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9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2010-10-29】TPK宸鴻法人問答紀要

宸鴻:玩不起面板 專注觸控

【經濟日報╱記者蕭君暉、李珣瑛/台北報導】 2010.10.29 01:48 am


TPK宸鴻昨(28)日表示,不擔心同業擴產及殺價競爭,該公司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技術做好,並且與同業一起把餅做大。

TPK昨天舉行上市前法說會,董事長江朝瑞、總經理孫大明、技術長張恆耀與財務長劉詩亮共同回答法人提問,以下是問答紀要:

問:TPK良率如何?

江朝瑞答:良率說得太好,客戶會來砍價;說不好,又沒辦法賺錢。觸控這個產業,第一個月的良率,通常只有65%到70%,良率在80%至85%水準時,才能開始賺錢,頂點則是95%。TPK的良率由65%提升到95%花的時間很短。

問:同業積極擴產(暗指勝華),擔心殺價競爭嗎?

孫大明答: 不擔心。TPK接的都是品牌大廠訂單,品牌大廠是非常會殺價的。我們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技術做好,這個產業,不是有產能,就可以把產品做出來,要看看是不是有效產能。

觸控市場很大,需求很高,大家一起是「把餅做大」;觸控的各種技術也都會存在,各有不同的應用。

問:會從觸控面板,進入面板產業嗎?

江答: TPK「玩不起」面板,不打算進入面板業,也不會跨足機電激發光顯示器(OLED),我們會把觸控應用在OLED 上面,但不做OLED。

【2010/10/29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0年10月26日 星期二

【工商時報2010-10-25】綠能(3519)總經理林和龍專訪紀要

《深度對談》拚擴產 綠能明年產能挑戰10億瓦
2010-10-25 01:42 工商時報 記者王中一/專訪

 綠能(3519)近期加快太陽能矽晶圓的擴產速度,斥資57.7億元的南科路竹廠日前動土,包括立法院長王金平和大高雄市長的3位候選人楊秋興、陳菊和黃昭順都到齊,除了凸顯選舉情勢的激烈外,也反映出「綠能產業」已被官方視為未來主流趨勢。

 綠能總經理林和龍除了宣示明年產能將挑戰1.5GW(10億瓦)之外,也決定拉高代工比重,以降低多晶矽原料價格波動風險。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太陽能產業第3季狀況不錯,綠能目前的產能與擴產計畫為何?

 答:太陽能占全球發電的比重仍相當低,未來發展潛力可期,目前最大的德國市場,未來占全球的比重會降低,但量沒有減少,而是其他國加起來,綠能在擴產的同時,也注重降低風險。以產能來看,截至第3季末的長晶產能為650MW,至於切晶的產能涵蓋大陸廠方面則有680MW。到了今年底,長晶產能可拉高到1.12GW,至於切晶則達1.08GW。而在擴產計畫方面,南科廠將於明年啟用,預計增加500MW的產能。

 問:現在大家都在拚擴產,綠能如何控制或降低風險?

 答:我們對於設廠的地點一向有風險評估,就算原本的桃園廠,也分大園和觀音兩個廠區,這次新廠則挑上南科旗下的路竹園區,可就近對南部的大客戶供貨。至於營運模式,則是大幅拉高代工的比重,以降低未來若多晶矽原料價格產生大幅波動所會帶來的風險,預計明年第1季就會拉高到5成,而今年第1季也才2%而已。

 問:綠能敢如此大規模擴產,有何憑藉?

 答:從整個太陽能產業鏈來看,長晶和切晶仍是最為吃緊的一環,以明年國內狀況來說,長晶廠的總產能約3.45GW,但電池廠的總產能高達6.11GW,缺口幾乎達一半。綠能現在的訂單/產能比,約為1.5倍,連國內的訂單都滿足不了。

 問:但是市場還是很擔心明年太陽能產業會出現供過於求,狀況會很嚴重?

 答:長期觀察太陽能產業,可以發現過去這些年來其實沒有出現「循環」,而是一直「成長」。事實上,影響太陽能市況的3大因素為政策、金融以及多晶矽,其它變數的影響並不會太大。

 從政策角度來看,只要有新一波的電價買回政策誘因,客戶還是會有備庫存的需求;至於金融環境,也是相當重要,2008-2009年年初金融海嘯時期,市場不是沒有需求,而是沒有金融機構願意承擔融資風險,導致業者無法進行擴產、購料和簽訂供電合約;而多晶矽雖然一直傳出有相當多的中國業者要投入,但實際上投產速度遠低於預期,主要還是難度相當高。

