義宮/攝影
中國電器(1611)董事長周麗真表示,首次發行的12億元可轉換公司債,將增設二座磷酸鋰鐵電池廠,預定年底投產,並規劃在南科設立LED燈具廠。今年中電大步邁向綠能產業轉型,綠能產品占營收可達15%,明年倍增至30%以上。
中電去年合併營收42.4億元,稅後純益3.68億元,每股純益0.97元。今年在磷酸鋰鐵電池及LED照明產品的營運發酵下,預估營收挑戰50億元。
周麗真說:「磷酸鋰鐵電池應用在電動腳踏車,5月將以東亞綠能的自有品牌上市,與家電、3C通路結盟,擴大綠能商品銷售,同時在中電3,000家的水電、材料通路銷售節能標章的家電。」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中電今年的轉型重點?
答:今年大力投入以節能減碳為主軸的綠能產品發展。產品規劃從一般傳統照明,走向綠色科技照明,例如著重LED照明發展。
研發方向除鞏固原來在光產業領域的定位,更加強在電領域的發展,結合光與電,研發綠色光電科技節能照明。例如轉投資冠碩鋰鐵電池,發展光與電結合的儲能減碳產品。
拓展通路 鎖定3C賣場
另外要加強通路聯結,從原來國內照明一般通路、約3,000多家水電材料經銷商,擴展至家電通路與3C賣場。尤其是LED照明,與美國CREE簽署策略聯盟合約,是讓中電LED發展快速進軍全球市場的一大突破。
強化深耕品牌,從原有的東亞照明品牌,積極走進世界各地。由於地球暖化議題高漲,中電LED綠色照明產品種類相當齊全,將尋求各國經銷商加入節能減碳行列,目前中東、東協市場以少量多樣化商品,購買東亞照明品牌的LED或其他節能相關產品。
問:磷酸鋰鐵電池何時投產?挹注營收的效益?與冠碩電池如何進一步合作?
答:磷酸鋰鐵電池目前有一條電池芯生產線,在東莞的冠碩電池廠,產能約每月5,000輛電動腳踏車所需電池。
中電已籌劃在新竹工業區設置二條電池系統模組(PACK)生產線。中電致力於電池管理系統(BMS)發展,有獨特的技術,機器設備已訂購,第三季安裝,預定第四季投產。加上原有的湖口廠,已規劃設立二條電池系統模組,今後中電將有四條PACK廠可投產,進度都是在第四季產出。這些都會與冠碩合作,以擴大營運效益。
目標今年含LED的整體綠能產品,占營收可達15%,明年倍增至逾30%,將成為今後中電營收的成長動能。
問:中電目前投資冠碩的金額、比重,今後是否增加?冠碩在磷酸鋰鐵電池的最新動向?
答:迄今已投資601.1萬美元,占冠碩持股20%。中電董事會已通過對冠碩持股比重增加10%,增加後,對冠碩的持股將達30%。
冠碩董事會已通過5月底前完成現金增資1,000萬美元,作為新建廠房、擴充生產線用。冠碩研發團隊相當傑出,從正極粉研發到磷酸鋰鐵電池的電池芯生產,都居於領先地位。
投資冠碩 持股增至30%
磷酸鋰鐵電池的優勢為很安全,放入火中燃燒也不會爆炸。除具環保、壽命長的優點,是最安全零汙染交通工具應用材料的選擇。
問:磷酸鋰鐵電池最近應用的情形?
答:冠碩已經量產,且運用在世界不同市場的產品,已交貨銷售的產品包括電動汽車,今年上海世博會的警車就選用冠碩鋰鐵電池。日前大陸中科力帆聯合發表的電動警車展示中,特別強調冠碩電池,將是未來電動車發展的重要策略夥伴。充電十分鐘就可跑130公里,時數可高達110公里。
而電動機車已在大陸銷售,部分知名品牌客戶皆已送樣測試,由於冠碩與品牌客戶簽署保密協定,不便揭露客戶對象。
在電動腳踏車方面,已在大陸銷售,中電4月底進口電動腳踏車2,000輛,透過中電的經銷網與合作的家電通路,將於5月上市銷售。電動腳踏車以自有品牌「東亞綠能EZ10」出擊,強調快速充電十分鐘,即可以行駛45公里。
而高爾夫球場車有機會在台北市花博會展覽期間與國人見面。中電洽商多家台灣高爾夫球廠,採購意願很高。
至於特殊照明應用,例如充電式探照燈,可照射三公里以外,適合保全業或工廠、企業安全系統用。也很適合登山、露營用,中電將在5月在台銷售。
策略聯盟 搶對岸商機
其他還有照明免斷電系統,冠碩已接獲ODM訂單,將於第三季出貨。太陽能與LED路燈儲電模組,這種儲電模組的搭配,讓中電推展LED路燈更具優勢。
問:中電首次發行無擔保可轉換公司債上限12億元,主要的用途?是否溢價發行?
答:看好綠能產業發展,此次發行CB購買土地及廠房,並設置綠能生產線,包括前述的兩條磷酸鋰鐵電池PACK,及增加LED綠色照明產品、燈具的生產線,積極布局綠能新事業。
LED燈具是今後預期成長快速的產品,規劃在中電新營廠生產LED燈具,由於南科還有廠房可利用,因此同步規劃前進南科。而CB將採溢價發行,主要在台灣發行。我們有信心這個5年期的CB,可以在五年內回收。
問:中電如何爭取兩岸LED路燈商機?
答:大陸「十城萬盞」的路燈更新計畫是很大的商機,中電會透過策略聯盟方式,與得標廠商配合,提供產品,包括成品或元件。以中電對燈具設計的專業切入,提供符合市場需求的LED路燈,與得標施工廠商共享成果,以分工互惠的機制進行,未來的商機可以期待。
問:大陸LED市場潛力龐大,中電如何布局?鎖定的策略夥伴?
答:策略夥伴暫時保密。太陽能也是今後大陸官方重視的發展項目,無論在LED路燈、太陽能的商機,大陸官方都要求沒有專利問題的產品才能獲選,不採取低價路線,有利中電爭取商機。主因中電營運向來重視專利,生產智財權商品,例如中電採用美國CREE的LED晶片,與日本的日亞合作並採用其材料,都支付專利費。
因此中電在大陸布局採取「非低價招標、保障合理利潤」的策略,並與特定的官方招標接觸,期能打開營運新內容。
【2010/04/19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經濟日報╱記者張義宮/台北報導】 2010.04.19 04:19 am
中電董事長周麗真 帶領中電邁向綠能產業版 / 張義宮
中電董事長周麗真加碼投入鋰鐵電池的生產線,年底投產,將成為今後營收成長的動能。
記者張義宮/攝影
中國電器(1611)董事長周麗真表示,首次發行的12億元可轉換公司債,將增設二座磷酸鋰鐵電池廠,預定年底投產,並規劃在南科設立LED燈具廠。今年中電大步邁向綠能產業轉型,綠能產品占營收可達15%,明年倍增至30%以上。
中電去年合併營收42.4億元,稅後純益3.68億元,每股純益0.97元。今年在磷酸鋰鐵電池及LED照明產品的營運發酵下,預估營收挑戰50億元。
周麗真說:「磷酸鋰鐵電池應用在電動腳踏車,5月將以東亞綠能的自有品牌上市,與家電、3C通路結盟,擴大綠能商品銷售,同時在中電3,000家的水電、材料通路銷售節能標章的家電。」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中電今年的轉型重點?
答:今年大力投入以節能減碳為主軸的綠能產品發展。產品規劃從一般傳統照明,走向綠色科技照明,例如著重LED照明發展。
研發方向除鞏固原來在光產業領域的定位,更加強在電領域的發展,結合光與電,研發綠色光電科技節能照明。例如轉投資冠碩鋰鐵電池,發展光與電結合的儲能減碳產品。
拓展通路 鎖定3C賣場
另外要加強通路聯結,從原來國內照明一般通路、約3,000多家水電材料經銷商,擴展至家電通路與3C賣場。尤其是LED照明,與美國CREE簽署策略聯盟合約,是讓中電LED發展快速進軍全球市場的一大突破。
強化深耕品牌,從原有的東亞照明品牌,積極走進世界各地。由於地球暖化議題高漲,中電LED綠色照明產品種類相當齊全,將尋求各國經銷商加入節能減碳行列,目前中東、東協市場以少量多樣化商品,購買東亞照明品牌的LED或其他節能相關產品。
問:磷酸鋰鐵電池何時投產?挹注營收的效益?與冠碩電池如何進一步合作?
答:磷酸鋰鐵電池目前有一條電池芯生產線,在東莞的冠碩電池廠,產能約每月5,000輛電動腳踏車所需電池。
中電已籌劃在新竹工業區設置二條電池系統模組(PACK)生產線。中電致力於電池管理系統(BMS)發展,有獨特的技術,機器設備已訂購,第三季安裝,預定第四季投產。加上原有的湖口廠,已規劃設立二條電池系統模組,今後中電將有四條PACK廠可投產,進度都是在第四季產出。這些都會與冠碩合作,以擴大營運效益。
目標今年含LED的整體綠能產品,占營收可達15%,明年倍增至逾30%,將成為今後中電營收的成長動能。
問:中電目前投資冠碩的金額、比重,今後是否增加?冠碩在磷酸鋰鐵電池的最新動向?
答:迄今已投資601.1萬美元,占冠碩持股20%。中電董事會已通過對冠碩持股比重增加10%,增加後,對冠碩的持股將達30%。
冠碩董事會已通過5月底前完成現金增資1,000萬美元,作為新建廠房、擴充生產線用。冠碩研發團隊相當傑出,從正極粉研發到磷酸鋰鐵電池的電池芯生產,都居於領先地位。
投資冠碩 持股增至30%
磷酸鋰鐵電池的優勢為很安全,放入火中燃燒也不會爆炸。除具環保、壽命長的優點,是最安全零汙染交通工具應用材料的選擇。
問:磷酸鋰鐵電池最近應用的情形?
答:冠碩已經量產,且運用在世界不同市場的產品,已交貨銷售的產品包括電動汽車,今年上海世博會的警車就選用冠碩鋰鐵電池。日前大陸中科力帆聯合發表的電動警車展示中,特別強調冠碩電池,將是未來電動車發展的重要策略夥伴。充電十分鐘就可跑130公里,時數可高達110公里。
而電動機車已在大陸銷售,部分知名品牌客戶皆已送樣測試,由於冠碩與品牌客戶簽署保密協定,不便揭露客戶對象。
在電動腳踏車方面,已在大陸銷售,中電4月底進口電動腳踏車2,000輛,透過中電的經銷網與合作的家電通路,將於5月上市銷售。電動腳踏車以自有品牌「東亞綠能EZ10」出擊,強調快速充電十分鐘,即可以行駛45公里。
而高爾夫球場車有機會在台北市花博會展覽期間與國人見面。中電洽商多家台灣高爾夫球廠,採購意願很高。
至於特殊照明應用,例如充電式探照燈,可照射三公里以外,適合保全業或工廠、企業安全系統用。也很適合登山、露營用,中電將在5月在台銷售。
策略聯盟 搶對岸商機
其他還有照明免斷電系統,冠碩已接獲ODM訂單,將於第三季出貨。太陽能與LED路燈儲電模組,這種儲電模組的搭配,讓中電推展LED路燈更具優勢。
問:中電首次發行無擔保可轉換公司債上限12億元,主要的用途?是否溢價發行?
答:看好綠能產業發展,此次發行CB購買土地及廠房,並設置綠能生產線,包括前述的兩條磷酸鋰鐵電池PACK,及增加LED綠色照明產品、燈具的生產線,積極布局綠能新事業。
LED燈具是今後預期成長快速的產品,規劃在中電新營廠生產LED燈具,由於南科還有廠房可利用,因此同步規劃前進南科。而CB將採溢價發行,主要在台灣發行。我們有信心這個5年期的CB,可以在五年內回收。
問:中電如何爭取兩岸LED路燈商機?
答:大陸「十城萬盞」的路燈更新計畫是很大的商機,中電會透過策略聯盟方式,與得標廠商配合,提供產品,包括成品或元件。以中電對燈具設計的專業切入,提供符合市場需求的LED路燈,與得標施工廠商共享成果,以分工互惠的機制進行,未來的商機可以期待。
問:大陸LED市場潛力龐大,中電如何布局?鎖定的策略夥伴?
答:策略夥伴暫時保密。太陽能也是今後大陸官方重視的發展項目,無論在LED路燈、太陽能的商機,大陸官方都要求沒有專利問題的產品才能獲選,不採取低價路線,有利中電爭取商機。主因中電營運向來重視專利,生產智財權商品,例如中電採用美國CREE的LED晶片,與日本的日亞合作並採用其材料,都支付專利費。
因此中電在大陸布局採取「非低價招標、保障合理利潤」的策略,並與特定的官方招標接觸,期能打開營運新內容。
【2010/04/19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
【工商時報2010-04-12】觸控面板龍頭廠洋華(3622)董事長林德錚的專訪紀要
觸控有賺頭 洋華營收拚年增3成
2010-04-12 工商時報 【記者袁顥庭/專訪】
洋華董事長林德錚/洋華小檔案
觸控面板龍頭廠洋華(3622)去年營收、獲利倍增,繳出稅後每股盈餘22.53元的好成績。看好觸控商機,洋華連續兩年大幅擴產,今年總產能可望成長40%,年營收則挑戰30%以上的成長。以下是洋華董事長林德錚的專訪紀要:
問:請你談談今年的觸控市場概況?
答:今年觸控面板市場一定會成長,高單價的智慧型手機搭載觸控面板的滲透率高達100%,而一般單價在150美元以上的feature phone也都會搭配觸控介面。從品牌廠商所推出的智慧型手機現況來看,宏達電、蘋果觸控手機的比率都已經是100%,而去年LG觸控手機滲透率也有35%、三星滲透率約25%,只有諾基亞較低、比重不到10%。
去年觸控手機滲透率仍然在30%以下,今年觸控面板在手機的應用上會從智慧型手機拓展到單價在200美元以下的手機,因此預估今年觸控手機市場滲透率將進一步提高30-40%。
問:今年大家都在看觸控面板在PC的應用,特別是iPad對市場的影響,你的看法如何?
答:PC使用觸控介面以現在的操作平台來看其實不好用,因此蘋果、宏碁這些品牌走的還是平板電腦的設計模式。而iPad這樣一個產品等於是自創了一個市場區隔,產品最大的優點在於可攜,運算能力不強。由於使用介面還不成熟,預料今年觸控面板在PC市場的成長力道還不會很強,最快在今年下半年、或是明年才會比較明朗。從洋華的產品結構來看,也是反映這樣的市場概況,手機佔了95%以上,中尺寸產品還只是個位數字。
問:各種觸控技術興起、競爭者也愈來愈多,請談談對不同觸控技術的看法?
答:不同的觸控技術各有優缺點、也有不同的市場區隔。光學式觸控不適用於可攜式產品,因為邊框要加厚,在做多點觸控的時候辨識度也比較低,但好處就是在20吋以上的大尺寸應用有成本競爭力。至於彩色濾光片廠轉型,由於是玻璃製程,基板面積大、全自動生產,因此生產效率高,在中尺寸市場有競爭力,但缺點就是換線不容易,但是手機市場偏偏是少量多樣。膜片材料的好處在於不易破,隨著材料技術的進步,可以作的更薄、更透光。以現在膜片的製程來看,最大可以做到12吋,相當於3代廠,洋華在10吋以下的觸控面板市場仍然是最具競爭力的。
問:洋華去年獲利表現亮眼,今年營運有何目標?
答:產業是成長的趨勢,訂單不是問題,不過越南新廠開始營運,因此今年如何把越南廠營運帶起來是一個挑戰。我們去年底開始就陸續派了很多資深的幹部去越南支援,希望盡快把產能、良率拉上來。
洋華去年出貨量約6,000萬片,其中手機佔有95%。以稼動率70%、良率70%計算,估計今年每個月出貨量在500萬片以上,雖然出貨數量差別不大,但是出貨的尺寸,以及產品的類別卻有很大的不同。今年中尺寸出貨量增加,手機面板也放大,都會吃掉產能。此外,現在電容式觸控面板出貨型態是sensor,下半年會拓展到模組型態,而模組的單價是sensor的3倍,估計今年電容式觸控面板的營收比重會提高到30-40%。
2010-04-12 工商時報 【記者袁顥庭/專訪】
洋華董事長林德錚/洋華小檔案
觸控面板龍頭廠洋華(3622)去年營收、獲利倍增,繳出稅後每股盈餘22.53元的好成績。看好觸控商機,洋華連續兩年大幅擴產,今年總產能可望成長40%,年營收則挑戰30%以上的成長。以下是洋華董事長林德錚的專訪紀要:
問:請你談談今年的觸控市場概況?
答:今年觸控面板市場一定會成長,高單價的智慧型手機搭載觸控面板的滲透率高達100%,而一般單價在150美元以上的feature phone也都會搭配觸控介面。從品牌廠商所推出的智慧型手機現況來看,宏達電、蘋果觸控手機的比率都已經是100%,而去年LG觸控手機滲透率也有35%、三星滲透率約25%,只有諾基亞較低、比重不到10%。
去年觸控手機滲透率仍然在30%以下,今年觸控面板在手機的應用上會從智慧型手機拓展到單價在200美元以下的手機,因此預估今年觸控手機市場滲透率將進一步提高30-40%。
問:今年大家都在看觸控面板在PC的應用,特別是iPad對市場的影響,你的看法如何?
