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洋:明年營運再成長3成
2010-09-27 01:29 工商時報 記者張令慧/專訪
儘管接單成長趨緩,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卻認為,友嘉在產品多元化、產業客戶群多樣化雙管策略齊下,加上產能不足的問題可隨著擴廠完成而解決,因此,他還是訂下明年集團營運要成長超過3成的目標。
儘管朱志洋也認為,明年產業景氣不可能出現如今年上半年般的爆炸性成長,對於接單成長可能有影響,但在「穩中趨堅」的景氣下,友嘉集團的長機會還是存在的。以下是對朱志洋訪談摘要:
問:中國大陸、美國及歐洲等主要市場明年的景氣如何?
答:在中國大陸打房等政策下,今年大陸汽車業雖然出現出現高庫存情況,但估計今年大陸汽車生產量還是有1,600萬輛,比去年的1,300多萬輛成長,明年就算汽車產業的成長趨緩,但大陸要陸續推動保障房、農村都市化等政策,還是會擴大交通等基礎建設,所以,明年度大陸應當還是維持一定程度的成長。至於美國及歐洲地區,因為美國政府為避免2次經濟衰退,已準備陸續推動各項經濟建設計畫,明年美國的景氣可望優於今年,而歐洲也出現景氣慢慢復甦的跡象。所以,明年景氣可望穩中透堅。
問:為何你認為明年產業成長不如今年,但友嘉集團的營運還是有能力成長超過3成?
答:在大陸江東及下沙的擴廠工程將陸續完成下,友嘉集團的設計部也陸續進行產品線的研發,除小型立式車床會由今年的300、450及600型外,明年還要新增800、1米、1米6及2米;此外,臥式加工中心也會推出更大型化的商品,而磨床也會有更完整的產品線,因為產品線的擴增就會帶來新的市場商機。
問:除了產品線外的多元化外,有助於明年度營運的成長的因素還有哪些?
答:今年接單景氣雖然在上半年出現爆炸性的成長,但因為景氣快速上升,反而發生嚴重缺料的問題,因此,景氣成長如果沒有生產線的配合也是沒有用的。以友嘉集團為例,今年就因為出貨遠落後於接單,為避免訂單累積太多,以致在年中後放緩接單的速度。
如果明年如果接單能「穩中趨堅」,則反而比較好安排生產線,出貨也比較能符合生產計畫,這對明年要持續在大陸擴增行銷與服務據點的友嘉集團,反而是比較有利。
2010年9月28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2010-09-27】富強鑫(6603)董事長王伯壎專訪紀要
富強鑫 產能滿獲利飆
【經濟日報╱記者邱馨儀/台南報導】 2010.09.27 02:17 am
富強鑫(6603)拓展利基型機台成效顯現,今年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1.54元,令外界驚豔。富強鑫董事長王伯壎指出,富強鑫過去投入新事業研發部份展現成果,使富強鑫獲利成長。
王伯壎說,富強鑫投入導光板事業後,產品精密度獲得客戶肯定,成功切入3C與汽車產業,到年底前產線已滿。
富強鑫第三季毛利率可望維持上半年25%的高水準,加上近期接獲馬來西亞超過億元訂單,且大陸3C產業周邊塑膠成型機台陸續出貨,下半年的獲利可望維持上半年水準。以下是王伯壎專訪紀要:
力拚轉型 提升技術層次
問:富強鑫今年可望成為工具機產業中僅次於上銀,獲利最佳的業者,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主要的成因為何?
答:過去幾年我們在很多不同的領域上投入了不少的研發,這些研發是有時機性的,至少要二、三年的時間才有成效。今年有幾項事業開始出現成果,有的事業開始獲利,有的事業虧損減少,這些都使得富強鑫的獲利能力大幅提升。
同時工具機本業的部份,從原本單機銷售整合成整套技術,提升技術層次,營業金額更高、難度也更高;拉高競爭者的進入門檻,使得富強鑫轉型有成。
富強鑫工具機部門有三個廠,一是台灣母廠,一在大陸東莞、一在寧波。以前這三個廠既競爭又合作,常常出現自己跟自己拚的問題。
現在組織管理上,以集團的觀念進行整合,在產品的分類上做好調整,就避免了這些問題;哪些客戶由大陸供應,哪些客戶由台灣整合,有效調整後,情況就有所改變了。
此外,從單機銷售調整為整套設備銷售後,必須應用更多的技術整合,且銷售人員能夠對客戶說明整套設備的使用,介面要求也更高了。另外我們向其他廠商進的機台,也要採取跟我們公司相同的驗收水準,才能確保整廠輸出時,可以完全滿足客戶的要求。
因為提供客戶的是「無人化」,而不是「自動化」的設備,強調應答性、誤差值、穩定性更高,即使不開燈也可以運轉,不必再留一個人隨時監看機台是否有狀況,滿足客戶更嚴苛的要求。這種方式對自己的要求雖然更高,但競爭對手卻從十餘家降到不到兩家。
工具機有那麼多不同的應用,富強鑫已建立形象、累積足夠的能力,因此專精在幾種產品,配合相關的模具、原料、周邊設備開發,就可以避開以往只在價格上競爭的局面。
問:今年下半市場情況?
