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應充:原物料 下半年漲更大
【經濟日報╱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 2009.06.27 03:35 am
味全董事長魏應充昨天宣布,明年開始發放股利。
記者邱馨儀/攝影
味全董事長魏應充昨(26)日表示接受本報專訪,針對下半年原物料價格動向提出警語。他說,受大陸、印度等新興國家崛起帶動需求,全球原物料回檔空間有限,下半年全球還將面臨通貨膨脹的威脅。
魏應充認為,通膨將造成油品、水價、電價等上揚,呼籲政府應有配套因應措施,避免造成社會問題。
魏應充言下之意,也意味食品業下半年決戰點,將是關鍵原料掌握。魏應充說,棕櫚油、黃豆價格已同步大漲,紐澳奶粉也暫停報價,要防止這些原料對該集團的衝擊,頂新集團已做好萬全準備,各項原料備料已到今年底。以下是他的訪談摘要:
問:你對食品的原物料包括黃豆、棕櫚油、奶粉等有何看法?
答:我不看空原物料後市,而且預期下半年會漲的比上半年還高。因為中國大陸與印度市場的需求太大,這些都是實質需求。一旦他們啟動進口,立刻會影響到全球原物料的供需,而且據我所知,這兩個國家所造成的這些原物料供需缺口正在擴大。
以棕櫚油而言,今年年初每公噸價格約400多美元,目前已漲到700多美元;黃豆也從每英斗800多美分漲到將近1,200美分;紐澳奶粉價格也止跌翻揚,廠商甚至暫停報價。
問:外界認為原物料大漲是浮濫的熱錢炒作,你的看法為何?
答:我並不完全認同。我覺得這些大宗物資大多有實質需求推升價格上漲。以近期大漲的沙拉油而言,沙拉油產業利潤雖然薄弱,但對需求的反應相當敏感,近期黃豆價格大漲,沙拉油直接反應成本,就意味著有實質的需求。
此外,大陸過去不太進口黃豆,現在一年超過3, 000萬公噸,已成為影響國際黃豆價格的關鍵因素,而且隨國民所得成長,民眾對食品與肉品的需求也會增加,黃豆價格自然也易漲難跌。
問:味全的採購策略,如何避免原物料價格波動的衝擊?
答:頂新集團主要使用的原物料包括奶粉、棕櫚油、砂糖、PET聚酯粒等,我們集團設有專責小組負責統合重要物資的採購。因年初我們就已預期到原物料將進入多頭走勢,年底前所需要的原物料都已備妥。味全也透過集團採購備料,因此,近期原物料價格波動,對味全和頂新集團影響有限。
問:下半年是否會有通膨問題?
答:目前看,通貨膨脹的趨勢很難避免,而且現在民眾的所得並未跟著提升,通膨給民眾的感受會更深,許多家庭的食衣住行費用都會增加。我認為政府應該針對水、電、油價等重要民生議題有完整的規劃,避免造成社會問題。
※延伸閱讀:
‧玉米黃豆飼料 大查價
‧飼料價上揚 下月還會漲
【2009/06/27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09年6月29日 星期一
【工商時報2009-06-29】中菲行董事暨執行副總裁林天送是訪談重點內容
4大策略讓中菲行戰勝不景氣
2009-06-29 工商時報 【張佩芬/專訪】
空貨運市場過去兩季衰退了近五成,但是中菲行卻照樣賺錢,該集團董事暨執行副總裁林天送指出,在地化、輕固定成本、完善的資訊系統加上嚴密的控管這四大策略,是讓公司在這一波金融海嘯當中,仍然能夠獲利的主因,公司今年所有投資計畫照樣進行,不但在中國大陸與美國的據點持續設立,宜蘭與彰化也已增設據點,積極迎接景氣的復甦。以下是訪談重點內容:
問:去年第四季開始,海空運承攬業多數呈現虧損狀況,中菲行為何仍可獲利?
答:公司要求業務衰退比例必須低於市場實際衰退比例,第一線的營業人員必須慎選客戶,將呆帳比例壓到最低,付款期限超過60天的案件,就要送到總裁辦公室去評估利潤與風險,公司放棄了一些客戶,但是也積極爭取到新的客戶。
在海外的據點,我們都採取在地化政策,像在中國大陸有1,050名員工,台灣只派了5個人,除了減少外派人員的支出,依循當地法令,該有的證照獎勵員工取得,才是長期經營之道。
另外只要業務量夠的點,我們就立刻設站,配合完善的資訊設備,是我們生存的最大利器,集團現行整合性電子商務服務平台與全球資訊系統已經在美國註冊,並啟動系統的增值專案,各地的經理人可以彈性依據當地客人要求,提供客製化服務,讓服務更到位。
輕固定成本,是我們長期不變的策略,這次金融海嘯,最傷的是固定資本高的企業,我們都維持不超過三分之一的原則,以策略聯盟方式與倉儲、陸運等相關業者合作。
問:因應金融海嘯,公司業務有哪些調整?
答:過去客戶採用海運或空運都有固定的習慣,現在為了降低運輸成本,已經調整為複合運輸,中菲行這幾年在海運部分持續強化,海運比重已經近三成,透過策略聯盟夥伴提供多元化的產品與提高附加價值,像今年年初泰國曼谷遭到紅衫軍包圍,機場運作受到影響時,利用邊境運輸,將貨載運到鄰近國家裝卸,這一方面我們在深圳與香港間已經有充分的實務操作經驗。
公司也針對中國大陸提升的進口比率與內銷市場,大陸市場很特殊,有開放內陸運輸給國外業者,我們12年前就已經與外經貿部的子公司合資設立中經得美,經營內陸運輸,目前擁有75%股權,有執照的進口報關、報檢人員我們都不缺。
問:公司今年有哪些投資計畫?
答:公司各項投資沒有因為景氣問題而暫緩,在美國的據點今年將從14個增加到20個,在中國大陸的點沒設限,隨時視需要增點,國內一樣兼顧,今年已經增加宜蘭與彰化兩個據點。
2009-06-29 工商時報 【張佩芬/專訪】
空貨運市場過去兩季衰退了近五成,但是中菲行卻照樣賺錢,該集團董事暨執行副總裁林天送指出,在地化、輕固定成本、完善的資訊系統加上嚴密的控管這四大策略,是讓公司在這一波金融海嘯當中,仍然能夠獲利的主因,公司今年所有投資計畫照樣進行,不但在中國大陸與美國的據點持續設立,宜蘭與彰化也已增設據點,積極迎接景氣的復甦。以下是訪談重點內容:
問:去年第四季開始,海空運承攬業多數呈現虧損狀況,中菲行為何仍可獲利?
答:公司要求業務衰退比例必須低於市場實際衰退比例,第一線的營業人員必須慎選客戶,將呆帳比例壓到最低,付款期限超過60天的案件,就要送到總裁辦公室去評估利潤與風險,公司放棄了一些客戶,但是也積極爭取到新的客戶。
在海外的據點,我們都採取在地化政策,像在中國大陸有1,050名員工,台灣只派了5個人,除了減少外派人員的支出,依循當地法令,該有的證照獎勵員工取得,才是長期經營之道。
另外只要業務量夠的點,我們就立刻設站,配合完善的資訊設備,是我們生存的最大利器,集團現行整合性電子商務服務平台與全球資訊系統已經在美國註冊,並啟動系統的增值專案,各地的經理人可以彈性依據當地客人要求,提供客製化服務,讓服務更到位。
輕固定成本,是我們長期不變的策略,這次金融海嘯,最傷的是固定資本高的企業,我們都維持不超過三分之一的原則,以策略聯盟方式與倉儲、陸運等相關業者合作。
問:因應金融海嘯,公司業務有哪些調整?
答:過去客戶採用海運或空運都有固定的習慣,現在為了降低運輸成本,已經調整為複合運輸,中菲行這幾年在海運部分持續強化,海運比重已經近三成,透過策略聯盟夥伴提供多元化的產品與提高附加價值,像今年年初泰國曼谷遭到紅衫軍包圍,機場運作受到影響時,利用邊境運輸,將貨載運到鄰近國家裝卸,這一方面我們在深圳與香港間已經有充分的實務操作經驗。
公司也針對中國大陸提升的進口比率與內銷市場,大陸市場很特殊,有開放內陸運輸給國外業者,我們12年前就已經與外經貿部的子公司合資設立中經得美,經營內陸運輸,目前擁有75%股權,有執照的進口報關、報檢人員我們都不缺。
問:公司今年有哪些投資計畫?
答:公司各項投資沒有因為景氣問題而暫緩,在美國的據點今年將從14個增加到20個,在中國大陸的點沒設限,隨時視需要增點,國內一樣兼顧,今年已經增加宜蘭與彰化兩個據點。
2009年6月23日 星期二
【工商時報2009-06-22】福裕(4513)公司總經理施丁禎訪談紀要
全力拚研發 固守大陸城池
2009-06-22 工商時報 【張令慧/專訪】
為迎接下一波的景氣作準備,福裕(4513)公司總經理施丁禎指出,福裕在戰略上,除了投下更多的資源,固守中國大陸市場的城池外,就是要全力拚研發、對採購設幾道閘門進行管控,以嚴控原物料的庫存,全盤達到去呆人與呆料。
儘管機械業的訂單衰退相當嚴重,但福裕在中國大陸市場的營業額還是成長,面對愈來愈激烈的價格競爭,福裕要如何維持在中國大陸市場的成長?以下是訪談的紀要:
問:中國大陸市場已經成為兵家所爭之地,您要如何維持在中國市場的贏家策略?
答:正因為在全球市場中,中國大陸市場的機械業景氣是一枝獨秀的,所以,也就成為各國機械廠商的焦點,不但日本、韓國等國的機械業都力爭在大陸市場出線,台灣的機械廠商更是蜂擁而出,連帶地也讓價格競爭愈來愈激烈,因此,福裕除了投下更多的資源,更積極拜訪顧客外,主要就是鎖定一些利基型的廠商,譬如:液壓幫浦、航太與相關的加工廠商。
問:除了中國大陸市場的維持外,福裕為因應景氣的變動,在內部的策略上,有進行哪些調整?
答:正因為不景氣,所以,更要做好研發,福裕就投入更多資源在新產品的開發上;此外,不景氣也是進行內部體質改善最佳的時刻,所以,福裕除了進行全集團員工的聯訓外,更是持續進行生產流程的改善,以及生產的系統化。
問:在去呆人及呆料的工作上,福裕做了哪些措施?
答:由於目前機械業所面對的最大問題,就是訂單還無法穩定,且景氣的前景還無法看清楚,所以,公司對於員工的晉用管理必須更謹慎,為了要達到去呆人,福裕採取的是寧願為趕工而加班,也不要浮用人員。
至於在去呆料上,福裕在原物料的採購策略上,更是做了大幅度的調整。過去,福裕會預估市場的需求,先做好原物料的採購規畫,但現在,在採購上則改採「補料」的原則,也就是有需要才採購,以防止物料閒置的情況發生。
為了避免過度採購,對採購單的控管,福裕就特別設立好幾個閘門,只有通過每一個閘門的審核與確認,才能下單採購。
2009-06-22 工商時報 【張令慧/專訪】
為迎接下一波的景氣作準備,福裕(4513)公司總經理施丁禎指出,福裕在戰略上,除了投下更多的資源,固守中國大陸市場的城池外,就是要全力拚研發、對採購設幾道閘門進行管控,以嚴控原物料的庫存,全盤達到去呆人與呆料。
儘管機械業的訂單衰退相當嚴重,但福裕在中國大陸市場的營業額還是成長,面對愈來愈激烈的價格競爭,福裕要如何維持在中國大陸市場的成長?以下是訪談的紀要:
問:中國大陸市場已經成為兵家所爭之地,您要如何維持在中國市場的贏家策略?
答:正因為在全球市場中,中國大陸市場的機械業景氣是一枝獨秀的,所以,也就成為各國機械廠商的焦點,不但日本、韓國等國的機械業都力爭在大陸市場出線,台灣的機械廠商更是蜂擁而出,連帶地也讓價格競爭愈來愈激烈,因此,福裕除了投下更多的資源,更積極拜訪顧客外,主要就是鎖定一些利基型的廠商,譬如:液壓幫浦、航太與相關的加工廠商。
問:除了中國大陸市場的維持外,福裕為因應景氣的變動,在內部的策略上,有進行哪些調整?
答:正因為不景氣,所以,更要做好研發,福裕就投入更多資源在新產品的開發上;此外,不景氣也是進行內部體質改善最佳的時刻,所以,福裕除了進行全集團員工的聯訓外,更是持續進行生產流程的改善,以及生產的系統化。
問:在去呆人及呆料的工作上,福裕做了哪些措施?
答:由於目前機械業所面對的最大問題,就是訂單還無法穩定,且景氣的前景還無法看清楚,所以,公司對於員工的晉用管理必須更謹慎,為了要達到去呆人,福裕採取的是寧願為趕工而加班,也不要浮用人員。
至於在去呆料上,福裕在原物料的採購策略上,更是做了大幅度的調整。過去,福裕會預估市場的需求,先做好原物料的採購規畫,但現在,在採購上則改採「補料」的原則,也就是有需要才採購,以防止物料閒置的情況發生。
為了避免過度採購,對採購單的控管,福裕就特別設立好幾個閘門,只有通過每一個閘門的審核與確認,才能下單採購。
【經濟日報2009-06-22】協禧(3071)董事長許榮傑的專訪摘要
協禧 拚獲利兩位數成長
【經濟日報╱記者李立達/台北報導】 2009.06.22 04:37 am
協禧董事長許榮傑。
記者侯永全/攝影
散熱風扇廠協禧(3071)從一線大廠到瀕臨倒閉,經過一年大力整頓,由虧轉盈。協禧董事長許榮傑指出,第三季營收季成長幅度有機會與去年同期31%相當,今年營收將與去年持平,但是透過發展非資訊科技(IT)產品,毛利率會改善,獲利成長將達雙位數。去年3月13日,施振榮主導的智融再造基金,宣布以每股5.2元參與協禧私募案,總計投資1.5億元,取得14.3%股權,成為協禧最大法人股東,並由智融主導經營。協禧前(2007)年大幅虧損,毛利率從2006年的21.78%,降至2007年的17.76%,前年每股虧損高達5.11元。
不過,在智融挹注資金,並整頓人事後,協禧從谷底重新出發,去年藉由產品組合改變,毛利率逐季攀升,全年毛利率重回21.77%;稅後純益6,682萬元,每股稅後純益0.33元。
去年下半年金融海嘯餘威仍然在,但協禧透過管理財,調整體質,去年毛利率仍逐季成長,稅後純益季季高。
協禧5月營收2.54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13.52%,但前五月營收12.01億元,僅較去年衰退5.68%,與散熱產業動輒衰退20%至30%,受金融海嘯的衝擊相對較小。協禧預估,第三季為IT產品出貨旺季,營收季增率將如去年,去年協禧第三季較第二季成長達30%。
經營策略 不重營收重產品
協禧今年將核心產品散熱風扇,當作撐竿跳的竿子,從IT業跳入非IT產業,包括遊戲機、家電、網通、汽車,經營績效今年可望逐步收割。以下是協禧董事長許榮傑的專訪摘要。
問:金融海嘯後座力持續發酵,協禧今年策略為何?
答:今年經營策略,不重營收,而重產品,也就是營收不要求比去年成長,但是透過調整產品組合,去改善獲利。我們也不會投資更多資本設廠擴產線,而是要將設備汰舊換新,增加生產效率。
協禧的核心產品就是散熱風扇,不會切入散熱模組,而IT散熱風扇是我們原本的基礎,這部分不會放(手),但是今年會更重視非IT產品。
因為散熱風扇不是只能走IT產業,只要有發電的發熱的電子產品,都需要散熱風扇,協禧的路子很廣。
問:今年前五月營收較去年衰退,但幅度遠較同業小,如何迴避金融海嘯衝擊?
答:我們將客戶分散,最大客戶營收占比也不會超過7%,避免風險,產品種類,也做分散,非IT產品占比逐步提高,因此相對於同業,我們受金融海嘯影響小很多。
今年營收 預估與去年持平
問:協禧下半年營運展望?
答:整體IT產業,第三季還是會有旺季效應產生,不過不用期待今年與去年第三季相同。
今年第一季很差,第二季在恢復元氣當中,至今年5、6月,已回到過去的產業頻率。
以協禧而言,有很穩定的單量,像是7月暑假到,遊戲機業績將會拉起來;小筆電部分,第三季將交貨,搭上學生的返校潮。
協禧第二季與第一季的營收稍微成長,至於第三季有機會與去年成長幅度相當。去年第三季營收較第二季成長31%。
全年來講,營收今年將與去年持平,但是透過發展非IT產品,毛利率會改善,獲利也會成長,獲利成長將達雙位數。
深耕非IT 營收占比達五成
問:為何要發展非IT產品?因為毛利率較佳?