 觀察今年大陸的多晶矽進口量,比起去年多出一倍,凸顯大陸多晶矽廠的量產問題相當大,目前更傳出中國大陸宣布從11月1日起,多晶矽「只能進、不能出」,因此短時間內多晶矽價格仍不易走跌。至於老牌的國際級多晶矽大廠,在經歷金融海嘯後則是「嚇到了」,預計明年度的擴產幅度僅15.5%,仍是相當有限,要到後年才有明顯成長,因此這也不至於造成上游供給量暴增。

【經濟日報2010-10-25】凌群(2453)總經理劉瑞隆專訪紀要

凌群登陸 複製台灣產值

【經濟日報╱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 2010.10.25 03:27 am


凌群(2453)總經理劉瑞隆看好台灣資訊服務產業吹起ECFA(兩岸經濟協議)、雲端、個資法、IFRS(國際會計準則)等一波波題材,讓台灣資訊服務產業看到商機,計劃未來五年要在大陸複製一個跟台灣一樣大,年產值高達3,450億元商機,隨著產業發展,加上大陸布局,凌群來自海外貢獻營收目標要達五成。

系統整合資訊服務業,曾經是台灣最風光的科技產業,產業個股敦陽與衛道(更名為衛展)均曾坐上股王寶座,但近年隨產業外移,台灣市場成長趨緩,兩岸成為資訊服務業成長的新契機,今年以來凌群營收成長約二成,高於往年,每股稅後純益則為0.36元,是去年全年獲利總和。

未來台灣資訊服務業,及凌群該如何掌握成長的浪潮,劉瑞隆喊出台、日、中金三角計畫,攜手日本業者共同搶進大陸市場,以下為劉瑞隆專訪紀要。

問:兩岸簽訂ECFA後,對系統整合及資訊服務產業發展的影響?

答:ECFA將台灣的電腦服務業納入第一波早收清單,對兩岸資服商機有很大的鼓舞效果,預估2014年台灣資服產值約3,450億元,大陸資服產值一年將超過1兆元,希望未來五年台灣資服產業,可在大陸拿下5%市占率,就等於在大陸複製一個台灣3,450億元產值。

不過,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ECFA也將衝擊台灣資服產業的產業結構,台灣已經慢十年,過去大陸資服業靠市場規模優勢快速壯大,台灣則擁有產業關鍵技術優勢,現在台灣資服業站在有力的起跑點上,目的地是全球市場,ECFA是連接兩岸資服業者進軍國際市場的高速公路。

問:凌群如何掌握ECFA簽訂後兩岸商機?

答:凌群除在全球擁有18個聚點,在大陸設有北京、上海、深圳、西安、蘇州及揚州等銷售聚點,更在西安打造軟體開發中心,成為全球接單的軟體工廠。未來將積極參與大陸園區開發,與大陸夥伴合作開發資料庫、雲端作業系統及中介軟體等,直銷大陸市場,更將原本凌群既有金融、銀行及醫療等應用軟體銷售大陸。

凌群也已經籌組台、日、中金三角計畫,結合日本軟體創新研發、台灣運籌帷幄、大陸生產及市場,攜手搶進大陸及全球市場。

問:資訊服務產業未來可望在雲端趨勢上扮演何種角色?商機為何?凌群在雲端運算產業趨勢的規畫?

答:雲端運算服務市場正在起步階段,未來產業結構將走私有雲與公有雲並存的局面,凌群已經整合雲端相關軟、硬體平台與加值服務,未來更將提供建置複合雲及公有雲服務,並與國際大廠合作,除扮演系統整合角色搶商機,更積極投入雲端軟體應用開發。

近期凌群將與日本TSH集團合作,將合作雲端作業系統,搶進日本雲端網際網路資料中心(IDC),已在日本上市,未來更將陸續推向台灣及大陸市場,這也是台、日、中金三角計畫第一步。

預期雲端商機將在明年由系統整合服務開始發酵,投入雲端應用軟體開發則是為未來三、五年的成長預做準備。

問:近期因為法規規定,台灣上市公司將導入IFRS,以及個資法最快明年上路,凌群如何掌握商機?

答:ERP(企業資源規畫)系統是跟財會系統最息息相關,凌群則於兩年前籌組IFRS專案小組,專案負責人由財務長擔綱,除原有的ERP產品,也將與財會系統的軟體公司合作,鎖定金融、證券、電信網路、政府、醫療、及高科技製造業等中大型客戶,預估明年可望開始發酵。

個資法與雲端也息息相關,隨著個資法在今年4月經立法院三讀通過,預估最快明年下半年上路,未來企業客戶資料外洩企業主將承擔最大責任,也因此市調機構看好個資法上路,將為資訊服務產業帶來上千億元商機,預估今年底以前商機可望開始浮現。

問:凌群明年營運展望為何?主要成長動能?