答:PC使用觸控介面以現在的操作平台來看其實不好用,因此蘋果、宏碁這些品牌走的還是平板電腦的設計模式。而iPad這樣一個產品等於是自創了一個市場區隔,產品最大的優點在於可攜,運算能力不強。由於使用介面還不成熟,預料今年觸控面板在PC市場的成長力道還不會很強,最快在今年下半年、或是明年才會比較明朗。從洋華的產品結構來看,也是反映這樣的市場概況,手機佔了95%以上,中尺寸產品還只是個位數字。
問:各種觸控技術興起、競爭者也愈來愈多,請談談對不同觸控技術的看法?
答:不同的觸控技術各有優缺點、也有不同的市場區隔。光學式觸控不適用於可攜式產品,因為邊框要加厚,在做多點觸控的時候辨識度也比較低,但好處就是在20吋以上的大尺寸應用有成本競爭力。至於彩色濾光片廠轉型,由於是玻璃製程,基板面積大、全自動生產,因此生產效率高,在中尺寸市場有競爭力,但缺點就是換線不容易,但是手機市場偏偏是少量多樣。膜片材料的好處在於不易破,隨著材料技術的進步,可以作的更薄、更透光。以現在膜片的製程來看,最大可以做到12吋,相當於3代廠,洋華在10吋以下的觸控面板市場仍然是最具競爭力的。
問:洋華去年獲利表現亮眼,今年營運有何目標?
答:產業是成長的趨勢,訂單不是問題,不過越南新廠開始營運,因此今年如何把越南廠營運帶起來是一個挑戰。我們去年底開始就陸續派了很多資深的幹部去越南支援,希望盡快把產能、良率拉上來。
洋華去年出貨量約6,000萬片,其中手機佔有95%。以稼動率70%、良率70%計算,估計今年每個月出貨量在500萬片以上,雖然出貨數量差別不大,但是出貨的尺寸,以及產品的類別卻有很大的不同。今年中尺寸出貨量增加,手機面板也放大,都會吃掉產能。此外,現在電容式觸控面板出貨型態是sensor,下半年會拓展到模組型態,而模組的單價是sensor的3倍,估計今年電容式觸控面板的營收比重會提高到30-40%。
【經濟日報2010-04-12】順發3C(6154)董事長吳錦昌專訪紀要
順發 雙拳齊發衝營收
【經濟日報╱記者張義宮/台北報導】 2010.04.12 04:12 am
順發3C(6154)董事長吳錦昌表示,今年營運重心將強化家電、通訊營收比重至近二成,設立物流體系,並建置網購與實體通路結合所帶動的商機,搭配順發原有營運強項的資訊商品,今年營收可望成長一至二成。
順發總部位在高雄市,民國86年轉型為大型3C通路,91年上市,吳錦昌是第二代經營者。去年順發營收59.11億元,稅後純益1.26億元,每股純益1.58元。順發日前成為台灣第一家公益型企業,是創業以來最大的轉型。
他指出,順發每月銷售逾3,000台液晶電視,希望在此基礎下,家電產品將帶動冷氣、洗衣機等銷售量,並與供應商在物流、服務合作以提高營收比重。以下是專談紀要:
強化店頭服務 拉抬網路商機
問:對今年營運前景的看法?
答:順發第一季營收15.8億元,較去年同期小幅衰退,主因去年元月政府發放消費券,營收的基期較高,全年營收則樂觀看好將比去年成長。
問:順發規劃加碼邁向網購商機,如何與實體通路結合?
答:強化實體通路的服務,將價值移轉到網路,與僅有網路平台的同業相比,順發利用店頭服務網,逐步擴增商品體驗陳列區,提供知識和環境,讓顧客了解自己的需求,這是網路型錄介面不能相比。
規劃網路上行銷,將比現階段商品多出十倍,應用資訊系統對資訊系統的機制,增大商品的資料檔,快速擴增網購上架商品數。順發已有實體通路70家門市,可以和純網購區隔。這個差異可協助消費者在網購上進行消費,實體上又有服務的雙重便利性。網購今年可占營收一成,去年網購占營收比重小,今年會有數倍成長。
問:順發以資訊商品銷售為主,其他二個C(通訊及家電)如何擴大營運?
答:順發以核心能力出發,主要先延伸個人數位、隨身數位商品。資訊商品的銷售是核心,而個人數位商品擺脫不了此核心,例如智慧型手機、數位相機,但也包含消費性電子的液晶電視,未來會建立更完善的物流服務。
順發目前一個月賣出的液晶電視已達3,000至5,000台,液晶電視體通常要到府安裝,因此也建立完善的宅配作業,套用宅配機制,有助帶動今年冷氣、冰箱、洗衣機等大家電的銷售表現。
大家電經營重視到府服務,順發會和第三方物流結盟,建置大家電的倉儲、物流和到府安裝服務,有助提升運籌能力。今年家電在營收占比達10%沒有問題,加計通訊營收達到占比兩成。
另外,預估今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規模將達2億支,台灣市場有150萬支,由於智慧形手機須與電腦緊密配合,對順發發展通訊領域有利。
瞄準智慧手機 擴大服務模式
順發已與遠傳和台灣大有業務合作,最近將加入中華電信。台灣的手機門號超過總人口數,新辦及門號移轉是兩大市場,尤其以門號移轉商機最大。順發和電信業者商合作模式提供語音和網卡,會利用各種優惠鼓勵消費者前來新辦或辦理門號移轉。
問:拓展WiMAX商機的進度?
答:WiMAX和三家手機門號商的服務不同。手機服務商的門號系統加掛3.5G,這是WiMAX(4G)的過度。WiMAX目前覆蓋品質還不理想,3.5G的效能與速度較佳,是我們的服務重點。
智慧型手機的商機有兩個點,必須跟系統商合作,爭取消費者認同順發平台的服務。第二個點是手機零售服務,順發的重點在爭取換購,鎖定原先沒有使用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者,例如與宏達電配合試用,提供體驗服務來吸引消費者。
問:外傳將與台開攜手,角逐光華二期BOT案,目前的進展?
答:光華二期BOT案是屬於資訊專區,所有參與的競標者,不論是個別企業或聯盟,都需有資訊相關經營的背景或成員,才能符合資格,順發有資訊商品的經營專業,已與台開聯盟,但現在正靜待開標結果。
問:順發是台灣第一家公益型企業,如何爭取董事會、員工及消費者的支持?
答:「公益就在消費裡」。對消費者而言,除了順發的商品品質、服務外,消費者不必多花一毛錢就能做公益,在微利時代,對消費者來說是一種加值。
對員工而言,薪資方面不會有所減損,盈餘會先做員工分紅再分配公益比例。而公益也可增進員工認同感,成為工作上的附加價值,並增加服務時的熱忱。企業必須整合顧客、員工、股東的價值,順發提出的公益型企業,在創造第四方價值─「公益」,第四方價值就是順發所追求的目標,因而獲得董事會全力支持。
【2010/04/1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經濟日報╱記者張義宮/台北報導】 2010.04.12 04:12 am
順發3C(6154)董事長吳錦昌表示,今年營運重心將強化家電、通訊營收比重至近二成,設立物流體系,並建置網購與實體通路結合所帶動的商機,搭配順發原有營運強項的資訊商品,今年營收可望成長一至二成。
順發總部位在高雄市,民國86年轉型為大型3C通路,91年上市,吳錦昌是第二代經營者。去年順發營收59.11億元,稅後純益1.26億元,每股純益1.58元。順發日前成為台灣第一家公益型企業,是創業以來最大的轉型。
他指出,順發每月銷售逾3,000台液晶電視,希望在此基礎下,家電產品將帶動冷氣、洗衣機等銷售量,並與供應商在物流、服務合作以提高營收比重。以下是專談紀要:
強化店頭服務 拉抬網路商機
問:對今年營運前景的看法?
答:順發第一季營收15.8億元,較去年同期小幅衰退,主因去年元月政府發放消費券,營收的基期較高,全年營收則樂觀看好將比去年成長。
問:順發規劃加碼邁向網購商機,如何與實體通路結合?
答:強化實體通路的服務,將價值移轉到網路,與僅有網路平台的同業相比,順發利用店頭服務網,逐步擴增商品體驗陳列區,提供知識和環境,讓顧客了解自己的需求,這是網路型錄介面不能相比。
規劃網路上行銷,將比現階段商品多出十倍,應用資訊系統對資訊系統的機制,增大商品的資料檔,快速擴增網購上架商品數。順發已有實體通路70家門市,可以和純網購區隔。這個差異可協助消費者在網購上進行消費,實體上又有服務的雙重便利性。網購今年可占營收一成,去年網購占營收比重小,今年會有數倍成長。
問:順發以資訊商品銷售為主,其他二個C(通訊及家電)如何擴大營運?
答:順發以核心能力出發,主要先延伸個人數位、隨身數位商品。資訊商品的銷售是核心,而個人數位商品擺脫不了此核心,例如智慧型手機、數位相機,但也包含消費性電子的液晶電視,未來會建立更完善的物流服務。
順發目前一個月賣出的液晶電視已達3,000至5,000台,液晶電視體通常要到府安裝,因此也建立完善的宅配作業,套用宅配機制,有助帶動今年冷氣、冰箱、洗衣機等大家電的銷售表現。
大家電經營重視到府服務,順發會和第三方物流結盟,建置大家電的倉儲、物流和到府安裝服務,有助提升運籌能力。今年家電在營收占比達10%沒有問題,加計通訊營收達到占比兩成。
另外,預估今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規模將達2億支,台灣市場有150萬支,由於智慧形手機須與電腦緊密配合,對順發發展通訊領域有利。
瞄準智慧手機 擴大服務模式
順發已與遠傳和台灣大有業務合作,最近將加入中華電信。台灣的手機門號超過總人口數,新辦及門號移轉是兩大市場,尤其以門號移轉商機最大。順發和電信業者商合作模式提供語音和網卡,會利用各種優惠鼓勵消費者前來新辦或辦理門號移轉。
問:拓展WiMAX商機的進度?
答:WiMAX和三家手機門號商的服務不同。手機服務商的門號系統加掛3.5G,這是WiMAX(4G)的過度。WiMAX目前覆蓋品質還不理想,3.5G的效能與速度較佳,是我們的服務重點。
智慧型手機的商機有兩個點,必須跟系統商合作,爭取消費者認同順發平台的服務。第二個點是手機零售服務,順發的重點在爭取換購,鎖定原先沒有使用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者,例如與宏達電配合試用,提供體驗服務來吸引消費者。
問:外傳將與台開攜手,角逐光華二期BOT案,目前的進展?
答:光華二期BOT案是屬於資訊專區,所有參與的競標者,不論是個別企業或聯盟,都需有資訊相關經營的背景或成員,才能符合資格,順發有資訊商品的經營專業,已與台開聯盟,但現在正靜待開標結果。
問:順發是台灣第一家公益型企業,如何爭取董事會、員工及消費者的支持?
答:「公益就在消費裡」。對消費者而言,除了順發的商品品質、服務外,消費者不必多花一毛錢就能做公益,在微利時代,對消費者來說是一種加值。
對員工而言,薪資方面不會有所減損,盈餘會先做員工分紅再分配公益比例。而公益也可增進員工認同感,成為工作上的附加價值,並增加服務時的熱忱。企業必須整合顧客、員工、股東的價值,順發提出的公益型企業,在創造第四方價值─「公益」,第四方價值就是順發所追求的目標,因而獲得董事會全力支持。
【2010/04/1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0年4月6日 星期二
【工商時報2010-04-06】潤泰創新國際公司(9945)董事長劉忠賢專訪
潤泰新 揮軍大陸房地產
2010-04-06 工商時報 【記者蔡惠芳/專訪】
潤泰創新國際公司(9945)董事長劉忠賢表示,在農曆年前經濟部正式鬆綁建築業赴大陸投資的門檻後,是潤泰創新前進大陸的好機會;潤泰創新、中國大潤發會考慮共同攜手合作,揮軍中國大陸房地產市場,絕對會產生1加1大於2的雙贏綜效。
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的超級愛將劉忠賢,12年前以前瞻的眼光建議尹衍樑,規畫轉投資大潤發量販店,同時布局兩岸,讓另一超級愛將黃明端(中國大潤發執行長)轉戰中國,劉忠賢則鞏固台灣本業,專注房地產操盤,之後每年都賺錢。
劉忠賢眼光精準,一度為潤泰集團操盤,連續出售潤泰敦南金融大樓、以及中崙City Link企業總部大樓,發行兩檔REITs,而一口氣為潤泰創帶來76億元的現金,堪稱賺錢高手。現擔任集團國際化布局幕後操盤手的劉忠賢,下一步要把潤泰新推向國際,和中國大潤發攜手在大陸攻城略地。以下是記者專訪的重要內容:
問:經濟部已鬆綁建築業赴大陸投資門檻,潤泰新準備好登陸了嗎?
答:只要法令政策許可,就等於給建築業一條路,我們一定會去,這是潤泰新前進大陸的好機會。我們會和中國大潤發一起合作,部分出租給它、部分則自己經營,引進中國大潤發在社區內設立據點,和住宅、辦公、飯店等商業不動產作複合式開發,這是潤泰新的品牌延伸。
合作,對於潤泰新、中國大潤發都可以產生雙贏的綜效。目前中國大潤發已在大陸打出品牌形象、也有大潤發自己的地,潤泰新也擁有雄厚的品牌資產、更擅長住宅結合商業不動產的複合式大型開發計劃,雙方合作揮軍房地產一定可結合雙方競爭優勢,創造高倍數綜效。
問:台灣方面最近政府不斷打房,有影響潤泰新的推案計劃或市場買氣嗎?
答:一點影響都沒有。我一直不承認房價到了高點,這些年海外資金大舉返台,愛台灣的表現,就是買房地產,買房子有什麼不對?其實政府要作的不是打房,而是增加供給,提供人民可以在捷運通勤1小時可到達市區、生活機能完善的好房子,並提高誘因推動都市更新,不是打壓房價。
問:今年營收獲利會優於去年嗎?
答:一定會。現在本業的重心,是朝兩個方向,一是住宅和商業不動產多軌方向開發,地段都是台北市縣精華區,10幾個案子今年全部都動起來了,其中南港、松山兩個車站BOT明年有機會營運挹注營收和獲利;第二是在法令許可範圍往中國大陸海外發展。這還不算轉投資的中國大潤發、台灣大潤發、潤弘精密工程(2597)幾隻小金雞,所貢獻的營收和獲利。
2010-04-06 工商時報 【記者蔡惠芳/專訪】
潤泰創新國際公司(9945)董事長劉忠賢表示,在農曆年前經濟部正式鬆綁建築業赴大陸投資的門檻後,是潤泰創新前進大陸的好機會;潤泰創新、中國大潤發會考慮共同攜手合作,揮軍中國大陸房地產市場,絕對會產生1加1大於2的雙贏綜效。
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的超級愛將劉忠賢,12年前以前瞻的眼光建議尹衍樑,規畫轉投資大潤發量販店,同時布局兩岸,讓另一超級愛將黃明端(中國大潤發執行長)轉戰中國,劉忠賢則鞏固台灣本業,專注房地產操盤,之後每年都賺錢。
劉忠賢眼光精準,一度為潤泰集團操盤,連續出售潤泰敦南金融大樓、以及中崙City Link企業總部大樓,發行兩檔REITs,而一口氣為潤泰創帶來76億元的現金,堪稱賺錢高手。現擔任集團國際化布局幕後操盤手的劉忠賢,下一步要把潤泰新推向國際,和中國大潤發攜手在大陸攻城略地。以下是記者專訪的重要內容:
問:經濟部已鬆綁建築業赴大陸投資門檻,潤泰新準備好登陸了嗎?
答:只要法令政策許可,就等於給建築業一條路,我們一定會去,這是潤泰新前進大陸的好機會。我們會和中國大潤發一起合作,部分出租給它、部分則自己經營,引進中國大潤發在社區內設立據點,和住宅、辦公、飯店等商業不動產作複合式開發,這是潤泰新的品牌延伸。
合作,對於潤泰新、中國大潤發都可以產生雙贏的綜效。目前中國大潤發已在大陸打出品牌形象、也有大潤發自己的地,潤泰新也擁有雄厚的品牌資產、更擅長住宅結合商業不動產的複合式大型開發計劃,雙方合作揮軍房地產一定可結合雙方競爭優勢,創造高倍數綜效。
問:台灣方面最近政府不斷打房,有影響潤泰新的推案計劃或市場買氣嗎?
答:一點影響都沒有。我一直不承認房價到了高點,這些年海外資金大舉返台,愛台灣的表現,就是買房地產,買房子有什麼不對?其實政府要作的不是打房,而是增加供給,提供人民可以在捷運通勤1小時可到達市區、生活機能完善的好房子,並提高誘因推動都市更新,不是打壓房價。
問:今年營收獲利會優於去年嗎?