答:沒錯。IT產業散熱風扇的毛利率,依照產品不同,從13%到22%都有,但是非IT產品的毛利率,卻能從18%到32%。其次,非IT產品的產品單價也較高,IT產業使用的風扇較小,與非IT產業風扇,兩者價差相差達四至八倍。
我們今年不會,也不需要擴充產能,而會在現有產能內,調整產品組合。
你想,如果持續出低毛利或低單價產品,是不可能成長,但若追求營收成長,就需要持續擴廠,但卻無法達到最佳獲利表現。
問:今年非IT產品線營收所占比重?
答:非IT產品的營收占比達五成,是我們今年目標,不是要降低IT散熱風扇的營收占比,而是提高非IT營收占比。
IT產品是養我們的量,但更補的是非IT產品。
問:今年非IT產品布局狀況?
答:非IT的散熱風扇,我們已經出貨的包括:冰箱、遊戲機、網通、汽車、電視及投影機。
微波爐的部分,仍在送樣階段。今年宅經濟發酵,遊戲機平台今年已開花結果,月出貨量達百萬顆,預計今年遊戲機將占我們營收6%至7%。
遊戲機主要分為電源供應器及主體的散熱風扇,目前協禧集中在電源供應器散熱,未來有機會做到主體部分。
汽車部分,也打入克萊斯勒及凱迪拉克等車廠,不過今年汽車業蕭條,但是在汽車業回春後,仍有機會。
問:冰箱的部分,中國家電下鄉,協禧業績是否受惠?
答:我們在冰箱的客戶,包括大陸海爾及美國奇異(GE)均已經出貨,已經在交貨。
不過由於出貨產品主要集中在高價位冰箱,家電下鄉沒有補助高價位冰箱,幫助不大。
不過家電下鄉確實帶動PC銷售,也讓我們在IT散熱風扇部分,受惠於家電下鄉政策。
問:IT散熱產品線,今年是否能成長?
答:我們IT產品,NB部分占兩成,從接案過程與客戶下單情況,與去年相較出貨仍然成長。
去年昆山廠月產能為120顆至150萬顆,今年已經達到200萬顆,預估今年出貨成長達兩位數。
我們在NB散熱風扇的市占率也在提升,從去年市占率約10%至12%,今年達到16%至17%。
今年包括小筆電與CULV(超低耗能)筆電,都要使用超薄型風扇,技術門檻很高,協禧是其中認證通過的風扇廠,已經出貨。
網通市場 要聚焦中國大陸
問:談到大陸市場,今年3G與WiMAX等網通市場,協禧是否也有布局?
答:今年電子廠,都會集中火力進軍網通,協禧今年目標在中國大陸,由於歐美今年受景氣影響,發展受限,沒有中國大陸明顯。目前網通主要客戶為中國電信的組裝廠,營業額每月僅500至600萬新台幣,從第二季起交貨,到第四季末將能看到更明顯成長。
問:今年搶單嚴重,毛利率會受擠壓,協禧能再改善?
答:哈哈(看著旁邊的總經理何志龍)毛利率,一定要改善,去年第一季智融私募的資金,已經到位,6月25日智融取得主導權,管理層級早已進駐。
去年第一季毛利率17.72%,第二季毛利率19.08%,第三季為24.26%,到第四季金融風暴開始了,毛利率為24.89%。
今年首季合併毛利率19.69%,較去年同期好,但還有改善空間。
公司會透過產品組合、制度組織更新與人員汰換,增加效率,持續調整。像是去年營業費用率,去年首季是16.64%,今年首季17.16%,改善空間就出來了。
【2009/06/2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經濟日報╱記者李立達/台北報導】 2009.06.22 04:37 am
協禧董事長許榮傑。
記者侯永全/攝影
散熱風扇廠協禧(3071)從一線大廠到瀕臨倒閉,經過一年大力整頓,由虧轉盈。協禧董事長許榮傑指出,第三季營收季成長幅度有機會與去年同期31%相當,今年營收將與去年持平,但是透過發展非資訊科技(IT)產品,毛利率會改善,獲利成長將達雙位數。去年3月13日,施振榮主導的智融再造基金,宣布以每股5.2元參與協禧私募案,總計投資1.5億元,取得14.3%股權,成為協禧最大法人股東,並由智融主導經營。協禧前(2007)年大幅虧損,毛利率從2006年的21.78%,降至2007年的17.76%,前年每股虧損高達5.11元。
不過,在智融挹注資金,並整頓人事後,協禧從谷底重新出發,去年藉由產品組合改變,毛利率逐季攀升,全年毛利率重回21.77%;稅後純益6,682萬元,每股稅後純益0.33元。
去年下半年金融海嘯餘威仍然在,但協禧透過管理財,調整體質,去年毛利率仍逐季成長,稅後純益季季高。
協禧5月營收2.54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13.52%,但前五月營收12.01億元,僅較去年衰退5.68%,與散熱產業動輒衰退20%至30%,受金融海嘯的衝擊相對較小。協禧預估,第三季為IT產品出貨旺季,營收季增率將如去年,去年協禧第三季較第二季成長達30%。
經營策略 不重營收重產品
協禧今年將核心產品散熱風扇,當作撐竿跳的竿子,從IT業跳入非IT產業,包括遊戲機、家電、網通、汽車,經營績效今年可望逐步收割。以下是協禧董事長許榮傑的專訪摘要。
問:金融海嘯後座力持續發酵,協禧今年策略為何?
答:今年經營策略,不重營收,而重產品,也就是營收不要求比去年成長,但是透過調整產品組合,去改善獲利。我們也不會投資更多資本設廠擴產線,而是要將設備汰舊換新,增加生產效率。
協禧的核心產品就是散熱風扇,不會切入散熱模組,而IT散熱風扇是我們原本的基礎,這部分不會放(手),但是今年會更重視非IT產品。
因為散熱風扇不是只能走IT產業,只要有發電的發熱的電子產品,都需要散熱風扇,協禧的路子很廣。
問:今年前五月營收較去年衰退,但幅度遠較同業小,如何迴避金融海嘯衝擊?
答:我們將客戶分散,最大客戶營收占比也不會超過7%,避免風險,產品種類,也做分散,非IT產品占比逐步提高,因此相對於同業,我們受金融海嘯影響小很多。
今年營收 預估與去年持平
問:協禧下半年營運展望?
答:整體IT產業,第三季還是會有旺季效應產生,不過不用期待今年與去年第三季相同。
今年第一季很差,第二季在恢復元氣當中,至今年5、6月,已回到過去的產業頻率。
以協禧而言,有很穩定的單量,像是7月暑假到,遊戲機業績將會拉起來;小筆電部分,第三季將交貨,搭上學生的返校潮。
協禧第二季與第一季的營收稍微成長,至於第三季有機會與去年成長幅度相當。去年第三季營收較第二季成長31%。
全年來講,營收今年將與去年持平,但是透過發展非IT產品,毛利率會改善,獲利也會成長,獲利成長將達雙位數。
深耕非IT 營收占比達五成
問:為何要發展非IT產品?因為毛利率較佳?
答:沒錯。IT產業散熱風扇的毛利率,依照產品不同,從13%到22%都有,但是非IT產品的毛利率,卻能從18%到32%。其次,非IT產品的產品單價也較高,IT產業使用的風扇較小,與非IT產業風扇,兩者價差相差達四至八倍。
我們今年不會,也不需要擴充產能,而會在現有產能內,調整產品組合。
你想,如果持續出低毛利或低單價產品,是不可能成長,但若追求營收成長,就需要持續擴廠,但卻無法達到最佳獲利表現。
問:今年非IT產品線營收所占比重?
答:非IT產品的營收占比達五成,是我們今年目標,不是要降低IT散熱風扇的營收占比,而是提高非IT營收占比。
IT產品是養我們的量,但更補的是非IT產品。
問:今年非IT產品布局狀況?
答:非IT的散熱風扇,我們已經出貨的包括:冰箱、遊戲機、網通、汽車、電視及投影機。
微波爐的部分,仍在送樣階段。今年宅經濟發酵,遊戲機平台今年已開花結果,月出貨量達百萬顆,預計今年遊戲機將占我們營收6%至7%。
遊戲機主要分為電源供應器及主體的散熱風扇,目前協禧集中在電源供應器散熱,未來有機會做到主體部分。
汽車部分,也打入克萊斯勒及凱迪拉克等車廠,不過今年汽車業蕭條,但是在汽車業回春後,仍有機會。
問:冰箱的部分,中國家電下鄉,協禧業績是否受惠?
答:我們在冰箱的客戶,包括大陸海爾及美國奇異(GE)均已經出貨,已經在交貨。
不過由於出貨產品主要集中在高價位冰箱,家電下鄉沒有補助高價位冰箱,幫助不大。
不過家電下鄉確實帶動PC銷售,也讓我們在IT散熱風扇部分,受惠於家電下鄉政策。
問:IT散熱產品線,今年是否能成長?
答:我們IT產品,NB部分占兩成,從接案過程與客戶下單情況,與去年相較出貨仍然成長。
去年昆山廠月產能為120顆至150萬顆,今年已經達到200萬顆,預估今年出貨成長達兩位數。
我們在NB散熱風扇的市占率也在提升,從去年市占率約10%至12%,今年達到16%至17%。
今年包括小筆電與CULV(超低耗能)筆電,都要使用超薄型風扇,技術門檻很高,協禧是其中認證通過的風扇廠,已經出貨。
網通市場 要聚焦中國大陸
問:談到大陸市場,今年3G與WiMAX等網通市場,協禧是否也有布局?
答:今年電子廠,都會集中火力進軍網通,協禧今年目標在中國大陸,由於歐美今年受景氣影響,發展受限,沒有中國大陸明顯。目前網通主要客戶為中國電信的組裝廠,營業額每月僅500至600萬新台幣,從第二季起交貨,到第四季末將能看到更明顯成長。
問:今年搶單嚴重,毛利率會受擠壓,協禧能再改善?
答:哈哈(看著旁邊的總經理何志龍)毛利率,一定要改善,去年第一季智融私募的資金,已經到位,6月25日智融取得主導權,管理層級早已進駐。
去年第一季毛利率17.72%,第二季毛利率19.08%,第三季為24.26%,到第四季金融風暴開始了,毛利率為24.89%。
今年首季合併毛利率19.69%,較去年同期好,但還有改善空間。
公司會透過產品組合、制度組織更新與人員汰換,增加效率,持續調整。像是去年營業費用率,去年首季是16.64%,今年首季17.16%,改善空間就出來了。
【2009/06/2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09年6月9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2009-06-08】宣德(5457)董事長陳進財訪談摘要
宣德新生 今年要賺錢
【經濟日報╱記者詹惠珠/台北報導】 2009.06.08 04:27 am
穩懋董事長陳進財即將出任宣德董事長。
記者詹惠珠/攝影
宣德(5457)將在6月19日的股東常會上改選董監事,全球最大砷化鎵晶圓代工廠穩懋將取得二席董事,並由穩懋董事長陳進財擔任宣德董事長。陳進財表示,未來宣德會從一家連接器廠轉型為高階零組件廠,今年可望轉虧為盈。
穩懋入主宣德後,資金、客戶、管理、策略布局將全部到位,讓宣德不再是單純的連接器廠,而是具有太陽能LED路燈、微波通訊連接器(RF)、防電磁波干擾(EMI)鍍膜等聚焦在零組件的公司。
今年起,宣德已投入太陽能LED路燈,並再取得英國的新訂單,同時還在進行二項殺手級的新產品,一是可以360度旋轉應用在手機和筆記型電腦(NB)的移動鍵(Navigator) ,一是防電磁波干擾(EMI)鍍膜。
打入大廠供應鏈 出貨倍增
另一方面,宣德的微波通訊連接器(RF)打入英業達、廣達、華碩、華寶、緯創等供應鏈,並供不應求,宣德將再開六台機台,滿足目前需求。
透過穩懋的國外客戶,日本大廠也將與宣德策略聯盟,釋出委外訂單。在股東常會後,陳進財可望出任宣德董事長,陳進財的目標是將宣德打造成一家每股獲利3元到4元的公司。以下是陳進財訪談摘要:
問:連接器上市櫃公司如此多,你當初為何會相中宣德,並參與宣德私募?
答:宣德在去年金融海嘯後,有資金和營運的需求,與我同在扶輪社的江長霖董事長邀請我參與宣德私募案,策略布局一向是我的專長,在評估宣德的研發和自動化能力後,了解宣德的產品品質好,只是在生產、銷售管理上未善盡人意,且宣德的產品是手機和NB大廠都用得到的,在肯定宣德的產業鏈、技術能力等客觀條件後,再評估我自己組織改造和財務的主觀條件後,就決定投資宣德。
另一方面,引起我興趣的是,宣德有新的事業,即LED太陽能路燈,目前我投資的穩懋是三五族的化合物半導體,廣鎵是LED產業,穩懋在投資太陽能模組廠奈米龍(已改名為景懋)後,並與大陸的陽光光源合作,這些轉投資都可以互相串連起來。
事實上,穩懋對宣德的業務拓展有相當大的助益。穩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純砷化鎵晶圓代工廠,生產的砷化鎵微波通訊晶片主要應用在手機、NB等上,因此手機、NB大廠都是穩懋的客戶。
宣德生產的RF正需要這些通路,在經過半年努力後,宣德已順利打入英業達、廣達、華寶、華碩、緯創等大廠,RF出貨量也大增,從原本一個月只有出貨300萬個,目前已增加三倍到1,200萬個,且宣德現在還準備再開六台機台,到1,800萬個。一旦通路打開,對宣德就如虎添翼。
廣鎵的大股東英業達董事長葉國一,甚至對採購交待:「要把宣德當作自己的公司。」這種情義相挺,對宣德是很大的鼓勵。
問:宣德今年6月19日的股東常會董監改選,你會出任宣德董事長嗎?
答:原本江董找我來,就是希望我接董事長,但我當時反對召開股東臨時會,才暫時掛名策略長,穩懋在入主宣德後,已持有股權逾20%,成為最大股東,因此這次董監改選,我個人和穩懋分別取得一席董事,取代開發金控和普訊創投,另有二席獨立董事,江董則仍維持三席。
問:宣德是否有策略聯盟計畫?
答:穩懋進入宣德後,我的一些日系大廠朋友,同樣也在RF領域,以為我要與他打對台,後來評估宣德的製造能力後,發現交給宣德生產回銷日本更具成本競爭力,雙方已簽了保密協定,未來將釋出天線部分的代工訂單,目前已有小量單在試產。
除了日本大廠以外,還有其他二家大廠也找上宣德,目前正在評估中。
問:宣德在連接器本業外,其他新產品計畫的進度如何?
答:去年宣德的LED太陽能路燈才剛起步,全年約只有2億元營收,今年如果包括買賣可以大幅倍增到20億元。宣德經過20多個月的轉型,公司已順利跨入太陽能產業,結合太陽能和LED組裝太陽能LED路燈,去年第四季太陽能業績比重約占營收的三分之一,今年由於陸續接獲英國、馬來西亞、澳洲等新訂單,整個比重會拉高到50%,宣德將不再是一家單純的連接器廠。
宣德在去年出貨給英國LED太陽能路燈後,目前又有新訂單到手,現在正在更改亮度,下半年可以出貨。
手機新技術商機 明年發酵
除了連接器、RF與太陽能外,目前進度會比較快的,是在真空濺鍍薄膜開發應用,手機和NB等塑膠機殼,都需要進行EMI,宣德的真空濺鍍設備投資成本只要國內大廠的四分之一,且抗電磁波的效果優於他廠,由於這可切入CULV(超低電壓)薄型NB的商機,且80%的NB都需要EMI,宣德的這項新技術已讓系統廠眼睛為之一亮,最快第三季會產生效應。
另一個具有爆發力的,是手機上的移動鍵,宣德已研發出新技術,開發出模組化的IC,可以讓游標更敏感,已有手機大廠有興趣,這是殺手級的產品,但這個要手機廠導入,是要比較久的時間的,效益發酵時間點估計是在明年第一季。
問:宣德具有轉機嗎?今年是否可以轉虧為盈?未來你如何創造宣德的價值?