答:目前凌群來自金融產業貢獻營收約三成,政府標案及電子化政府占比重約三成,網路建置占比重約一成,凌群明年成長重點有四大主軸包含ECFA、個資法商機、兩岸金融通、雲端運算服務。

近年凌群積極布局大陸市場,隨著未來台灣資服業將在大陸占有一席之地,計劃未來五年凌群來自海外市場貢獻營收也將從現在的不到5%,提升到五成,可望成為主要營收成長關鍵。除了營收成長,凌群更重視營業利益率成長,獲利要有更明顯成長。

【2010/10/25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0年10月23日 星期六

【工商時報2010-10-22】亞德客公司董事長王世忠專訪紀要

亞德客董事長王世忠:失落8年 雙倍毛利的關鍵
2010-10-22 01:37 工商時報 記者張令慧/專訪
 亞德客公司董事長王世忠,力排經營團隊的不同聲音,走過不進行新產品開發,全力投入垂直整合的「失落8年」,是讓亞德客的毛利率Double,由2000年的24%,提高到今年上半年的56%的關鍵。

 對於此次回台申請第一上市,所籌得的資金,亞德客除了要擴大廣東廠的規模、設立研發中心外,並準備要返台設立新廠,生產高精密度的產品。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您為何要讓公司進入「失落的8年」,只做整合而不開發新產品?

 答:當時就是因為發現亞德客如果只持續開發新產品,並不足以作為建立後進競爭者進入的障礙。所以,才決定由原料端開始進行生產的垂直整合。在這中間雖然受到經營團隊提出質疑,也繳了不少學費,但最後從公司的高毛利可確認,就是來自於生產垂直整合的成本優勢。

 而亞德客也因為擁有這樣的成本優勢,不但行成後進者進入的障礙,更有能力因應原料價格的波動。

 問:亞德客如何成為大陸氣動元件市場前3大品牌廠?

 答:除了以生產垂直整合,掌握成本優勢外,亞德客在大陸市場的拓展,來自於自行掌握銷售通路。目前公司在大陸地區行銷通路布局完整,從鄉村到都市,共有31家分公司、23家辦事處,全中國營運據點並透過ERP管理系統加以連線,鋪貨、收款一手包辦,將產銷做有效率之配置,庫存及呆帳風險也可降至最低。

 此外,亞德客更提出聯保的售後服務制度,讓客戶在中國地區任一經銷點購買產品,可在全中國每個分公司獲得技術服務。

 問:未來公司的成長策略為何?

 答: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讓亞德客成為產業的受益者,今年光是來自於德國及日本同業的轉單,就讓公司的產能塞爆。

 由於中國大陸還是持續快速成長的市場,亞德客除了藉由取代德國及日本廠商,來擴大在大陸市場的士佔率外,其它高階產品與海外市場的拓展,更將成為亞德客尋求高速成長的關鍵。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技術在線2010-10-20】我們執著于創新”——台灣宏達電子CEO談公司長足發展的理由

我們執著于創新”——台灣宏達電子CEO談公司長足發展的理由
2010/10/20 00:00 列印 E-mail

  記者日前就台灣宏達電子(HTC)在智慧手機市場取得成功的原因採訪了該公司創始人之一兼CEO周永明(Chou, Peter)。提問是2010年10月6日在該公司位於台灣桃園市的總部內舉行的情況介紹會上進行的。來自南韓及馬來西亞的眾多記者參加了情況介紹會。

  宏達電子是通過承接惠普(HP)公司的“iPAQ”設計及製造業務等蓄積了實力之後,才開始向自主品牌產品業務進軍的。儘管該公司只從事智慧手機業務,但2010年的供貨量超過了2000萬部。2011年,宏達電子還打算在中國大陸等地上市可支援高通(Qualcomm)應用平臺“BREW”的低價位機型。因此,宏達電子提出了將供貨量提高至2010年兩倍的目標。

問:宏達電子在智慧手機市場獲得領先地位的理由是什麼?(正如周先生此前介紹過的那樣)貴公司與微軟及谷歌的合作是一個關鍵詞,不過這是通過什麼契機實現的?

  在過去20年裏,台灣企業在個人電腦及IC產業裏一直承接美國企業的設計及製造業務。儘管這些業務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也存在弱點。那就是創新。現在,能像我以前工作過的迪吉多(DEC,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公司那樣,設計出新穎商品的企業仍然很少。

  我們從1997年創業時開始就一直專注于創新。為了實現“使手機世界發生變革”的理想,我們首先提高了無線及網際網路的技術能力。另外,與美國的軟體公司及通信公司共用創意後,還專注于與其他公司產品的差異化。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製造出了採用Windows Mobile的全球首款3G手機及全球首款Android手機等。也許是受到了幸運之神的眷顧。但我們一直在努力不放過任何機會。因此,如果在量產設計時有軟體漏洞暴露出來,就會優先修補這些缺陷。

  無論是好是壞,宏達電子是技術人員的集合體。之所以說“不好”,是因為大家都清楚創意的實現有多困難。為了避免技術人員因為這個原因而止步不前,我們經營層一直在大力鼓勵員工挑戰傳統技術。如果是一般的工程技術,其他台灣企業也能開發出來。而我們則不滿足於現狀總在設法進一步實現創新。

問:目前宏達電子正在位於台灣桃園和上海的工廠製造手機。將來不會委託其他公司製造手機嗎?