答:一定會。現在本業的重心,是朝兩個方向,一是住宅和商業不動產多軌方向開發,地段都是台北市縣精華區,10幾個案子今年全部都動起來了,其中南港、松山兩個車站BOT明年有機會營運挹注營收和獲利;第二是在法令許可範圍往中國大陸海外發展。這還不算轉投資的中國大潤發、台灣大潤發、潤弘精密工程(2597)幾隻小金雞,所貢獻的營收和獲利。
【工商時報2010-04-06】信億(3126)董事長翁茂賀專訪摘要
網路儲存&安全監控 下半年成長主力
2010-04-06 工商時報 【記者呂俊儀/專訪】
信億科技董事長翁茂賀
雲端運算應用掀起網路遠端儲存產品商機火紅,信億(3126)儘管去年仍處於虧損,不過新產品包括網路儲存、安全監控等布局已有初步成效,今年營運轉機備受期待。信億董事長翁茂賀表示,未來10年,包括雲端運算應用網路儲存及安全監控產品將是主要成長動能,兩大產品下半年都可望有高成長。以下為專訪摘要:
問:信億以往產品線與現有產品線有何差異?
答:信億為國內唯一擁有小型電腦系統介面(SCSI)控制晶片設計能力公司,過去10年公司業績主要貢獻以SCSI控制晶片與光碟備份控制器為主,並已應用在多種嵌入式磁碟陣列系統產品,目前已研發新一代SAS介面產品,且為台灣首度推出SAS關鍵技術本土廠商。
而SATA光碟備份控制IC目前全球市占已達8成,新推出2.5代資料儲存晶片整合原SATA技術,並搭配32位元單晶片處理器,將朝向9成市占率努力。
問:目前儲存介面相關技術有何演進?信億角色為何?
答:由於SAS介面相容於SATA,且在擴充性與資料分享具有彈性,市場成長速度不可小看,未來在企業儲存技術需求可期。信億目前SCSI控制IC及光碟備份控制器晶片各占營收約5成。
根據IDC統計,全球企業儲存系統半導體市場2012年將成長至13億美元,符合成長率約6%,未來此塊產品商機很大。
新推出ARC830 SAS系統單晶片(SoC)可彈性配置在主機與儲存裝置,廣泛應用層面包括雲端運算、虛擬化整合、企業伺服器磁碟應用,甚至網路儲存等,下半年將開始出貨。
問:信億在儲存應用產品布局情況有何利基?
答:我們提供客戶全套解決方案,包括IC到系統,其中儲存控制器IC相關IP、驅動程式等現階段均自行開發,未來隨營運成長狀況,也不排除外購。
信億以往儲存IC客戶包括美系HP、SUN、IBM等伺服器大廠或日系的NEC、日立等,Nokia橋接基地台儲存設備產品也是採用信億控制器IC,目前SCSI-SATA橋接介面轉換卡,持續朝向工業電腦、通訊、醫療電子、航太工業等4大嵌入式儲存設備拓展商機。
問:信億除儲存介面技術外,有何新延伸產品?今年營運展望為何?
答:信億以儲存應用技術為基礎,由於安全監控等對影像儲存需求大,公司布局DVR產品已近4年,新產品採H.264壓縮技術、D1解析度及同編同解技術,可同時進行錄影與回放,且在儲存上也提供32TB超大容量及eSATA外部擴充介面。
DVR產品3月已小量試單,國內已送樣大型零售通路業者,未來將持續鎖定如保全業等中型客戶,其餘包括俄羅斯、中國、巴西等也有不錯進展。整體公司展望上,未來10年公司成長動能將來自網路儲存與安全監控產品,下半年就可看到初步成效。
2010-04-06 工商時報 【記者呂俊儀/專訪】
信億科技董事長翁茂賀
雲端運算應用掀起網路遠端儲存產品商機火紅,信億(3126)儘管去年仍處於虧損,不過新產品包括網路儲存、安全監控等布局已有初步成效,今年營運轉機備受期待。信億董事長翁茂賀表示,未來10年,包括雲端運算應用網路儲存及安全監控產品將是主要成長動能,兩大產品下半年都可望有高成長。以下為專訪摘要:
問:信億以往產品線與現有產品線有何差異?
答:信億為國內唯一擁有小型電腦系統介面(SCSI)控制晶片設計能力公司,過去10年公司業績主要貢獻以SCSI控制晶片與光碟備份控制器為主,並已應用在多種嵌入式磁碟陣列系統產品,目前已研發新一代SAS介面產品,且為台灣首度推出SAS關鍵技術本土廠商。
而SATA光碟備份控制IC目前全球市占已達8成,新推出2.5代資料儲存晶片整合原SATA技術,並搭配32位元單晶片處理器,將朝向9成市占率努力。
問:目前儲存介面相關技術有何演進?信億角色為何?
答:由於SAS介面相容於SATA,且在擴充性與資料分享具有彈性,市場成長速度不可小看,未來在企業儲存技術需求可期。信億目前SCSI控制IC及光碟備份控制器晶片各占營收約5成。
根據IDC統計,全球企業儲存系統半導體市場2012年將成長至13億美元,符合成長率約6%,未來此塊產品商機很大。
新推出ARC830 SAS系統單晶片(SoC)可彈性配置在主機與儲存裝置,廣泛應用層面包括雲端運算、虛擬化整合、企業伺服器磁碟應用,甚至網路儲存等,下半年將開始出貨。
問:信億在儲存應用產品布局情況有何利基?
答:我們提供客戶全套解決方案,包括IC到系統,其中儲存控制器IC相關IP、驅動程式等現階段均自行開發,未來隨營運成長狀況,也不排除外購。
信億以往儲存IC客戶包括美系HP、SUN、IBM等伺服器大廠或日系的NEC、日立等,Nokia橋接基地台儲存設備產品也是採用信億控制器IC,目前SCSI-SATA橋接介面轉換卡,持續朝向工業電腦、通訊、醫療電子、航太工業等4大嵌入式儲存設備拓展商機。
問:信億除儲存介面技術外,有何新延伸產品?今年營運展望為何?
答:信億以儲存應用技術為基礎,由於安全監控等對影像儲存需求大,公司布局DVR產品已近4年,新產品採H.264壓縮技術、D1解析度及同編同解技術,可同時進行錄影與回放,且在儲存上也提供32TB超大容量及eSATA外部擴充介面。
DVR產品3月已小量試單,國內已送樣大型零售通路業者,未來將持續鎖定如保全業等中型客戶,其餘包括俄羅斯、中國、巴西等也有不錯進展。整體公司展望上,未來10年公司成長動能將來自網路儲存與安全監控產品,下半年就可看到初步成效。
2010年4月5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2010-04-05】普萊德(6263)董事長陳清港專訪紀要
普萊德 四大產線發酵
【經濟日報╱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 2010.04.05 03:37 am
普萊德董事長陳清港看好今年營運可望回到金融風暴前的水準。
記者黃晶琳/攝影
網通品牌廠商普萊德(6263)董事長陳清港看好金融風暴後,企業資本支出持續回升,加上普萊德近年耕耘四大產品線的企業網路、電信光纖、網路監控及工業型網路設備等,都將陸續發酵,今年營收、獲利可望回到金融風暴前的水準。
普萊德的自有品牌PLANET行銷全球120多國,成立時就朝產品設計研發、製造委外代工方向發展,雖然規模不大,但陳清港堅持普萊德不涉入製造,經營品牌,不追求營收規模大幅增加,只求年年獲利水準持續向上。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普萊德2009年的營運表現?
答:去年合併營收約8.28億元,年衰退20.7%,但毛利率卻從28.51%逆勢成長到29.77%,稅前盈餘1.41億元,稅後純益1.28億元,年衰退約14.66%,每股稅後純益2.27元。
專注品牌 堅持不涉製造
去年不畏金融風暴,更積極品牌布局,參加台灣、德國、美國、英國、杜拜、新加坡等七大國際展覽,累積市場知名度,成效陸續展現。
雖然金融風暴時期客戶下單心態保守,但過去景氣好時客戶下單以量制價,去年客戶下單保守,反而沒有議價空間,毛利率甚至逆勢向上。
問:今年網通產業的景氣及各地市場企業資本支出回升狀況?
答:今年以來企業資本支出有明顯增加,相較之下,歐洲受希臘影響,回升速度較緩慢,美國需求相對較強,去年積極參展的成效,近期已陸續發酵。
問:普萊德未來的產品發展重心?
答:近年來主力產品已朝四個方向發展,包括企業網路、電信網路、網路安全監控及工業型網通設備。
其中企業網路產品包括:交換器及企業用路由器等設備,是過去普萊德營收、獲利來源主力,未來將朝更高階產品邁進,例如10G交換器,以及可應用在雲端運算上的交換器產品,獲利空間也比零售市場大。
在電信網路設備方面,普萊德是從ADSL、VDSL到EPON、GPON等光纖設備產品,到電信業者鋪設最後一哩的設備通通都有,今年可望有很好的機會成長。
近年普萊德切入網路安全監控,多次參與國際性網路安全監控展覽,也獲得不錯成效,同時擁有完整產品線,從網路安全監控設影機、網路監控錄影機及高整合性中央監控管理軟體等,也是今年成長的主力。
積極研發 抓住網通商機
此外,隨著工業自動化趨勢持續往前並走向IP化,工業型網路產品需求也持續增溫,包含工廠自動化跟鐵路運輸系統網路設備都有需求,特別是工業網路設備需要耐高、低溫、穩定性強且產品生命周期較長的特殊要求,普萊德在2008年時切入,去年已推出符合工規標準的交換器、光纖網路轉換設備、結合乙太網路供電(PoE)交換器、工業用乙太網路VDSL2轉換器等產品線,搶攻工業市場。
問:今年包括電信業者基礎建設、企業需求回升、雲端運算、智慧電網都是成長機會,對今年網通商機的看法?
答:企業資本支出需求回升、加上大型電信業者積極朝電信基礎建設方向前進,電信的光纖網路及企業的網通設備,對普萊德萊而言是一大機會。
雲端運算是一種概念,進而延伸出很多雲端運算概念性產品,除伺服器產品,將帶動儲存需求增加,普萊德推出網路儲存設備(NAS),也朝高階的交換器及儲存設備產品前進。
對普萊德而言,電信基礎建設光纖網路,中小企業需求是最直接的帶動成長動能,網路安全監控及工業用的交換器也是今年成長的關鍵。
問:近年網通大廠年營收都超過100億元,普萊德的營收規模雖小,但獲利卻名列前茅,未來如何提升營運規模?
答:網通廠商營收要突破100億元,從代工切入最快,只要找到一級客戶,很快就可達成,或是像友訊到各地設子公司,又或者透過整併方式等,都是提高營收規模的方法。
普萊德有六成產品是自行研發,委由台灣外包製造廠商生產,其他如無線產品,部分是開規格委外ODM代工,因為製造不是普萊德的專長,因此不會投入大量資源,加上中小企業對於網通設備需求都是多樣少量,未來將持續投入研發。
不強求營升快速成長,只求獲利穩定成長,不排除中小型廠商整併是一個思考的方向,但要看能否做出效率,看到未來。
景氣回溫 營收獲利成長
問:大陸網通廠商崛起,普萊德如何因應?
答:大陸網通廠商崛起,但主要以零售市場為主,對台灣廠商來說,低階網通市場受衝擊較大。普萊德已開始走向專業化路線,不把競爭主力鎖定在與大陸競爭對手專注的消費性市場。
未來企業網路交換器等產品還是聚焦在中小企業市場,同時朝向電信及雲端運算需求,計劃打入IDC(網際網路資料中心)跟企業MIS(電腦維運系統)需要的網路設備。
問:展望2010年成長機會與營運規畫?
答:在2009年,企業用交換器跟電信用光纖設備各占營收比重約32%、23%;VoIP(網路電話)約7%、無線網路占9%、網路安全監控8.3%、寬頻13%。
到2010年,網路安全監控效益浮現,貢獻營收可望成長二至三成,工業網路產品已投入二、三年努力,去年底才開始出貨,今年貢獻營收可望超過5%,有倍增表現,也可望帶動毛利率。
觀察目前全球景氣回溫,來自通路客戶的規劃性訂單拉長,預估營收與獲利都可望回到金融風暴前的水準。
【2010/04/05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經濟日報╱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 2010.04.05 03:37 am
普萊德董事長陳清港看好今年營運可望回到金融風暴前的水準。
記者黃晶琳/攝影
網通品牌廠商普萊德(6263)董事長陳清港看好金融風暴後,企業資本支出持續回升,加上普萊德近年耕耘四大產品線的企業網路、電信光纖、網路監控及工業型網路設備等,都將陸續發酵,今年營收、獲利可望回到金融風暴前的水準。
普萊德的自有品牌PLANET行銷全球120多國,成立時就朝產品設計研發、製造委外代工方向發展,雖然規模不大,但陳清港堅持普萊德不涉入製造,經營品牌,不追求營收規模大幅增加,只求年年獲利水準持續向上。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普萊德2009年的營運表現?
答:去年合併營收約8.28億元,年衰退20.7%,但毛利率卻從28.51%逆勢成長到29.77%,稅前盈餘1.41億元,稅後純益1.28億元,年衰退約14.66%,每股稅後純益2.27元。
專注品牌 堅持不涉製造
去年不畏金融風暴,更積極品牌布局,參加台灣、德國、美國、英國、杜拜、新加坡等七大國際展覽,累積市場知名度,成效陸續展現。
雖然金融風暴時期客戶下單心態保守,但過去景氣好時客戶下單以量制價,去年客戶下單保守,反而沒有議價空間,毛利率甚至逆勢向上。
問:今年網通產業的景氣及各地市場企業資本支出回升狀況?
答:今年以來企業資本支出有明顯增加,相較之下,歐洲受希臘影響,回升速度較緩慢,美國需求相對較強,去年積極參展的成效,近期已陸續發酵。
問:普萊德未來的產品發展重心?
答:近年來主力產品已朝四個方向發展,包括企業網路、電信網路、網路安全監控及工業型網通設備。
其中企業網路產品包括:交換器及企業用路由器等設備,是過去普萊德營收、獲利來源主力,未來將朝更高階產品邁進,例如10G交換器,以及可應用在雲端運算上的交換器產品,獲利空間也比零售市場大。
在電信網路設備方面,普萊德是從ADSL、VDSL到EPON、GPON等光纖設備產品,到電信業者鋪設最後一哩的設備通通都有,今年可望有很好的機會成長。
近年普萊德切入網路安全監控,多次參與國際性網路安全監控展覽,也獲得不錯成效,同時擁有完整產品線,從網路安全監控設影機、網路監控錄影機及高整合性中央監控管理軟體等,也是今年成長的主力。
積極研發 抓住網通商機
此外,隨著工業自動化趨勢持續往前並走向IP化,工業型網路產品需求也持續增溫,包含工廠自動化跟鐵路運輸系統網路設備都有需求,特別是工業網路設備需要耐高、低溫、穩定性強且產品生命周期較長的特殊要求,普萊德在2008年時切入,去年已推出符合工規標準的交換器、光纖網路轉換設備、結合乙太網路供電(PoE)交換器、工業用乙太網路VDSL2轉換器等產品線,搶攻工業市場。
問:今年包括電信業者基礎建設、企業需求回升、雲端運算、智慧電網都是成長機會,對今年網通商機的看法?
答:企業資本支出需求回升、加上大型電信業者積極朝電信基礎建設方向前進,電信的光纖網路及企業的網通設備,對普萊德萊而言是一大機會。
雲端運算是一種概念,進而延伸出很多雲端運算概念性產品,除伺服器產品,將帶動儲存需求增加,普萊德推出網路儲存設備(NAS),也朝高階的交換器及儲存設備產品前進。
對普萊德而言,電信基礎建設光纖網路,中小企業需求是最直接的帶動成長動能,網路安全監控及工業用的交換器也是今年成長的關鍵。
問:近年網通大廠年營收都超過100億元,普萊德的營收規模雖小,但獲利卻名列前茅,未來如何提升營運規模?
答:網通廠商營收要突破100億元,從代工切入最快,只要找到一級客戶,很快就可達成,或是像友訊到各地設子公司,又或者透過整併方式等,都是提高營收規模的方法。
普萊德有六成產品是自行研發,委由台灣外包製造廠商生產,其他如無線產品,部分是開規格委外ODM代工,因為製造不是普萊德的專長,因此不會投入大量資源,加上中小企業對於網通設備需求都是多樣少量,未來將持續投入研發。
不強求營升快速成長,只求獲利穩定成長,不排除中小型廠商整併是一個思考的方向,但要看能否做出效率,看到未來。
景氣回溫 營收獲利成長
問:大陸網通廠商崛起,普萊德如何因應?
答:大陸網通廠商崛起,但主要以零售市場為主,對台灣廠商來說,低階網通市場受衝擊較大。普萊德已開始走向專業化路線,不把競爭主力鎖定在與大陸競爭對手專注的消費性市場。
未來企業網路交換器等產品還是聚焦在中小企業市場,同時朝向電信及雲端運算需求,計劃打入IDC(網際網路資料中心)跟企業MIS(電腦維運系統)需要的網路設備。
問:展望2010年成長機會與營運規畫?