答:今年上半年富強鑫的獲利還不錯,下半年的情況持續樂觀。因為上半年就接了不少訂單,下半年產能已滿載,不過第四季有比較緩和一點,不像上半年催貨那麼孔急,但並沒有差很多。
我們主要的產品是應用在汽車產業和3C設備上;3C產業變動不大,但汽車市場下半年有緩一些,但整體需求還是很不錯。
穩紮穩打 扭轉虧損頹勢
問:富強鑫在導光板與其他新事業研發現況如何?
答:一開始富強鑫開發導光板的設備,是因為富偉這家導光板公司邀富強鑫入股二成,並且開發設備。但因為公司虧損、持續增資,富強鑫到現在已持股富偉達九成了。但也因此富強鑫一方面開發設備機台,一方面又有產線實際生產驗證,不斷的調整設備機台。
現在富偉光電和位於大陸的天泰光電使用的幾乎都是富強鑫自己的機台,導光板產品已經獲得大億科、華映、仁寶的認證、有些其他的導光板廠商也有意和我們合作、擴大規模,導光板的事業從以前一年要虧幾千萬元,到現在已經改善,希望到年底打平。
導光板領域不只是轉投資公司要打平了,且因導光板在光學上的要求更高、精密度更講究,讓富強鑫打開不同的視野,也獲得3C廠商的肯定,取得不少3C產品的設備訂單,不再是傳統只能生產玩具、家庭用品的設備而已。
另外,我們以往也投資漆包線生產,但因為原物料價格的漲調、被倒了不少,造成虧損。現在我們穩紮穩打,不再冒風險,每一家客戶都有出貨的額度,對小公司的出貨要先作設定,現在一個月營業額有二、三千萬元,而且也陸續追討以前的債權,情況確實是都好轉了。
問:對未來前景有何看法?
答:在金融海嘯之前,集團年營收最多是24億元,我們今年希望能拚到28億至30億元的水準。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毛利率,像機械就有二成以上,線纜僅約4%至5%,而導光板則高達三成以上。
除了大陸市場外,印尼、印度、越南、巴西這些市場內需大,未來還會有不錯的成長動能。本業希望能夠維持今年的情況,而新的事業像是導光板、線纜還可以繼續努力、追求成長。
另外健康事業、節能環保領域都還有發展的空間,公司投資在太陽能發電的計畫可望展現效益,而健康事業則可應用公司量產的機台擴展,都還有再拓展的空間。
【2010/09/26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經濟日報╱記者邱馨儀/台南報導】 2010.09.27 02:17 am
富強鑫(6603)拓展利基型機台成效顯現,今年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1.54元,令外界驚豔。富強鑫董事長王伯壎指出,富強鑫過去投入新事業研發部份展現成果,使富強鑫獲利成長。
王伯壎說,富強鑫投入導光板事業後,產品精密度獲得客戶肯定,成功切入3C與汽車產業,到年底前產線已滿。
富強鑫第三季毛利率可望維持上半年25%的高水準,加上近期接獲馬來西亞超過億元訂單,且大陸3C產業周邊塑膠成型機台陸續出貨,下半年的獲利可望維持上半年水準。以下是王伯壎專訪紀要:
力拚轉型 提升技術層次
問:富強鑫今年可望成為工具機產業中僅次於上銀,獲利最佳的業者,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主要的成因為何?
答:過去幾年我們在很多不同的領域上投入了不少的研發,這些研發是有時機性的,至少要二、三年的時間才有成效。今年有幾項事業開始出現成果,有的事業開始獲利,有的事業虧損減少,這些都使得富強鑫的獲利能力大幅提升。
同時工具機本業的部份,從原本單機銷售整合成整套技術,提升技術層次,營業金額更高、難度也更高;拉高競爭者的進入門檻,使得富強鑫轉型有成。
富強鑫工具機部門有三個廠,一是台灣母廠,一在大陸東莞、一在寧波。以前這三個廠既競爭又合作,常常出現自己跟自己拚的問題。
現在組織管理上,以集團的觀念進行整合,在產品的分類上做好調整,就避免了這些問題;哪些客戶由大陸供應,哪些客戶由台灣整合,有效調整後,情況就有所改變了。
此外,從單機銷售調整為整套設備銷售後,必須應用更多的技術整合,且銷售人員能夠對客戶說明整套設備的使用,介面要求也更高了。另外我們向其他廠商進的機台,也要採取跟我們公司相同的驗收水準,才能確保整廠輸出時,可以完全滿足客戶的要求。
因為提供客戶的是「無人化」,而不是「自動化」的設備,強調應答性、誤差值、穩定性更高,即使不開燈也可以運轉,不必再留一個人隨時監看機台是否有狀況,滿足客戶更嚴苛的要求。這種方式對自己的要求雖然更高,但競爭對手卻從十餘家降到不到兩家。
工具機有那麼多不同的應用,富強鑫已建立形象、累積足夠的能力,因此專精在幾種產品,配合相關的模具、原料、周邊設備開發,就可以避開以往只在價格上競爭的局面。
問:今年下半市場情況?