  目前尚未確定。沒有確定“不外包”這一策略。(記者:大槻 智洋,威志市場研究首席分析師,NE特約記者)

2010年10月18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2010-10-18】台灣光罩(2338)總經理陳碧灣專訪紀要

光罩 今年會賺贏去年

【經濟日報╱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 2010.10.18 04:10 am

台灣光罩(2338)總經理陳碧灣表示,今年下半年光罩市場景氣與上半年相差不多,台灣光罩因為第三季末完成減資作業,今年整體業績及獲利肯定會比去年好。


台灣光罩是國內四家專業光罩廠商中,唯一由本土資金投資成立的光罩廠,不同於翔準(3087)隸屬美商Photronics集團,大日印光罩(DNP)為日商大日本印刷DNP的台灣分公司,背後都有富爸爸撐腰。儘管外商圍繞,台灣光罩自成立以來,年年都有獲利。以下是陳碧灣專訪紀要。


明年景氣 暫難以預測


問:光罩產業第四季和明年的景氣如何?減資效益何時展現?

答:台灣光罩上半年營收13.48億元,EPS為0.43元,已交出優於去年每股獲利0.3元的好成績。展望下半年,我認為光罩市場景氣與上半年差不多。

至於明年的光罩產業的整體景氣,目前還難以預測。

光罩產業與IC設計公司的互動頻繁,應用產品以消費性產品為大宗,台灣光罩目前以0.18微米到0.11微米為主力,約占產能的三成。

在台灣光罩的客戶群中,有五至六成來自台灣廠商,有二成來自大陸,其餘的二成多是海外客戶包括:韓國、日本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晶圓廠。除了半導體廠的光罩之外,也供應3.5代面板廠以下的光罩。


新增產能 明年中量產


光罩為降低閒置資金,第三季末完成減資15%作業,減資後資本額為28.8億元。減資後拉升獲利表現,反應在今年第四季的財報上,目前可以確立的是今年營收與獲利都將優於去年。

問:今、明年資本支出及擴充產能的規劃為何?

答:2008年光罩資本支出超過2,000萬美元;2009年就大幅減少,主要以淘汰舊設備為主。2010年的資本支出規劃為1,500萬美元,主要新增的產能,如65奈米的光罩微影機及檢測設備,預計明年中完成裝機後投入量產。

經過金融海嘯景氣急凍的洗禮後,台灣光罩對擴充產能的腳步更加審慎,以保持獲利為投資前題。配合12吋晶圓廠紛紛朝0.11微米以下製程產品發展,台灣光罩也加強AFR光源的相位變換(PSM),及無硫酸光罩清洗技術開,以及更複雜的光學週邊修襯(OPC)等先進光罩技術的量產服務開發。


審慎擴產 攻先進技術


問:市場上多將光罩歸屬於裕隆集團(2201),其實最大法人股東另有其人?

答:光罩最大的法人股東是員工持股會組成的鈺昌投資,約占13%;其次是在市場上買光罩股票,買到占4.33%的偉詮電子(2436)。裕隆集團的翔韋投資持股約占3.98%,居第三大,董事長由翔韋的代表人徐善可出任。

【2010/10/18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電子時報2010-10-18】暌違3年蔡明介首度受訪 金融時報專訪全記錄2010/10/18-梁燕蕙

暌違3年蔡明介首度受訪 金融時報專訪全記錄2010/10/18-梁燕蕙

倫敦金融時報(FT)記者日前專訪聯發科董座蔡明介,乍看之下,這位60歲的親切長者,在金融時報記者的心裡似乎有些失望,因為外表看似平凡的蔡明介董事長,再怎麼樣也無法讓人跟「山寨手機之王」這樣惡狠狠的稱號,聯想在一起。

蔡明介董事長率領聯發科這家供應大陸手機業者晶片的第1大供應商,除了被台灣媒體封為「山寨手機之王」以外,另外還有「股王」、「IC設計教父」等稱號,事實上,他鮮少出現在公開場合,他每年出現的演講場合,屈指可數,甚至連聯發科每季財報法說會,他都交給財務長喻銘鐸處理。

的確,這是蔡董事長暌違3年以後,第1次接受媒體面對面的專訪。這次專訪本來差一點就要流產,因為他的公關經理未能及時告知蔡董,受訪時也會有攝影記者在場。

不過,在聯發科員工的眼裡,蔡董本人親切許多。雖然蔡董本身被富比世(Forbes)估計身家財產高達數10億美元規模,但他依然在公司的員工餐廳裡排著隊等著打菜用餐,同時一邊也跟身旁的員工們親切聊天。