答:在2009年,企業用交換器跟電信用光纖設備各占營收比重約32%、23%;VoIP(網路電話)約7%、無線網路占9%、網路安全監控8.3%、寬頻13%。
到2010年,網路安全監控效益浮現,貢獻營收可望成長二至三成,工業網路產品已投入二、三年努力,去年底才開始出貨,今年貢獻營收可望超過5%,有倍增表現,也可望帶動毛利率。
觀察目前全球景氣回溫,來自通路客戶的規劃性訂單拉長,預估營收與獲利都可望回到金融風暴前的水準。
【2010/04/05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經濟日報2010-04-05】大田董事長李孔文訪談摘要
大田 下半年營收衝鋒
【經濟日報╱記者吳秉鍇/高雄報導】 2010.04.05 03:37 am
大田董事長李孔文認為,高爾夫重返奧運效益正持續發酵,有利各代工廠訂單大增。
吳秉鍇/攝影
高爾夫重返奧運效應正加快發酵。高爾夫球具代工大廠大田董事長李孔文表示,近期彪馬(Puma)收購美國品牌Cobra Golf、中國科瑞基金買下日本HONMA股權50%,將引爆新一波高爾夫球具市場爭奪戰,有利代工業界業績大增。
李孔文並說,大田下半年營收可望大幅成長,今年力拚97年創下的58億元目標,明年營運更樂觀看待,希望能追上96年的歷史紀錄71億元。以下是他的訪談摘要:
問:高爾夫球具代工市場是否已見復甦?
答:去年受景氣低迷波及,主力客戶如NIKE、PING 、BRIDGESTONE等下單相對保守,大田年營收明顯衰退,但全球前兩大品牌TaylorMade、Callaway率先推出新品布局市場後,各客戶也陸續跟進。
目前大田研發單位正為NIKE等客戶進行新品開模工作,排滿檔期,旗下五、六十個研發人員目前幾乎是天天加班趕工,此一前置作業約要二、三個月時間;可預期下半年出貨訂單將優於上半年。
問:高爾夫球具代工市場前景如何?
答:奧委會決議2016年恢復高爾夫球比賽後,市場正面效應正持續發酵,各品牌加快下單腳步,更值得注意是的近期發生兩宗收購案。
首先,是全球第三大運動休閒品牌彪馬(Puma)搶進高爾夫球消費市場,併購美國知名品牌Cobra Golf,準備與NIKE、以及愛迪達(Adidas)旗下的TaylorMade一較長短。
此外,中國科瑞集團(Merlion holdings)基金收購日本知名品牌本間(HONMA)股權50%,均因看好中國、印度、俄羅斯等新興市場龐大開發潛力。市場預期這兩項併購案,將掀起整個高爾夫球桿市場激烈攻防戰,各代工廠可望直接受益
另大陸正加緊布局奧運,以海南島海口市為例,為發展青少年高爾夫運動,已把其列入中學選修課程,未來類似作法將擴大至各地區。目前各大品牌正準備切入過去低價、不符規範的青少年球具,對代工廠營運而言,訂單將會大增。
問:還有其他接單利多嗎?
答:沈寂一段時間後,NIKE代言球星老虎伍茲確定8日復出,參加在奧古斯塔舉行的美國名人賽,立即造成門票大賣,兩人套票的黃牛票行情飆漲至新台幣11萬多元,將為球具銷售挹注新活力
而全球對高爾夫規則制定最具權威機構之一的美國高爾夫協會(USGA),今年實施一項鐵桿面溝槽設計樣式的新規定,各品牌大廠正全面採用,也將提高消費者更換球具意願。同時,各大廠相繼推出可換桿的工法技術及新素材使用等,可望讓消費者增加購買興趣、降低購買周期,這都有利未來各代工廠接單動能增加。
【記者吳秉鍇/高雄報導】大田去年稅後純益2.03億元,每股稅後純益1.68元;今年股利配發政策,公司高層傾向提撥資本公積,加碼配息,初步規劃現金股利增至2元,預定近期交由董事會決定。法人表示,大田擺脫去年前三季營運谷底後,近期高爾夫球具代工接單大為回穩,首季可望有11至13億元營收成績,每股稅後純益約在0.5至0.8元。
大田去年第四季稅後純益8,700萬元,每稅稅後純益0.72元,占全年稅後純益1.68元的43%。面對獲利創近幾年來新低,今年股利配發,經營高層有意加碼。擬提撥資本公積,把現金股利增至2元。
【2010/04/05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經濟日報╱記者吳秉鍇/高雄報導】 2010.04.05 03:37 am
大田董事長李孔文認為,高爾夫重返奧運效益正持續發酵,有利各代工廠訂單大增。
吳秉鍇/攝影
高爾夫重返奧運效應正加快發酵。高爾夫球具代工大廠大田董事長李孔文表示,近期彪馬(Puma)收購美國品牌Cobra Golf、中國科瑞基金買下日本HONMA股權50%,將引爆新一波高爾夫球具市場爭奪戰,有利代工業界業績大增。
李孔文並說,大田下半年營收可望大幅成長,今年力拚97年創下的58億元目標,明年營運更樂觀看待,希望能追上96年的歷史紀錄71億元。以下是他的訪談摘要:
問:高爾夫球具代工市場是否已見復甦?
答:去年受景氣低迷波及,主力客戶如NIKE、PING 、BRIDGESTONE等下單相對保守,大田年營收明顯衰退,但全球前兩大品牌TaylorMade、Callaway率先推出新品布局市場後,各客戶也陸續跟進。
目前大田研發單位正為NIKE等客戶進行新品開模工作,排滿檔期,旗下五、六十個研發人員目前幾乎是天天加班趕工,此一前置作業約要二、三個月時間;可預期下半年出貨訂單將優於上半年。
問:高爾夫球具代工市場前景如何?
答:奧委會決議2016年恢復高爾夫球比賽後,市場正面效應正持續發酵,各品牌加快下單腳步,更值得注意是的近期發生兩宗收購案。
首先,是全球第三大運動休閒品牌彪馬(Puma)搶進高爾夫球消費市場,併購美國知名品牌Cobra Golf,準備與NIKE、以及愛迪達(Adidas)旗下的TaylorMade一較長短。
此外,中國科瑞集團(Merlion holdings)基金收購日本知名品牌本間(HONMA)股權50%,均因看好中國、印度、俄羅斯等新興市場龐大開發潛力。市場預期這兩項併購案,將掀起整個高爾夫球桿市場激烈攻防戰,各代工廠可望直接受益
另大陸正加緊布局奧運,以海南島海口市為例,為發展青少年高爾夫運動,已把其列入中學選修課程,未來類似作法將擴大至各地區。目前各大品牌正準備切入過去低價、不符規範的青少年球具,對代工廠營運而言,訂單將會大增。
問:還有其他接單利多嗎?
答:沈寂一段時間後,NIKE代言球星老虎伍茲確定8日復出,參加在奧古斯塔舉行的美國名人賽,立即造成門票大賣,兩人套票的黃牛票行情飆漲至新台幣11萬多元,將為球具銷售挹注新活力
而全球對高爾夫規則制定最具權威機構之一的美國高爾夫協會(USGA),今年實施一項鐵桿面溝槽設計樣式的新規定,各品牌大廠正全面採用,也將提高消費者更換球具意願。同時,各大廠相繼推出可換桿的工法技術及新素材使用等,可望讓消費者增加購買興趣、降低購買周期,這都有利未來各代工廠接單動能增加。
【記者吳秉鍇/高雄報導】大田去年稅後純益2.03億元,每股稅後純益1.68元;今年股利配發政策,公司高層傾向提撥資本公積,加碼配息,初步規劃現金股利增至2元,預定近期交由董事會決定。法人表示,大田擺脫去年前三季營運谷底後,近期高爾夫球具代工接單大為回穩,首季可望有11至13億元營收成績,每股稅後純益約在0.5至0.8元。
大田去年第四季稅後純益8,700萬元,每稅稅後純益0.72元,占全年稅後純益1.68元的43%。面對獲利創近幾年來新低,今年股利配發,經營高層有意加碼。擬提撥資本公積,把現金股利增至2元。
【2010/04/05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0年4月3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2010-04-03】元大金控董事長顏慶章訪談紀要
元大金 今年進軍壽險市場
【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李玟怡/台北報導】 2010.04.03 03:20 am
元大金董事長顏慶章(右)和總經理申鼎籛(左)昨天出席元大銀營業據點增至88家的慶祝酒會,顏慶章指出,元大銀要從小而美的銀行,轉型為中型都會銀行。
記者李淑慧/攝影
元大金控董事長顏慶章昨(2)日表示,該金控旗下有銀行、證券、證金三家子公司,計劃在今年內納入壽險子公司,方法包括新設,或併購現有的壽險公司,讓金控版圖更完整。
此外,元大金打算在今年股東會通過設立薪酬委員會,主要功能是規劃包括董事長在內的高階主管薪酬制度,落實績效與風險結合的理念,提升公司治理;元大金將是國內首家設置薪酬委員會的金融業者。以下是訪談紀要。
問:元大銀行概括承受慶豐銀18個國內分行,將於4月3日交割,未來如何規劃?
答:元大銀原有70家分行,承受慶豐18家分行後,總分行數增加到88家。承受的18家分行中,有十家分行將於4月6日同步開業,其餘八家分行,預定於年底前申請遷址至大台北地區營業。
元大銀從去年起已經由虧轉盈,去年稅前獲利有8億多元,今年第一季,獲利已經有4.6億元。目前銀行的利差有150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是0.01個百分點)以上,應該是國銀中最高的。預估元大銀今年要賺17億元,我對達成預算目標充滿信心。
元大銀原本是家小而美的銀行,現在正往中型都會銀行的方向走。
3月底元大銀的逾放比僅0.76%,呆帳覆蓋率達230%,資產品質相當好,單月的獲利更已達1.5億元,具有競爭力。
問:元大金今年發展重心為何?
答:今年初所召開的業務檢討會通過一項決議,就是金控將進入人壽保險市場,讓金控版圖更完整。方法可能是併購現有公司、或自行新設,但現在相關方案還不成熟。
證券領域部分,有好的併購機會我們當然還是會看,但機會可遇不可求。目前外資持有元大金的比重已經達44%,在金控股中相對偏高,顯示外資對我們很肯定。
問:金融海嘯後有不少檢討聲浪,元大金如何提升公司治理?
答:三年前元大金控已經設立獨立董事以及審計委員會,今年股東會,將通過設置「薪酬委員會」,檢討高階經營者的獎酬制度,而薪酬委員會主委將由獨立董事擔任,這應該是金融業第一家這樣做的。
最近我們有個重要決定,就是董監酬勞將由盈餘的1%降為0.5%,這樣做是希望讓股東權益更高。
目前元大金已經有三名獨立董事,因為計劃進入保險市場,因此將增聘一名獨立董事,將邀請前保險局長沈臨龍擔任。
經濟日報/提供
【2010/04/03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李玟怡/台北報導】 2010.04.03 03:20 am
元大金董事長顏慶章(右)和總經理申鼎籛(左)昨天出席元大銀營業據點增至88家的慶祝酒會,顏慶章指出,元大銀要從小而美的銀行,轉型為中型都會銀行。
記者李淑慧/攝影
元大金控董事長顏慶章昨(2)日表示,該金控旗下有銀行、證券、證金三家子公司,計劃在今年內納入壽險子公司,方法包括新設,或併購現有的壽險公司,讓金控版圖更完整。
此外,元大金打算在今年股東會通過設立薪酬委員會,主要功能是規劃包括董事長在內的高階主管薪酬制度,落實績效與風險結合的理念,提升公司治理;元大金將是國內首家設置薪酬委員會的金融業者。以下是訪談紀要。
問:元大銀行概括承受慶豐銀18個國內分行,將於4月3日交割,未來如何規劃?
答:元大銀原有70家分行,承受慶豐18家分行後,總分行數增加到88家。承受的18家分行中,有十家分行將於4月6日同步開業,其餘八家分行,預定於年底前申請遷址至大台北地區營業。
元大銀從去年起已經由虧轉盈,去年稅前獲利有8億多元,今年第一季,獲利已經有4.6億元。目前銀行的利差有150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是0.01個百分點)以上,應該是國銀中最高的。預估元大銀今年要賺17億元,我對達成預算目標充滿信心。
元大銀原本是家小而美的銀行,現在正往中型都會銀行的方向走。
3月底元大銀的逾放比僅0.76%,呆帳覆蓋率達230%,資產品質相當好,單月的獲利更已達1.5億元,具有競爭力。
問:元大金今年發展重心為何?
答:今年初所召開的業務檢討會通過一項決議,就是金控將進入人壽保險市場,讓金控版圖更完整。方法可能是併購現有公司、或自行新設,但現在相關方案還不成熟。
證券領域部分,有好的併購機會我們當然還是會看,但機會可遇不可求。目前外資持有元大金的比重已經達44%,在金控股中相對偏高,顯示外資對我們很肯定。
問:金融海嘯後有不少檢討聲浪,元大金如何提升公司治理?
答:三年前元大金控已經設立獨立董事以及審計委員會,今年股東會,將通過設置「薪酬委員會」,檢討高階經營者的獎酬制度,而薪酬委員會主委將由獨立董事擔任,這應該是金融業第一家這樣做的。
最近我們有個重要決定,就是董監酬勞將由盈餘的1%降為0.5%,這樣做是希望讓股東權益更高。
目前元大金已經有三名獨立董事,因為計劃進入保險市場,因此將增聘一名獨立董事,將邀請前保險局長沈臨龍擔任。
經濟日報/提供
【2010/04/03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0年3月30日 星期二
【工商時報2010-03-29】基泰建設(2538)總經理馮先勉專訪摘要
衝獲利 基泰主打商業不動產
2010-03-29 工商時報 【記者蔡惠芳/專訪】
營建業上市公司學歷最高、擁有政治大學地政博士學位的基泰建設(2538)總經理馮先勉表示,儘管政策不斷打房,但資金湧入不動產是必然趨勢,未來3年房市將會走「保值行情」。
馮先勉表示,基泰的策略是既要累積資產、為股東創造最大價值,又要追求穩健獲利,但負債比又可控制在5成以下,要達到上述目標,最佳策略就是藉由都更、合建以擴大商業不動產的開發比重。目前,基泰開發中土地資產的可推案量已高達840億元。以下是專訪摘要:
問:這波打房政策會衝擊房市嗎?每坪均價180萬元「基泰台大」順利銷售嗎?
答:對於有品牌、精華地段、稀有產品,不會衝擊。總銷34億元的「基泰台大」還沒正式開賣,但我已經簽完了,預計4月開工,2012年完工交屋,我也創下沒作樣品屋、沒店面、沒說明書就銷售一空的紀錄。
問:全球景氣剛剛復甦,但政策打壓和今年央行可能升息的壓力,會讓這波資金行情走多久?
答:全世界政府都在印鈔票,全球正面臨潛在通膨壓力,我敢斷定央行今年不可能升息,且未來2、3年房地產將會走「保值行情」,進入房地產保值的大時代。在保值時代下,獲利不再是重點,而是要擁有資產,至少未來3年這波行情都不會走完。
所以基泰建設儘量作商業不動產,而且股息政策是配套的,在貨幣面臨貶值的時代,多多配發現金未必對股東最好,所以基泰保留部分作盈餘轉增值,和有些上市公司配發高現金股利的政策,大異其趣。因此基泰除了今年既定推案116億元之外,還進行840億元開發中個案。
問:基泰有什麼策略可以既保有資產又可維持高獲利?
答:有些上市建商買1、2塊大面積土地,負債比就衝破70%了,可是基泰至少擁有台北市區10幾塊面積1,000坪以上的土地,負債比又控制在5成以下,僅次於國建(2501)。因為我們儘量合建、都更,鮮少自購土地提高負債比,這樣既可在精華地段養地、又可擴大整合面積再提高開發價值。
另外,每1塊地基泰都會儘量Cooking、寧可養它3、5年,以擴大整合面積、衝到最高價值,而不會一買來就急著推案。
2010-03-29 工商時報 【記者蔡惠芳/專訪】
營建業上市公司學歷最高、擁有政治大學地政博士學位的基泰建設(2538)總經理馮先勉表示,儘管政策不斷打房,但資金湧入不動產是必然趨勢,未來3年房市將會走「保值行情」。
馮先勉表示,基泰的策略是既要累積資產、為股東創造最大價值,又要追求穩健獲利,但負債比又可控制在5成以下,要達到上述目標,最佳策略就是藉由都更、合建以擴大商業不動產的開發比重。目前,基泰開發中土地資產的可推案量已高達840億元。以下是專訪摘要:
問:這波打房政策會衝擊房市嗎?每坪均價180萬元「基泰台大」順利銷售嗎?
答:對於有品牌、精華地段、稀有產品,不會衝擊。總銷34億元的「基泰台大」還沒正式開賣,但我已經簽完了,預計4月開工,2012年完工交屋,我也創下沒作樣品屋、沒店面、沒說明書就銷售一空的紀錄。
問:全球景氣剛剛復甦,但政策打壓和今年央行可能升息的壓力,會讓這波資金行情走多久?
答:全世界政府都在印鈔票,全球正面臨潛在通膨壓力,我敢斷定央行今年不可能升息,且未來2、3年房地產將會走「保值行情」,進入房地產保值的大時代。在保值時代下,獲利不再是重點,而是要擁有資產,至少未來3年這波行情都不會走完。
所以基泰建設儘量作商業不動產,而且股息政策是配套的,在貨幣面臨貶值的時代,多多配發現金未必對股東最好,所以基泰保留部分作盈餘轉增值,和有些上市公司配發高現金股利的政策,大異其趣。因此基泰除了今年既定推案116億元之外,還進行840億元開發中個案。
問:基泰有什麼策略可以既保有資產又可維持高獲利?