答:今年上半年富強鑫的獲利還不錯,下半年的情況持續樂觀。因為上半年就接了不少訂單,下半年產能已滿載,不過第四季有比較緩和一點,不像上半年催貨那麼孔急,但並沒有差很多。
我們主要的產品是應用在汽車產業和3C設備上;3C產業變動不大,但汽車市場下半年有緩一些,但整體需求還是很不錯。
穩紮穩打 扭轉虧損頹勢
問:富強鑫在導光板與其他新事業研發現況如何?
答:一開始富強鑫開發導光板的設備,是因為富偉這家導光板公司邀富強鑫入股二成,並且開發設備。但因為公司虧損、持續增資,富強鑫到現在已持股富偉達九成了。但也因此富強鑫一方面開發設備機台,一方面又有產線實際生產驗證,不斷的調整設備機台。
現在富偉光電和位於大陸的天泰光電使用的幾乎都是富強鑫自己的機台,導光板產品已經獲得大億科、華映、仁寶的認證、有些其他的導光板廠商也有意和我們合作、擴大規模,導光板的事業從以前一年要虧幾千萬元,到現在已經改善,希望到年底打平。
導光板領域不只是轉投資公司要打平了,且因導光板在光學上的要求更高、精密度更講究,讓富強鑫打開不同的視野,也獲得3C廠商的肯定,取得不少3C產品的設備訂單,不再是傳統只能生產玩具、家庭用品的設備而已。
另外,我們以往也投資漆包線生產,但因為原物料價格的漲調、被倒了不少,造成虧損。現在我們穩紮穩打,不再冒風險,每一家客戶都有出貨的額度,對小公司的出貨要先作設定,現在一個月營業額有二、三千萬元,而且也陸續追討以前的債權,情況確實是都好轉了。
問:對未來前景有何看法?
答:在金融海嘯之前,集團年營收最多是24億元,我們今年希望能拚到28億至30億元的水準。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毛利率,像機械就有二成以上,線纜僅約4%至5%,而導光板則高達三成以上。
除了大陸市場外,印尼、印度、越南、巴西這些市場內需大,未來還會有不錯的成長動能。本業希望能夠維持今年的情況,而新的事業像是導光板、線纜還可以繼續努力、追求成長。
另外健康事業、節能環保領域都還有發展的空間,公司投資在太陽能發電的計畫可望展現效益,而健康事業則可應用公司量產的機台擴展,都還有再拓展的空間。
【2010/09/26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0年9月20日 星期一
【工商時報2010-09-20】宏齊(6168)董事長汪秉龍的專訪紀要
宏齊董事長汪秉龍:9月有新產能 Q4審慎樂觀
2010-09-20 01:18 工商時報 記者謝艾莉/新竹報導
宏齊(6168)8月營收繳出續創新高的好成績,在新產能如期開出下,外界預期宏齊9月營收可望續創新高、突破4億元大關;LED族群即將進入第4季傳統淡季,但宏齊第4季營收仍可望逆勢成長,營收成長幅度明顯優於其他LED公司,以下是宏齊董事長汪秉龍的專訪紀要:
問:走進久元及宏齊辦公室,掛在牆上的多幅油畫相當引人注目,請問這是您的創作嗎?
答:宏齊、久元的每一間會議室,幾乎都會放上油畫,這些油畫全是我父親的創作,在久元公司公布欄上,我也寫了一段話,「不賺錢的企業是種罪惡」鼓勵大家一起努力。
問:宏齊第3季營收逆勢創新高,許多LED廠商對第4季能見度不高,加上第4季為LED傳統淡季,接下來第4季怎麼觀察?
答:從LED和半導體第3季觀察,大家對於第3季態度相當保守,旺季水準也不如往年這麼旺,宏齊9月起有新產能開出,因此對宏齊第4季展望審慎樂觀。
問:第4季那些產品狀況看起來不錯?
答:現在觀察,客戶對宏齊的訂單是持續性的,因此,第4季營收預估與高檔的第3季營收持平,對於新產能方面,宏齊不是LED廠一哥,但是還會繼續努力,會看趨勢狀況增加產能;未來照明占營收比例會逐漸放大,宏齊將雙布局電視背光源與照明的應用。
問:LED相關產業鏈鏈及終端產品,第4季是否有跌價的問題?
答:現在來看上游的晶片廠仍呈現吃緊狀態,因此預估售價不像往年持續跌價,價格仍將維持;由於現在LED電視滲透率不高,今年約20%,但成長速度比原先預期的還要快,2年後所有電視將全面採用LED,也帶領LED產業持續發展。
問:公司新產能開出狀況如何?
