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8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2011-01-17】翔準光罩(3087)總經理李康智專訪紀要

今年營收唱高調 翔準光罩小檔案
2011/01/17 10:35
【經濟日報╱記者陳碧珠/台北報導】


半導體今年穩定成長,12吋先進製程晶圓吃緊,屬於半導體晶圓必備過程的光罩產業也同步受惠,其中,翔準光罩(3087)今年營收可望維持兩位數的成長。翔準光罩與台灣光罩(2338)是國內兩大光罩代工廠,其中,翔準的大股東是全球第一大光罩廠-豐創(Photronics),持股比率57.5%,有大股東的技術、業務支援,翔準業績相對穩定。


翔準上周五(14)日收盤價11.05元,上漲0.05元。法人預估,翔準在台灣的光罩市占率約9至10%(台積電在國內最大,約60%)


重研發 利潤穩定


翔準總經理李康智表示,電子產品日新月異,只要有新的電子產品,就有光罩需求,光罩業是個少樣多量的市場,不會大起大落,為追求成長,也持續朝最新製程的產品推出,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翔準因大股東豐創是美國上市公司,公司的會計年度為11月制,而99年度(98年1 月至99年10月)營收32.2億元,成長36.6%,回顧一下過去兩年的業績?


答:其實98年度景氣非常差時,我們業績也沒有甚麼影響,獲利也是,因為這個行業特性,就是不會大起大落。


另外,我們光罩需求來源有兩種,一種是終端產品、一種是R&D的試產,現在IC設計這麼多,電子產品多樣化,只要有產品,就有光罩的需求,量不會是問題。


若從價格來看,翔準過去幾年來,量有增加,可是產值沒有增加,光罩產業也是這樣,因為光罩本身價格下降很厲害,越是高階,降的越多,前年景氣很差的時候,價格殺的很兇,價格一下去,永遠回不來,去年景氣好,價格壓力小一點,所以我們的業績也跟著起來。


問:何以愈先進的光罩,價格下降空間越大?現在12吋先進製程的機台很缺,都居高不下?


答:我們跟晶圓代工使用的機台有點不一樣,全球光罩主要有三家日本廠商,另外兩家是翔準與台灣光罩,雖然旺季的時候會有點緊,但整體產能還是很大,足夠應付這個需求。


因為晶圓(Wafer)在代工廠裡面,一個產品常常一投就是三、五千片,光罩卻只要20、30片,量不大,所以光罩廠每天需要量產的產能本來就不多。以翔準來說,一天可以做100多片,加上光罩並非完全不可替代性的行業,價格才有壓力。


若要避免平均售價價格下降太快,就是要不斷透過產品組合往高階移動,讓平均售價不會下降。


問:通常一個新世代光罩的生命週期為何?


答:最先進製程一出來,一年大概要降價三至四成,愈成熟的光罩,價格下降越少。


售價降 毛利率15%


問:翔準的毛利率趨勢?


答:我們因為機器設備成本貴,平均售價也在下降,年度毛利率頂多約10到15%。


問:民國100年的業績前景怎樣?


答:去年我們年營收成長30%以上,希望能維持兩位數以上的成長,主要是來自高階光罩比重提升,以及台中廠新產能的擴充,這一季開始,我們的新產能已經開出來,會以65奈米與DRAM需求為主,像華亞、南亞過去一年在轉型,對今年先進製程的光罩需求應該很大。


問:從製程來分公司的產能?


答:現在的高階製程為65奈米,這部分我們還很少,我們最大客戶是聯電(2303),我們65奈米機台進的比較慢,因為當時也沒空間,直到去年台中廠完工才開始,本月開始,我們65奈米就可產生營收。


目前0.09, 0.11、013微米占營收兩至三成,我們客戶、製程都很分散。甚至LCD面板6吋的光罩,我們也有提供,約占營收10%。


基本上,光罩的需求還是在IC上面,現在大家都在40、28甚至20奈米發展,這部分台積電是全台最大的光罩廠,他們都自己做(In-House),就是他們客戶自己在台積電內部做。


問:既然高階光罩是台積電的天下,聯電又已有三家供應商,何以翔準還要積極耕耘65奈米以下的光罩市場?