聯發科財務長喻銘鐸形容蔡董是個實事求是的人,但他也指出,去年在全球半導體不景氣的危急關頭,蔡董也顯現出他柔軟的一面,寫了1封給員工的公開信,鼓勵大家的士氣。

報導指出,一旦專訪進入主題,談到他最熱愛的議題,管理理論與策略的時候,蔡董高人一等的領導性格便開始閃耀,一抹笑容在他臉上綻放出來。

蔡董表示,他其實不能算是上過商學院的正規訓練課程,只能說他利用1個禮拜的時間,參加了史丹佛商學院(Standford Business School)的一門「創新與策略」的課程,就在那裡,蔡董第1次接觸到哈佛大師Clayton Christensen、Peter Drucker和其他管理大師的理論,那已經是10年前的事情了。

當時,聯發科剛成立3年,正準備進軍手機產業。絕大多數的客戶都是大陸南部家庭工廠式的手機廠商,他們生產的是價格便宜的山寨手機,這也可說是蔡董贏得「山寨手機之王」稱號的由來。

報導指出,1950年出生的蔡董,先後在台灣和美國接受電機工程訓練,畢業後,在1983年加入台灣早期大型半導體業者之一的聯電。他逐級晉升,到了1994年,已經掌管聯電消費性電子和多媒體產品事業群,該部門負責打造例如電視和DVD播放機所使用的晶片。

該部門最後從聯電分割出來自立門戶成為聯發科,在1997年股票公開上市,在此同時,蔡明介掌管大局,身兼董座和執行長職務。

儘管蔡董只在史丹佛大學上了短短一週的課,但他立刻就深受Christensen教授的理論吸引,特別是他對於產業的新來者,可以藉由破壞式創新的科技,把現有產業龍頭拉下來的理論。

事實上,聯發科後來的發展,隨後也逐漸成為全球大型IC設計公司之一,簡直可以說就是蔡董將Christensen教授的理論,付諸實踐的結果。

蔡董本人雖然屢屢婉拒出席公開場合達3年之久,但他對於管理理論的熱愛,也反映在他為台灣商管雜誌「今週刊」,每月撰寫一篇關於科技趨勢和企業管理的專欄文章的熱忱上。

Christensen教授的理論之一宣稱,雖然產業在早期發展時,容易傾向於垂直整合發展,不過,一旦發展成熟,就會裂解朝向專工部門發展,在此過程中,就創造出機會,讓新來者得以與產業既得利益者抗衡。

應用在科技領域裡,這意味著類似聯發科這樣小型、全新的公司,也得以靠著聚焦專精產品、大幅壓低成本,得以生存發展。聯發科就是這樣先從電腦的CD播放機起家,然後快速轉移到DVD播放器的晶片市場,到了2000年,聯發科已經成為該市場的最大供應商之一,蔡董此時開始把焦點轉向手機。

當時,包括摩托羅拉(Motorola)等手機品牌大廠,才剛剛開始外包台灣廠商代工幾年而已,但以蔡董所汲取的管理理論為基礎,他深信這樣的過程將會加速進行。

雖然從1980年代開始,許多高科技代工生產訂單,陸續來到台灣,但蔡董認為,大陸很快就會崛起成為世界工廠,生產出甚至像手機這種高階的科技產品。他指出,台灣在1980年代抓住這個機會,不過,到了1990年進入消費性電子時代後,所有的代工生產通通已經轉向大陸深圳。

儘管手機晶片領域的龍頭,包括美國業者高通(Qualcomm)和德儀(TI),正聚焦於發展用於先進智慧型手機的3G手機晶片,但蔡董把心力灌注在如何改善現有較普遍的2G手機晶片,好服務大陸手機產業新來者,因為蔡董已經預料到有一天,大陸手機業者會拉下手機產業既有龍頭,他解釋道,事實上,在2G手機晶片方面,還有改善的空間。

CLSA分析師CK Cheng表示,蔡董的突破不僅在於提供手機晶片,而是同時提供業界所謂的turnkey解決方案,這其中的參考設計(reference designs)使得手機產業新來者得以進軍這個市場。分析師指出,這種創新不僅侷限於科技方面的創新,而是商業模式方面的創新。藉此,降低產業新來者的入門門檻,蔡董可說是首開先例,而且此舉對大陸手機業者來說,也是個轉捩點。

就在台灣和西方手機廠商不願採用聯發科手機晶片的時候,蔡董發現大陸手機業者正一窩蜂地擁抱聯發科提供的解決方案。藉由聯發科的科技,數以千計的大陸手機廠商,合計之後的全球市場市佔率,高達20%,這也讓既有的品牌手機業者諾基亞(Nokia)和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不敢掉以輕心。