答:宏齊位在竹科的新廠房為使用久元的廠房,7月才開始投產,以LED封裝來說,現在產能接近滿載,同時24小時不停工持續運作、一天3班制,至9月底時單月產能約為7.5億顆。
問:目前宏齊照明進度為何?
答:現在新廠可看到宏齊自製的T8 LED燈管,不過,自有產品部分還沒訂單,現在宏齊正在積極拓展該項業務,之前T8燈管一組價格高達1,000多港元,未來終端售價可望逐漸下滑。
問:陝西團來時特別到宏齊、久元參訪,目前公司是否規畫前往陝西投資?
答:宏齊在大陸的投資,就是與聯電在山東的計畫,其它則並無相關計畫,山東廠預計要到明(2011)年下半年才會投產。
至於與陝西省的合作方面,宏齊有封裝技術、加上久元的自製機器設備,未來有機會協助陝西全面更換LED燈管,宏齊將提供機器、核心物料與光條,並保證產品2年保固,對岸的合作伙伴則可負責下游的組裝、品保與行銷。
在大陸積極發展LED環保產業下,政府、企業將傳統LED燈管換成LED燈管,可望達成政策性能源更換的目的。
問:宏久集團未來展望,能否分享一下?
答:我同時一手創立久元和宏齊,現在久元為全球最大的LED晶粒挑揀業務,7月時月產能高達2.1億顆,近期國際LED大廠CREE的首席營運長來久元、宏齊參觀時,甚至表達有意願將其在美國的LED挑揀作業交給久元,畢竟在美國做挑揀作業的成本一定比台灣還貴。
宏齊則專攻LED大尺吋面板背光源及照明,現在看到宏齊的新廠燈管就已全面使用LED燈管,另外宏齊投資約10%的艾笛森光電在高功率LED上也布局相當完整,未來具有一定的發展潛力。
2010-09-20 01:18 工商時報 記者謝艾莉/新竹報導
宏齊(6168)8月營收繳出續創新高的好成績,在新產能如期開出下,外界預期宏齊9月營收可望續創新高、突破4億元大關;LED族群即將進入第4季傳統淡季,但宏齊第4季營收仍可望逆勢成長,營收成長幅度明顯優於其他LED公司,以下是宏齊董事長汪秉龍的專訪紀要:
問:走進久元及宏齊辦公室,掛在牆上的多幅油畫相當引人注目,請問這是您的創作嗎?
答:宏齊、久元的每一間會議室,幾乎都會放上油畫,這些油畫全是我父親的創作,在久元公司公布欄上,我也寫了一段話,「不賺錢的企業是種罪惡」鼓勵大家一起努力。
問:宏齊第3季營收逆勢創新高,許多LED廠商對第4季能見度不高,加上第4季為LED傳統淡季,接下來第4季怎麼觀察?
答:從LED和半導體第3季觀察,大家對於第3季態度相當保守,旺季水準也不如往年這麼旺,宏齊9月起有新產能開出,因此對宏齊第4季展望審慎樂觀。
問:第4季那些產品狀況看起來不錯?
答:現在觀察,客戶對宏齊的訂單是持續性的,因此,第4季營收預估與高檔的第3季營收持平,對於新產能方面,宏齊不是LED廠一哥,但是還會繼續努力,會看趨勢狀況增加產能;未來照明占營收比例會逐漸放大,宏齊將雙布局電視背光源與照明的應用。
問:LED相關產業鏈鏈及終端產品,第4季是否有跌價的問題?
答:現在來看上游的晶片廠仍呈現吃緊狀態,因此預估售價不像往年持續跌價,價格仍將維持;由於現在LED電視滲透率不高,今年約20%,但成長速度比原先預期的還要快,2年後所有電視將全面採用LED,也帶領LED產業持續發展。
問:公司新產能開出狀況如何?
答:宏齊位在竹科的新廠房為使用久元的廠房,7月才開始投產,以LED封裝來說,現在產能接近滿載,同時24小時不停工持續運作、一天3班制,至9月底時單月產能約為7.5億顆。
問:目前宏齊照明進度為何?
答:現在新廠可看到宏齊自製的T8 LED燈管,不過,自有產品部分還沒訂單,現在宏齊正在積極拓展該項業務,之前T8燈管一組價格高達1,000多港元,未來終端售價可望逐漸下滑。
問:陝西團來時特別到宏齊、久元參訪,目前公司是否規畫前往陝西投資?
答:宏齊在大陸的投資,就是與聯電在山東的計畫,其它則並無相關計畫,山東廠預計要到明(2011)年下半年才會投產。
至於與陝西省的合作方面,宏齊有封裝技術、加上久元的自製機器設備,未來有機會協助陝西全面更換LED燈管,宏齊將提供機器、核心物料與光條,並保證產品2年保固,對岸的合作伙伴則可負責下游的組裝、品保與行銷。
在大陸積極發展LED環保產業下,政府、企業將傳統LED燈管換成LED燈管,可望達成政策性能源更換的目的。
問:宏久集團未來展望,能否分享一下?