答:雖然台積電都自己做為主,但現在機台很貴,高階光罩機台也貴,其實光罩高階產能的擴充,98年幾乎沒有,99年大家才開始擴充,但畢竟太貴了。以聯電來說,他當然希望高階光罩來源多一點,才不會導致產能很緊應付不了,加上還有DRAM、Flash也會有高階光罩的需求,所以高階光罩,每一家都有投資,但擴充不會很多,翔準是晚進者,客戶還是會有一定的需求,跟我們持續做驗證,不會因為已經有兩 、三家的光罩來源而放棄跟我們合作。


問:對成熟光罩的未來看法?


答:光罩產業有個特性,沒有一個製程會消失,即使0.35、0.25、0.8、1.0微米,也有他的需求,這些機台折舊完以後,還是會繼續使用,台灣IC設計有很多成熟光罩的需求,像立錡做類比,用的不是最先進的,但他對成熟光罩需求很大。


問:目前公司機台分配?


答:台中廠在去年9月開始運轉,規模是新竹的一半,曝光機在新竹廠有七台、台中廠有五台,未來要做更多高階產品,都以台中廠為主,現在產能利用率都是滿載,今年其實都是滿載,量很大。


問:客戶來源?


答:最大的量還是來自於台灣,畢竟晶圓代工廠的大本營都在台灣,新加坡也有全球晶圓(GF),現在80%以上都是台灣。其餘就是新加坡與大陸。


我們訂單有兩種,一個是IC設計公司直接跟我們下單,一種是晶圓廠下單,叫做一元化(Turnkey)下單,例如聯電,就是聯電客戶透過聯電跟翔準下單。


聯電是翔準第一大客戶,南亞、華亞則是我們美國總公司製造,服務由翔準負責;至於大陸客戶,中芯光罩自己做,大陸客戶我們有宏力、華虹、和艦、華潤上華,這些製程切得比較慢,其實,大陸IC設計公司有兩種光罩需求,一種是到台灣晶圓廠投片,一種是在大陸投片,我們都會爭取.


問:今年資本支出?


答:2009年20億元,因為當時要擴充台中廠,2010年度的資本支出約10億元左右,今年會比較少,因最大投資都發生了,今年估計約2至3億元。


問:大股東在你們公司扮演的定位?


答:我們業務、技術共享,訂單全球共享,一起分配。我覺得光罩這產業,還是合作大於競爭。


問:從光罩產業怎麼看未來的半導體市場?


答:很看好啊,我認為,智慧手機是很大的需求,因為智慧手機就是個消耗品,平面電腦、智慧電視也是…,這些電子產品特性就是功能很多,加上不是耐久的產品,大家都會在一段時間就會想換,這對IC產業來說,其實是很好。


交期短 致勝關鍵


問:您覺得經營翔準最大的挑戰?


答:經營光罩產業,在某方面與晶圓代工是一樣的,客戶都是晶圓代工的客戶,也有IC設計,但也有晶圓廠,所以我們接觸的對象很多,要跟IC設計公司接觸,也要跟晶圓廠接洽,接觸非常頻繁。


另外,一個產品在晶圓要投2、3千片,但光罩一次只要20、30片,只是不同產品,會再投一次光罩,同樣的客戶,下個月又有不同的產品需投光罩,不同產品又有不同代工來源,交叉度是很複雜。


光罩產業是屬於少量多樣的產業,跟DRAM完全相反,量很小、種類很多,經營光罩產業就不能用量產規模來看,而是更重視客戶服務,產業也不會大起大落,卻是半導體一個很重要、但規模不大的一環。


光罩產業還有個特性,交期(Cycle time)很短,一片光罩從做出來到交貨只有三天,如果良率不好,就會影響客戶交貨,所以經營光罩,競爭力在此。會不會變成長期合作的關係,也在此。


所以,我們每次最大問題就是交期短,每天一百片光罩,都不一樣,我們不像晶圓廠1萬片都是同一顆IC,你只要想像每片光罩都要不同的管理,就知道還是要有一定的方法,才能達到客戶滿意。



以上內容由各投資機構提供,為純屬研究性質,僅作參考,使用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聯合理財網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