答:我經營企業只作三件事,策略決定、資源整合分配和驗收成果。我認為,宣德在新資金、新團隊、新產品下,最壞的時機已過,未來具有相當大的轉機。
去年穩懋參與宣德私募後,打掉3億元存貨,使宣德去年虧損5.89億元,每股虧損3.31元,今年第一季的虧損已經縮小到每股虧損0.55元。
宣德營運逐步改善中,今年第二季有機會轉虧為盈。今年初,宣德內部評估每股要賺1元,但我認為這個目標能否達成,要看新產品在第三季發揮的效應,目前尚沒有把握,但宣德今年一定會賺錢。
宣德已從過去的RJ連接器轉型到LED、太陽能等趨勢產業,未來會再跨入NB、手機零組件,我想最快明年底,外界會看到宣德是一家專攻零組件的廠商,宣德在組織重整後,我有信心未來把宣德打造成一家EPS至少在3至4元的公司。
【2009/06/08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經濟日報╱記者詹惠珠/台北報導】 2009.06.08 04:27 am
穩懋董事長陳進財即將出任宣德董事長。
記者詹惠珠/攝影
宣德(5457)將在6月19日的股東常會上改選董監事,全球最大砷化鎵晶圓代工廠穩懋將取得二席董事,並由穩懋董事長陳進財擔任宣德董事長。陳進財表示,未來宣德會從一家連接器廠轉型為高階零組件廠,今年可望轉虧為盈。
穩懋入主宣德後,資金、客戶、管理、策略布局將全部到位,讓宣德不再是單純的連接器廠,而是具有太陽能LED路燈、微波通訊連接器(RF)、防電磁波干擾(EMI)鍍膜等聚焦在零組件的公司。
今年起,宣德已投入太陽能LED路燈,並再取得英國的新訂單,同時還在進行二項殺手級的新產品,一是可以360度旋轉應用在手機和筆記型電腦(NB)的移動鍵(Navigator) ,一是防電磁波干擾(EMI)鍍膜。
打入大廠供應鏈 出貨倍增
另一方面,宣德的微波通訊連接器(RF)打入英業達、廣達、華碩、華寶、緯創等供應鏈,並供不應求,宣德將再開六台機台,滿足目前需求。
透過穩懋的國外客戶,日本大廠也將與宣德策略聯盟,釋出委外訂單。在股東常會後,陳進財可望出任宣德董事長,陳進財的目標是將宣德打造成一家每股獲利3元到4元的公司。以下是陳進財訪談摘要:
問:連接器上市櫃公司如此多,你當初為何會相中宣德,並參與宣德私募?
答:宣德在去年金融海嘯後,有資金和營運的需求,與我同在扶輪社的江長霖董事長邀請我參與宣德私募案,策略布局一向是我的專長,在評估宣德的研發和自動化能力後,了解宣德的產品品質好,只是在生產、銷售管理上未善盡人意,且宣德的產品是手機和NB大廠都用得到的,在肯定宣德的產業鏈、技術能力等客觀條件後,再評估我自己組織改造和財務的主觀條件後,就決定投資宣德。
另一方面,引起我興趣的是,宣德有新的事業,即LED太陽能路燈,目前我投資的穩懋是三五族的化合物半導體,廣鎵是LED產業,穩懋在投資太陽能模組廠奈米龍(已改名為景懋)後,並與大陸的陽光光源合作,這些轉投資都可以互相串連起來。
事實上,穩懋對宣德的業務拓展有相當大的助益。穩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純砷化鎵晶圓代工廠,生產的砷化鎵微波通訊晶片主要應用在手機、NB等上,因此手機、NB大廠都是穩懋的客戶。
宣德生產的RF正需要這些通路,在經過半年努力後,宣德已順利打入英業達、廣達、華寶、華碩、緯創等大廠,RF出貨量也大增,從原本一個月只有出貨300萬個,目前已增加三倍到1,200萬個,且宣德現在還準備再開六台機台,到1,800萬個。一旦通路打開,對宣德就如虎添翼。
廣鎵的大股東英業達董事長葉國一,甚至對採購交待:「要把宣德當作自己的公司。」這種情義相挺,對宣德是很大的鼓勵。
問:宣德今年6月19日的股東常會董監改選,你會出任宣德董事長嗎?
答:原本江董找我來,就是希望我接董事長,但我當時反對召開股東臨時會,才暫時掛名策略長,穩懋在入主宣德後,已持有股權逾20%,成為最大股東,因此這次董監改選,我個人和穩懋分別取得一席董事,取代開發金控和普訊創投,另有二席獨立董事,江董則仍維持三席。
問:宣德是否有策略聯盟計畫?
答:穩懋進入宣德後,我的一些日系大廠朋友,同樣也在RF領域,以為我要與他打對台,後來評估宣德的製造能力後,發現交給宣德生產回銷日本更具成本競爭力,雙方已簽了保密協定,未來將釋出天線部分的代工訂單,目前已有小量單在試產。
除了日本大廠以外,還有其他二家大廠也找上宣德,目前正在評估中。
問:宣德在連接器本業外,其他新產品計畫的進度如何?
答:去年宣德的LED太陽能路燈才剛起步,全年約只有2億元營收,今年如果包括買賣可以大幅倍增到20億元。宣德經過20多個月的轉型,公司已順利跨入太陽能產業,結合太陽能和LED組裝太陽能LED路燈,去年第四季太陽能業績比重約占營收的三分之一,今年由於陸續接獲英國、馬來西亞、澳洲等新訂單,整個比重會拉高到50%,宣德將不再是一家單純的連接器廠。
宣德在去年出貨給英國LED太陽能路燈後,目前又有新訂單到手,現在正在更改亮度,下半年可以出貨。
手機新技術商機 明年發酵
除了連接器、RF與太陽能外,目前進度會比較快的,是在真空濺鍍薄膜開發應用,手機和NB等塑膠機殼,都需要進行EMI,宣德的真空濺鍍設備投資成本只要國內大廠的四分之一,且抗電磁波的效果優於他廠,由於這可切入CULV(超低電壓)薄型NB的商機,且80%的NB都需要EMI,宣德的這項新技術已讓系統廠眼睛為之一亮,最快第三季會產生效應。
另一個具有爆發力的,是手機上的移動鍵,宣德已研發出新技術,開發出模組化的IC,可以讓游標更敏感,已有手機大廠有興趣,這是殺手級的產品,但這個要手機廠導入,是要比較久的時間的,效益發酵時間點估計是在明年第一季。
問:宣德具有轉機嗎?今年是否可以轉虧為盈?未來你如何創造宣德的價值?
答:我經營企業只作三件事,策略決定、資源整合分配和驗收成果。我認為,宣德在新資金、新團隊、新產品下,最壞的時機已過,未來具有相當大的轉機。
去年穩懋參與宣德私募後,打掉3億元存貨,使宣德去年虧損5.89億元,每股虧損3.31元,今年第一季的虧損已經縮小到每股虧損0.55元。
宣德營運逐步改善中,今年第二季有機會轉虧為盈。今年初,宣德內部評估每股要賺1元,但我認為這個目標能否達成,要看新產品在第三季發揮的效應,目前尚沒有把握,但宣德今年一定會賺錢。
宣德已從過去的RJ連接器轉型到LED、太陽能等趨勢產業,未來會再跨入NB、手機零組件,我想最快明年底,外界會看到宣德是一家專攻零組件的廠商,宣德在組織重整後,我有信心未來把宣德打造成一家EPS至少在3至4元的公司。
【2009/06/08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經濟日報2009-06-08】英華達上海總經理何代水採訪紀要
英華達電子書 年底量產
【經濟日報╱記者陳雅蘭/台北報導】 2009.06.08 04:26 am
英華達上海總經理何代水表示,電子書勢必將成為未來趨勢,將逐漸取代紙張閱讀型態,英華達已推出電子書的樣品,最快年底可以量產,近期就會先在大陸的公益市場推廣試用。以下為何代水採訪紀要:
問:英華達在電子書領域的計畫為何?
答:我們在台北國際電腦展有展示一款電子書,裡面可以放置不同的上網模組,可以用WiMAX上網,也可以放置CDMA或WCDMA的上網模組,未來將看客戶需求調整。上網的目的,主要是可以隨時方便下載和更新內容。
我們會先給中國大陸的教育系統如學校等試用,最快年底可以量產,但時間還是要看代工客戶或大陸客戶的需求。
問:目前採用的材料和技術包括哪些來源?
答:我們現在是用元太科技併購的E ink電子紙面板,也在測試LG的產品,暫時沒有用SiPix的產品,未來會考慮。
現階段電子書都是黑白螢幕,好處是比較省電,但初期階段材料很貴,顯示速度也比較慢,如果要做成彩色的,通常色彩又會失真。
問:未來電子書市場趨勢?
答:電子書的市場範圍和應用其實很廣泛,也可以用在公益或學生學習使用,除了包含書籍內容外,電子報紙與新聞資訊、教育使用等都可以,我們集團公司有無敵在電子字典經營多年,也可以結合後發揮綜效。
【2009/06/08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經濟日報╱記者陳雅蘭/台北報導】 2009.06.08 04:26 am
英華達上海總經理何代水表示,電子書勢必將成為未來趨勢,將逐漸取代紙張閱讀型態,英華達已推出電子書的樣品,最快年底可以量產,近期就會先在大陸的公益市場推廣試用。以下為何代水採訪紀要:
問:英華達在電子書領域的計畫為何?
答:我們在台北國際電腦展有展示一款電子書,裡面可以放置不同的上網模組,可以用WiMAX上網,也可以放置CDMA或WCDMA的上網模組,未來將看客戶需求調整。上網的目的,主要是可以隨時方便下載和更新內容。
我們會先給中國大陸的教育系統如學校等試用,最快年底可以量產,但時間還是要看代工客戶或大陸客戶的需求。
問:目前採用的材料和技術包括哪些來源?
答:我們現在是用元太科技併購的E ink電子紙面板,也在測試LG的產品,暫時沒有用SiPix的產品,未來會考慮。
現階段電子書都是黑白螢幕,好處是比較省電,但初期階段材料很貴,顯示速度也比較慢,如果要做成彩色的,通常色彩又會失真。
問:未來電子書市場趨勢?
答:電子書的市場範圍和應用其實很廣泛,也可以用在公益或學生學習使用,除了包含書籍內容外,電子報紙與新聞資訊、教育使用等都可以,我們集團公司有無敵在電子字典經營多年,也可以結合後發揮綜效。
【2009/06/08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09年6月5日 星期五
【聯合晚報2009-06-05】昆盈集團總經理李曉林的專訪
觸控紅 昆盈:滑鼠不會消失
【聯合晚報╱記者吳瑞菁/專訪】 2009.06.05 03:04 pm
全球第二大滑鼠品牌廠昆盈 (Genius)挑戰第一,以下是昆盈集團總經理李曉林的專訪。
問: 若將品牌與代工營收合計,滑鼠產品占昆盈整體營收達4成以上,如何看待觸控功能在Windows7推出下,對滑鼠及鍵盤產品的負面影響?
答: 近幾年來只要一有任何新技術或新應用問世,就會有人提出鍵盤或滑鼠可能面臨消失的疑問,但是,滑鼠和鍵盤並沒有消失,昆盈反而因應小筆電的推出還推出更迷你的滑鼠產品,滑鼠現在雖然不是昆盈品牌營收的最大比重,但加入代工部分,滑鼠占集團營收比重達40%以上,滑鼠產品仍積極穩健成長。
對於觸控對昆盈現有周邊輸入產品的衝擊,使用習慣也不是短時間能夠改變,未來觸控要普遍應用在電腦使用者上,我認為還要再改善使用者使用舒適的缺點。昆盈目前有觸控功能的耳機,未來也也將積極導入設計。
問:昆盈代工和品牌的策略為何?
答: 今年昆盈將秉持「產品深耕、通路精耕」的策略,在代工策略上,以讀卡機產品為例,將「極大化」,舉例來說,讀卡機的應用將從手機外接式延伸至印表機、記憶卡及遊戲機等,在這極大化的過程中,不僅內化強化了公司研發團隊的實力,在業務的拓展上也是一大步。
極大化也可應用在品牌業務,在不景氣的當下,我們今年將實行通路精耕,將集中品牌行銷業務的資源在新興國家,與當地合作的通路及經銷商合作舉辦roadshow,我們認為,這是金融海嘯最好的方式,要主動出擊。
問:產品策略有什麼新方向?
答: 現有產品「極大化」是今年昆盈重要的策略。以Web Cam為例,今年將推出監控方面的Web Cam,會有IP CAM、汽車內部的監控鏡頭,以及架設在門把上的監控鏡頭。手寫板產品,則會以1個尺寸有3工業設計及3應用為主軸,將推至4 個領域,分別是消費型、專業型、平板電腦以及NB模組。
【2009/06/05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聯合晚報╱記者吳瑞菁/專訪】 2009.06.05 03:04 pm
全球第二大滑鼠品牌廠昆盈 (Genius)挑戰第一,以下是昆盈集團總經理李曉林的專訪。
問: 若將品牌與代工營收合計,滑鼠產品占昆盈整體營收達4成以上,如何看待觸控功能在Windows7推出下,對滑鼠及鍵盤產品的負面影響?
答: 近幾年來只要一有任何新技術或新應用問世,就會有人提出鍵盤或滑鼠可能面臨消失的疑問,但是,滑鼠和鍵盤並沒有消失,昆盈反而因應小筆電的推出還推出更迷你的滑鼠產品,滑鼠現在雖然不是昆盈品牌營收的最大比重,但加入代工部分,滑鼠占集團營收比重達40%以上,滑鼠產品仍積極穩健成長。
對於觸控對昆盈現有周邊輸入產品的衝擊,使用習慣也不是短時間能夠改變,未來觸控要普遍應用在電腦使用者上,我認為還要再改善使用者使用舒適的缺點。昆盈目前有觸控功能的耳機,未來也也將積極導入設計。
問:昆盈代工和品牌的策略為何?
答: 今年昆盈將秉持「產品深耕、通路精耕」的策略,在代工策略上,以讀卡機產品為例,將「極大化」,舉例來說,讀卡機的應用將從手機外接式延伸至印表機、記憶卡及遊戲機等,在這極大化的過程中,不僅內化強化了公司研發團隊的實力,在業務的拓展上也是一大步。
極大化也可應用在品牌業務,在不景氣的當下,我們今年將實行通路精耕,將集中品牌行銷業務的資源在新興國家,與當地合作的通路及經銷商合作舉辦roadshow,我們認為,這是金融海嘯最好的方式,要主動出擊。
問:產品策略有什麼新方向?
答: 現有產品「極大化」是今年昆盈重要的策略。以Web Cam為例,今年將推出監控方面的Web Cam,會有IP CAM、汽車內部的監控鏡頭,以及架設在門把上的監控鏡頭。手寫板產品,則會以1個尺寸有3工業設計及3應用為主軸,將推至4 個領域,分別是消費型、專業型、平板電腦以及NB模組。
【2009/06/05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2009年6月1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2009-06-01】台虹科技(8039)董事長孫達汶專訪摘要
台虹 本季獲利拚倍增
【經濟日報╱記者龍益雲/桃園報導】 2009.06.01 02:46 pm
台虹科技董事長孫達汶。
圖/經濟日報提供
軟性印刷電路板市場歷經多年洗牌,加上應用產品漸趨多元,台虹科技(8039)董事長孫達汶預期,第二季營運將較首季大幅增加,今年更將積極跨入太陽能市場,期許三年內,在大中華市場成為太陽能模組背板的領導者。
台虹主力產品是軟性印刷電路板(FPC)上游基材軟性銅箔基板(FCCL),目前是全台最大、全球前三大供應商,近年跨入太陽能模組背板,4月合併營收3.33億元,較3月增加16.51%,且前四月優於去年同期3.99%,相對資訊科技(IT )產業為佳,孫達汶對第二季營運樂觀,對下半年營運也有相當大的期許。
模組背板 推升業績
台虹預期,5月、6月仍有3億元水準,第二季合併營收可較首季增加五成、比去年同期成長約15%,若撇開新台幣對美元匯率變動因素,第二季獲利更可較上季大幅增加兩、三倍,以下是孫達汶專訪摘要。
問:台虹目前主要產品、應用領域及占營收比例?