答:我同時一手創立久元和宏齊,現在久元為全球最大的LED晶粒挑揀業務,7月時月產能高達2.1億顆,近期國際LED大廠CREE的首席營運長來久元、宏齊參觀時,甚至表達有意願將其在美國的LED挑揀作業交給久元,畢竟在美國做挑揀作業的成本一定比台灣還貴。
宏齊則專攻LED大尺吋面板背光源及照明,現在看到宏齊的新廠燈管就已全面使用LED燈管,另外宏齊投資約10%的艾笛森光電在高功率LED上也布局相當完整,未來具有一定的發展潛力。
2010年9月15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2010-09-14】力晶董事長黃崇仁 專訪重點
力晶董事長黃崇仁 專訪重點
2010/09/13 10:48
【經濟日報╱記者何易霖/台北報導】
力晶董事長黃崇仁表示,DRAM產業邁入穩定期,年底前DRAM價格會呈現健康緩跌,不會暴起暴落;力晶本季仍會獲利,未來不會再盲目擴建新產能,將透過增加代工比重等新經營模式,以及持續布局新能源領域,創造更大價值。
力晶上半年獲利逾百億元,是本土最賺錢的DRAM廠,減資新股明(14)日上市。他表示,DRAM價格從第二季的2.5美元,跌到現在的2美元附近,跌幅達25%,第四季價格應該會在上下10%的區間震盪,由於DRAM業將邁入「平穩收縮期」,價格暴起暴落的機率不大。
力晶已完成台灣第一顆40奈米儲存型記憶體(NAND Flash)產品開發,是大中華區第一家擁有自有NAND技術的廠商。黃崇仁日前接受本報專訪,以下為訪談紀要。
問:力晶上半年賺進逾百億元,本季狀況如何?
答:7、8月都還不錯,9月應該也OK,繼續獲利沒有問題。力晶現在主力製程63奈米,每單位成本在1.5美元以下,且成本降低速度會比價格滑落的速度快,會穩定地帶進獲利。
問:接下來產能布局為何?
答:力晶現在12吋晶圓月產能為13萬片,分為標準型記憶體與代工兩大業務。力晶規劃要把當中8萬片拿來生產標準型記憶體,其餘的5萬片做代工。力晶會逐步將代工比重增加到四成,是日後重要收益來源。
8萬片標準型記憶體產能,短期不會再增加,DRAM產出量的增加,全靠製程微縮。力晶與爾必達(Elpida)的合作非常順利,能在最小的資本支出下,用63奈米的設備轉進40奈米。力晶今年資本支出約200億元,足夠轉進40奈米資金需求,也是本土同業中最精簡的投資。
代工方面,目前每月提撥5萬片產能接單,約占營收比重三分之一。在DRAM價格好時,代工利潤不如DRAM,但代工價格不會暴起暴落,力晶現在的代工毛利率與DRAM相當。
問:力晶在NAND Flash與大陸節能等新事業進度如何?
答:力晶當年買下瑞薩(Renesas)快閃記憶體相關技術,以瑞薩的90奈米為基礎,自行完成70、50、40奈米製程開發。70奈米4Gb MLC晶片,力晶已經賣了兩年,最近更完成40 奈米16Gb晶片開發。
台積電、聯電都已具備40奈米技術,但都是為大廠代工,沒有自己的產品;台灣DRAM廠的40奈米技術,也需要與國外大廠合作。力晶是台灣半導體業界中,唯一擁有自行研發的40奈米技術,且能推出自有產品的業者。
問:如何看DRAM市況發展?
答:半導體邁入40奈米以下製程技術後,未來只有英特爾的微處理器(CPU)能走得比較順;DRAM業走到40奈米世代,進入「天險」,物理限制難度更多,摩爾定律將受到挑戰。面對40奈米製程難度提高,各大DRAM廠良率提升,不像以前那麼順利,加上業界幾乎沒有新產能開出,DRAM業將邁入「平穩收縮期」。
2010/09/13 10:48
【經濟日報╱記者何易霖/台北報導】
力晶董事長黃崇仁表示,DRAM產業邁入穩定期,年底前DRAM價格會呈現健康緩跌,不會暴起暴落;力晶本季仍會獲利,未來不會再盲目擴建新產能,將透過增加代工比重等新經營模式,以及持續布局新能源領域,創造更大價值。
力晶上半年獲利逾百億元,是本土最賺錢的DRAM廠,減資新股明(14)日上市。他表示,DRAM價格從第二季的2.5美元,跌到現在的2美元附近,跌幅達25%,第四季價格應該會在上下10%的區間震盪,由於DRAM業將邁入「平穩收縮期」,價格暴起暴落的機率不大。
力晶已完成台灣第一顆40奈米儲存型記憶體(NAND Flash)產品開發,是大中華區第一家擁有自有NAND技術的廠商。黃崇仁日前接受本報專訪,以下為訪談紀要。
問:力晶上半年賺進逾百億元,本季狀況如何?