蔡董表示,把大陸手機廠商生產的手機稱為「山寨手機」,可說是一大遺憾,蔡董指出,這些廠商不願採用「白牌手機」的說法,反而自稱「山寨」,這樣反而給了競爭對手批評的機會。

藉由聯發科提供的解決方案,成本低廉的大陸手機廠商,切身實踐了把手機科技從富有的工業化市場,導入全球其他收入較低的市場裡。蔡董表示,當科技發展到必須為負擔得起的消費者來服務時,領先科技所創造出來的價值,就是必須服務那些年收入大約5,000~10,000美元的廣大消費者。藉著一次又一次改進現有科技並降低成本,因此可以服務全球更廣大的手機人口。

蔡董指出,先前發生的金融危機其實證實了一件事,那就是新興市場根本沒有被金融危機所影響到。這些新興市場的經濟發展依舊持續,其中的商機更是越來越大。

蔡董除了是個管理理論的熱愛者以外,也同時喜愛閱讀歷史書籍。在藉由管理理論帶領聯發科的成長之後,蔡董打算再度把他在2G手機領域的成功經驗,盡可能降低成本,導入3G手機晶片市場裡。

不過,蔡董表示他最近對於管理理論的吸收,受到「逆向創新」(reverse innovation)理論的深深吸引。該理論指出,為了服務新興市場消費者,以經濟實惠模式所發展出的產品,得以轉而輸入到西方消費者手裡,以低價產品的姿態亮相。蔡董指出,這項理論其實很有道理,因為新興市場經濟體帶來數十億消費者的龐大商機,這些消費者需要的是低價、負擔得起的解決方案,這股力量,逼得你不得不繼續創新。

2010年10月12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2010-10-11】應華精密(5392)董事長董炯雄訪談紀要

應華 今年EPS挑戰15元

【經濟日報╱記者劉芳妙/台北報導】 2010.10.11 04:07 am


全球最大金屬數位相機機殼廠應華精密(5392)第三季營收創新高,單季毛利率站穩三成、每股獲利上看4元,今年每股獲利挑戰13至15元。


受惠日廠轉單效應,不僅今年營運將創新高,訂單也滿到明年6月,明年營收年增率可逾兩成,上看50億元。

應華蘇州廠已轉盈,並接獲蘋果iPad機殼訂單,正推動蘇州廠及轉投資亞昕精密上市櫃計畫,獲利添金雞。應華董事長董炯雄表示,由於日圓大幅升值,加速日本相機產業供應鏈解構,尤其是周邊機殼等零組件將加速委外釋單的腳步,這是台灣的好機會。


相機機殼 訂單滿到明年



應華第三季營收13.6億元,攀上歷史高檔,金屬相機機殼訂單滿載至明年6月。法人預期,在傳統旺季帶動下,應華第三季每股獲利上看4元,創歷來新高,加上轉投資蘇州廠因iPad訂單發燒受惠,應華今年每股稅前獲利挑戰13至15元,是有史以來表現最好的一年。

由於日本相機下游代工廠因日圓飆升不堪虧損,在今年底、明年初加速釋單,法人預期應華明年營收年增率可逾兩成,上看50億元歷史新高。董炯雄日前接受本報專訪,以下為訪談紀要:

問:如何看第四季及明年景氣?

答:應華主要訂單來自佳能(2374),占逾50%,其他包括Canon、Sony等品牌。由於今年佳能訂單量能暴增,由去年全年出貨量1,520萬台,今年大幅成長五成至2,300萬台,應華因此受惠,第四季營運不看淡。

由於日圓大幅升值,不少日本相機代工廠不堪成本壓力,加速釋單,到明年6月底,應華的相機機殼訂單產能都已滿載。過去幾年很少訂單量在這時候就把產能塞滿的,萬一訂單再湧進支應不及,將以委外代工紓解。

這波日圓大幅升值的結果,加速產業供應鏈崩解,這對台灣很有利,台灣未來可和這些衛星廠合作,取得他們的技術設計及客戶。



NB機殼 攻入華碩宏碁


問:轉投資蘇州廠接單及營運的狀況?是否推動蘇州廠及轉投資亞昕精密上市櫃?

答:推動蘇州廠回台申請掛牌是目前已在進行的計畫,轉投資亞昕精密也計劃同時推動上市櫃。預計蘇州廠回台掛牌時間最快在2012年。

蘇州廠在今年上半年已有約5,000萬元獲利,相較於去年全年虧損新台幣1億至1.2億元,營運狀況已好轉許多,第三季的獲利會更好。今年蘇州廠賺錢,業外投資收益對於應華全年獲利大為加分。

NB鋁合金機殼業務方面,明年包括華碩和宏碁的訂單都會進來。



Q3毛利率 可望站穩三成



問:數位相機價格下滑趨勢不變,今年產業面臨原物料上漲及缺工問題,明年是否將重現?如何因應?