答:主要產品是FCCL、保護膠片(Coverlay)及太陽能材料等產品,FCCL與Coverlay主要應用在消費性電子產品,如智慧型手機、數位相機(DSC)、消費型超低電壓(CULV)筆記型電腦(NB)、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LCD)燈條(Light Bar)等等;太陽能材料則是應用在晶矽(Silicon-based)以及薄膜(Thin-film)的太陽能模組背板(Backsheet)上。
台虹目前擁有三座廠房,一廠與二廠皆在高雄市前鎮加工區,並在大陸江蘇省昆山設廠,兩岸在台北縣林口、廣東省深圳、珠海及福建省廈門等城市皆設有倉庫(warehouse)及營運據點。
問:第二季營運及全年看法?
答:過去第二季是傳統淡季,但今年4月、5月營收將較去年同期成長,估計第二季年增率可達15%、季增率更達五成,主要原因在於短單及客戶填補第一季以來的庫存消耗,終端客戶也推出新產品,下半年銷售取決於終端市場在市場上的銷售表現,整體而言是審慎樂觀。
對台虹而言,第二季起還有一個推升營收的重要助力,就是Backsheet,單月營收已從首季1,000萬元增加到第二季的2,000餘萬元,第三季可望再倍增。
需求轉強 FPC後市旺
問:對今年FPC市場、產業鏈看法?台虹利基及策略?
答:FPC產業在應用於新領域與新產品的推出,已有復甦的趨勢。例如顯示器(LCD)中使用發光二極體(LED)作為背光源,特別是小型和薄型化NB及新推出的CULV NB,相信隨著Windows 7與CULV NB上市,將為FPC市場帶來強勁需求。
台虹已布局大客戶多年,從終端客戶切入,藉指定材料的效果,從市場上眾多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均有台虹產品的影子可見一斑。
台虹兩岸均有生產基地,也具備了「台灣製造並提供國際大廠的銷售服務」以及「大陸製造以服務山寨市場」的兩大利基點,相較競爭對手站在有利的戰略位置。
擬櫃轉市 年底完成
問:金融海嘯衝擊經濟景氣,台虹今年是否還有擴產計畫?
答:兩岸三廠FCCL在去年底的月產能約160萬平方米,居全台最大、全球前三大,已較前年增加46%,未來將再評估市場,適時增設生產線。
今年焦點放在拓展太陽能市場,Backsheet在兩岸各有一條生產線,合併月產能是50萬平方米,足以滿足現有客戶的訂單需求,但考量市場未來發展、布局大中華,不排除在大陸增設一條生產線,雖然太陽能產業是全新的事業,也期許三年成為大中華市場的領導者。
問:是否還有其它的IPO計畫,例如大陸、香港或返台?
答:目前正在規劃上櫃轉為上市,預計在年底才可完成。就現階段看來,還沒有在其他國家上市的相關計畫,但不排除未來母公司或子公司在海外掛牌的可能性。
【2009/06/01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經濟日報╱記者龍益雲/桃園報導】 2009.06.01 02:46 pm
台虹科技董事長孫達汶。
圖/經濟日報提供
軟性印刷電路板市場歷經多年洗牌,加上應用產品漸趨多元,台虹科技(8039)董事長孫達汶預期,第二季營運將較首季大幅增加,今年更將積極跨入太陽能市場,期許三年內,在大中華市場成為太陽能模組背板的領導者。
台虹主力產品是軟性印刷電路板(FPC)上游基材軟性銅箔基板(FCCL),目前是全台最大、全球前三大供應商,近年跨入太陽能模組背板,4月合併營收3.33億元,較3月增加16.51%,且前四月優於去年同期3.99%,相對資訊科技(IT )產業為佳,孫達汶對第二季營運樂觀,對下半年營運也有相當大的期許。
模組背板 推升業績
台虹預期,5月、6月仍有3億元水準,第二季合併營收可較首季增加五成、比去年同期成長約15%,若撇開新台幣對美元匯率變動因素,第二季獲利更可較上季大幅增加兩、三倍,以下是孫達汶專訪摘要。
問:台虹目前主要產品、應用領域及占營收比例?
答:主要產品是FCCL、保護膠片(Coverlay)及太陽能材料等產品,FCCL與Coverlay主要應用在消費性電子產品,如智慧型手機、數位相機(DSC)、消費型超低電壓(CULV)筆記型電腦(NB)、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LCD)燈條(Light Bar)等等;太陽能材料則是應用在晶矽(Silicon-based)以及薄膜(Thin-film)的太陽能模組背板(Backsheet)上。
台虹目前擁有三座廠房,一廠與二廠皆在高雄市前鎮加工區,並在大陸江蘇省昆山設廠,兩岸在台北縣林口、廣東省深圳、珠海及福建省廈門等城市皆設有倉庫(warehouse)及營運據點。
問:第二季營運及全年看法?
答:過去第二季是傳統淡季,但今年4月、5月營收將較去年同期成長,估計第二季年增率可達15%、季增率更達五成,主要原因在於短單及客戶填補第一季以來的庫存消耗,終端客戶也推出新產品,下半年銷售取決於終端市場在市場上的銷售表現,整體而言是審慎樂觀。
對台虹而言,第二季起還有一個推升營收的重要助力,就是Backsheet,單月營收已從首季1,000萬元增加到第二季的2,000餘萬元,第三季可望再倍增。
需求轉強 FPC後市旺
問:對今年FPC市場、產業鏈看法?台虹利基及策略?
答:FPC產業在應用於新領域與新產品的推出,已有復甦的趨勢。例如顯示器(LCD)中使用發光二極體(LED)作為背光源,特別是小型和薄型化NB及新推出的CULV NB,相信隨著Windows 7與CULV NB上市,將為FPC市場帶來強勁需求。
台虹已布局大客戶多年,從終端客戶切入,藉指定材料的效果,從市場上眾多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均有台虹產品的影子可見一斑。
台虹兩岸均有生產基地,也具備了「台灣製造並提供國際大廠的銷售服務」以及「大陸製造以服務山寨市場」的兩大利基點,相較競爭對手站在有利的戰略位置。
擬櫃轉市 年底完成
問:金融海嘯衝擊經濟景氣,台虹今年是否還有擴產計畫?
答:兩岸三廠FCCL在去年底的月產能約160萬平方米,居全台最大、全球前三大,已較前年增加46%,未來將再評估市場,適時增設生產線。
今年焦點放在拓展太陽能市場,Backsheet在兩岸各有一條生產線,合併月產能是50萬平方米,足以滿足現有客戶的訂單需求,但考量市場未來發展、布局大中華,不排除在大陸增設一條生產線,雖然太陽能產業是全新的事業,也期許三年成為大中華市場的領導者。
問:是否還有其它的IPO計畫,例如大陸、香港或返台?
答:目前正在規劃上櫃轉為上市,預計在年底才可完成。就現階段看來,還沒有在其他國家上市的相關計畫,但不排除未來母公司或子公司在海外掛牌的可能性。
【2009/06/01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09年5月30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2009-05-30】迎輝科技(3523)董事長唐世杰訪談紀要
迎輝ITO薄膜 迎戰日廠
【經濟日報╱記者邱馨儀/台南報導】 2009.05.30 02:00 am
聚光片大廠迎輝科技(3523)董事長唐世杰表示,迎輝科技投入觸控面板關鍵組件導電薄膜(ITO film),迎戰日本大廠,新產品將成為帶動迎輝營運成長主力,並為觸控面板業者節省鉅額的材料成本。
集邦科技指出,台灣觸控面板產業,包括下游觸控面板組裝,中游的導電薄膜(ITO film)、導電玻璃(ITO Glass)以及上游控制晶片等,面板薄膜供應商,迎輝、嘉威等也開始投入ITO薄膜生產,與日本大廠搶食商機。
迎輝數年前開發的聚光片突破3M公司的專利、供應面板廠,為迎輝取得可觀獲利與市占率,並促使面板廠取得更便宜的聚光片。此次迎輝切入ITO film,挑戰對象為日本四家高階產品供應商。以下是唐世杰訪談紀要。
問:迎輝科技從聚光片切入ITO film,進度如何?
答:觸控面板用的ITO玻璃台灣的生產技術已經成熟,不過把ITO鍍在PET塑膠膜上還不算成熟。嘉威和迎輝都是要做ITO film,嘉威用的是日本的設備,迎輝則從德國進口機器、來台安裝,一個月之間就已經成功試量產,將樣品送到各家觸控面板廠手中驗證,由於品質獲得肯定,正式出貨用的捲料也將送樣。
迎輝的試量產提早完成,送樣的廠商達到20餘家,迎輝希望能成功打進洋華、介面的高階產品市場。
迎輝已經可以供應大陸的山寨機種,但仍想從高階產品切入。否則ITO膜的價格從每平方公尺400元到2,000元以上都有,要做就要做高等級、高附加價值的產品才行。
今年ITO膜的出貨與營收依據客戶驗證的時間而定,但預估今年會有10%的營收來自ITO film,明年之後將快速擴增產能、拉高比重。
問:ITO film成為迎輝主力,主要的考量是什麼?
答:當年迎輝生產聚光片突破3M的專利,為迎輝創造很不錯的獲利,如今競爭的廠商太多,而且金融風暴以後,面板廠不像以前先講究品質再談價格,對價格殺的很兇。以前毛利率動輒四、五成,如今只剩一成多。雖說這種毛利率對面板供應體系已經算是不錯了,但如果能成功轉到毛利率較高的領域,當然更好。
因為下游面板廠第二季是接單季,預計第二季比第一季營收將可成長二到三成。
觸控面板才在起步階段,ITO film的毛利率比聚光片高,後續的發展潛力無窮。除了現在用在手機上以外,接下來用在筆記型電腦,另外電子書更是未來不可限量的新應用,一本電子書可以取代大量的教科書,應用面更大,這才是迎輝積極投入觸控面板的關鍵因素。
【2009/05/30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經濟日報╱記者邱馨儀/台南報導】 2009.05.30 02:00 am
聚光片大廠迎輝科技(3523)董事長唐世杰表示,迎輝科技投入觸控面板關鍵組件導電薄膜(ITO film),迎戰日本大廠,新產品將成為帶動迎輝營運成長主力,並為觸控面板業者節省鉅額的材料成本。
集邦科技指出,台灣觸控面板產業,包括下游觸控面板組裝,中游的導電薄膜(ITO film)、導電玻璃(ITO Glass)以及上游控制晶片等,面板薄膜供應商,迎輝、嘉威等也開始投入ITO薄膜生產,與日本大廠搶食商機。
迎輝數年前開發的聚光片突破3M公司的專利、供應面板廠,為迎輝取得可觀獲利與市占率,並促使面板廠取得更便宜的聚光片。此次迎輝切入ITO film,挑戰對象為日本四家高階產品供應商。以下是唐世杰訪談紀要。
問:迎輝科技從聚光片切入ITO film,進度如何?
答:觸控面板用的ITO玻璃台灣的生產技術已經成熟,不過把ITO鍍在PET塑膠膜上還不算成熟。嘉威和迎輝都是要做ITO film,嘉威用的是日本的設備,迎輝則從德國進口機器、來台安裝,一個月之間就已經成功試量產,將樣品送到各家觸控面板廠手中驗證,由於品質獲得肯定,正式出貨用的捲料也將送樣。
迎輝的試量產提早完成,送樣的廠商達到20餘家,迎輝希望能成功打進洋華、介面的高階產品市場。
迎輝已經可以供應大陸的山寨機種,但仍想從高階產品切入。否則ITO膜的價格從每平方公尺400元到2,000元以上都有,要做就要做高等級、高附加價值的產品才行。
今年ITO膜的出貨與營收依據客戶驗證的時間而定,但預估今年會有10%的營收來自ITO film,明年之後將快速擴增產能、拉高比重。
問:ITO film成為迎輝主力,主要的考量是什麼?
答:當年迎輝生產聚光片突破3M的專利,為迎輝創造很不錯的獲利,如今競爭的廠商太多,而且金融風暴以後,面板廠不像以前先講究品質再談價格,對價格殺的很兇。以前毛利率動輒四、五成,如今只剩一成多。雖說這種毛利率對面板供應體系已經算是不錯了,但如果能成功轉到毛利率較高的領域,當然更好。
因為下游面板廠第二季是接單季,預計第二季比第一季營收將可成長二到三成。
觸控面板才在起步階段,ITO film的毛利率比聚光片高,後續的發展潛力無窮。除了現在用在手機上以外,接下來用在筆記型電腦,另外電子書更是未來不可限量的新應用,一本電子書可以取代大量的教科書,應用面更大,這才是迎輝積極投入觸控面板的關鍵因素。
【2009/05/30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09年5月27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2009-05-27】泰山(1218)董事長詹岳霖訪談摘要
詹岳霖:泰山大陸事業 將虧轉盈
【經濟日報╱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 2009.05.27 03:47 am
泰山董事長詹岳霖說,「仙草南路」將成為泰山另一隻賺錢的金雞母。
(本報系資料庫)
泰山(1218)董事長詹岳霖昨(26)日表示,受惠原料成本下降以及內部管控得宜,泰山大陸飲品事業第一季的毛利額明顯回升,今年大陸將轉虧為盈。
此外,近期國際黃豆、玉米聯袂大漲,他認為從所有國際的報告都顯示原物料沒有大幅回檔修正的機會,加上新台幣升值效益,下半年國內大宗物資產業營運可望穩中透堅。
以下是他的訪談摘要:
問:泰山目前在大陸營運情況如何?
答:泰山在大陸共有漳州、昆山兩座廠,我們主力市場鎖定華南地區,為發揮最大效益,生產集中在漳州廠,昆山廠則轉租給其他業者使用。
漳州廠去年因食材、包材到鐵鋁罐等原物料價格全面大漲,去年虧損約3,000萬元,但下半年透過因逐步轉嫁零售價格,像是仙草蜜從每罐約人民幣2.5元提升至3.5元,整體效益將從今年起展現,今年將可順利轉虧為盈。
問:你如何看待最近的大宗物資行情?
答:近期黃豆、玉米等國際大宗物資,穩中走強,從最近美國農業部的耕種面積報告、大陸進口情況及美元貶值等趨勢來看,恐怕沒有回檔空間。
另一方面,國內歷經去年假性需求帶動麵粉、沙拉油,以及飼料等產品暴起暴跌,目前市場已經恢復正常秩序,透過合理的反映成本,大宗物資產業下半年的營運也可望穩中透堅,而各家業者的採購與匯率避免策略,將是影響獲利的關鍵。
【2009/05/27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經濟日報╱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 2009.05.27 03:47 am
泰山董事長詹岳霖說,「仙草南路」將成為泰山另一隻賺錢的金雞母。
(本報系資料庫)
泰山(1218)董事長詹岳霖昨(26)日表示,受惠原料成本下降以及內部管控得宜,泰山大陸飲品事業第一季的毛利額明顯回升,今年大陸將轉虧為盈。
此外,近期國際黃豆、玉米聯袂大漲,他認為從所有國際的報告都顯示原物料沒有大幅回檔修正的機會,加上新台幣升值效益,下半年國內大宗物資產業營運可望穩中透堅。
以下是他的訪談摘要:
問:泰山目前在大陸營運情況如何?
答:泰山在大陸共有漳州、昆山兩座廠,我們主力市場鎖定華南地區,為發揮最大效益,生產集中在漳州廠,昆山廠則轉租給其他業者使用。
漳州廠去年因食材、包材到鐵鋁罐等原物料價格全面大漲,去年虧損約3,000萬元,但下半年透過因逐步轉嫁零售價格,像是仙草蜜從每罐約人民幣2.5元提升至3.5元,整體效益將從今年起展現,今年將可順利轉虧為盈。
問:你如何看待最近的大宗物資行情?
答:近期黃豆、玉米等國際大宗物資,穩中走強,從最近美國農業部的耕種面積報告、大陸進口情況及美元貶值等趨勢來看,恐怕沒有回檔空間。
另一方面,國內歷經去年假性需求帶動麵粉、沙拉油,以及飼料等產品暴起暴跌,目前市場已經恢復正常秩序,透過合理的反映成本,大宗物資產業下半年的營運也可望穩中透堅,而各家業者的採購與匯率避免策略,將是影響獲利的關鍵。
【2009/05/27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09年5月26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2009-05-25】廣運機械(6125)董事長兼總經理謝清福訪談紀要
廣運多角化 邁向333
【經濟日報╱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 2009.05.25 03:34 am
廣運董事長謝清福展示自有品牌藍光DVD播放機。
記者李珣瑛/攝影
廣運機械(6125)站穩自動化設備市場後,跨足電子事業領域有成,不但成功量產藍光DVD 播放機,還跨入當紅的觸控面板,以及太陽能電池市場。廣運董事長兼總經理謝清福表示,廣運定下的「333」策略,三年內達成集團三家上市櫃公司總營收300億元目標。
廣運發表KENMEC自有品牌藍光DVD播放機,並委由代理日本山葉套裝家庭劇院組產品的台灣功學社,代理台灣市場銷售,以下是謝清福訪談紀要。
問:廣運創立33年來,締造年年獲利的佳績,堪稱自動化設備產業的資優生。去年因轉投資太極能源科技,讓投資人憂心,是否簽訂不平等長期供料合約?在太陽能市場的布局規畫為何?