答:7、8月都還不錯,9月應該也OK,繼續獲利沒有問題。力晶現在主力製程63奈米,每單位成本在1.5美元以下,且成本降低速度會比價格滑落的速度快,會穩定地帶進獲利。
問:接下來產能布局為何?
答:力晶現在12吋晶圓月產能為13萬片,分為標準型記憶體與代工兩大業務。力晶規劃要把當中8萬片拿來生產標準型記憶體,其餘的5萬片做代工。力晶會逐步將代工比重增加到四成,是日後重要收益來源。
8萬片標準型記憶體產能,短期不會再增加,DRAM產出量的增加,全靠製程微縮。力晶與爾必達(Elpida)的合作非常順利,能在最小的資本支出下,用63奈米的設備轉進40奈米。力晶今年資本支出約200億元,足夠轉進40奈米資金需求,也是本土同業中最精簡的投資。
代工方面,目前每月提撥5萬片產能接單,約占營收比重三分之一。在DRAM價格好時,代工利潤不如DRAM,但代工價格不會暴起暴落,力晶現在的代工毛利率與DRAM相當。
問:力晶在NAND Flash與大陸節能等新事業進度如何?
答:力晶當年買下瑞薩(Renesas)快閃記憶體相關技術,以瑞薩的90奈米為基礎,自行完成70、50、40奈米製程開發。70奈米4Gb MLC晶片,力晶已經賣了兩年,最近更完成40 奈米16Gb晶片開發。
台積電、聯電都已具備40奈米技術,但都是為大廠代工,沒有自己的產品;台灣DRAM廠的40奈米技術,也需要與國外大廠合作。力晶是台灣半導體業界中,唯一擁有自行研發的40奈米技術,且能推出自有產品的業者。
問:如何看DRAM市況發展?
答:半導體邁入40奈米以下製程技術後,未來只有英特爾的微處理器(CPU)能走得比較順;DRAM業走到40奈米世代,進入「天險」,物理限制難度更多,摩爾定律將受到挑戰。面對40奈米製程難度提高,各大DRAM廠良率提升,不像以前那麼順利,加上業界幾乎沒有新產能開出,DRAM業將邁入「平穩收縮期」。
2010年9月14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2010-09-13】飛捷(6206)董事長林大成專訪紀要
飛捷 Q3獲利拚新高
【經濟日報╱記者王皓正/台北報導】 2010.09.13 02:16 am
飛捷(6206)董事長林大成表示,林口華亞科技園區的新廠,約明年底開始投產,產能將是目前五股廠的三至四倍;飛捷目前產能滿載,今年營收將突破30億元創新高,中長期來看,飛捷的年營收將朝百億元目標邁進。飛捷8月營收3.42億元,再創歷史新高紀錄,較7月成長2.8%,較去年同期增加30.4%,累計前八月營收21.3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2.5%,第三季可望再度刷寫歷史新猶。
自4月以來,飛捷營收已連續第五個月創新高,締造掛牌八年以來最輝煌的成績。飛捷今年營運表現異軍突起,躍居為工業電腦上半年的獲利王,9月仍有機會續創新高,「第四季比第三季更好」。
受惠全球對工業電腦的需求大增,飛捷現階段產能處在滿載的狀況,為解決訂單湧入的問題,飛捷已在五股廠再拉一條快速的SMT生產線,以緊急擴大產能,預計9月投產。
林大成認為,由於系統產業缺料的情況已有紓解,第三季營運看好,有機會再創單季營收新高,內部透露,「以訂單量來看,第四季將比第三季更好」。以下是林大成的專訪紀要:
問:飛捷的主要產品以及比重為何?
答:飛捷為國內端點銷售系統(Point of Service;POS System )的主要製造商,產品類別主要有三塊:POS系統以及週邊、資訊服務系統(KIOSK)以及平板電腦(Panel PC)。
飛捷目前為全球第五大POS製造商,以及國內第一大、全球前五大KIOSK製造商,僅次於日本Fujitsu及Kodak。
POS產品占飛捷營收比重約75%至80%,KIOSK產品占營收比重約10%至15%;平板電腦(Panel PC)是KIOSK新應用產品,為近年新開發的領域,占營收比重約10%。
以產品銷售對象來看,飛捷旗下各產品,主要供應企業專案客戶(Project Based Client)、系統整合商(System Integration )以及ODM廠,占營收比重分別為40%、40%以及20%。
POS系統以及KIOSK產品,主要銷售市場在北美、歐洲以及日本地區,飛捷產品以外銷為主,歐洲以及北美市場約占營收比重超過七成。
上半年獲利 稱霸工業電腦
問:飛捷現階段的表現如何?