答:今年應華第二季平均毛利率已回到30%以上,比第一季24%好很多,估計第三季約與第二季相當,明年營運目標仍力保30%。

整體相機接單價格仍持續走滑,原料價格持續波動,如能嚴控成本,幫客戶賺錢,我們的訂單就多。

缺工方面明年仍可能是變數,不過,應華也有因應之道。今年12月到明年1月過年前,會先趕做庫存,能做的先做起來,在這段沒有缺工期間,讓部分大陸勞工可能盡早先回家過年,把人力調節好,把缺工的風險降至最低。

【2010/10/11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0年10月5日 星期二

【工商時報2010-10-04】和鑫光電(3409)總經理王義昭訪談紀要

《深度對談》守得雲開見月明 和鑫第4季爆發
2010-10-04 01:17 工商時報 記者陳泳丞/專訪


 面板產業的市場變化多端,身居其中的廠商也必須快速反應來對付瞬息萬變的市況,從面板彩色濾光片轉型觸控領域的和鑫光電(3409),在蘋果電腦大打多點觸控功能的可攜式電子產品大放異彩之後,也成為標準的觸控概念股,頗有「守得雲開見月明」的味道,總經理王義昭指出,和鑫的營運爆發力道在今年第4季將會更為明顯。以下為訪談紀要:

 問:現階段和鑫營運如何?

 答:和鑫上半年營收26.97億元,虧損5.58億元,稅後EPS為-0.63元,不過自從7月份開始,和鑫已經出現0.34億元的獲利,朝轉虧為盈的正向發展。對於和鑫來說,從彩色濾光片轉入觸控這條道路的辛苦努力,總算有了代價。由於大股東彩晶自製的濾光片相關設備已逐步完成裝機,接下來和鑫可以南科的5.3代廠全力衝刺目前供不應求的觸控產品需求,可以這樣講,從10月份以後,彩晶的營運動能就會開始擴大,準備交出一張比較亮眼的成績給大家看。

 問:和鑫擴充產能規劃如何?

 答:觸控Sensor玻璃的生產與過去以來的大尺寸面板玻璃基板擴大概念不是很相同,以往玻璃基板會被迫變大,純粹是因為面板尺寸在變大,為了切割出更多的面板因此玻璃基板要放大,但對於觸控來說,目前較多的市場需求其實還是來自手機與平板電腦,未來還可能加上一體成型的電腦(AIO),基本上觸控所需的主流尺寸應該會落在20吋以內,因此不需要太大的玻璃基板就可以應付生產所需。重點反而是放在如何採用更薄的玻璃去生產觸控面板,以減輕觸控模組的重量,這比放大生產尺寸更難,是未來大家都要面對的大挑戰。因此和鑫的觸控新廠,準備投資新台幣88億元,但卻選擇4.5代廠的原因就在此。

 問:後續內嵌式觸控與外貼式觸控面板的變化消長如何看?

 答:其實在此應該要釐清一個觀念,日前媒體報導內嵌式(In-Cell)觸控技術為國內某廠商所獨有的技術,這是不正確的說法,其實只要會做濾光片的廠商,都具備做內嵌式觸控面板的技術能力。正確地講,內嵌式觸控的定義是把觸控的電路長在濾光片玻璃的背面,這樣的好處是可以節省一片觸控玻璃的使用,但是壞處是非常難做。

 有多難做?大家可以自己去算算看,彩色濾光片有5道光罩,就是說要跑5道製程,觸控則有6道製程,總共就有11道製程,做完濾光片的5道製程後還要把玻璃翻過來在背面進行6道製程,這對於我這種在LCD產業裡泡了20多年的人來說,都認為是相當不理想的程序,每一道製程如果良率都是90%,連續製程11次之後,良率將不到4成,這就是內嵌式觸控不容易做的原因。

 至於On-Cell觸控雖然多一片觸控玻璃,也需要膠合作業,雖然難度不低,但是經過大家努力後已經可克服技術問題,達成客戶要求,市場競爭力依然相當強大。

【經濟日報2010-10-04】凌耀(3582)總經理施振強、財務長余莉的訪談紀要

凌耀 今年EPS拚6.5元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 2010.10.04 04:13 am


挾著華邦電、光寶科、凌陽等堅強的富爸爸陣容,類比IC新秀凌耀(3582)6 月掛牌。凌耀總經理施振強表示,受惠於3C通吃的商機,第三季營收較第二季約成長一成。

凌耀鎖定人煙罕至的光感測IC利基領域,秉持「在既有的產品上找新應用、在既有的應用上找新產品」原則,不斷開發出新的機會。

隨著節能環保風潮吹起,凌耀嶄露頭角,旗下光感測晶片被廣泛導入筆記型電腦、液晶電視、和智慧型手機等終端裝置中,「3C 通吃」,過去一年多來,相繼切入在宏達電、三星(Samsung)等國際大廠供應鏈,業績跟著水漲船高。