答:廣運持有投資太極能源69%股權,投資太極跨入太陽能電池市場,是我一個很大的夢想,也將會是廣運邁向第二個30 年經營的新事業領域。
將本求利 練基本功
對於,外傳太陽能廠與MEMC合約供料毀約一事。太極的確與MEMC簽有十年供料長約,但雙方並未受限於合約,而是在彼此的默契下,依市場行情反應供料價格。太極是MEMC的長期客戶,目前取得的料價要比現貨市場優惠。
廣運掌握「將本求利」的經營原則,遇到景氣循環是必然的,景氣低迷之際,就是企業練就「龜息大法」的好時機,做好紮馬步的基本功,為迎接下一波景氣榮景做好準備。
在大陸昆山的太陽能事業布局,並未停下腳步,而且已獲得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廣運將會派出大將赴昆山協助建廠事宜。廣運在大陸的太陽能電池市場,初期不以搶標大型發電站為目標,而是鎖定中國政府補助的屋頂型、建築整合型太陽能電池方案。
問:廣運去年EPS4.88元,今年成長的主要動力為何?
答:在自動化事業的發展,廣運會朝太陽能發電系統、電廠;進入矽晶、薄膜太陽能設備市場。台灣及大陸、日本TFT LCD自動化市場中,今年以大陸面板廠的建廠案為大宗。還有大陸家電、酒廠自動倉儲物流配送等自動化設備市場;廣運還接獲越南及南非等太陽能熱水器訂單。
接單發酵 業績增加
廣運電子事業群的業績,已於3月起回春,確定2月落底的走勢。
分析電子事業群業績能逆勢成長的原因,主要是受到去年底金融海嘯的衝擊,導致體質不佳的電子代工、加工廠紛紛倒閉,廣運因此接到不少轉單的訂單,帶動業績快速回升。
【2009/05/25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經濟日報╱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 2009.05.25 03:34 am
廣運董事長謝清福展示自有品牌藍光DVD播放機。
記者李珣瑛/攝影
廣運機械(6125)站穩自動化設備市場後,跨足電子事業領域有成,不但成功量產藍光DVD 播放機,還跨入當紅的觸控面板,以及太陽能電池市場。廣運董事長兼總經理謝清福表示,廣運定下的「333」策略,三年內達成集團三家上市櫃公司總營收300億元目標。
廣運發表KENMEC自有品牌藍光DVD播放機,並委由代理日本山葉套裝家庭劇院組產品的台灣功學社,代理台灣市場銷售,以下是謝清福訪談紀要。
問:廣運創立33年來,締造年年獲利的佳績,堪稱自動化設備產業的資優生。去年因轉投資太極能源科技,讓投資人憂心,是否簽訂不平等長期供料合約?在太陽能市場的布局規畫為何?
答:廣運持有投資太極能源69%股權,投資太極跨入太陽能電池市場,是我一個很大的夢想,也將會是廣運邁向第二個30 年經營的新事業領域。
將本求利 練基本功
對於,外傳太陽能廠與MEMC合約供料毀約一事。太極的確與MEMC簽有十年供料長約,但雙方並未受限於合約,而是在彼此的默契下,依市場行情反應供料價格。太極是MEMC的長期客戶,目前取得的料價要比現貨市場優惠。
廣運掌握「將本求利」的經營原則,遇到景氣循環是必然的,景氣低迷之際,就是企業練就「龜息大法」的好時機,做好紮馬步的基本功,為迎接下一波景氣榮景做好準備。
在大陸昆山的太陽能事業布局,並未停下腳步,而且已獲得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廣運將會派出大將赴昆山協助建廠事宜。廣運在大陸的太陽能電池市場,初期不以搶標大型發電站為目標,而是鎖定中國政府補助的屋頂型、建築整合型太陽能電池方案。
問:廣運去年EPS4.88元,今年成長的主要動力為何?
答:在自動化事業的發展,廣運會朝太陽能發電系統、電廠;進入矽晶、薄膜太陽能設備市場。台灣及大陸、日本TFT LCD自動化市場中,今年以大陸面板廠的建廠案為大宗。還有大陸家電、酒廠自動倉儲物流配送等自動化設備市場;廣運還接獲越南及南非等太陽能熱水器訂單。
接單發酵 業績增加
廣運電子事業群的業績,已於3月起回春,確定2月落底的走勢。
分析電子事業群業績能逆勢成長的原因,主要是受到去年底金融海嘯的衝擊,導致體質不佳的電子代工、加工廠紛紛倒閉,廣運因此接到不少轉單的訂單,帶動業績快速回升。
【2009/05/25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09年5月22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2009-05-22】奇偶科技(3356)董事長戴光正專訪紀要
戴光正:奇偶今年要賺一個股本
【經濟日報╱記者陳雅蘭/台北報導】 2009.05.22 04:15 am
奇偶科技(3367)連續兩年每年賺進一個資本額,董事長戴光正昨(21)日表示,將盡力使營收、獲利維持去年水準,相當於可再賺進一個資本額。
奇偶去年第四季受金融海嘯的影響開始浮現,今年第一季單月營收出現可能跌破1億元的壓力。目前在新興國家市場積極耕耘下,歐美市場也有回溫跡象,今年有機會維持去年全年表現,以下為專訪紀要:
問:目前觀察到的市場景氣趨勢為何?
答:我覺得每個月都有好一些,在逐漸回復。前陣子我們對客戶的貨款趨於保守,但最近感覺大家的狀況活絡起來,新興國家的政府與企業支出還是滿積極,因此會在新興國家調整價格策略。
問:第一季營收和獲利比去年同期衰退近兩成,今年對全年的看法?
答:今年要開源是比較困難,但我們已在新興市場做調整,將把這些經驗擴充到其他地方。我希望第一季是谷底,未來應可逐季成長,全年可維持去年的水準。在節流方面,雖然人力還在擴編,但已從調降各種費用方面努力,例如控制差旅費等。
問:奇偶積極布局大陸,是否會考慮以併購方式快速搶市?目前有沒有與陸資接洽,或考慮投資大陸公司?
答:奇偶主要的核心競爭力是軟體與系統整合能力,想惡意併購應該不會來找我們,因為人力是奇偶最重要的資源。
至於是否會透過併購以加速成長,我認為「只有錯買,沒有錯賣」,併購很少有成功的,靠自己成長比較重要。
【2009/05/2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經濟日報╱記者陳雅蘭/台北報導】 2009.05.22 04:15 am
奇偶科技(3367)連續兩年每年賺進一個資本額,董事長戴光正昨(21)日表示,將盡力使營收、獲利維持去年水準,相當於可再賺進一個資本額。
奇偶去年第四季受金融海嘯的影響開始浮現,今年第一季單月營收出現可能跌破1億元的壓力。目前在新興國家市場積極耕耘下,歐美市場也有回溫跡象,今年有機會維持去年全年表現,以下為專訪紀要:
問:目前觀察到的市場景氣趨勢為何?
答:我覺得每個月都有好一些,在逐漸回復。前陣子我們對客戶的貨款趨於保守,但最近感覺大家的狀況活絡起來,新興國家的政府與企業支出還是滿積極,因此會在新興國家調整價格策略。
問:第一季營收和獲利比去年同期衰退近兩成,今年對全年的看法?
答:今年要開源是比較困難,但我們已在新興市場做調整,將把這些經驗擴充到其他地方。我希望第一季是谷底,未來應可逐季成長,全年可維持去年的水準。在節流方面,雖然人力還在擴編,但已從調降各種費用方面努力,例如控制差旅費等。
問:奇偶積極布局大陸,是否會考慮以併購方式快速搶市?目前有沒有與陸資接洽,或考慮投資大陸公司?
答:奇偶主要的核心競爭力是軟體與系統整合能力,想惡意併購應該不會來找我們,因為人力是奇偶最重要的資源。
至於是否會透過併購以加速成長,我認為「只有錯買,沒有錯賣」,併購很少有成功的,靠自己成長比較重要。
【2009/05/2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09年5月19日 星期二
【工商時報2009-05-19】鑽全實業董事長賴明達專訪記要
鑽全釘槍 率先走出谷底
2009-05-19 工商時報 【莊富安/專訪】
●鑽全嚴格控管鎂合金件製造品質,吸引美國、德國、瑞士、愛爾蘭等全球知名自行車避震前叉廠商廣下訂單,可望成為下一波明星產品。圖/莊富安
在美國爆發金融風暴連帶衝擊其國內房地產市場瞬間急凍下,包括鑽全、力肯、偉全等以輸美為主力的氣動打釘槍業者,去年度營運表現普遍欠佳。但龍頭廠商鑽全實業董事長賴明達強調,由於採行在不景氣時增編研發與行銷人才的逆向操作策略得宜,4月份營收回升到1.6億元,較3月營收大幅增加約五成,確立3月應是最低谷底期,搭配鎂合金事業部接單潛力開始爆發,鑽全將率先國內業界走出陰霾,迎向光明。以下是專訪記要。
問:何以看出3月份就是鑽全這一波不景氣的最低潮,未來營收只會增不會減?
答:鑽全去年遭逢金融海嘯衝擊,內部拚命致力各項節流工作,但對技術研發與國際行銷的投資卻不吝惜,先後增加了20餘位相關領域人員,投入新產品與新市場的開發工作,在近來國際氣動釘槍大通路商相繼爆發財務危機,全球釘槍市場重新洗牌後,讓鑽全得以意外接到這些財務出事廠商旗下零售商轉來的訂單,單月營收估會逐月墊高,第三季應有機會回復至以往水準,第四季則可望出現成長局面。
問:鑽全投入鎂合金領域逐漸開花結果,未來經營展望如何?
答:鑽全當初會跨入鎂合金產品領域,純因外包廠無法滿足我們對氣動打釘槍品質的要求而投入。
為了把整支釘槍的各個環節做好,我們先後投資模流分析、模具、壓鑄、塗裝、塑膠射出、機械加工等廠區,並引進了MAZAK、BMI等業界最高等級的機械加工與熱處理設備,及延攬博士級技術人才加入經營團隊陣容,全力提升產品的品級與質感,如今已開始收成,相繼接獲來自愛爾蘭S廠商、美國F、M與S廠商、德國M廠與瑞士D廠商等全球前七大知名自行車避震前叉大廠的訂單,預估明年起業績會有倍數性的成長,有機會成為鑽全未來的明星產品。
問:鑽全本業方面今年有開發那些新產品,可望對公司營收帶來較大的貢獻?
答:新開發的第二代瓦斯打釘槍,修正了第一代的缺點,讓其打擊力道更強,外型更美觀,預計第三季發表上市。
綁鋼筋槍則可以取代傳統的人工,快速的完成綁鋼筋工作,極適合公共工程使用,由於世界各國現階段無不積極在推動公共建設,將為鑽全帶來龐大的商機。
至於戶外地板釘槍,因可將釘子直接射入木地板裡面完成接合,不會如傳統鎖螺絲方式露出於外,有生鏽或刺傷到腳的問題,評估會獲得豪宅客層的青睞,在歐美市場締造銷售佳績。
2009-05-19 工商時報 【莊富安/專訪】
●鑽全嚴格控管鎂合金件製造品質,吸引美國、德國、瑞士、愛爾蘭等全球知名自行車避震前叉廠商廣下訂單,可望成為下一波明星產品。圖/莊富安
在美國爆發金融風暴連帶衝擊其國內房地產市場瞬間急凍下,包括鑽全、力肯、偉全等以輸美為主力的氣動打釘槍業者,去年度營運表現普遍欠佳。但龍頭廠商鑽全實業董事長賴明達強調,由於採行在不景氣時增編研發與行銷人才的逆向操作策略得宜,4月份營收回升到1.6億元,較3月營收大幅增加約五成,確立3月應是最低谷底期,搭配鎂合金事業部接單潛力開始爆發,鑽全將率先國內業界走出陰霾,迎向光明。以下是專訪記要。
問:何以看出3月份就是鑽全這一波不景氣的最低潮,未來營收只會增不會減?
答:鑽全去年遭逢金融海嘯衝擊,內部拚命致力各項節流工作,但對技術研發與國際行銷的投資卻不吝惜,先後增加了20餘位相關領域人員,投入新產品與新市場的開發工作,在近來國際氣動釘槍大通路商相繼爆發財務危機,全球釘槍市場重新洗牌後,讓鑽全得以意外接到這些財務出事廠商旗下零售商轉來的訂單,單月營收估會逐月墊高,第三季應有機會回復至以往水準,第四季則可望出現成長局面。
問:鑽全投入鎂合金領域逐漸開花結果,未來經營展望如何?
答:鑽全當初會跨入鎂合金產品領域,純因外包廠無法滿足我們對氣動打釘槍品質的要求而投入。
為了把整支釘槍的各個環節做好,我們先後投資模流分析、模具、壓鑄、塗裝、塑膠射出、機械加工等廠區,並引進了MAZAK、BMI等業界最高等級的機械加工與熱處理設備,及延攬博士級技術人才加入經營團隊陣容,全力提升產品的品級與質感,如今已開始收成,相繼接獲來自愛爾蘭S廠商、美國F、M與S廠商、德國M廠與瑞士D廠商等全球前七大知名自行車避震前叉大廠的訂單,預估明年起業績會有倍數性的成長,有機會成為鑽全未來的明星產品。
問:鑽全本業方面今年有開發那些新產品,可望對公司營收帶來較大的貢獻?
答:新開發的第二代瓦斯打釘槍,修正了第一代的缺點,讓其打擊力道更強,外型更美觀,預計第三季發表上市。
綁鋼筋槍則可以取代傳統的人工,快速的完成綁鋼筋工作,極適合公共工程使用,由於世界各國現階段無不積極在推動公共建設,將為鑽全帶來龐大的商機。
至於戶外地板釘槍,因可將釘子直接射入木地板裡面完成接合,不會如傳統鎖螺絲方式露出於外,有生鏽或刺傷到腳的問題,評估會獲得豪宅客層的青睞,在歐美市場締造銷售佳績。
2009年5月18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2009-05-18】矽瑪科技(3511)董事長游素冠專訪摘要
矽瑪 今年每股估賺6元
【經濟日報╱記者詹惠珠/台北報導】 2009.05.18 03:20 am
矽瑪董事長游素冠(左)和副總經理劉定宇(右)夫妻檔攜手為矽瑪打造每年獲利5元的佳績
記者詹惠珠/攝影
上櫃新兵矽瑪科技(3511)在成為黑莓機音頻連接器的供應廠商之後,近期透過國內連接器大廠接獲蘋果iPhone的USB連接器訂單,矽瑪在左擁黑莓、右抱蘋果,今年每股獲利可望上修到6元以上。
矽瑪董事長游素冠表示,由於韓國的訂單上來,黑莓機的需求有增加的現象,矽瑪第二季營收可較第一季再成長二成,而獲利的成長幅度則必須看匯率,一般而言,第二季毛利率可以達到三成以上。
第三季是連接器產業的旺季,今年第三季單月營收有機會創下新高。
供應鏈打出名號 吸引大廠下單
連接器被視為成熟產業,矽瑪透過與大廠共同開發設計製造的模式,與主要客戶共同研發,成為台灣唯一切入黑莓機供應鏈的廠商,在連接器產業創造藍海,雖然今年2月才正式掛牌上櫃,但由於是黑莓機的獨家供應商,在3C消費電子零組件供應鏈打出名號,陸續吸引韓系手機大廠、中國白牌及國內智慧型手機廠商下單。
矽瑪過去四年的每股獲利都在5元左右,今年來自韓國的訂單大增,包括韓國LG 的手機、和三星的LCD TV等連接器,以下是專訪摘要。
問:今年第一季黑莓機大廠RIM的BlackBerry Curve擊敗蘋果公司的iPhone,成為全美最熱賣的消費者智慧型手機,對矽瑪的幫助應該不小?