答:飛捷POS系統,以ODM及OEM出貨為主,大客戶為國際大廠IBM 、NCR等,從今年初的農曆年後,陸續接獲舊客戶的追加訂單以及新客戶的新增訂單,在調控產能之後,從4月以來,每月營收都創新高,目前產能持續滿載。
飛捷上半年營收14.6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3.18,稅後純益2.73億元,EPS達3.46元。第一季因為出貨毛利較低的專案,第二季則因缺料問題,使得毛利率分別為31.97%、30.36%,第三季起缺料問題趨緩,毛利率也可提升。
問:展望下半年,營運狀況如何?毛利率有無提升空間?
答:飛捷產能上半年就已滿載,平均月產值在3億元左右,為因應暢旺的訂單需求,公司6月新增一條產線,拓展月產值為3.2 至3.4億元,也造就7、8月營收持續創新高的表現,第三季營收及獲利都有機會創新高。
另外,上半年因拓展客戶而承接毛利較低的專案,加上物料缺乏,急單又持續增加,公司僅能由現貨市場購入如面板、被動元件等物件。
在缺料情況下,大批訂購談價也較無彈性,影響公司毛利,加上第二季低階產品出貨比重增加,第二季毛利率落至30.3%。
但自第三季起,缺料問題趨緩,物料成本可避免持續上升,以及中高階產品訂單相繼出貨,將可逐季提升毛利,全年毛利率可由上半年平均的30.99%提升至下半年的31.73%。
問:可否談談林口華亞科技園區的新廠計畫?
答:看好POS本業發展,並且因為五股廠產能飽和,為拓展公司營運規模,董事會上半年通過購買林口華亞園區1,100坪土地,至於新廠使用面積約5,000多坪,作為興建新廠之用。
購地成本約1.87億元,加上建廠以及產線擴充成本,粗估總花費約為6億元,飛捷已於今年6月發行8億元可轉換公司債(CB)以募資。
飛捷8月已於林口華亞科技園區舉行新廠動土典禮,新廠將於2011年第四季、或2012年初投產,產能將是目前五股廠的三至四倍。
預計再花約六年的時間,把華亞新廠的產能填滿,除今年營收可望突破30億元外,在新廠產能明年底、後年初加入後,中長期來看,飛捷的年營收將朝新台幣百億元目標邁進。
問:飛捷在新產品與新客戶的布局狀況如何?
答:新產品方面,長期布局零售、餐飲等領域,並著手開發手持式POS產品兩年,利基點在於一台桌上型點餐POS機,可以衍生三至四台的手持式點餐POS機,目前一個月出貨量已達300至400台,預估2010年出貨量可望達3,000至4,000台。
就單價來看,目前桌上型POS單價平均約在800至1,000美元,手持式點餐POS機會落在400至500美元,估計單機毛利率可達40%以上,預期明年可望放量達1萬台規模。
在醫療方面,策略為與具備軟體整合能力,且已打入醫療體系供應鏈客戶為主要目標,主打醫療照護市場,單價高且毛利率達40%至45%,目前已有一歐洲客戶在出貨,營收貢獻單月僅約4%至5%,預期年底美系及南歐的新客戶加入之後,營收規模將持續擴大。
受惠於iPhone及iPad的流行,Touch POS也將成為POS未來主流,而飛捷在Touch POS技術上領先同業,目前所出貨的POS機台有九成都是Touch POS,未來更可在該領域搶得先機。
手持式POS 強攻零售餐飲
此外,公司研發多年的醫療、Mobile手持式點餐機及車用廣告播放機等新產品,都將開始陸續出貨,毛利率都達40%至50%,未來出貨量放大對獲利助益值得期待。
問:可否談談近期加開的一條臨時生產線?
答:受惠於景氣回溫及企業增加資本支出,工業電腦廠商今年均繳出亮麗成績單。目前來看,工業電腦的第三季訂單能見度高,有別於消費終端傳出第三季有不確定因素,工業電腦族群則不受影響。
近期在產能持續滿載下,目前在塑料與鐵件上的生產部分,已經以外包的方式來因應訂單的湧進。為了滿足客戶的訂單量,近日也在五股廠再拉一條快速的SMT生產線,以緊急擴大產能。飛捷這條臨時加開的SMT新生產線,預計9月投產;由於系統產業缺料的情況已有紓解,第三季營運看好。
問:在中國大陸的策略為何?