答:有些上市建商買1、2塊大面積土地,負債比就衝破70%了,可是基泰至少擁有台北市區10幾塊面積1,000坪以上的土地,負債比又控制在5成以下,僅次於國建(2501)。因為我們儘量合建、都更,鮮少自購土地提高負債比,這樣既可在精華地段養地、又可擴大整合面積再提高開發價值。
另外,每1塊地基泰都會儘量Cooking、寧可養它3、5年,以擴大整合面積、衝到最高價值,而不會一買來就急著推案。
【工商時報2010-03-29】普格科技(3073)董事長王格琮專訪摘要
世博效益發酵 營收成長5成有望
2010-03-29 工商時報 【記者張瀞文/專訪】
普格科技(3073)去年底找來鴻海集團旗下資深副總李銘擔任總經理,外界均對於普格小小公司可以請來鴻海前副總出任總經理抱以好奇眼光。普格董事長王格琮表示,與李總除了是學校學長、學弟關係外,也是多年朋友,由於普格今年從IC跨入產品,所以請來李總,將借助他的長才;今年普格因為入選世博會特許產品供應商,將販售世博會特有手機,預計世博會效益將在第2、3季發酵,今年普格營收有成長5成以上的機會。以下是王格琮專訪摘要
問:普格為何把市場鎖定在中國?
答:普格在2000年就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在中國發展已經是個潮流,近幾年中國發展相當快,消費力驚人,房地產、股票大漲造就很多有錢人,尤其一些大城市的消費力已經比台灣強,今年剛好有世博會這個機會,因為普格產品比較新,剛好可以透過世博會展示產品,所以世博會是普格在中國打開知名度一個很好的機會。
問:普格去年底找來鴻海前資深副總李銘擔任總經理,新官上任後對普格的未來發展策略有沒有轉變?
答:普格成立於1991年,過去作的都是零件生意,現在除了零件(IC)之外,還要做產品,過去作零件不用直接面對消費者,不過現在要做產品就要直接面對消費者,而產品與消費者這一塊普格過去都沒有經驗,所以就要倚重新任總經理的力量。李總是我在新埔工專的學長,李總是業務出身,過去曾經擔任鴻海集團旗下轉投資揚信科技總經理,所以管理、製造及業務的能力都是他的最強項,這剛好也是普格所缺少的,所以李總來主要就是要借重他這部分的經驗。
問:普格取得世博會供應商資格,可以銷售哪些產品?
答:世博會供應商分為兩種,一種是所謂的高級供應商以及特許產品製造商,目前台灣擔任高級供應商的電子廠商僅有神達旗下的宇達電通,普格則是入圍特許產品供應商,普格所能提供的就是電子玩具類及電腦週邊產品,在這一塊普格會傾向製造,零售的部分將與當地產商合作,目前普格已經與中國區、歐洲區的廠商談好銷售合作。其中在中國館,普格將會推出世博會特有的手機,這部分普格將與鴻海旗下富士康取得合作,由富士康製造,其他如玩具、MP3、MP4的部分將找深圳的廠商代工,由於4月15日以前園區的產品就要開始上架,所以4月13日前貨就要全部鋪出去,由於世博會整個展覽的時間是5月1日到10月31日,所以世博會對普格的貢獻將在第2季、第3季顯現出來。
問:普格去年業績如何?
答:去年營收22億元,稅後盈餘約1,500萬元、全年EPS稅前約0.7元、稅後約0.4元,去年第4季單季營收雖然有五億多,不過因認列現增及員工分紅費用化等費用,導致認列約2千多萬元費用,因此造成第四季出現虧損。今年第1季營收大約會落在4億元左右,不過因為模具以及世博會相關的費用都會在第1季認列,單月費用約1,500萬元左右,所以今年第1季仍將呈現小幅虧損,估計這樣的情況將在第2季開始會慢慢改善。
問:今年展望如何?
答:第1季雖然仍是小幅虧損,不過因第2、3季是旺季,所以接下來營收將可突破去年的營業額,第4季雖然是普格的傳統淡季,不過我們希望今年第4季及明年第1季在中國市場能夠有新的突破,去年普格22.4億元的營收當中,有6成來自中國市場,今年預估在世博會效應發酵下,營收將可以成長50%以上,全年的營收有機會挑戰35億元的水準,而今年的營收當中估計來自中國的比重也維持與去年相當,大約60%的比重。
2010-03-29 工商時報 【記者張瀞文/專訪】
普格科技(3073)去年底找來鴻海集團旗下資深副總李銘擔任總經理,外界均對於普格小小公司可以請來鴻海前副總出任總經理抱以好奇眼光。普格董事長王格琮表示,與李總除了是學校學長、學弟關係外,也是多年朋友,由於普格今年從IC跨入產品,所以請來李總,將借助他的長才;今年普格因為入選世博會特許產品供應商,將販售世博會特有手機,預計世博會效益將在第2、3季發酵,今年普格營收有成長5成以上的機會。以下是王格琮專訪摘要
問:普格為何把市場鎖定在中國?
答:普格在2000年就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在中國發展已經是個潮流,近幾年中國發展相當快,消費力驚人,房地產、股票大漲造就很多有錢人,尤其一些大城市的消費力已經比台灣強,今年剛好有世博會這個機會,因為普格產品比較新,剛好可以透過世博會展示產品,所以世博會是普格在中國打開知名度一個很好的機會。
問:普格去年底找來鴻海前資深副總李銘擔任總經理,新官上任後對普格的未來發展策略有沒有轉變?
答:普格成立於1991年,過去作的都是零件生意,現在除了零件(IC)之外,還要做產品,過去作零件不用直接面對消費者,不過現在要做產品就要直接面對消費者,而產品與消費者這一塊普格過去都沒有經驗,所以就要倚重新任總經理的力量。李總是我在新埔工專的學長,李總是業務出身,過去曾經擔任鴻海集團旗下轉投資揚信科技總經理,所以管理、製造及業務的能力都是他的最強項,這剛好也是普格所缺少的,所以李總來主要就是要借重他這部分的經驗。
問:普格取得世博會供應商資格,可以銷售哪些產品?
答:世博會供應商分為兩種,一種是所謂的高級供應商以及特許產品製造商,目前台灣擔任高級供應商的電子廠商僅有神達旗下的宇達電通,普格則是入圍特許產品供應商,普格所能提供的就是電子玩具類及電腦週邊產品,在這一塊普格會傾向製造,零售的部分將與當地產商合作,目前普格已經與中國區、歐洲區的廠商談好銷售合作。其中在中國館,普格將會推出世博會特有的手機,這部分普格將與鴻海旗下富士康取得合作,由富士康製造,其他如玩具、MP3、MP4的部分將找深圳的廠商代工,由於4月15日以前園區的產品就要開始上架,所以4月13日前貨就要全部鋪出去,由於世博會整個展覽的時間是5月1日到10月31日,所以世博會對普格的貢獻將在第2季、第3季顯現出來。
問:普格去年業績如何?
答:去年營收22億元,稅後盈餘約1,500萬元、全年EPS稅前約0.7元、稅後約0.4元,去年第4季單季營收雖然有五億多,不過因認列現增及員工分紅費用化等費用,導致認列約2千多萬元費用,因此造成第四季出現虧損。今年第1季營收大約會落在4億元左右,不過因為模具以及世博會相關的費用都會在第1季認列,單月費用約1,500萬元左右,所以今年第1季仍將呈現小幅虧損,估計這樣的情況將在第2季開始會慢慢改善。
問:今年展望如何?
答:第1季雖然仍是小幅虧損,不過因第2、3季是旺季,所以接下來營收將可突破去年的營業額,第4季雖然是普格的傳統淡季,不過我們希望今年第4季及明年第1季在中國市場能夠有新的突破,去年普格22.4億元的營收當中,有6成來自中國市場,今年預估在世博會效應發酵下,營收將可以成長50%以上,全年的營收有機會挑戰35億元的水準,而今年的營收當中估計來自中國的比重也維持與去年相當,大約60%的比重。
【經濟日報2010-03-29】同致電子(3552)董事長陳信忠專訪紀要
同致 大陸業績再衝鋒
【經濟日報╱記者陳信榮/台北報導】 2010.03.29 03:41 am
汽車電子零件大廠同致電子(3552)受惠於中國大陸汽車市場強勁成長動能,營收獲利快速成長。同致董事長陳信忠並宣布切入「全周影像行車輔助系統(AVM)」,預計2012年起開始大量出貨,可望成為繼倒車雷達後,另一個創造營收的新支柱。
同致成立超過30年,是亞洲最大、全球前三大的倒車雷達系統供應商,也是台灣極少數具有與國際車廠協同設計能力的第一階(Tier1)汽車電子零件商。同致主要供貨客戶有通用、福特、日產、雷諾、福斯等國際汽車大廠,在大陸更囊括六成以上當地新車倒車雷達供應訂單。
陳信忠認為,各界預期人民幣升值,將提高大陸民眾購買力,有助推升大陸汽車市場成長,大陸新車配備倒車雷達等高端汽車電子配備的比率可望提升,成為推升同致大陸業務的主力。
陳信忠透露,目前正向櫃買中心申請信用交易資格,最快有機會在4月底前獲准,屆時可望推升同致股票交易量。同致也計劃二年內申請轉上市。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如何看待大陸汽車市場發展?同致的布局?
答:大陸汽車市場近年來快速成長,去年新車總銷售量突破1,300萬輛,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消費國。同致業績也受惠大陸車市成長,去年營收獲利都大幅成長。
在經濟成長率提升,以及未來人民幣可望升值,進一步提升大陸民眾購買能力,我看好未來十年大陸汽車市場仍會蓬勃發展。
同致早在十多年前就赴大陸設立廈門廠,深耕大陸市場,2007年設立昆山廠,去年第一期工程完工投產,預估今年產能全數開出,有助分攤廈門廠滿載的訂單壓力,昆山廠更可就近爭取上汽集團等大上海地區汽車廠倒車雷達等新訂單。
目前同致在大陸新車倒車雷達市場市占率達六成以上,交貨合作對象遍及大陸前十大車廠,在大陸車廠吹起整併風下,未來大陸汽車業「大者恆大」趨勢確立,同致處於相對有利的位置。
昆山廠預留第二期與第三期的擴廠空間,以因應未來訂單成長需求。按目前接單成長速度,昆山廠有機會二、三年內展開第二期建廠工程。
也因昆山廠的投產,讓廈門廠有餘力供應國外大訂單,預計明年開始出貨,供應法國雷諾汽車銷往新興國家車款所需的訂單。
打入國際車廠 研發實力強
目前同致正向德國福斯汽車爭取新訂單,福斯為銷往第三新興國家車款尋求新的零件合作供應商,一旦順利拿下福斯大單,也將由廈門廠生產供貨。
問:車用電子零件市場競爭劇烈,同致有何優勢得以勝出?
答:電子零件占汽車產值的比重會逐年提升,2008年全球車用電子市場規模達448億美元,去年全球面臨金融海嘯衝擊,車用電子市場仍微幅成長至450億美元,預估2012年將成長至500億美元。
車用電子市場成長可期,就吸引許多競爭者加入,特別是許多IT業者,但多了「車用」二字,電子就不只是電子,進入門檻之高,更遠超乎外界的想像。
汽車是要求零風險與高安全的產業,產品規格要求遠高於IT產業,且相較於IT或消費性電子產業「以量取勝」,車用電子必須對應不同車廠不同車型的眾多需求,必須要能在「少量多樣」的市場中生存,這也是許多IT業者想切入車用電子,最後鎩羽而歸的主因。
但若能取得車廠信任,切入新車車用電子零件供應鏈,在新車產品周期少則三年、多則七、八年的特性下,所能獲得的訂單能見度也在三年以上,還不含後續售後維修的供應訂單需求。
同致擁有與汽車廠合作、交貨的豐富經驗,早已跨過打入國際車廠供應鏈的高門檻,更是國內少數具有與國際車廠協同開發設計能力的第一階車用電子供應商。
目前同致在美國、日本、歐洲設有分公司,就近派駐工程師加入歐美日國際級車廠新車開發團隊,共同設計所需的車用電子,確保未來取得相關供應訂單。此外,同致有能力提供車廠「一步到位」的採購需求,可為車廠開發提供整套的車輛安全電子系統零件,累積多年的研發實力,是同致爭取訂單的最有利籌碼。
立足倒車雷達 開發新產品
問:車用電子範圍極廣,同致聚焦的領域?
答:同致從製造車用中控鎖起家,後來以倒車雷達產品揚名,目前是亞洲最大倒車雷達供應商,更與德國Bosch、法國Valeo在全球市場形成三雄鼎立局面。倒車雷達銷售目前占營收比重達八成。
同致也一直專注於「智慧型車輛安全輔助系統」的領域,除倒車雷達外,還有包括倒車監視器、電子防眩顯示鏡、胎壓偵測器、抬頭顯示器、免鑰匙進入系統、智慧型防盜器及停車輔助系統等。
為進一步提升競爭力,同致日前與車輛測試研究中心(ARTC)簽約合作,導入最新的「全周影像行車輔助系統(AVM)」,預計2011年底、2012年初在廈門廠投產,將成為公司最具成長潛力新產品。
問:同致去年初股票上櫃後,成交量一直偏低,是否有何對策?
答:同致業績好、成長展望佳,可能是導致大股東與市場投資人惜售、造成市場流通量偏低的主因。同致已向櫃買中心提出信用交易申請,若一切順利,最快有機會4月底前開放信用交易,希望有助提升同致交易量。
另外,同致也持續朝「櫃轉市」方向努力,希望二年後爭取到轉上市交易。
【2010/03/29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經濟日報╱記者陳信榮/台北報導】 2010.03.29 03:41 am
汽車電子零件大廠同致電子(3552)受惠於中國大陸汽車市場強勁成長動能,營收獲利快速成長。同致董事長陳信忠並宣布切入「全周影像行車輔助系統(AVM)」,預計2012年起開始大量出貨,可望成為繼倒車雷達後,另一個創造營收的新支柱。
同致成立超過30年,是亞洲最大、全球前三大的倒車雷達系統供應商,也是台灣極少數具有與國際車廠協同設計能力的第一階(Tier1)汽車電子零件商。同致主要供貨客戶有通用、福特、日產、雷諾、福斯等國際汽車大廠,在大陸更囊括六成以上當地新車倒車雷達供應訂單。
陳信忠認為,各界預期人民幣升值,將提高大陸民眾購買力,有助推升大陸汽車市場成長,大陸新車配備倒車雷達等高端汽車電子配備的比率可望提升,成為推升同致大陸業務的主力。
陳信忠透露,目前正向櫃買中心申請信用交易資格,最快有機會在4月底前獲准,屆時可望推升同致股票交易量。同致也計劃二年內申請轉上市。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如何看待大陸汽車市場發展?同致的布局?
答:大陸汽車市場近年來快速成長,去年新車總銷售量突破1,300萬輛,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消費國。同致業績也受惠大陸車市成長,去年營收獲利都大幅成長。
在經濟成長率提升,以及未來人民幣可望升值,進一步提升大陸民眾購買能力,我看好未來十年大陸汽車市場仍會蓬勃發展。
同致早在十多年前就赴大陸設立廈門廠,深耕大陸市場,2007年設立昆山廠,去年第一期工程完工投產,預估今年產能全數開出,有助分攤廈門廠滿載的訂單壓力,昆山廠更可就近爭取上汽集團等大上海地區汽車廠倒車雷達等新訂單。
目前同致在大陸新車倒車雷達市場市占率達六成以上,交貨合作對象遍及大陸前十大車廠,在大陸車廠吹起整併風下,未來大陸汽車業「大者恆大」趨勢確立,同致處於相對有利的位置。
昆山廠預留第二期與第三期的擴廠空間,以因應未來訂單成長需求。按目前接單成長速度,昆山廠有機會二、三年內展開第二期建廠工程。
也因昆山廠的投產,讓廈門廠有餘力供應國外大訂單,預計明年開始出貨,供應法國雷諾汽車銷往新興國家車款所需的訂單。
打入國際車廠 研發實力強
目前同致正向德國福斯汽車爭取新訂單,福斯為銷往第三新興國家車款尋求新的零件合作供應商,一旦順利拿下福斯大單,也將由廈門廠生產供貨。
問:車用電子零件市場競爭劇烈,同致有何優勢得以勝出?
答:電子零件占汽車產值的比重會逐年提升,2008年全球車用電子市場規模達448億美元,去年全球面臨金融海嘯衝擊,車用電子市場仍微幅成長至450億美元,預估2012年將成長至500億美元。
車用電子市場成長可期,就吸引許多競爭者加入,特別是許多IT業者,但多了「車用」二字,電子就不只是電子,進入門檻之高,更遠超乎外界的想像。
汽車是要求零風險與高安全的產業,產品規格要求遠高於IT產業,且相較於IT或消費性電子產業「以量取勝」,車用電子必須對應不同車廠不同車型的眾多需求,必須要能在「少量多樣」的市場中生存,這也是許多IT業者想切入車用電子,最後鎩羽而歸的主因。
但若能取得車廠信任,切入新車車用電子零件供應鏈,在新車產品周期少則三年、多則七、八年的特性下,所能獲得的訂單能見度也在三年以上,還不含後續售後維修的供應訂單需求。
同致擁有與汽車廠合作、交貨的豐富經驗,早已跨過打入國際車廠供應鏈的高門檻,更是國內少數具有與國際車廠協同開發設計能力的第一階車用電子供應商。
目前同致在美國、日本、歐洲設有分公司,就近派駐工程師加入歐美日國際級車廠新車開發團隊,共同設計所需的車用電子,確保未來取得相關供應訂單。此外,同致有能力提供車廠「一步到位」的採購需求,可為車廠開發提供整套的車輛安全電子系統零件,累積多年的研發實力,是同致爭取訂單的最有利籌碼。
立足倒車雷達 開發新產品
問:車用電子範圍極廣,同致聚焦的領域?