答:RIM 的耳機插座過去都是採用日本JAE的連接器,因為當時出一些狀況,讓準備好的矽瑪有機會成為供應鏈的一環,一旦打入,就是一個很穩定的訂單。
大約是4月中旬,RIM到矽瑪大陸工廠來巡視,在簡報中RIM今年預估要成長近三成,而其中的耳機插座幾乎都由矽瑪提供,目前黑莓機的熱賣,預估矽瑪的出貨量會再增加。
且由於矽瑪的交貨天數及品質獲客戶認同,近年耳機連接器都坐穩獨家供應商地位,由於連接器開發最大的費用在模具費,在不可能要求客戶分攤該成本下,矽瑪先切入的成本優勢,造成其他競爭者進入門檻,加上RIM的前置認證期長,從機種開發到量產,至少需要十個月,需投入相當的研銷人力,都讓該公司享有相對優勢。
問:除了音頻連接器以外,未來是否有其他的產品會再打入黑莓機的供應鏈?
答:矽瑪能夠獲利RIM的青睞,靠著是研發的能力,矽瑪的主要研發工作是由我的先生,也是公司的副總經理劉定宇主導,矽瑪供應黑莓機在機構、表面處理、品保和分析等都要面面俱到。
由於多年的合作,RIM對矽瑪非常信任,近期矽瑪除了再接獲四款新機種的訂單外,RIM也計劃讓矽碼切入新的元件,未來有機會將產品從耳機連接器擴大到滑蓋和其他相關連接器。
我想矽瑪未來的研發方向是朝輕薄短小兼具多功能的連接器產品開發、朝高頻、高速傳輸連接器纜線組織的裝配技術領域發展。
在手機的連接器,矽碼除了直接供應RIM外,也為國內其他手機連接器廠,如正崴、信音代工外,品牌客戶也囊括三星、LG、宏達電、RIM及部分中國白牌客戶。
問:日前公司在工廠為承接蘋果的訂單做了準備,這一部份有所斬獲嗎?
答:我4月16日緊急飛到中國,就是談好新的訂單,矽碼已與國內的連接器大廠簽約,未來將間接供應iPhone的USB連接器,對方已要求矽瑪開模具,30天內就要出貨,矽瑪的第一筆訂單是月產200萬支,但據了解,單月最高可能會超過600萬支。
問:矽瑪今年的營運展望如何?
答:矽瑪主要客戶均為國際大廠,且加上今年韓系客戶三星及LG改採集中採購策略,將海外採購權收回,讓原本屬於母公司供應鏈的矽瑪從原本的第二供應商轉而成為主要供應商,是最大受惠者。
如果就產品別觀察,韓系手機大廠占營收比重達四成;黑莓機製造商RIM的貢獻約二成,其他則是應用於NB比重約15%、其他則為MP3、LCD TV等消費電子應用領域。而今年又新增蘋果電腦,我想今年每股獲利在配股後,一定會比去年的5.03 元高。
矽瑪今年第一季稅後純益2,971萬元,年增六成以上,每股稅後純益1.03元,毛利率約26%。
本季毛利率樂觀 可望突破三成
展望第二季,由於韓國的訂單上來,黑莓機的需求有增加的現象,矽瑪內部預估第二季營收可較第一季再成長二成,而獲利的成長幅度則必須看匯率,一般而言,第二季毛利率可以達到三成以上。
問: 今年NB產業,尤其是小筆電的需求很熱,矽瑪是否會增加NB相關連接器的發展?
答:矽瑪目前在NB的比重並不高,不過最近已經開始在與NB 廠恰談,矽瑪未來將會間接出貨給國內雙A的品牌,主要是供應電源連接器和耳機連接器,尤其是華碩最近積極釋出委外訂單,這是矽瑪的機會所在。
【2009/05/18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經濟日報╱記者詹惠珠/台北報導】 2009.05.18 03:20 am
矽瑪董事長游素冠(左)和副總經理劉定宇(右)夫妻檔攜手為矽瑪打造每年獲利5元的佳績
記者詹惠珠/攝影
上櫃新兵矽瑪科技(3511)在成為黑莓機音頻連接器的供應廠商之後,近期透過國內連接器大廠接獲蘋果iPhone的USB連接器訂單,矽瑪在左擁黑莓、右抱蘋果,今年每股獲利可望上修到6元以上。
矽瑪董事長游素冠表示,由於韓國的訂單上來,黑莓機的需求有增加的現象,矽瑪第二季營收可較第一季再成長二成,而獲利的成長幅度則必須看匯率,一般而言,第二季毛利率可以達到三成以上。
第三季是連接器產業的旺季,今年第三季單月營收有機會創下新高。
供應鏈打出名號 吸引大廠下單
連接器被視為成熟產業,矽瑪透過與大廠共同開發設計製造的模式,與主要客戶共同研發,成為台灣唯一切入黑莓機供應鏈的廠商,在連接器產業創造藍海,雖然今年2月才正式掛牌上櫃,但由於是黑莓機的獨家供應商,在3C消費電子零組件供應鏈打出名號,陸續吸引韓系手機大廠、中國白牌及國內智慧型手機廠商下單。
矽瑪過去四年的每股獲利都在5元左右,今年來自韓國的訂單大增,包括韓國LG 的手機、和三星的LCD TV等連接器,以下是專訪摘要。
問:今年第一季黑莓機大廠RIM的BlackBerry Curve擊敗蘋果公司的iPhone,成為全美最熱賣的消費者智慧型手機,對矽瑪的幫助應該不小?
答:RIM 的耳機插座過去都是採用日本JAE的連接器,因為當時出一些狀況,讓準備好的矽瑪有機會成為供應鏈的一環,一旦打入,就是一個很穩定的訂單。
大約是4月中旬,RIM到矽瑪大陸工廠來巡視,在簡報中RIM今年預估要成長近三成,而其中的耳機插座幾乎都由矽瑪提供,目前黑莓機的熱賣,預估矽瑪的出貨量會再增加。
且由於矽瑪的交貨天數及品質獲客戶認同,近年耳機連接器都坐穩獨家供應商地位,由於連接器開發最大的費用在模具費,在不可能要求客戶分攤該成本下,矽瑪先切入的成本優勢,造成其他競爭者進入門檻,加上RIM的前置認證期長,從機種開發到量產,至少需要十個月,需投入相當的研銷人力,都讓該公司享有相對優勢。
問:除了音頻連接器以外,未來是否有其他的產品會再打入黑莓機的供應鏈?
答:矽瑪能夠獲利RIM的青睞,靠著是研發的能力,矽瑪的主要研發工作是由我的先生,也是公司的副總經理劉定宇主導,矽瑪供應黑莓機在機構、表面處理、品保和分析等都要面面俱到。
由於多年的合作,RIM對矽瑪非常信任,近期矽瑪除了再接獲四款新機種的訂單外,RIM也計劃讓矽碼切入新的元件,未來有機會將產品從耳機連接器擴大到滑蓋和其他相關連接器。
我想矽瑪未來的研發方向是朝輕薄短小兼具多功能的連接器產品開發、朝高頻、高速傳輸連接器纜線組織的裝配技術領域發展。
在手機的連接器,矽碼除了直接供應RIM外,也為國內其他手機連接器廠,如正崴、信音代工外,品牌客戶也囊括三星、LG、宏達電、RIM及部分中國白牌客戶。
問:日前公司在工廠為承接蘋果的訂單做了準備,這一部份有所斬獲嗎?
答:我4月16日緊急飛到中國,就是談好新的訂單,矽碼已與國內的連接器大廠簽約,未來將間接供應iPhone的USB連接器,對方已要求矽瑪開模具,30天內就要出貨,矽瑪的第一筆訂單是月產200萬支,但據了解,單月最高可能會超過600萬支。
問:矽瑪今年的營運展望如何?
答:矽瑪主要客戶均為國際大廠,且加上今年韓系客戶三星及LG改採集中採購策略,將海外採購權收回,讓原本屬於母公司供應鏈的矽瑪從原本的第二供應商轉而成為主要供應商,是最大受惠者。
如果就產品別觀察,韓系手機大廠占營收比重達四成;黑莓機製造商RIM的貢獻約二成,其他則是應用於NB比重約15%、其他則為MP3、LCD TV等消費電子應用領域。而今年又新增蘋果電腦,我想今年每股獲利在配股後,一定會比去年的5.03 元高。
矽瑪今年第一季稅後純益2,971萬元,年增六成以上,每股稅後純益1.03元,毛利率約26%。
本季毛利率樂觀 可望突破三成
展望第二季,由於韓國的訂單上來,黑莓機的需求有增加的現象,矽瑪內部預估第二季營收可較第一季再成長二成,而獲利的成長幅度則必須看匯率,一般而言,第二季毛利率可以達到三成以上。
問: 今年NB產業,尤其是小筆電的需求很熱,矽瑪是否會增加NB相關連接器的發展?
答:矽瑪目前在NB的比重並不高,不過最近已經開始在與NB 廠恰談,矽瑪未來將會間接出貨給國內雙A的品牌,主要是供應電源連接器和耳機連接器,尤其是華碩最近積極釋出委外訂單,這是矽瑪的機會所在。
【2009/05/18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經濟日報2009-05-18】宏全國際(9939)總裁曹世忠專訪紀要
三年砸百億 搶代工商機
【經濟日報╱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 2009.05.18 03:20 am
宏全國際(9939)總裁曹世忠表示,國際飲料大廠可口可樂積極衝刺中國市占率,為了以最短時間達成目標,勢必釋出更多的代工需求給飲料包材廠,而其他的本地飲料大廠勢必跟進調整策略,將代工機會釋出。
宏全為了迎接更多的代工生產機會,未來三年內將投資100億元擴充生產規模。以下是曹世忠專訪紀要:
問:從飲料市場的趨勢來看,宏全未來的發展機會何在?
答:可口可樂近年來將中國視為「特大戰場」,現階段以快速擴大市占率為戰略,其次才是追求獲利成長。為了快速擴充市占率,預期會選定好的飲料包材廠代工,自己則專注在品牌、通路及行銷經營。
問:這個策略是否影響到中國飲料市場其他廠商?
答:有的,百事可樂的策略雖然稍微保守,但是其戰略方向和可口可樂大致相當。
中國的當地飲料大廠,過去飲料及包材生產都是自己來,部份企業廠房投資金額已達100億元以上,未來如果再度遇到景氣反轉下滑,這些飲料大廠的資金壓力將很大,面對可口可樂等大廠的競爭,預期中國本地飲料公司也會調整策略。
問:迎接各飲料大廠所釋出的代工機會,宏全的準備為何?
答:宏全過去在中國已投資1.5億美元,今年仍會加碼投資新台幣20億元。為了爭取更多飲料大廠的合作機會,宏全預期三年內,共要投資100億元打好基礎。
【2009/05/18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經濟日報╱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 2009.05.18 03:20 am
宏全國際(9939)總裁曹世忠表示,國際飲料大廠可口可樂積極衝刺中國市占率,為了以最短時間達成目標,勢必釋出更多的代工需求給飲料包材廠,而其他的本地飲料大廠勢必跟進調整策略,將代工機會釋出。
宏全為了迎接更多的代工生產機會,未來三年內將投資100億元擴充生產規模。以下是曹世忠專訪紀要:
問:從飲料市場的趨勢來看,宏全未來的發展機會何在?
答:可口可樂近年來將中國視為「特大戰場」,現階段以快速擴大市占率為戰略,其次才是追求獲利成長。為了快速擴充市占率,預期會選定好的飲料包材廠代工,自己則專注在品牌、通路及行銷經營。
問:這個策略是否影響到中國飲料市場其他廠商?
答:有的,百事可樂的策略雖然稍微保守,但是其戰略方向和可口可樂大致相當。
中國的當地飲料大廠,過去飲料及包材生產都是自己來,部份企業廠房投資金額已達100億元以上,未來如果再度遇到景氣反轉下滑,這些飲料大廠的資金壓力將很大,面對可口可樂等大廠的競爭,預期中國本地飲料公司也會調整策略。
問:迎接各飲料大廠所釋出的代工機會,宏全的準備為何?
答:宏全過去在中國已投資1.5億美元,今年仍會加碼投資新台幣20億元。為了爭取更多飲料大廠的合作機會,宏全預期三年內,共要投資100億元打好基礎。
【2009/05/18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09年5月11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2009-05-11】宏都集團董事長陳弘毅專訪紀要
陳弘毅:阿里山BOT 客源採三分法
【經濟日報╱記者王瑞堂/嘉義報導】 2009.05.11 03:09 am
宏都集團董事長陳弘毅指出,宏都集團取得阿里山BOT開發案投資經營權,未來飯店的客源也會採取三分法,陸客、歐美日及台灣本地各占三分一。
阿里山是大陸觀光客最愛景點之一,宏都取得阿里山BOT開發案投資經營權,加碼投資觀光飯店,有助爭取更多陸客商機,因此備受業界注目。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阿里山三合一BOT案備受注目的沼平車站觀光飯店案,環評何時提出?是否有信心過關?
答:預計今年7月送件,而且我對環評絕對有信心。
問:宏都被指控涉嫌盜用阿里山森林鐵路枕木,有何回應?
答:我們要花數十億元投資經營阿里山鐵路、蓋飯店,怎麼會偷數十萬元的枕木。何況依照與林管處(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的合約,可先報備取用,約期屆滿如數歸還。我們先前取用都有報備,最近因考量須動用較大數量才行文林管處,沒想到卻被視為盜用。
這件事已依合約啟動協調機制,經協調人嘉義大學校長李明仁協調後,林管處並未提出異議,所以視同同意,也為宏都合法取用枕木提供有利的證明。
問:對投資興建仁義潭畔飯店的看法?
答:這塊基地約3公頃,土地屬宏都建設,視野景觀優美,因此規劃興建五星觀光飯店,共有210個房間,預估含土地總投資額約17億元,將於沼平觀光飯店動工後興建,預計三年內完工啟用。
問:北門多功能飯店何時啟用,經營團隊何時進駐?
答:預計明年3月櫻花前啟用,如果能趕在2月營業更好。經營團隊預計今年8月就會成軍,沼平觀光飯店會交由這個團隊經營。
問:建設事業如何兼顧?
答: 因為降贈與稅及資金不斷流入,營建市場一定會更熱,宏都在這方面將採取穩定策略,以取得基本獲利,方便集中更多資源加速興建觀光飯店及提升鐵路效益。
【2009/05/11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經濟日報╱記者王瑞堂/嘉義報導】 2009.05.11 03:09 am
宏都集團董事長陳弘毅指出,宏都集團取得阿里山BOT開發案投資經營權,未來飯店的客源也會採取三分法,陸客、歐美日及台灣本地各占三分一。
阿里山是大陸觀光客最愛景點之一,宏都取得阿里山BOT開發案投資經營權,加碼投資觀光飯店,有助爭取更多陸客商機,因此備受業界注目。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阿里山三合一BOT案備受注目的沼平車站觀光飯店案,環評何時提出?是否有信心過關?
答:預計今年7月送件,而且我對環評絕對有信心。
問:宏都被指控涉嫌盜用阿里山森林鐵路枕木,有何回應?
答:我們要花數十億元投資經營阿里山鐵路、蓋飯店,怎麼會偷數十萬元的枕木。何況依照與林管處(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的合約,可先報備取用,約期屆滿如數歸還。我們先前取用都有報備,最近因考量須動用較大數量才行文林管處,沒想到卻被視為盜用。
這件事已依合約啟動協調機制,經協調人嘉義大學校長李明仁協調後,林管處並未提出異議,所以視同同意,也為宏都合法取用枕木提供有利的證明。
問:對投資興建仁義潭畔飯店的看法?
答:這塊基地約3公頃,土地屬宏都建設,視野景觀優美,因此規劃興建五星觀光飯店,共有210個房間,預估含土地總投資額約17億元,將於沼平觀光飯店動工後興建,預計三年內完工啟用。
問:北門多功能飯店何時啟用,經營團隊何時進駐?
答:預計明年3月櫻花前啟用,如果能趕在2月營業更好。經營團隊預計今年8月就會成軍,沼平觀光飯店會交由這個團隊經營。
問:建設事業如何兼顧?
答: 因為降贈與稅及資金不斷流入,營建市場一定會更熱,宏都在這方面將採取穩定策略,以取得基本獲利,方便集中更多資源加速興建觀光飯店及提升鐵路效益。
【2009/05/11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經濟日報2009-05-11】中磊總經理王煒專訪紀要
中磊 明年業績將大增
【經濟日報╱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 2009.05.11 03:09 am
中磊電子總經理王煒。
(本報系資料庫)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網通消費型零售市場需求影響甚大,網通代工廠中磊(5388)總經理王煒表示,今年零售市場需求不易回到高檔,但可靠穩定的電信訂單守住營收規模,預計2010年景氣自谷底翻揚,加上新產品發酵,可望出現一波大成長。
過去20年,不管是有線還是無線網通技術演進,中磊總能靠軟體技術優勢,搶占絕佳產業地位,王煒看準未來頻寬需求提升,帶動電信營運商升級光纖,頻寬提升需求將帶動基礎建設商機,成為推動未來五年成長的主要動力,中磊除跨入電信領域,更積極搶攻Cable商機。以下為王煒專訪紀要。
庫存回補 本季業績看增
問:觀察訂單及客戶反應,是否已看到消費性通路回溫跡象?
