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醫材總經理鍾仁:明年至少配發1.5元現金
2008-12-25 工商時報 【杜蕙蓉/專訪】
太平洋醫材在連續4年營運創新高後,目前又因接單爆滿將擴建新廠。太醫總經理鍾仁說,過去亞洲國家不太重視醫療器材產業,目前只有日本和台灣積極投入,以國內技術水平,絕對可以搶到金融海嘯風暴下轉單效應,以下是他的看法紀要:
問:金融海嘯衝擊,有利於國內的醫療產業發展嗎?
答:辜且不論金融海嘯風暴,光以人口老化趨勢及醫療需求提升來看,全球醫療器材市場一直都是呈現穩定成長,年成長率約5-8%,2008年全球醫療器材市場規模為2千億美元。
目前全球主要醫材廠商仍以大型跨國廠商為主,如 Johnson & Johnson、Bayer、Tyco等,但在成本考量下,加上這次的金融海嘯衝擊,大廠也逐漸釋出代工訂單,各地醫療通路商也趨向發展自有零售品牌,交由代工廠商生產貼牌產品。
由於亞洲國家除了台灣和日本外,不太往醫療器材發展,大陸目前雖然投入的廠商多,但品質和技術都未獲肯定,而國內的醫療器材廠品質優良,生產成本較低,並具有註冊專利、國際認證及自行改良產品能力,將可成為大贏家。
問:太醫近年營運為何呈現三級跳?
答:太醫主力產品為密閉式抽痰管,為呼吸道疾病、氣管切開手術病人所使用,佔營收 24%。由於目前全球密閉式抽痰管生產廠商僅有四家,最大廠商為Kimberly-Clark,市佔率近8成,太醫排名第2,因此,未來成長的空間很大。
由於密閉式抽痰管較傳統抽痰管具有衛生、不易感染、抽痰效果較佳、更換次數少等優點,自台灣SARS事件後,密閉式抽痰管因為可減少醫護人員感染機會,使太醫的訂單量和毛利率亦逐年提升,在日本及德國市佔率已達 50%。
問:太醫未來的營運展望?
答:太醫是一家零負債公司,現銀行存款5.18億元,高於資本額,不過,有鑑於金融海嘯的衝擊,未來應有很多的併購或垂直整合利基和建廠計劃,因此,公司的政策是採取「現金為王」的原則,股利的配發上會以現金和股票搭配為主,以今年的獲利來看,明年度應有配發至少1.5元現金,再搭配股票股利;而以獲利來看,太醫則以股本膨脹後,每股稅後盈餘都還能高於前一年的目標為基準,以接單能見度來看,明年營運樂觀,後年則因有新廠產能投入,更具爆發力。
2008年12月26日 星期五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