答:同致從製造車用中控鎖起家,後來以倒車雷達產品揚名,目前是亞洲最大倒車雷達供應商,更與德國Bosch、法國Valeo在全球市場形成三雄鼎立局面。倒車雷達銷售目前占營收比重達八成。
同致也一直專注於「智慧型車輛安全輔助系統」的領域,除倒車雷達外,還有包括倒車監視器、電子防眩顯示鏡、胎壓偵測器、抬頭顯示器、免鑰匙進入系統、智慧型防盜器及停車輔助系統等。
為進一步提升競爭力,同致日前與車輛測試研究中心(ARTC)簽約合作,導入最新的「全周影像行車輔助系統(AVM)」,預計2011年底、2012年初在廈門廠投產,將成為公司最具成長潛力新產品。
問:同致去年初股票上櫃後,成交量一直偏低,是否有何對策?
答:同致業績好、成長展望佳,可能是導致大股東與市場投資人惜售、造成市場流通量偏低的主因。同致已向櫃買中心提出信用交易申請,若一切順利,最快有機會4月底前開放信用交易,希望有助提升同致交易量。
另外,同致也持續朝「櫃轉市」方向努力,希望二年後爭取到轉上市交易。
【2010/03/29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0年3月23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2010-03-22】頎邦科技(6147)董事長吳非艱專訪摘要
頎邦 今年獲利拚倍增
【經濟日報╱記者謝佳雯/台北報導】 2010.03.22 04:20 am
頎邦科技(6147)將於4月1日起合併同業飛信(3063),穩坐全球最大面板驅動IC封測龍頭廠。董事長吳非艱指出,大尺寸面板在2月和3月產能都出現供需缺口,因此造成訂單遞延,使得整個上半年都淡季不淡。由於驅動IC測試產能相當吃緊,加上合併飛信後,兩家廠商的報價必須一致化,市場已傳出頎邦、飛信及南茂驅動IC封測廠現正尋求漲價。在價格調整、需求成長及合併效益帶動下,頎邦今年營收可望挑戰100億元大關,營收及每股獲利都有機會較去年倍增。以下為吳非艱專訪摘要。
問:今年上半年電子業普遍感受淡季不淡,頎邦對第一季和上半年營運展望的看法?
答:去年第四季面板廠業績僅較第三季僅小幅下滑,但驅動IC 設計廠及後段封測廠業績則有相對較大幅度的下滑,顯示驅動IC廠在去年第四季備料相對保守,庫存也是處於低水位。
目前看起來,大尺寸面板需求很強,頎邦大面板驅動IC封裝COF(薄膜覆晶封裝)產能利用率超過九成,12吋產品也逐步增加,中小尺寸需求則在加溫中,3月業績將回到去年8月的歷史新高水準。
訂單遞延 本季營收看飆
因2月業績下滑幅度有限,3月也會回到新高水準,使得第一季業績將回升至去年第三季旺季的18.76億元高水準,挑戰單季營收新高紀錄。
由於市場出現供需缺口,使訂單遞延至第二季,加上下游客戶可能為避免第三季供應吃緊而提前備料,預期第二季將淡季不淡,下滑幅度相當有限。
問:電子業供業鏈不斷傳出缺貨聲,對現階段市場缺貨情況的看法為何?
以產品別而言,COF的需求熱,Wafer(晶圓)也有搶單情況出現,2月和3月市場已出現供需缺口,使訂單遞延至第二季,第三季傳統的旺季需求可望在第二季提前發酵。
因為客戶端在第一季搶晶圓產能相當積極,第二季就開始變成搶後段封測產能,到了第三季傳統旺季,我預期全台封測產能都會全面性缺貨;預估繼測試出現供不應求之後,COF在下半年也會出現缺口。
封測增溫 下季產能缺貨
問:既然驅動IC封測產能越來越吃緊、甚至會缺貨,價格趨勢是否會向上?
答:雖然頎邦與飛信合併後,將使新頎邦穩坐全球最大驅動IC封測廠,且市場供需非常吃緊,不過,新頎邦並不打算領導漲價,只是兩家公司過去的產品報價並不相同,必須在正式合併之前進行調整,取得一致化,不能視為漲價。
問:頎邦即將合併飛信,要如何渡過合併磨合期?對合併效益的看法?
在合併飛信前,頎邦有多次合併經驗,最早是91年計劃合併福葆,雖然最後以破局收場,但93年順利合併華宸,取得測試產能,也讓頎邦順利躍居全球金凸塊龍頭地位,同時引進聯電(2303)及鴻海(2317)為股東。
95年時,又合併華暘,華暘雖然規模不大,惟讓頎邦取得COG及切割、研磨產能,相信這次合併過程也會很順利。合併飛信最大效益,在於過去因為市場殺價競爭的情況將會紓解,有助於價格穩定。
合併後,將著手整理與飛信相同的金凸塊、測試、COG等產能,並納入飛信的RFID產品線。未來新頎邦仍將定位為製造代工廠,而飛信舊有較貼近應用端的產品,如LED等,則將會思考該如何與新頎邦做切割,一切要等正式合併後才會開始規劃。
問:新頎邦在各產品線的產能分布和今年擴產計畫?
頎邦原在金凸塊的產能位居全球第一大,合併飛信後,包括Wafer test(晶圓測試)、COF、COG(玻璃覆晶封裝)的產能都將由第二名躍升為全球第一大。
在各產品產能上,8吋金凸塊產能將由去年的16萬片提高至27萬片;12吋金凸塊產能也由去年的5,000片提高到1.5萬片;晶圓測試機台會自去年的120台提高到220台。
COF和COG則分別由去年的5,500萬顆和8,000萬顆,至今年拉高到1億1,500萬顆和1億2,500萬顆。
在資本支出部分,今年大約是15億元,比去年7億元倍增,其中50%將會用來擴增測試機台,30%則用來增加12吋金凸塊產能,至於其他的部分則以單站去瓶頸製程為主。
轉單利多 下半年吞補丸
問:頎邦和飛信的合併基準日提前為4月1日,對新頎邦全年成長性展望的看法?
頎邦是目前唯一能夠提供12吋金凸塊的廠商,生產技術也相當成熟;而且,過去6、8吋的產品,用金量並無法100%轉嫁給客戶,12吋卻有完全轉嫁金價上漲成本的能力。
去年,12吋金凸塊占頎邦營收比重約15%,去年第四季單季出貨量約7,000片,今年第一季單季出貨量就可以達到萬片水準,第四季單季出貨目標要挑戰1萬5,000片。
12吋金凸塊產品的毛利率較高,這部分的出貨量成長有助於獲利表現,預期未來國內驅動IC客戶也將逐漸往12吋晶圓趨勢走,對全球唯一可提供12吋金凸塊全方位後段服務的頎邦而言,將具有先機。
由於大陸內需市場的崛起,現在它的農曆春節、五一及十一長假等三大旺季,已經足以去除過去歐美市場主導的淡旺季效應,這應該是個好現象。
至於外界預估,在合併飛信助攻下,頎邦今年營收可望突破100 億元大關,將較去年倍增,每股純益也可望同幅度成長,這個目標並不會難以達成。
【2010/03/2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經濟日報╱記者謝佳雯/台北報導】 2010.03.22 04:20 am
頎邦科技(6147)將於4月1日起合併同業飛信(3063),穩坐全球最大面板驅動IC封測龍頭廠。董事長吳非艱指出,大尺寸面板在2月和3月產能都出現供需缺口,因此造成訂單遞延,使得整個上半年都淡季不淡。由於驅動IC測試產能相當吃緊,加上合併飛信後,兩家廠商的報價必須一致化,市場已傳出頎邦、飛信及南茂驅動IC封測廠現正尋求漲價。在價格調整、需求成長及合併效益帶動下,頎邦今年營收可望挑戰100億元大關,營收及每股獲利都有機會較去年倍增。以下為吳非艱專訪摘要。
問:今年上半年電子業普遍感受淡季不淡,頎邦對第一季和上半年營運展望的看法?
答:去年第四季面板廠業績僅較第三季僅小幅下滑,但驅動IC 設計廠及後段封測廠業績則有相對較大幅度的下滑,顯示驅動IC廠在去年第四季備料相對保守,庫存也是處於低水位。
目前看起來,大尺寸面板需求很強,頎邦大面板驅動IC封裝COF(薄膜覆晶封裝)產能利用率超過九成,12吋產品也逐步增加,中小尺寸需求則在加溫中,3月業績將回到去年8月的歷史新高水準。
訂單遞延 本季營收看飆
因2月業績下滑幅度有限,3月也會回到新高水準,使得第一季業績將回升至去年第三季旺季的18.76億元高水準,挑戰單季營收新高紀錄。
由於市場出現供需缺口,使訂單遞延至第二季,加上下游客戶可能為避免第三季供應吃緊而提前備料,預期第二季將淡季不淡,下滑幅度相當有限。
問:電子業供業鏈不斷傳出缺貨聲,對現階段市場缺貨情況的看法為何?
以產品別而言,COF的需求熱,Wafer(晶圓)也有搶單情況出現,2月和3月市場已出現供需缺口,使訂單遞延至第二季,第三季傳統的旺季需求可望在第二季提前發酵。
因為客戶端在第一季搶晶圓產能相當積極,第二季就開始變成搶後段封測產能,到了第三季傳統旺季,我預期全台封測產能都會全面性缺貨;預估繼測試出現供不應求之後,COF在下半年也會出現缺口。
封測增溫 下季產能缺貨
問:既然驅動IC封測產能越來越吃緊、甚至會缺貨,價格趨勢是否會向上?
答:雖然頎邦與飛信合併後,將使新頎邦穩坐全球最大驅動IC封測廠,且市場供需非常吃緊,不過,新頎邦並不打算領導漲價,只是兩家公司過去的產品報價並不相同,必須在正式合併之前進行調整,取得一致化,不能視為漲價。
問:頎邦即將合併飛信,要如何渡過合併磨合期?對合併效益的看法?
在合併飛信前,頎邦有多次合併經驗,最早是91年計劃合併福葆,雖然最後以破局收場,但93年順利合併華宸,取得測試產能,也讓頎邦順利躍居全球金凸塊龍頭地位,同時引進聯電(2303)及鴻海(2317)為股東。
95年時,又合併華暘,華暘雖然規模不大,惟讓頎邦取得COG及切割、研磨產能,相信這次合併過程也會很順利。合併飛信最大效益,在於過去因為市場殺價競爭的情況將會紓解,有助於價格穩定。
合併後,將著手整理與飛信相同的金凸塊、測試、COG等產能,並納入飛信的RFID產品線。未來新頎邦仍將定位為製造代工廠,而飛信舊有較貼近應用端的產品,如LED等,則將會思考該如何與新頎邦做切割,一切要等正式合併後才會開始規劃。
問:新頎邦在各產品線的產能分布和今年擴產計畫?
頎邦原在金凸塊的產能位居全球第一大,合併飛信後,包括Wafer test(晶圓測試)、COF、COG(玻璃覆晶封裝)的產能都將由第二名躍升為全球第一大。
在各產品產能上,8吋金凸塊產能將由去年的16萬片提高至27萬片;12吋金凸塊產能也由去年的5,000片提高到1.5萬片;晶圓測試機台會自去年的120台提高到220台。
COF和COG則分別由去年的5,500萬顆和8,000萬顆,至今年拉高到1億1,500萬顆和1億2,500萬顆。
在資本支出部分,今年大約是15億元,比去年7億元倍增,其中50%將會用來擴增測試機台,30%則用來增加12吋金凸塊產能,至於其他的部分則以單站去瓶頸製程為主。
轉單利多 下半年吞補丸
問:頎邦和飛信的合併基準日提前為4月1日,對新頎邦全年成長性展望的看法?
頎邦是目前唯一能夠提供12吋金凸塊的廠商,生產技術也相當成熟;而且,過去6、8吋的產品,用金量並無法100%轉嫁給客戶,12吋卻有完全轉嫁金價上漲成本的能力。
去年,12吋金凸塊占頎邦營收比重約15%,去年第四季單季出貨量約7,000片,今年第一季單季出貨量就可以達到萬片水準,第四季單季出貨目標要挑戰1萬5,000片。
12吋金凸塊產品的毛利率較高,這部分的出貨量成長有助於獲利表現,預期未來國內驅動IC客戶也將逐漸往12吋晶圓趨勢走,對全球唯一可提供12吋金凸塊全方位後段服務的頎邦而言,將具有先機。
由於大陸內需市場的崛起,現在它的農曆春節、五一及十一長假等三大旺季,已經足以去除過去歐美市場主導的淡旺季效應,這應該是個好現象。
至於外界預估,在合併飛信助攻下,頎邦今年營收可望突破100 億元大關,將較去年倍增,每股純益也可望同幅度成長,這個目標並不會難以達成。
【2010/03/2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0年3月20日 星期六
【工商時報2010-03-19】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訪談記要
朱志洋:今年兩岸將擴建7個廠
2010-03-19 工商時報 【記者張令慧/專訪】
看好中國大陸工具機市場的需求成長,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指出,今年在兩岸將擴建7個工廠,期能使友嘉集團工具機事業部門的營收,由今年新台幣180億元,到2016年成長至550億元。
面對中國大陸官方全力支持大陸工具機廠全球收購政策,以及對台灣可能帶來的競爭威脅與成長機會,朱志洋呼籲國內工具機業應當進行整合,以打團體戰來面對大陸的威脅與市場商機。以下是對朱志洋訪談記要:
問:工具機事業在2016年要達成550億元的營業目標,須如何作到?
答:友嘉集團今年擴廠行動,就是為了未來的成長預作準備。在完成擴廠後,友嘉集團的月產能規模可有現在的700,成長至1600台。至於集團成長最大的動能,自然還是來自於中國大陸的市場成長商機。目前大陸1年的工具機消費量大約為198億美元,其中估計有一半是CNC工具機,這是友嘉集團的主力拓銷目標。
問:中國大陸市場商機,是各國工具機業者兵家所爭之地,友嘉集團如何有把握可以取得大陸市場商機?
答:友嘉集團的技術與品質未必能比得上日本或德國,但友嘉可以為大陸廠商提供快速與在地的服務,加上大陸小型汽車當道,汽車與零組件業者都有降低成本的壓力,台灣工具機相對於德國及日本的工具機成本效益比,顯然更具有競爭能力。
問:友嘉集團要達到500億元的營業規模,最欠缺什麼?
答:訂單與財務資源友嘉集團都不欠,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人才。就單一同仁的戰鬥力,友嘉集團未必是最強的,但經營團隊組合後,友嘉集團要成為最具有實力者,這需要有更多人才加入。
2010-03-19 工商時報 【記者張令慧/專訪】
看好中國大陸工具機市場的需求成長,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指出,今年在兩岸將擴建7個工廠,期能使友嘉集團工具機事業部門的營收,由今年新台幣180億元,到2016年成長至550億元。
面對中國大陸官方全力支持大陸工具機廠全球收購政策,以及對台灣可能帶來的競爭威脅與成長機會,朱志洋呼籲國內工具機業應當進行整合,以打團體戰來面對大陸的威脅與市場商機。以下是對朱志洋訪談記要:
問:工具機事業在2016年要達成550億元的營業目標,須如何作到?
答:友嘉集團今年擴廠行動,就是為了未來的成長預作準備。在完成擴廠後,友嘉集團的月產能規模可有現在的700,成長至1600台。至於集團成長最大的動能,自然還是來自於中國大陸的市場成長商機。目前大陸1年的工具機消費量大約為198億美元,其中估計有一半是CNC工具機,這是友嘉集團的主力拓銷目標。
問:中國大陸市場商機,是各國工具機業者兵家所爭之地,友嘉集團如何有把握可以取得大陸市場商機?
答:友嘉集團的技術與品質未必能比得上日本或德國,但友嘉可以為大陸廠商提供快速與在地的服務,加上大陸小型汽車當道,汽車與零組件業者都有降低成本的壓力,台灣工具機相對於德國及日本的工具機成本效益比,顯然更具有競爭能力。
問:友嘉集團要達到500億元的營業規模,最欠缺什麼?