答:第一季的單很急,零組件供貨不及延遞到第二季,目前訂單可以看到第二季,營收比第一季好一些,但不認為是終端需求有很強,後續看第三季到第四季需求是否有比較穩定。
第二季成長還是來自補庫存需求,消費性市場需求一直都在,但從高點往下修正,庫存修正更嚴重,近期部分急單變短單,客戶下單仍保守,但已經趨正常,訂單能見度約一到二個月,但預估全年消費性市場都不會太好。
問:除消費性通路市場以外,今年還看到哪些市場需求及機會?
答:電信頻寬需求升級到光纖,行動電信業者與傳統固網電信業者整合,有線電視營運商往DOCSIS 3.0前進,三大領域將帶起基礎建設的接取端需求。在網路傳輸影像需求驅動下,已開發國家電信業者積極將頻寬往上升級,從原本的10M拉到100M為主,包含歐洲、北美、韓國、日本、台灣都有不錯發展。
另一部分,為了與傳統電信營運商搶奪進入家庭的機會,有線電視(Cable)營運商往DOCSIS 3.0技術前進,電信營運商往光纖走,Cable業者則靠DOCSIS 3.0搶攻家庭寬頻上網商機,預估成熟市場頻寬的升級需求,可望帶動網通寬頻產品未來五年左右的高原成長期。
此外,行動及固網匯流趨勢下,中國電信產業整合成三大業者,積極進行行動跟固網整合,合流之後會有新的商業模式及應用出現,更將是另一波成長的驅動力。
產業在變,中磊也一起改變,2007年中磊消費性市場占營收比重約六成,今年第一季已經降到四成以下,相較之下來自電信及營運商營收比重則逐漸提升。
問:過去Cable產業已經是一個成熟穩定產業,中磊近年積極搶進,看到什麼商機?
答:過去電信業者提供傳統數據機(Modem),消費者自己去買路由器(Router),2003年電信產業在大革命,歐洲從英國開始把路由器跟數據機整合在一起,也帶起台灣路由器廠商有機會跨入電信市場。
搶進Cable 瞄準整合商機
而過去幾年全球最大路由器市場需求在北美,主因為北美的有一半以上寬頻接入採用Cable服務,需要自己去零售市場買路由器,預估二到三年後有線電視業者必須要把路由器與數據機整合,而這也是中磊看到的整合商機。
問:中磊Cable產品已經接獲韓國訂單,今年貢獻度如何?
答:韓國訂單很特別,中磊提供Transfer Gateway(轉換閘道器)產品,把Cable從過去廣播方式走向IP化,中華電信MOD是採IP架構,韓國客戶則用Cable的纜線基礎建設,去推IP服務,是全球首創。
有趣的是,韓國客戶是電信營運商買有線電視業者,透過Cable纜線補足的最後一哩基礎建設,Transfer Gateway就像是一個影像閘道器,整合Cable轉換成IP並進行語音、影像、資訊三種匯流傳輸,後端連接的也不是傳統的Cable STB(有線電視機上盒),而是IP STB(數位機上盒)。
近期也有許多網通廠商積極切入Cable技術,但要有基本規模,同時還要賭上總經理的Guts!因為投入Cable技術很燒錢,中磊已經燒了兩年。今年Cable對營收貢獻有限,但預期在韓國之後,歐洲、日本、美國也都會有整合需求。
問:中國大陸電信業產業也進行整合,目前商機如何?中磊已切入中國電信及中國網通,今年貢獻度如何?
答:過去因為大陸家庭擁有兩台電腦的比重不高,因此,2007年以前中國只賣單口貓(只有一埠的數據機),賣出3,000到4,000萬套都是單口貓,電腦越來越普及,路由器需求浮現,包含四口貓(四個埠數據機)跟飛貓(WiFi ADSL 路由器)。預估今年大陸市場有一半需求是四口的飛貓(四個埠整合WiFi ADSL路由器)。
去年第四季中磊飛貓出貨量已經達10萬台,4月開新標,5月起開始交貨,預估今年出貨量可望超過100萬台,占大陸市場市占率超過一成,貢獻營收比重約一成。
問:未來幾年中磊營運成長性?
答:今年受產業影響,今年營收要「守」,明年才有大幅成長的空間,有機會回到過去年成長二到三成的成長軌道上。明年帶動營收成長的兩大驅動力,一個是產業走出谷底開始翻揚,一個是中磊近年耕耘新品,包含數位匯流的整合型閘道器需求明顯增溫,應用端的網路監控產品可望有倍數成長。
【2009/05/11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經濟日報╱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 2009.05.11 03:09 am
中磊電子總經理王煒。
(本報系資料庫)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網通消費型零售市場需求影響甚大,網通代工廠中磊(5388)總經理王煒表示,今年零售市場需求不易回到高檔,但可靠穩定的電信訂單守住營收規模,預計2010年景氣自谷底翻揚,加上新產品發酵,可望出現一波大成長。
過去20年,不管是有線還是無線網通技術演進,中磊總能靠軟體技術優勢,搶占絕佳產業地位,王煒看準未來頻寬需求提升,帶動電信營運商升級光纖,頻寬提升需求將帶動基礎建設商機,成為推動未來五年成長的主要動力,中磊除跨入電信領域,更積極搶攻Cable商機。以下為王煒專訪紀要。
庫存回補 本季業績看增
問:觀察訂單及客戶反應,是否已看到消費性通路回溫跡象?
答:第一季的單很急,零組件供貨不及延遞到第二季,目前訂單可以看到第二季,營收比第一季好一些,但不認為是終端需求有很強,後續看第三季到第四季需求是否有比較穩定。
第二季成長還是來自補庫存需求,消費性市場需求一直都在,但從高點往下修正,庫存修正更嚴重,近期部分急單變短單,客戶下單仍保守,但已經趨正常,訂單能見度約一到二個月,但預估全年消費性市場都不會太好。
問:除消費性通路市場以外,今年還看到哪些市場需求及機會?
答:電信頻寬需求升級到光纖,行動電信業者與傳統固網電信業者整合,有線電視營運商往DOCSIS 3.0前進,三大領域將帶起基礎建設的接取端需求。在網路傳輸影像需求驅動下,已開發國家電信業者積極將頻寬往上升級,從原本的10M拉到100M為主,包含歐洲、北美、韓國、日本、台灣都有不錯發展。
另一部分,為了與傳統電信營運商搶奪進入家庭的機會,有線電視(Cable)營運商往DOCSIS 3.0技術前進,電信營運商往光纖走,Cable業者則靠DOCSIS 3.0搶攻家庭寬頻上網商機,預估成熟市場頻寬的升級需求,可望帶動網通寬頻產品未來五年左右的高原成長期。
此外,行動及固網匯流趨勢下,中國電信產業整合成三大業者,積極進行行動跟固網整合,合流之後會有新的商業模式及應用出現,更將是另一波成長的驅動力。
產業在變,中磊也一起改變,2007年中磊消費性市場占營收比重約六成,今年第一季已經降到四成以下,相較之下來自電信及營運商營收比重則逐漸提升。
問:過去Cable產業已經是一個成熟穩定產業,中磊近年積極搶進,看到什麼商機?
答:過去電信業者提供傳統數據機(Modem),消費者自己去買路由器(Router),2003年電信產業在大革命,歐洲從英國開始把路由器跟數據機整合在一起,也帶起台灣路由器廠商有機會跨入電信市場。
搶進Cable 瞄準整合商機
而過去幾年全球最大路由器市場需求在北美,主因為北美的有一半以上寬頻接入採用Cable服務,需要自己去零售市場買路由器,預估二到三年後有線電視業者必須要把路由器與數據機整合,而這也是中磊看到的整合商機。
問:中磊Cable產品已經接獲韓國訂單,今年貢獻度如何?
答:韓國訂單很特別,中磊提供Transfer Gateway(轉換閘道器)產品,把Cable從過去廣播方式走向IP化,中華電信MOD是採IP架構,韓國客戶則用Cable的纜線基礎建設,去推IP服務,是全球首創。
有趣的是,韓國客戶是電信營運商買有線電視業者,透過Cable纜線補足的最後一哩基礎建設,Transfer Gateway就像是一個影像閘道器,整合Cable轉換成IP並進行語音、影像、資訊三種匯流傳輸,後端連接的也不是傳統的Cable STB(有線電視機上盒),而是IP STB(數位機上盒)。
近期也有許多網通廠商積極切入Cable技術,但要有基本規模,同時還要賭上總經理的Guts!因為投入Cable技術很燒錢,中磊已經燒了兩年。今年Cable對營收貢獻有限,但預期在韓國之後,歐洲、日本、美國也都會有整合需求。
問:中國大陸電信業產業也進行整合,目前商機如何?中磊已切入中國電信及中國網通,今年貢獻度如何?
答:過去因為大陸家庭擁有兩台電腦的比重不高,因此,2007年以前中國只賣單口貓(只有一埠的數據機),賣出3,000到4,000萬套都是單口貓,電腦越來越普及,路由器需求浮現,包含四口貓(四個埠數據機)跟飛貓(WiFi ADSL 路由器)。預估今年大陸市場有一半需求是四口的飛貓(四個埠整合WiFi ADSL路由器)。
去年第四季中磊飛貓出貨量已經達10萬台,4月開新標,5月起開始交貨,預估今年出貨量可望超過100萬台,占大陸市場市占率超過一成,貢獻營收比重約一成。
問:未來幾年中磊營運成長性?
答:今年受產業影響,今年營收要「守」,明年才有大幅成長的空間,有機會回到過去年成長二到三成的成長軌道上。明年帶動營收成長的兩大驅動力,一個是產業走出谷底開始翻揚,一個是中磊近年耕耘新品,包含數位匯流的整合型閘道器需求明顯增溫,應用端的網路監控產品可望有倍數成長。
【2009/05/11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09年5月9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2009-05-09】百一董事長許錦輝專訪紀要
百一機上盒 印度大豐收
【經濟日報╱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 2009.05.09 03:05 am
百一董事長許錦輝指出,今年百一的STB(電視機上盒)出貨量,可望有倍數成長。
記者黃晶琳/攝影
百一董事長許錦輝昨(8)日表示,去年STB(電視機上盒)切入印度客戶後,後續訂單出乎預期,累計接獲印度訂單高達200萬台,預估印度是今年最大出貨市場,大陸排第二,STB出貨量及貢獻營收都可望較去年倍增。
前四月營收 大增六成八
百一去年受惠新興市場印度及墨西哥訂單帶動,第四季營收創下歷史新高。百一今年前四月營收累計27.22億元,較去年大幅成長68.32%,第一季每股稅後純益0.86元,更達成去年全年每股純益1.62元的一半以上。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兩大產品線LNB(低雜訊降頻器)、STB是否受不景氣影響?
答:金融風暴對產業會造成一定的影響,被列為奢侈品的產品影響最大,但過去STB產品基期低,因此還是持續大幅成長;而LNB則視客戶態度,預估今年訂單量仍可望成長。
問:今年LNB客戶下單情況及成長機會?
答:百一LNB的主要大客戶為美國Direct TV,去年Direct TV推出第五代產品,單價較第四代產品高出數倍,百一為主要供應商之一。原先客戶計劃積極推廣高單價新產品,但受景氣影響,今年轉而推廣舊產品,雖然訂單量維持水準,但下半年若景氣轉好,期待客戶積極推廣新產品,才會對營收貢獻成長有較大幫助。
問:今年全球STB市場需求?新興市場及成熟市場主流產品為何?
答:百一自民國93年至94年切入付費電視(Pay TV)機上盒,近年來在市場起飛,並轉向數位化趨勢帶動下,新興市場及成熟市場對STB需求持續成長。
目前新興市場在傳統SD(標準清晰度)STB需求強勁,各國衛星及有線電視營運商積極推廣數位化機上盒。成熟市場如歐洲等地,全面數位化後,對STB需求轉向高階的HD(高解析)、PVR(數位錄放功能)及MHP(多媒體數位平台)等多元產品。
問:今年百一STB出貨及營收的成長性?
答:過去百一STB以歐洲等市場為主,去年切入新興市場後,開始帶動STB大量成長,去年在華為代工出貨,搭上北京奧運商機下,去年大陸市場占STB整體比重已逾一半。
新興市場俏 將穩定成長
去年下半年更陸續切入印度、印尼、墨西哥、菲律賓、台灣等市場的電視營運商,今年大陸雖沒有奧運題材,但出貨量仍可望維持去年水準。
而印度客戶去年第四季下50萬台訂單後,今年第一季又追加50萬台,已出貨完畢。近期印度客戶再下100萬台訂單,預估9月以前出貨完畢,預估今年印度是百一STB最重要的市場,其他國家出貨量也將穩定成長,預估今年新興市場訂單占STB比重將達六成以上。
百一計劃6月起陸續推出HD、PVR及MHP等高階STB產品,主打歐洲市場,預估今年STB出貨量及營收貢獻將呈倍數成長。
問:對今年成長的展望?
答:今年前四月營收較去年成長逾六成,目前訂單能見度已到第二季末,第二季營收將較第一季小幅成長,印度市場訂單出貨旺季可延續到9月,預估第三季可維持第二季水準,而第四季是產業旺季,預估今年營收可望有大幅成長的表現。
【2009/05/09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經濟日報╱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 2009.05.09 03:05 am
百一董事長許錦輝指出,今年百一的STB(電視機上盒)出貨量,可望有倍數成長。
記者黃晶琳/攝影
百一董事長許錦輝昨(8)日表示,去年STB(電視機上盒)切入印度客戶後,後續訂單出乎預期,累計接獲印度訂單高達200萬台,預估印度是今年最大出貨市場,大陸排第二,STB出貨量及貢獻營收都可望較去年倍增。
前四月營收 大增六成八
百一去年受惠新興市場印度及墨西哥訂單帶動,第四季營收創下歷史新高。百一今年前四月營收累計27.22億元,較去年大幅成長68.32%,第一季每股稅後純益0.86元,更達成去年全年每股純益1.62元的一半以上。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兩大產品線LNB(低雜訊降頻器)、STB是否受不景氣影響?
答:金融風暴對產業會造成一定的影響,被列為奢侈品的產品影響最大,但過去STB產品基期低,因此還是持續大幅成長;而LNB則視客戶態度,預估今年訂單量仍可望成長。
問:今年LNB客戶下單情況及成長機會?
答:百一LNB的主要大客戶為美國Direct TV,去年Direct TV推出第五代產品,單價較第四代產品高出數倍,百一為主要供應商之一。原先客戶計劃積極推廣高單價新產品,但受景氣影響,今年轉而推廣舊產品,雖然訂單量維持水準,但下半年若景氣轉好,期待客戶積極推廣新產品,才會對營收貢獻成長有較大幫助。
問:今年全球STB市場需求?新興市場及成熟市場主流產品為何?
答:百一自民國93年至94年切入付費電視(Pay TV)機上盒,近年來在市場起飛,並轉向數位化趨勢帶動下,新興市場及成熟市場對STB需求持續成長。
目前新興市場在傳統SD(標準清晰度)STB需求強勁,各國衛星及有線電視營運商積極推廣數位化機上盒。成熟市場如歐洲等地,全面數位化後,對STB需求轉向高階的HD(高解析)、PVR(數位錄放功能)及MHP(多媒體數位平台)等多元產品。
問:今年百一STB出貨及營收的成長性?
答:過去百一STB以歐洲等市場為主,去年切入新興市場後,開始帶動STB大量成長,去年在華為代工出貨,搭上北京奧運商機下,去年大陸市場占STB整體比重已逾一半。
新興市場俏 將穩定成長
去年下半年更陸續切入印度、印尼、墨西哥、菲律賓、台灣等市場的電視營運商,今年大陸雖沒有奧運題材,但出貨量仍可望維持去年水準。
而印度客戶去年第四季下50萬台訂單後,今年第一季又追加50萬台,已出貨完畢。近期印度客戶再下100萬台訂單,預估9月以前出貨完畢,預估今年印度是百一STB最重要的市場,其他國家出貨量也將穩定成長,預估今年新興市場訂單占STB比重將達六成以上。
百一計劃6月起陸續推出HD、PVR及MHP等高階STB產品,主打歐洲市場,預估今年STB出貨量及營收貢獻將呈倍數成長。
問:對今年成長的展望?