凌耀今年上半年收4.2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8.9% ,稅前盈餘8,689萬元,年增6.39%,每股稅後純益2.54元。法人看好凌耀第二季一次性認列員工選擇權費用後,第三季起獲利將比第二季激增,估凌耀今年每股純益約介於6.2元至6.5元,明年更有賺進一個股本的實力。

在本土投信的買盤簇擁下,凌耀日前股價一度直逼200 元大關,緊追立錡,有法人甚至喊出凌耀明年成長動能強,有機會擠下立錡,成為國內類比IC族群新股王。以下為凌耀總經理施振強、財務長余莉的訪談紀要:


智慧機應用 挹注獲利


問:請談談凌耀主要的產品線和應用範圍?

答:相較於國內類比IC廠主要從事電源管理晶片(PWM IC),凌耀是少數從光感測IC切入的公司,主要產品線包含環境光感測IC ,和非環境光感測IC,其中前者毛利率較高,約占公司總營收比重的70%至75%。

環境光感測IC當中,又可概分為環境感測器(ALS) 、距離感測器(Proximity sensor)、和色彩感測器(Color sensor)等。

以ALS為例,早期主要應用在筆記型電腦(NB)和液晶電視(LCD TV),可以透過感測環境的光源,來控制顯示面板的亮度,達到節能省電的效果,如今慢慢被導入智慧型手機中,過去一段時間,凌耀的ALS 晶片陸續獲得台系及韓系手機大廠採用,為公司營運帶來挹注。

問:凌耀接下來的營運成長動能?有哪些新產品或新應用商機?

答:隨著節能環保的風潮吹起,不論是微軟的Windows 7 作業系統、或美國的能源之星(Energy Star),都將ALS納入規範,有助凌耀業績成長。

一直以來,凌耀試圖「在既有的產品上找新應用、在既有的應用上找新產品」,不斷尋找機會。像是「距離感測器」,一開始應用在短距離,像智慧型手機多採用觸控面板,它可以感應當人臉靠近或遠離,藉此調整螢幕亮度、或啟閉。

類似的應用也可放到筆記型電腦或液晶電視上,最近凌耀推出長距離的感測器,例如當孩童太靠近電視時,螢幕會自動關閉等,這就是在既有的產品上找到新應用。

另一方面,凌耀也努力在既有的應用上找新產品,之前凌耀的 ALS 晶片切入智慧型手機市場,但每支手機只會用到一顆;而最近凌耀的距離感測IC也導入 手機客戶,等於客戶每賣出一支手機,凌耀的受益倍增。

下個新戰線 平板電腦




問:凌耀營運展望如何?

答:凌耀8月營收9,235萬元,剛創下歷史新高,預估9月仍會維持與8月相當的高檔水準,換算整體第三季營收約比第二季成長一成。

至於第四季,雖然手機客戶狀況不錯,但電腦和電視進入出貨淡季,凌耀營收將下滑。(法人估凌耀第四季營收將比第三季滑落10%至15%)

根據歷史經驗,二、三季向來是凌耀的營運高峰,約占公司全年營收比重的60%至65%;第一季因為碰上春節,工作天數較少,第四季則是新產品的試產期,營收較淡,今年也不例外。

雖然最近科技市場雜音多,但凌耀的光感測IC主要應用在商用筆電、高階電視、和智慧型手機中,都屬於高檔產品,受景氣「旺季不旺」影響相對較小。

問:在熱門的平板電腦市場是否有斬獲?

答:針對熱門的平板電腦,其實應用上有點類似智慧型手機,也都是採取觸控螢幕,凌耀的ALS 晶片和距離感測IC的應用方式,可以延伸到平板電腦上。

這的確為我們帶來新機會,公司正積極爭取,但目前還沒有任何具體的成果。

問:凌耀第二季營用費用大增,主要是什麼原因?

答:凌耀先前在興櫃市場,員工認股權證的轉換依淨值計價,但根據規定,上櫃後必須改為依市場計價、且溯及既往,凌耀6 月剛掛牌上櫃,第一個月必須追認比較大金額的員工認股權轉換費用,約3,000 萬元(占凌耀第二季營業費用8,400萬元的35%),第三季起這部分費用將會大幅減低,有助公司獲利提升、回到正常軌道。

問:最近類比IC業的熱門話題,就是德州儀器(TI)的12吋類比IC產能將大舉開出,凌耀會不會受到影響?

答:凌耀走利基市場,主要競爭對手包括Taos、Sharp、Avago和及Intersil,與德州儀器在產品線上並沒有重疊,因此不會受到影響。

【2010/10/04 經濟日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