答:訂單與財務資源友嘉集團都不欠,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人才。就單一同仁的戰鬥力,友嘉集團未必是最強的,但經營團隊組合後,友嘉集團要成為最具有實力者,這需要有更多人才加入。
2010年3月9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2010-03-09】環泰(4207)董事長康國鋒專訪紀要
環泰 今年獲利拚翻倍
【經濟日報╱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 2010.03.09 02:32 am
環泰董事長康國鋒表示,糖價長期看漲,環泰今年進入獲利豐收期。
記者邱馨儀/攝影
國內最大果糖廠環泰(4207)獲利進入豐收期,董事長康國鋒表示,連最不賺錢的果糖,今年起就呈現供不應求榮景,加上奶精、糊精等高毛利產品銷售占比提升,「今年的獲利可望超過一倍」,更看好長期獲利表現。
首度接受媒體專訪的康國鋒說,中國、印度崛起,全球大增25億食糖人口,「每人多吃1公斤糖,就夠讓整個台灣吃五年」,糖價長期看漲,對果糖與甜味劑是大利多。
環泰積極擴充產能,唐國鋒喊出五年內營收要成長兩倍挑戰50億元,成為台灣、東南亞最大的甜味劑王國。以下是康國鋒專訪紀要:
問:對於近期果糖價格行情的看法?
答:果糖與砂糖具有替代性,只要砂糖漲、果糖就會漲,糖價又跟新興國家密切相關;現在歐美的人均年食糖量約35至40公斤、台灣約20公斤,印度與中國還不到10公斤,但隨經濟發展,需求量正快速增加。
中、印兩國占全球總人口數約50%,只要每人多吃1公斤糖,就是大問題,若以台灣年均20公斤做水準,更意味著需求量再增加一倍。
再者,新興國家並非僅這兩國,而主要供給國卻頻頻歉收,這樣看來,砂糖價那有回檔的空間?果糖價又怎麼可能不漲?
問:國內果糖價格何時會再調漲?
答:預計第二季會再反應一波,這是繼元月漲7%後今年第二度漲價。
國際果糖價格通常是糖價的九成,但國內卻僅約六成,實在太低,最起碼也要到每公斤17元左右才合理。
問:對環泰今年的營運前景預估?
答:由於國內果糖價格偏低,飲料、糕餅業者紛紛改用果糖取代砂糖,今年初起,果糖就呈現嚴重供不應求情況,第二季又是傳統旺季,全年果糖銷售都維持旺季水準。
環泰雖然以果糖起家,但果糖占營收比重僅四成40%,最主要的獲利來自動輒30%、40%以上高毛利的奶精、糊精、山梨糖醇等。
果糖向來是環泰最不賺錢的事業,不過今年連果糖都會賺錢,加上高毛利率的奶精、麥芽糖寡糖等產品也都跟進漲價,今年整體營運將明顯優於去年。
問:環泰的長期規劃與願景?
答:環泰廠房分布台灣、東南亞的泰國、馬來西亞與越南,總產能約11.5萬公噸。下半年環泰將在彰化設立新廠,泰國果糖廠下半年起投產,而越南目前以貿易為主,也規劃設廠。
東協加一市場成立帶來很大的機會,環泰的願景是成為包括台灣、東南亞最大的甜味劑供應商。
為達到目標,我們已擬定長期的產能計畫,預定今年底,產能可望擴充將近一倍至20萬公噸,營收則以每年10億元的速度增加,五年內營收更將突破50億元。
【2010/03/09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經濟日報╱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 2010.03.09 02:32 am
環泰董事長康國鋒表示,糖價長期看漲,環泰今年進入獲利豐收期。
記者邱馨儀/攝影
國內最大果糖廠環泰(4207)獲利進入豐收期,董事長康國鋒表示,連最不賺錢的果糖,今年起就呈現供不應求榮景,加上奶精、糊精等高毛利產品銷售占比提升,「今年的獲利可望超過一倍」,更看好長期獲利表現。
首度接受媒體專訪的康國鋒說,中國、印度崛起,全球大增25億食糖人口,「每人多吃1公斤糖,就夠讓整個台灣吃五年」,糖價長期看漲,對果糖與甜味劑是大利多。
環泰積極擴充產能,唐國鋒喊出五年內營收要成長兩倍挑戰50億元,成為台灣、東南亞最大的甜味劑王國。以下是康國鋒專訪紀要:
問:對於近期果糖價格行情的看法?
答:果糖與砂糖具有替代性,只要砂糖漲、果糖就會漲,糖價又跟新興國家密切相關;現在歐美的人均年食糖量約35至40公斤、台灣約20公斤,印度與中國還不到10公斤,但隨經濟發展,需求量正快速增加。
中、印兩國占全球總人口數約50%,只要每人多吃1公斤糖,就是大問題,若以台灣年均20公斤做水準,更意味著需求量再增加一倍。
再者,新興國家並非僅這兩國,而主要供給國卻頻頻歉收,這樣看來,砂糖價那有回檔的空間?果糖價又怎麼可能不漲?
問:國內果糖價格何時會再調漲?
答:預計第二季會再反應一波,這是繼元月漲7%後今年第二度漲價。
國際果糖價格通常是糖價的九成,但國內卻僅約六成,實在太低,最起碼也要到每公斤17元左右才合理。
問:對環泰今年的營運前景預估?
答:由於國內果糖價格偏低,飲料、糕餅業者紛紛改用果糖取代砂糖,今年初起,果糖就呈現嚴重供不應求情況,第二季又是傳統旺季,全年果糖銷售都維持旺季水準。
環泰雖然以果糖起家,但果糖占營收比重僅四成40%,最主要的獲利來自動輒30%、40%以上高毛利的奶精、糊精、山梨糖醇等。
果糖向來是環泰最不賺錢的事業,不過今年連果糖都會賺錢,加上高毛利率的奶精、麥芽糖寡糖等產品也都跟進漲價,今年整體營運將明顯優於去年。
問:環泰的長期規劃與願景?
答:環泰廠房分布台灣、東南亞的泰國、馬來西亞與越南,總產能約11.5萬公噸。下半年環泰將在彰化設立新廠,泰國果糖廠下半年起投產,而越南目前以貿易為主,也規劃設廠。
東協加一市場成立帶來很大的機會,環泰的願景是成為包括台灣、東南亞最大的甜味劑供應商。
為達到目標,我們已擬定長期的產能計畫,預定今年底,產能可望擴充將近一倍至20萬公噸,營收則以每年10億元的速度增加,五年內營收更將突破50億元。
【2010/03/09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工商時報2010-03-08】泰偉電子(3064)董事長暨總經理楊南平專訪紀要
金門工商綜合區 泰偉轉型的試金石
2010-03-08 工商時報 【記者何英煒/專訪】
以商用遊戲機台為主要業務的泰偉電子(3064),董事長暨總經理楊南平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泰偉已經開始思考未來20-30年要做什麼?並擬定出一個轉型為觀光娛樂集團的計畫,試金石就是金門工商綜合區的開發案。
他表示,博弈結合觀光已是全球趨勢,大陸正全力扶植海南島成為東方夏威夷,目前已開放即開型彩票業務,被視為未來開放博弈的熱身賽,新加坡也有2個博弈世界要開幕;在週邊國家都這麼積極的情況下,台灣政府如果再不警覺,金門就玩完了;他呼籲政府動作要快,以免錯失商機。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泰偉去年第4季營收創新高,能否談一談今年第1季的展望?
答:客戶在第1季通常比較觀望,3月份歐洲有大型展覽,客戶會視展覽有什麼新機型再決定怎麼下單,因此,3月之後將出現所謂的替換市場,以義大利來說,每年就有10萬機台的替換商機。
傳統博弈產業正在變化和改革,歐洲的國家像西班牙、希臘、葡萄牙、英國等都已逐步放寬博弈法規,這對泰偉來說,是件好事。
問:泰偉剛拿到義大利視頻彩票機(VLT,Video Lottery Terminal)的經營權,未來商機有多大?
答:VLT相較於AWP(有獎機台,如吃角子老虎或拉霸機),不同之處在於單注金額較高、獎金也比較高;VLT一定要與政府連線,且每2.5秒開獎,政府可以即時監控和管理,與單機版的機台不同。
歐洲博弈機台將逐漸捨單機AWP,而改採連線式的AWP及VLT比例也一直在消長中,未來1-2年之間就可以看到整個轉換和改變。繼義大利市場後,今年相當有機會打進其他歐洲國家。
問:義大利的VLT市場,對泰偉年營收貢獻多少?
答:泰偉取得義大利VLT市場450台機器的執照、並參與經營,預計自今年暑假開始對公司營收產生貢獻,目前預期每年約有1億元以上。VLT的難度在於整個系統的設計能力,包括統計、機率、影像、動畫及遊戲設計等、門檻很高。近2年,泰偉將所賺的錢投入VLT的研發,使得公司利潤下降,但「今天不做、明天就後悔」,還好,這部分的投入、今年已經開花結果了,未來,我們還要成為VLT遊戲內容供應商,內容的毛利可以高達99%。
問:對於金門的工商綜合區開發案,有何願景和規畫?
答:金門與廈門太近了,未來可望成為共同商圈和經濟體,而且連結大金、小金的金門大橋就要蓋了,5年內,金廈大橋也有機會蓋,金門、廈門會連成一體,金門發展相當可期。
泰偉在金門所購得的2.4萬坪土地,將規畫為泰偉金門工商綜合區,也列入離島重大投資計畫,未來規畫有觀光飯店、Shopping mall、娛樂設施和劇院、及免稅精品Outlet商店,也考慮邀請一些不錯的植牙中心、微整型中心進駐,預期需要1-2年的規畫、拿到使用執照後1年內動工;今年的進度為變更地目和環評,在泰偉多年耕耘下,泰偉已經通過最具挑戰的環評。
問:金門工商綜合區的開發案預計要投入50億元,是否有引進策略合作夥伴的規畫?
答:我們會引進國際級的合作夥伴,但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金門未來公投通過要發展博弈、一種是沒有博弈;可能的合作對象包括商城業者、土地開發相關的建築業者、也有國際級的博弈業者。
對於金門開發及募資計劃,將透過泰偉轉投資的泰偉開發進行,預期要引進1億美元的資金。
2010-03-08 工商時報 【記者何英煒/專訪】
以商用遊戲機台為主要業務的泰偉電子(3064),董事長暨總經理楊南平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泰偉已經開始思考未來20-30年要做什麼?並擬定出一個轉型為觀光娛樂集團的計畫,試金石就是金門工商綜合區的開發案。
他表示,博弈結合觀光已是全球趨勢,大陸正全力扶植海南島成為東方夏威夷,目前已開放即開型彩票業務,被視為未來開放博弈的熱身賽,新加坡也有2個博弈世界要開幕;在週邊國家都這麼積極的情況下,台灣政府如果再不警覺,金門就玩完了;他呼籲政府動作要快,以免錯失商機。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泰偉去年第4季營收創新高,能否談一談今年第1季的展望?
答:客戶在第1季通常比較觀望,3月份歐洲有大型展覽,客戶會視展覽有什麼新機型再決定怎麼下單,因此,3月之後將出現所謂的替換市場,以義大利來說,每年就有10萬機台的替換商機。
傳統博弈產業正在變化和改革,歐洲的國家像西班牙、希臘、葡萄牙、英國等都已逐步放寬博弈法規,這對泰偉來說,是件好事。
問:泰偉剛拿到義大利視頻彩票機(VLT,Video Lottery Terminal)的經營權,未來商機有多大?
答:VLT相較於AWP(有獎機台,如吃角子老虎或拉霸機),不同之處在於單注金額較高、獎金也比較高;VLT一定要與政府連線,且每2.5秒開獎,政府可以即時監控和管理,與單機版的機台不同。
歐洲博弈機台將逐漸捨單機AWP,而改採連線式的AWP及VLT比例也一直在消長中,未來1-2年之間就可以看到整個轉換和改變。繼義大利市場後,今年相當有機會打進其他歐洲國家。
問:義大利的VLT市場,對泰偉年營收貢獻多少?
答:泰偉取得義大利VLT市場450台機器的執照、並參與經營,預計自今年暑假開始對公司營收產生貢獻,目前預期每年約有1億元以上。VLT的難度在於整個系統的設計能力,包括統計、機率、影像、動畫及遊戲設計等、門檻很高。近2年,泰偉將所賺的錢投入VLT的研發,使得公司利潤下降,但「今天不做、明天就後悔」,還好,這部分的投入、今年已經開花結果了,未來,我們還要成為VLT遊戲內容供應商,內容的毛利可以高達99%。
問:對於金門的工商綜合區開發案,有何願景和規畫?
答:金門與廈門太近了,未來可望成為共同商圈和經濟體,而且連結大金、小金的金門大橋就要蓋了,5年內,金廈大橋也有機會蓋,金門、廈門會連成一體,金門發展相當可期。
泰偉在金門所購得的2.4萬坪土地,將規畫為泰偉金門工商綜合區,也列入離島重大投資計畫,未來規畫有觀光飯店、Shopping mall、娛樂設施和劇院、及免稅精品Outlet商店,也考慮邀請一些不錯的植牙中心、微整型中心進駐,預期需要1-2年的規畫、拿到使用執照後1年內動工;今年的進度為變更地目和環評,在泰偉多年耕耘下,泰偉已經通過最具挑戰的環評。
問:金門工商綜合區的開發案預計要投入50億元,是否有引進策略合作夥伴的規畫?
答:我們會引進國際級的合作夥伴,但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金門未來公投通過要發展博弈、一種是沒有博弈;可能的合作對象包括商城業者、土地開發相關的建築業者、也有國際級的博弈業者。
對於金門開發及募資計劃,將透過泰偉轉投資的泰偉開發進行,預期要引進1億美元的資金。
【經濟日報2010-03-08】南科(2408)總經理連日昌訪談紀要
南科低耗能 營運利器
【經濟日報╱記者何易霖/台北報導】 2010.03.08 04:20 am
南科總經理連日昌表示,今年DRAM市場將一路旺,南科領先同業切入手機等新應用。
(本報系資料庫)
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大廠南科(2408)成功切入行動記憶體等低耗能(low power)應用領域,已送樣一線智慧型手機大廠,鎖定NOKIA、蘋果、宏達電(2498)等大廠供貨,下半年起挹注營運,由於相關產品的利潤好,將是今年南科的新秘密武器。
南科總經理連日昌表示,今年DRAM市場一路旺,南科領先同業切入手機等新應用,也會持續強化製程技術。
除50奈米邁入量產,42奈米也將送樣,今年底產出將是年初的兩倍,成本競爭力大增,並著手更先進的20奈米研發,製程布局已拉長至三個世代,是台灣最有競爭力的DRAM廠。以下是訪談紀要:
需求強勁 被客戶追著跑
問:如何看今年DRAM市場發展?
答:今年第一季起終端需求就比往年強勁,加上數位電視、DVD等消費性電子產品也增加記憶體的容量,使市場表現優於預期。
加上各大晶片廠都沒有新開出產能,今年市況應該會很不錯。
尤其各大DRAM廠沒有新增產能,供給量只能靠業者製程微縮增加產出,但需求持續強勁,南科目前處在「被客戶追著跑」情況,預期第二季後的市場成長性更顯著,表現優於首季,下半年傳統旺季需求也很樂觀。
問:南科今年的布局?
答:技術上仍以先進製程研發為主,也將開拓新應用。
今年布局 製程研發為主
南科趕搭可攜式電子產品風潮,開發行動記憶體等低耗能產品。
今年最重要的里程碑是與合作夥伴美光(Micro)共同研發的低耗能DRAM,將開始挹注營運。
南科低耗能DRAM產品從256Mb到1Gb以上都有,提供客戶完整解決方案,已送樣一線智慧型手機大廠,鎖定NOKIA、蘋果、宏達電等為主要客戶。
這類產品利潤好,價格也無標準型記憶體有暴漲暴跌的風險,是今年的秘密武器。
南科將從下半年開始針對低耗能產品出貨,估計今年占營收比重約3%。南科並非手機廠,不像三星等會和客戶有競爭的問題,因此相關產品爆發力強,明年將更顯著成長。
問:南科先進製程布局藍圖為何?
答:南科旗下12吋廠目前每月投片量3萬片,68奈米與50奈米製程都有。其中68奈米良率趨於穩定,已有DDR3產品,正加快50奈米的腳步;50奈米1Gb DDR2已完成客戶認證,2Gb DDR3送樣中。
42奈米 下半年將量產
南科現在已無前技術夥伴奇夢達(Qimonda)的溝槽式(Trench)製程,全數以美光的堆疊式(Stack)技術投片。
預計第二季時,68奈米與50奈米投片比重各達五成。
南科今年沒有興建新廠規畫,但日後會逐步將12吋廠的月產能提升至5萬片。最新42奈米製程技術也已到位,將在第二季送樣,下半年開始量產,透過製程轉換,年底出貨量可比年初成長200%。
南科也與美光攜手開發30奈米世代技術,並為20奈米世代技術進行準備,製程能力推演將是南科後續最重要的依靠。
問:8吋廠是否有前進大陸設廠的規畫?
答:南科8吋廠月產能約3萬片,從事代工及非標準型記憶體製造,目前在台灣營運狀況良好,不考慮轉往大陸發展。
很多人覺得去大陸發展不錯,但我認為要仔細思量產品線定位,該做什麼?去了有沒有競爭力?絕對不是「為設廠而設廠」。如果是「為設廠而設廠」,南科是不會做。
【2010/03/08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經濟日報╱記者何易霖/台北報導】 2010.03.08 04:20 am
南科總經理連日昌表示,今年DRAM市場將一路旺,南科領先同業切入手機等新應用。
(本報系資料庫)
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大廠南科(2408)成功切入行動記憶體等低耗能(low power)應用領域,已送樣一線智慧型手機大廠,鎖定NOKIA、蘋果、宏達電(2498)等大廠供貨,下半年起挹注營運,由於相關產品的利潤好,將是今年南科的新秘密武器。
南科總經理連日昌表示,今年DRAM市場一路旺,南科領先同業切入手機等新應用,也會持續強化製程技術。
除50奈米邁入量產,42奈米也將送樣,今年底產出將是年初的兩倍,成本競爭力大增,並著手更先進的20奈米研發,製程布局已拉長至三個世代,是台灣最有競爭力的DRAM廠。以下是訪談紀要:
需求強勁 被客戶追著跑
問:如何看今年DRAM市場發展?