答:今年前四月營收較去年成長逾六成,目前訂單能見度已到第二季末,第二季營收將較第一季小幅成長,印度市場訂單出貨旺季可延續到9月,預估第三季可維持第二季水準,而第四季是產業旺季,預估今年營收可望有大幅成長的表現。
【2009/05/09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09年5月5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2009-05-04】圓剛科技(2417)副董事長李淼盛訪談紀要
圓剛 毛利率力保48%
【經濟日報╱記者張義宮/台北報導】 2009.05.04 04:39 am
圓剛科技副董事長李淼盛。
記者 張義宮/攝影
圓剛科技(2417)副董事長李淼盛表示,第一季合併營收年成長率15%,比去年好,目前全球NB使用電視卡的比重還很低,只有2%至3%,到今年底以前應可成長二至三倍,提升到10%;今年以「獲利成長大於營收成長」為目標,毛利率維持在47%至48%。
圓剛第一季合併營收11.5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5.47%,稅後純益1.7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1.42%,每股稅後純益0.79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4.9%,產品包括電視卡、實物投影機及網路監控。以下是訪談紀要。
問:圓剛這幾年每股稅後純益均在3元以上,面對全球性的金融風暴,談談今年的營運重心?
答:第一季圓剛的合併營收比去年同期成長15%,要比去年來得好。電視卡與全球景氣回溫的速度快慢有直接關係,安全監控產品屬於企業對企業(B to B)、實務投影機則與學校有關,在各國都在加碼內需、增加教育的經費,連英國政府也加碼教育認為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長期投資,在後二塊的營收較不受影響,比較有保障,我們樂觀以待。
圓剛從成立第一年以來,只有幾個月虧損,歷年來都是處於獲利的格局,即使面對全球性的金融風暴,今年營運重心亦以獲利大於營收的成長,毛利率維持在47%至48%,過去連續四年圓剛也都在45%至48%的毛利率,關鍵在於長年投入的研發費用已逐年發酵,即使有新產品推出,也不需要增加太多的成本,讓我們在進入主流PC及NB品牌大廠的電視卡領域,值得期待。
產品多元 出貨增溫
問:對全球電視卡市場的看法?
答:目前全球NB使用電視卡的比重還很低,充其量只有2%至3%,今後要量大起來,成長二至三倍到10%應可水到渠成,我們只要順勢而為,今年出貨量雖然會受到景氣關係略為影響,但在全球總體經濟成長來臨之際,在圓剛產品準備就緒,就有機會一波的機會上去。
我們訴求以PC、NB搭配電視卡,即可觀看電視節目,因此,今後電視卡成長三倍不是夢。尤其是,小筆電愈來愈風行,價格低價化,並在輕薄短小風的流行下,搭配售價也日益物美價廉的電視卡,形成更為多元功能的使用,圓剛的產品有內建式、USB接頭的多樣款式,甚至到日本市場獨有的規格,可以說已到了「包山包海」產品面,不會遺漏那個市場。
問:新產品的內建式、雙核心電視卡,有何優勢?
答:新款的隱形版電視卡不占空間,省去占一個USB槽,具有收看類比、數位及高畫質電視節目,兼具收音機及錄放影機功能,還可以燒成光碟、剪貼功能,我們認為,用NB、PC觀賞電視節目的概念成型,電視卡的商機也會年年擴大。
又如,雙核心電視卡具有同時觀看二台電視節目的功能,喜愛美國大聯盟職棒的台灣觀眾,遇上王建民、郭泓志兩位投手同時投球時,要怎麼辦?不想漏看一位的話,雙核就可以解決困擾。
搶吃蘋果 積極洽商
問:圓剛拓展十大NB品牌的電視卡商機,唯獨還缺一角的蘋果電腦,今年的機會如何?
答:圓剛的電視卡已成為全球十大電腦業者的ODM供應者,目前只差蘋果一家,其餘知名大廠包括DELL、宏碁、華碩、SONY、東芝、富士通、聯想等都是主力客戶,但受到全球風暴影響在成本的考量,內建電視卡會增加銷售金額,今年對蘋果的商機保持洽商。不過,在外接市場上,圓剛則以推出自有品牌相容蘋果NB的電視卡在市場上銷售,服務有需求的蘋果用戶。
問:電視卡拓展日本市場最近的動向?
答:這是很值得期待的市場,經過多年的努力,及與微軟的策略合作,去年圓剛終於進入日本數位電視(ISDB-T)電視卡市場,並成為第一家非日本公司的數位電視卡供應商。
在微軟的Vista作業系統下,消費者可以免費使用電視卡軟體,也讓圓剛的成本下降很多,在9月微軟的功能將可加入燒錄功能,將使功能更為齊全,與日本電視卡第一大品牌的Pixcva有得拚。
圓剛在生產機制上,延用日本豐田汽車的細胞組合方式,在電視卡的投產以一塊一塊模組的組合優勢,得以小量多樣接單生產,來達到降低成本的效益,即使是100台亦或200台的小單,都可以快速組合方式出貨。我們的研發、生產工廠都在台灣,一年有100多件新產品問世,足以因應客戶少量多樣的需求。
土城新廠 明年落成
問:土城新的工廠何時落成,帶來的效益?
答:圓剛素來不太向銀行借款,多年來負債比低於20%,此次因應產能調整需求,去年底在土城斥資3.7億元購入土地,5、6月動工興建新廠房,明年底可以搬進。
最大效益是工廠得以有更高的整合,不像現今在中和圓山路的廠商,是分成好幾個地方租用,單是產品搬來搬去,就要增加不少成本,而且,舊大樓的電梯太小,打包的貨品還運送不下來。
新廠落成之後,建物有1萬多坪,可以將圓展整個搬過去,相繼退掉在圓山路的廠房,由於還具有很高的擴充性,未來也會將研發搬入,對於工廠的整合在一起,效率的提高,均具頗大效益。
【2009/05/04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經濟日報╱記者張義宮/台北報導】 2009.05.04 04:39 am
圓剛科技副董事長李淼盛。
記者 張義宮/攝影
圓剛科技(2417)副董事長李淼盛表示,第一季合併營收年成長率15%,比去年好,目前全球NB使用電視卡的比重還很低,只有2%至3%,到今年底以前應可成長二至三倍,提升到10%;今年以「獲利成長大於營收成長」為目標,毛利率維持在47%至48%。
圓剛第一季合併營收11.5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5.47%,稅後純益1.7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1.42%,每股稅後純益0.79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4.9%,產品包括電視卡、實物投影機及網路監控。以下是訪談紀要。
問:圓剛這幾年每股稅後純益均在3元以上,面對全球性的金融風暴,談談今年的營運重心?
答:第一季圓剛的合併營收比去年同期成長15%,要比去年來得好。電視卡與全球景氣回溫的速度快慢有直接關係,安全監控產品屬於企業對企業(B to B)、實務投影機則與學校有關,在各國都在加碼內需、增加教育的經費,連英國政府也加碼教育認為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長期投資,在後二塊的營收較不受影響,比較有保障,我們樂觀以待。
圓剛從成立第一年以來,只有幾個月虧損,歷年來都是處於獲利的格局,即使面對全球性的金融風暴,今年營運重心亦以獲利大於營收的成長,毛利率維持在47%至48%,過去連續四年圓剛也都在45%至48%的毛利率,關鍵在於長年投入的研發費用已逐年發酵,即使有新產品推出,也不需要增加太多的成本,讓我們在進入主流PC及NB品牌大廠的電視卡領域,值得期待。
產品多元 出貨增溫
問:對全球電視卡市場的看法?
答:目前全球NB使用電視卡的比重還很低,充其量只有2%至3%,今後要量大起來,成長二至三倍到10%應可水到渠成,我們只要順勢而為,今年出貨量雖然會受到景氣關係略為影響,但在全球總體經濟成長來臨之際,在圓剛產品準備就緒,就有機會一波的機會上去。
我們訴求以PC、NB搭配電視卡,即可觀看電視節目,因此,今後電視卡成長三倍不是夢。尤其是,小筆電愈來愈風行,價格低價化,並在輕薄短小風的流行下,搭配售價也日益物美價廉的電視卡,形成更為多元功能的使用,圓剛的產品有內建式、USB接頭的多樣款式,甚至到日本市場獨有的規格,可以說已到了「包山包海」產品面,不會遺漏那個市場。
問:新產品的內建式、雙核心電視卡,有何優勢?
答:新款的隱形版電視卡不占空間,省去占一個USB槽,具有收看類比、數位及高畫質電視節目,兼具收音機及錄放影機功能,還可以燒成光碟、剪貼功能,我們認為,用NB、PC觀賞電視節目的概念成型,電視卡的商機也會年年擴大。
又如,雙核心電視卡具有同時觀看二台電視節目的功能,喜愛美國大聯盟職棒的台灣觀眾,遇上王建民、郭泓志兩位投手同時投球時,要怎麼辦?不想漏看一位的話,雙核就可以解決困擾。
搶吃蘋果 積極洽商
問:圓剛拓展十大NB品牌的電視卡商機,唯獨還缺一角的蘋果電腦,今年的機會如何?
答:圓剛的電視卡已成為全球十大電腦業者的ODM供應者,目前只差蘋果一家,其餘知名大廠包括DELL、宏碁、華碩、SONY、東芝、富士通、聯想等都是主力客戶,但受到全球風暴影響在成本的考量,內建電視卡會增加銷售金額,今年對蘋果的商機保持洽商。不過,在外接市場上,圓剛則以推出自有品牌相容蘋果NB的電視卡在市場上銷售,服務有需求的蘋果用戶。
問:電視卡拓展日本市場最近的動向?
答:這是很值得期待的市場,經過多年的努力,及與微軟的策略合作,去年圓剛終於進入日本數位電視(ISDB-T)電視卡市場,並成為第一家非日本公司的數位電視卡供應商。
在微軟的Vista作業系統下,消費者可以免費使用電視卡軟體,也讓圓剛的成本下降很多,在9月微軟的功能將可加入燒錄功能,將使功能更為齊全,與日本電視卡第一大品牌的Pixcva有得拚。
圓剛在生產機制上,延用日本豐田汽車的細胞組合方式,在電視卡的投產以一塊一塊模組的組合優勢,得以小量多樣接單生產,來達到降低成本的效益,即使是100台亦或200台的小單,都可以快速組合方式出貨。我們的研發、生產工廠都在台灣,一年有100多件新產品問世,足以因應客戶少量多樣的需求。
土城新廠 明年落成
問:土城新的工廠何時落成,帶來的效益?
答:圓剛素來不太向銀行借款,多年來負債比低於20%,此次因應產能調整需求,去年底在土城斥資3.7億元購入土地,5、6月動工興建新廠房,明年底可以搬進。
最大效益是工廠得以有更高的整合,不像現今在中和圓山路的廠商,是分成好幾個地方租用,單是產品搬來搬去,就要增加不少成本,而且,舊大樓的電梯太小,打包的貨品還運送不下來。
新廠落成之後,建物有1萬多坪,可以將圓展整個搬過去,相繼退掉在圓山路的廠房,由於還具有很高的擴充性,未來也會將研發搬入,對於工廠的整合在一起,效率的提高,均具頗大效益。
【2009/05/04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09年5月2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2009-05-02】中運總經理趙國樑專訪紀要
中運賣船過冬 10億將落袋
【經濟日報╱記者余麗姿/台北報導】 2009.05.02 02:14 am
中鋼運通總經理趙國樑。
記者劉學聖/攝影
中鋼(2002)集團旗下金雞母中鋼運通,去年寫下每股稅後純益17.63元的亮眼成績。
面對不景氣,中運總經理趙國樑將啟動「賣船計畫」因應,今年將拆解處分五艘船,縮編船隊,船噸數減少26%,預估挹注10多億元收入,以期望達到今年賺一個資本額的目標。
趙國樑為前國策顧問、中鋼創辦人趙耀東的次子,在散裝航運擁有33年的資歷。他日前接受本報專訪表示,散裝航運業的冬天,明年才真正來到,最快2012、2013年景氣才會好轉。以下為趙國樑專訪紀要:
問:中運是散裝航運獲利王,去年與今年首季表現如何?
答:中運去年稅前盈餘為9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為17.63元,較前年成長10%,挹注母公司中鋼利益67億元,每股獲利貢獻度0.53元。今年第一季每股稅前盈餘應有2元以上水準。
中運1996成立,目前共有22艘船,由於散裝航運業在2003年至2008年大好,中運去年和前年都賺上一個資本額。船隊一半船做中鋼長期合約,一半在市場操作。
問:面對今年不景氣,中運採取策略為何?
答:中運今年將首度啟動「賣船計畫」,進行船隊縮編,包括賣掉四艘船齡約25年的海岬型船舶,及一艘巴拿馬型船舶,總噸位從272萬公噸縮到200萬公噸。
逾齡船舶處分後,中運旗下所有船舶都將有合約貨可載。
中運要賣船過冬,散裝航運真正冬天明年才會到;中運目前把船隊縮編過冬,等真正冬天來臨時開始擴充,希望擴充完畢後,就是景氣春天來臨。
賣五條船估計有10多億元收入,公司「今年以賺一個資本額為目標」。未來待中龍等鋼鐵量起來,希望船噸增加一倍。
問:請問您對散裝航運市場後市的看法?
答:過去幾年散裝航運業大好,主要是大陸的貢獻;近年大陸鋼鐵產量近5億公噸,是五個中鋼產量。
2009年鐵礦砂、煤礦及穀類的貨量,全球衰退5.9%,但船運力供給,2009年成長17.4%、2010年增加25.6%,每四艘船中就有一艘是新船,2011年運力成長亦達13.7%。
光看這些資料判斷,「明年一定不會好」,即使不看經濟層面,明年船太多,散裝航運市場還是不好,最快2012年、2013年才會真正好。
【2009/05/01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經濟日報╱記者余麗姿/台北報導】 2009.05.02 02:14 am
中鋼運通總經理趙國樑。
記者劉學聖/攝影
中鋼(2002)集團旗下金雞母中鋼運通,去年寫下每股稅後純益17.63元的亮眼成績。
面對不景氣,中運總經理趙國樑將啟動「賣船計畫」因應,今年將拆解處分五艘船,縮編船隊,船噸數減少26%,預估挹注10多億元收入,以期望達到今年賺一個資本額的目標。
趙國樑為前國策顧問、中鋼創辦人趙耀東的次子,在散裝航運擁有33年的資歷。他日前接受本報專訪表示,散裝航運業的冬天,明年才真正來到,最快2012、2013年景氣才會好轉。以下為趙國樑專訪紀要:
問:中運是散裝航運獲利王,去年與今年首季表現如何?
答:中運去年稅前盈餘為9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為17.63元,較前年成長10%,挹注母公司中鋼利益67億元,每股獲利貢獻度0.53元。今年第一季每股稅前盈餘應有2元以上水準。
中運1996成立,目前共有22艘船,由於散裝航運業在2003年至2008年大好,中運去年和前年都賺上一個資本額。船隊一半船做中鋼長期合約,一半在市場操作。
問:面對今年不景氣,中運採取策略為何?
答:中運今年將首度啟動「賣船計畫」,進行船隊縮編,包括賣掉四艘船齡約25年的海岬型船舶,及一艘巴拿馬型船舶,總噸位從272萬公噸縮到200萬公噸。
逾齡船舶處分後,中運旗下所有船舶都將有合約貨可載。
中運要賣船過冬,散裝航運真正冬天明年才會到;中運目前把船隊縮編過冬,等真正冬天來臨時開始擴充,希望擴充完畢後,就是景氣春天來臨。
賣五條船估計有10多億元收入,公司「今年以賺一個資本額為目標」。未來待中龍等鋼鐵量起來,希望船噸增加一倍。
問:請問您對散裝航運市場後市的看法?
答:過去幾年散裝航運業大好,主要是大陸的貢獻;近年大陸鋼鐵產量近5億公噸,是五個中鋼產量。
2009年鐵礦砂、煤礦及穀類的貨量,全球衰退5.9%,但船運力供給,2009年成長17.4%、2010年增加25.6%,每四艘船中就有一艘是新船,2011年運力成長亦達13.7%。
光看這些資料判斷,「明年一定不會好」,即使不看經濟層面,明年船太多,散裝航運市場還是不好,最快2012年、2013年才會真正好。
【2009/05/01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