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洋 五年後營收衝百億
【經濟日報╱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 2010.06.28 03:11 am
台灣東洋(4105)董事長林榮錦表示,東洋今年起透過事業分割,與新廠房併購雙重策略快速成長,三年內將新增兩家新藥廠,東洋母公司營業額五年後要達到100億元,較去年大幅成長3.5倍。
林榮錦今年起各事業動作不斷,在台灣先將東洋旗下事業體分割獨立為新公司東生華製藥,接著又買下日商鹽野義台灣廠,為東生華增加生產動能;至於大陸市場,林榮錦更結合東洋,及他的另一事業晟德(4123)及玉晟創投,共同成立東曜藥業,三年內發展出成果後,與國際藥廠展開合作。以下是林榮錦專訪紀要:
問:東洋今年以來產業併購及分割動作不斷,策略為何?
答:先從併購講起,投入製藥業發展至今,我從未忘記自己要做的是什麼。我有很多構想,例如發展蛋白質藥品,如果自己慢慢做,可能要花15年才能逐漸壯大,倒不如直接併購一家新公司,借重他們的專業開發能力,再導入我的管理知識,就可以達到我要的成果。
至於分割,是指將東洋旗下醫療藥品事業群的相關資產、負債及營業項目,分割獨立為100%持有的東生華製藥,東生華的營業項目,是東洋原本銷售的非癌症藥品,約占東洋原營收比重其營收比重30%。
東洋母公司的癌症藥品,占全公司營收比重近50%,東生華分割獨立為新公司後,東洋母公司非癌症藥品營收比重仍有約20%,我們計劃三年內將剩下的非癌症藥品部門,二度分割獨立為新公司,讓東洋本身成為100%癌症專業藥廠。
營運轉型
專攻癌症藥品
問:東洋積極展開各事業體分割獨立的積極規畫為何?
答:每一家獨立分割的新公司,都是依照疾病類別去做市場區隔,例如東生華是以心血管,及腸胃用藥為主要營業項目,東洋母公司則追求成為癌症藥品專業藥廠,成立新公司的目的,都是為了創造更多現金流,向社會大眾募資後,讓每一家公司都有能力繼續發展新藥。
問:東洋近日宣布,買下日商鹽野義台灣藥廠的目的為何?
答:五年前東洋就想在台灣找一座可以被併購的藥廠,一直到今年才實現。台灣鹽野義藥廠位在基隆七堵工業園,鑑價金額為4.8億元,東洋只花3.6億元就買下,又獲得台灣鹽野義現有的生產線人才,唯一要改善,是鹽野義的人才對東洋文化不熟悉,估計最慢五年可調適完成,若是自行蓋廠,估計要十年才能上線。
買下鹽野義台灣廠後,這座廠房未來將成為東生華製藥的廠房,成為非癌症用藥的生產線,同時也繼續為鹽野義的台灣市場代工,每年代工訂單5,000萬至6,000萬元,廠房也會持續進行改造,由cGMP(優良確效作業)廠提升為符合PIC/s(歐盟查廠稽核)規格廠房,進一步進軍國際市場。
改造產線
搶進歐盟市場
問:東洋本身的擴張計畫?
答:東洋並不想快速擴充產能,也不想擴充行銷團隊。將非癌症藥品事業分割出去後,新增的閒置產能,將改造為癌症生產線,今年底東洋發展的紫杉醇癌症藥品,將正式銷售到歐盟市場,癌症藥品的量產需求大增。
說實話,東洋目前的癌症藥品仍屬於學名藥範疇,過去研發的新劑型微脂體用藥,只占東洋營收比重5%。希望未來的癌症藥品能全數改為微脂體新劑型用藥,我估計現有的產能一旦滿載,營業規模將可由50億元倍增到500億元。
依照東洋的規畫,除了在亞洲市場由自己來生產及銷售,亞洲以外的市場將透過新藥授權來達到營收目標,東洋計劃2015年至2018年營業額要達到100億元,其中三至四成由自己生產及銷售的藥品取得,另外六到七成的收入來自海外授權金。
【2010/06/28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0年6月28日 星期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