答:今年第一季起終端需求就比往年強勁,加上數位電視、DVD等消費性電子產品也增加記憶體的容量,使市場表現優於預期。
加上各大晶片廠都沒有新開出產能,今年市況應該會很不錯。
尤其各大DRAM廠沒有新增產能,供給量只能靠業者製程微縮增加產出,但需求持續強勁,南科目前處在「被客戶追著跑」情況,預期第二季後的市場成長性更顯著,表現優於首季,下半年傳統旺季需求也很樂觀。
問:南科今年的布局?
答:技術上仍以先進製程研發為主,也將開拓新應用。
今年布局 製程研發為主
南科趕搭可攜式電子產品風潮,開發行動記憶體等低耗能產品。
今年最重要的里程碑是與合作夥伴美光(Micro)共同研發的低耗能DRAM,將開始挹注營運。
南科低耗能DRAM產品從256Mb到1Gb以上都有,提供客戶完整解決方案,已送樣一線智慧型手機大廠,鎖定NOKIA、蘋果、宏達電等為主要客戶。
這類產品利潤好,價格也無標準型記憶體有暴漲暴跌的風險,是今年的秘密武器。
南科將從下半年開始針對低耗能產品出貨,估計今年占營收比重約3%。南科並非手機廠,不像三星等會和客戶有競爭的問題,因此相關產品爆發力強,明年將更顯著成長。
問:南科先進製程布局藍圖為何?
答:南科旗下12吋廠目前每月投片量3萬片,68奈米與50奈米製程都有。其中68奈米良率趨於穩定,已有DDR3產品,正加快50奈米的腳步;50奈米1Gb DDR2已完成客戶認證,2Gb DDR3送樣中。
42奈米 下半年將量產
南科現在已無前技術夥伴奇夢達(Qimonda)的溝槽式(Trench)製程,全數以美光的堆疊式(Stack)技術投片。
預計第二季時,68奈米與50奈米投片比重各達五成。
南科今年沒有興建新廠規畫,但日後會逐步將12吋廠的月產能提升至5萬片。最新42奈米製程技術也已到位,將在第二季送樣,下半年開始量產,透過製程轉換,年底出貨量可比年初成長200%。
南科也與美光攜手開發30奈米世代技術,並為20奈米世代技術進行準備,製程能力推演將是南科後續最重要的依靠。
問:8吋廠是否有前進大陸設廠的規畫?
答:南科8吋廠月產能約3萬片,從事代工及非標準型記憶體製造,目前在台灣營運狀況良好,不考慮轉往大陸發展。
很多人覺得去大陸發展不錯,但我認為要仔細思量產品線定位,該做什麼?去了有沒有競爭力?絕對不是「為設廠而設廠」。如果是「為設廠而設廠」,南科是不會做。
【2010/03/08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0年3月5日 星期五
【工商時報2010-03-04】聚陽(1477)董事長周理平訪談摘要
人物專訪-周理平:3~5年營收要衝300億
2010-03-04 工商時報 【記者彭暄貽╱專訪】
聚陽(1477)今年適逢20週年,董事長周理平勾勒未來3至5年內的新階段衝刺藍圖。周理平表示,聚陽將以每年營收年增20%為衝刺目標,寄望3至5年內,將整體營收規模從去年130億元,向上推升達300億元水準。以下為訪談摘要:
問:聚陽今年適逢成立20週年,下一階段發展計畫?
答:聚陽採取掌握美國市場前十大零售商的模式,以協同設計的方式替客戶代工創造產品價值;過去多以美國市場為主力,比重約達90%。
下一階段將以歐洲、日本及大陸市場為新衝刺焦點;其中,歐洲市場因已耕耘一段時間,加上客戶多由領導品牌,伴隨全球布局推升,訂單效益可望逐步發揮。大陸、日本則是後續相繼強化的版圖。
問:外包、自製的規劃方向?
答:近年相繼新增H&M、ZARA等新客戶,未來台商麗嬰房、大陸品牌廠李寧等都是持續接觸、耕耘的對象。去年外包、自行生產製造比重為15%、85%,今年配合新單、新增產能布局,出貨比重約為14%、86%。考量營運穩健,未來將以外包20%、自製80%為努力目標。
問:產能布局考量?
答:目前全球生產據點包括大陸、越南、印尼柬埔寨以及菲律賓。為了要有效降低成本,聚陽將持續對產區產能進行調整,未來將全球產能布局放在印尼、柬埔寨及越南三個地區,生產成本較高的菲律賓跟中國產能則持續縮減。
預計今年3月中旬赴孟加拉設立辦事處,第三季開始接單,展開外包運作;一旦確定投資,初期生產廠規模將約20至30條生產線,投資資金約300、400萬美元,藉此奠定新階段的產能需求能量。
2010-03-04 工商時報 【記者彭暄貽╱專訪】
聚陽(1477)今年適逢20週年,董事長周理平勾勒未來3至5年內的新階段衝刺藍圖。周理平表示,聚陽將以每年營收年增20%為衝刺目標,寄望3至5年內,將整體營收規模從去年130億元,向上推升達300億元水準。以下為訪談摘要:
問:聚陽今年適逢成立20週年,下一階段發展計畫?
答:聚陽採取掌握美國市場前十大零售商的模式,以協同設計的方式替客戶代工創造產品價值;過去多以美國市場為主力,比重約達90%。
下一階段將以歐洲、日本及大陸市場為新衝刺焦點;其中,歐洲市場因已耕耘一段時間,加上客戶多由領導品牌,伴隨全球布局推升,訂單效益可望逐步發揮。大陸、日本則是後續相繼強化的版圖。
問:外包、自製的規劃方向?
答:近年相繼新增H&M、ZARA等新客戶,未來台商麗嬰房、大陸品牌廠李寧等都是持續接觸、耕耘的對象。去年外包、自行生產製造比重為15%、85%,今年配合新單、新增產能布局,出貨比重約為14%、86%。考量營運穩健,未來將以外包20%、自製80%為努力目標。
問:產能布局考量?
答:目前全球生產據點包括大陸、越南、印尼柬埔寨以及菲律賓。為了要有效降低成本,聚陽將持續對產區產能進行調整,未來將全球產能布局放在印尼、柬埔寨及越南三個地區,生產成本較高的菲律賓跟中國產能則持續縮減。
預計今年3月中旬赴孟加拉設立辦事處,第三季開始接單,展開外包運作;一旦確定投資,初期生產廠規模將約20至30條生產線,投資資金約300、400萬美元,藉此奠定新階段的產能需求能量。
2010年3月2日 星期二
【工商時報2010-03-01】特力集團董事長何湯雄專訪記要
人物專訪-跳躍式策略 挑戰營收倍增
2010-03-01 工商時報 【記者張令慧/專訪】
對於2014年為特力零售事業部訂下300億元,也就是比去年要成長1倍的目標,特力集團董事長何湯雄說,這必須仰賴跳躍式的策略,自創品牌的「東隆」牌廚具,以及與建設公司、水電行及成屋裝修工班建立的策略合作夥伴關係,將是特力集團零售事業快速成長的主要動能,特力集團則定位為服務網路的「Power Center」與零售資源的整合者。
對於今年的經濟景氣,何湯雄則相當有信心地說,貿易與零售業的景氣都可以被樂觀期待。以下是專訪記要:
問:特力買下東隆公司的股權已經3年多,為何今年才進行策略的大突破?
答:特力買下東隆公司股權後,就規畫將門鎖的部份生產基地移往菲律賓,以降低製造成本,台灣東隆則要切入廚具3G設備,但進度一直相當緩慢。除了東隆五金的員工多半不願離鄉背井前往菲律賓外,特力零售事業部還未完全整合也是關鍵。因特力零售集團在2008年完成股份整合,並於去年完成組織的建置後,東隆的3G新事業目前才進入水到渠成階段。
問:今年特力零售事業在兩岸的布局策略為何?
答:目前特力在大陸的HOLA零售據點已有20家,今年將會持續增加6至10家,至於台灣的零售事業,除了南崁1萬坪的旗艦店預計於2011年開幕外,作為特力集團為顧客提供整體終身服務的「Power Center」會是今年集團擴增與規畫設置的重點。
問:你為何對今年的貿易與零售業的營運前景抱持樂觀?
答:從貿易部門1月的營運來看,除了今年歐美市場的買氣已經逐漸起來外,更重要的是,美國沃爾瑪(Wall Mart)已開始整合供應商體系,要縮小供應當的家數,特力會是Wall Mart的主要供應商,而Wall Mart減少供應商的策略,其它的零售業者勢必會跟進,這將使特力有集團擴增對歐美零售商的業務機會。
至於零售部門則可望在兩岸簽定ECFA,帶動台灣房地產及經濟的成長後,有更佳的成長動能。
2010-03-01 工商時報 【記者張令慧/專訪】
對於2014年為特力零售事業部訂下300億元,也就是比去年要成長1倍的目標,特力集團董事長何湯雄說,這必須仰賴跳躍式的策略,自創品牌的「東隆」牌廚具,以及與建設公司、水電行及成屋裝修工班建立的策略合作夥伴關係,將是特力集團零售事業快速成長的主要動能,特力集團則定位為服務網路的「Power Center」與零售資源的整合者。
對於今年的經濟景氣,何湯雄則相當有信心地說,貿易與零售業的景氣都可以被樂觀期待。以下是專訪記要:
問:特力買下東隆公司的股權已經3年多,為何今年才進行策略的大突破?
答:特力買下東隆公司股權後,就規畫將門鎖的部份生產基地移往菲律賓,以降低製造成本,台灣東隆則要切入廚具3G設備,但進度一直相當緩慢。除了東隆五金的員工多半不願離鄉背井前往菲律賓外,特力零售事業部還未完全整合也是關鍵。因特力零售集團在2008年完成股份整合,並於去年完成組織的建置後,東隆的3G新事業目前才進入水到渠成階段。
問:今年特力零售事業在兩岸的布局策略為何?
答:目前特力在大陸的HOLA零售據點已有20家,今年將會持續增加6至10家,至於台灣的零售事業,除了南崁1萬坪的旗艦店預計於2011年開幕外,作為特力集團為顧客提供整體終身服務的「Power Center」會是今年集團擴增與規畫設置的重點。
問:你為何對今年的貿易與零售業的營運前景抱持樂觀?
答:從貿易部門1月的營運來看,除了今年歐美市場的買氣已經逐漸起來外,更重要的是,美國沃爾瑪(Wall Mart)已開始整合供應商體系,要縮小供應當的家數,特力會是Wall Mart的主要供應商,而Wall Mart減少供應商的策略,其它的零售業者勢必會跟進,這將使特力有集團擴增對歐美零售商的業務機會。
至於零售部門則可望在兩岸簽定ECFA,帶動台灣房地產及經濟的成長後,有更佳的成長動能。
【工商時報2010-03-01】頎邦董事長吳非艱訪問紀要
LCD驅動IC封測整合 有助價格穩定
2010-03-01 工商時報 【記者涂志豪/專訪】
LCD驅動IC封測廠頎邦科技(6147)與飛信半導體(3063)將於4月1日正式合併,新頎邦將成為全球最大LCD驅動IC封測廠,頎邦董事長吳非艱表示,頎邦與飛信合併後,新頎邦在LCD驅動IC封測市場的產業龍頭地位已經確立,並期待今年營收突破百億元大關。以下是訪問紀要:
問:頎邦合併飛信有何效應?
答:頎邦去年底宣布合併飛信,兩家公司1月底共同舉行股東臨時會並通過合併案,合併基準日雖暫定6月1日,但有機會提前合併基準日(已確定為4月1日)。由於上游面板廠已開始進行整併,後段封測廠的確需要更大的經濟規模,才能與上游有更好的整合,新頎邦除了新增仁寶成為大股東之外,也將穩居全球LCD驅動IC封測廠地位,對於接下來的合併效應相當看好,且有信心在雙方整合調整之後,將可以更加穩定市場價格,減少同業間的降價競爭,進而創造更多商機。
問:對今年LCD驅動IC封測市場景氣看法為何?
答:由於去年第4季及今年第1季上游面板廠出貨暢旺,電視及筆電等面板需求強勁,但LCD驅動IC去年底庫存已經過低,現在整個LCD驅動IC的生產鏈已出現產能不足問題,預計3月後,上游晶圓代工產能將會不足,測試產能也會不足,而封裝產能在第2季後也會有供不應求情況。
此外,日本IDM廠陸續關閉自家封測廠,韓國業者雖提高LCD驅動IC投片量,但後段封測產能擴充幅度有限,所以今年日韓IDM廠客戶將會擴大委外代工,這對已經整合的封測業者來說,將是件提高營收及獲利的好機會。而今年LCD驅動IC跨入12吋廠投片,新頎邦又是唯一可提供12吋晶圓植金凸塊及晶片封測的業者,加上12吋金凸塊的黃金成本100%轉嫁給客戶,新頎邦將成為此一趨勢下最大受惠者。
問:頎邦今年有什麼投資計劃?
答:頎邦預估今年資本支出預估15億元,較去年增加1.1倍,其中5成將用來擴充測試設備,3成增加12吋金凸塊產能,其它部分則用來去製程瓶頸以提高機台使用效率。由於現在客戶備貨積極,首季產能利用率可望回升到95%,營收將回到去年第3季水準,單月營收將有機會挑戰歷史新高。
問:對今年半導體市場景氣看法為何?
答:現在看來雖然訂單能見度達第2季,但不排除下半年可能會因面板銷售不如預期,而再度出現庫存調整,不過近兩年來,電子市場受到金融海嘯風暴衝擊,整個景氣循環的週期都被打亂,過去以歐美市場馬首是瞻,但現在中國大陸市場重要性愈來愈高。中國的內需市場有3大旺季,包括農曆春節、五一長假、十一長假等,對於過去過度倚重歐美市場的電子業或半導體業者來說,這應該是個好現象。
2010-03-01 工商時報 【記者涂志豪/專訪】
LCD驅動IC封測廠頎邦科技(6147)與飛信半導體(3063)將於4月1日正式合併,新頎邦將成為全球最大LCD驅動IC封測廠,頎邦董事長吳非艱表示,頎邦與飛信合併後,新頎邦在LCD驅動IC封測市場的產業龍頭地位已經確立,並期待今年營收突破百億元大關。以下是訪問紀要:
問:頎邦合併飛信有何效應?
答:頎邦去年底宣布合併飛信,兩家公司1月底共同舉行股東臨時會並通過合併案,合併基準日雖暫定6月1日,但有機會提前合併基準日(已確定為4月1日)。由於上游面板廠已開始進行整併,後段封測廠的確需要更大的經濟規模,才能與上游有更好的整合,新頎邦除了新增仁寶成為大股東之外,也將穩居全球LCD驅動IC封測廠地位,對於接下來的合併效應相當看好,且有信心在雙方整合調整之後,將可以更加穩定市場價格,減少同業間的降價競爭,進而創造更多商機。
問:對今年LCD驅動IC封測市場景氣看法為何?
答:由於去年第4季及今年第1季上游面板廠出貨暢旺,電視及筆電等面板需求強勁,但LCD驅動IC去年底庫存已經過低,現在整個LCD驅動IC的生產鏈已出現產能不足問題,預計3月後,上游晶圓代工產能將會不足,測試產能也會不足,而封裝產能在第2季後也會有供不應求情況。
此外,日本IDM廠陸續關閉自家封測廠,韓國業者雖提高LCD驅動IC投片量,但後段封測產能擴充幅度有限,所以今年日韓IDM廠客戶將會擴大委外代工,這對已經整合的封測業者來說,將是件提高營收及獲利的好機會。而今年LCD驅動IC跨入12吋廠投片,新頎邦又是唯一可提供12吋晶圓植金凸塊及晶片封測的業者,加上12吋金凸塊的黃金成本100%轉嫁給客戶,新頎邦將成為此一趨勢下最大受惠者。
問:頎邦今年有什麼投資計劃?
答:頎邦預估今年資本支出預估15億元,較去年增加1.1倍,其中5成將用來擴充測試設備,3成增加12吋金凸塊產能,其它部分則用來去製程瓶頸以提高機台使用效率。由於現在客戶備貨積極,首季產能利用率可望回升到95%,營收將回到去年第3季水準,單月營收將有機會挑戰歷史新高。
問:對今年半導體市場景氣看法為何?
答:現在看來雖然訂單能見度達第2季,但不排除下半年可能會因面板銷售不如預期,而再度出現庫存調整,不過近兩年來,電子市場受到金融海嘯風暴衝擊,整個景氣循環的週期都被打亂,過去以歐美市場馬首是瞻,但現在中國大陸市場重要性愈來愈高。中國的內需市場有3大旺季,包括農曆春節、五一長假、十一長假等,對於過去過度倚重歐美市場的電子業或半導體業者來說,這應該是個好現象。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