答:過去在大陸市場的業務發展並不快,未來將把飛捷在歐美市場的經驗複製過來,要把大陸由利潤中心制度,改為費用中心制,並強化對內地客戶的服務,大陸子公司自己的營運目標不在賺錢,而是以衝刺銷售台數為目標,要替台灣貢獻更多的銷售訂單。
【2010/09/13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經濟日報╱記者王皓正/台北報導】 2010.09.13 02:16 am
飛捷(6206)董事長林大成表示,林口華亞科技園區的新廠,約明年底開始投產,產能將是目前五股廠的三至四倍;飛捷目前產能滿載,今年營收將突破30億元創新高,中長期來看,飛捷的年營收將朝百億元目標邁進。飛捷8月營收3.42億元,再創歷史新高紀錄,較7月成長2.8%,較去年同期增加30.4%,累計前八月營收21.3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2.5%,第三季可望再度刷寫歷史新猶。
自4月以來,飛捷營收已連續第五個月創新高,締造掛牌八年以來最輝煌的成績。飛捷今年營運表現異軍突起,躍居為工業電腦上半年的獲利王,9月仍有機會續創新高,「第四季比第三季更好」。
受惠全球對工業電腦的需求大增,飛捷現階段產能處在滿載的狀況,為解決訂單湧入的問題,飛捷已在五股廠再拉一條快速的SMT生產線,以緊急擴大產能,預計9月投產。
林大成認為,由於系統產業缺料的情況已有紓解,第三季營運看好,有機會再創單季營收新高,內部透露,「以訂單量來看,第四季將比第三季更好」。以下是林大成的專訪紀要:
問:飛捷的主要產品以及比重為何?
答:飛捷為國內端點銷售系統(Point of Service;POS System )的主要製造商,產品類別主要有三塊:POS系統以及週邊、資訊服務系統(KIOSK)以及平板電腦(Panel PC)。
飛捷目前為全球第五大POS製造商,以及國內第一大、全球前五大KIOSK製造商,僅次於日本Fujitsu及Kodak。
POS產品占飛捷營收比重約75%至80%,KIOSK產品占營收比重約10%至15%;平板電腦(Panel PC)是KIOSK新應用產品,為近年新開發的領域,占營收比重約10%。
以產品銷售對象來看,飛捷旗下各產品,主要供應企業專案客戶(Project Based Client)、系統整合商(System Integration )以及ODM廠,占營收比重分別為40%、40%以及20%。
POS系統以及KIOSK產品,主要銷售市場在北美、歐洲以及日本地區,飛捷產品以外銷為主,歐洲以及北美市場約占營收比重超過七成。
上半年獲利 稱霸工業電腦
問:飛捷現階段的表現如何?
答:飛捷POS系統,以ODM及OEM出貨為主,大客戶為國際大廠IBM 、NCR等,從今年初的農曆年後,陸續接獲舊客戶的追加訂單以及新客戶的新增訂單,在調控產能之後,從4月以來,每月營收都創新高,目前產能持續滿載。
飛捷上半年營收14.6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3.18,稅後純益2.73億元,EPS達3.46元。第一季因為出貨毛利較低的專案,第二季則因缺料問題,使得毛利率分別為31.97%、30.36%,第三季起缺料問題趨緩,毛利率也可提升。
問:展望下半年,營運狀況如何?毛利率有無提升空間?
答:飛捷產能上半年就已滿載,平均月產值在3億元左右,為因應暢旺的訂單需求,公司6月新增一條產線,拓展月產值為3.2 至3.4億元,也造就7、8月營收持續創新高的表現,第三季營收及獲利都有機會創新高。
另外,上半年因拓展客戶而承接毛利較低的專案,加上物料缺乏,急單又持續增加,公司僅能由現貨市場購入如面板、被動元件等物件。
在缺料情況下,大批訂購談價也較無彈性,影響公司毛利,加上第二季低階產品出貨比重增加,第二季毛利率落至30.3%。
但自第三季起,缺料問題趨緩,物料成本可避免持續上升,以及中高階產品訂單相繼出貨,將可逐季提升毛利,全年毛利率可由上半年平均的30.99%提升至下半年的31.73%。
問:可否談談林口華亞科技園區的新廠計畫?
答:看好POS本業發展,並且因為五股廠產能飽和,為拓展公司營運規模,董事會上半年通過購買林口華亞園區1,100坪土地,至於新廠使用面積約5,000多坪,作為興建新廠之用。
購地成本約1.87億元,加上建廠以及產線擴充成本,粗估總花費約為6億元,飛捷已於今年6月發行8億元可轉換公司債(CB)以募資。
飛捷8月已於林口華亞科技園區舉行新廠動土典禮,新廠將於2011年第四季、或2012年初投產,產能將是目前五股廠的三至四倍。
預計再花約六年的時間,把華亞新廠的產能填滿,除今年營收可望突破30億元外,在新廠產能明年底、後年初加入後,中長期來看,飛捷的年營收將朝新台幣百億元目標邁進。
問:飛捷在新產品與新客戶的布局狀況如何?
答:新產品方面,長期布局零售、餐飲等領域,並著手開發手持式POS產品兩年,利基點在於一台桌上型點餐POS機,可以衍生三至四台的手持式點餐POS機,目前一個月出貨量已達300至400台,預估2010年出貨量可望達3,000至4,000台。
就單價來看,目前桌上型POS單價平均約在800至1,000美元,手持式點餐POS機會落在400至500美元,估計單機毛利率可達40%以上,預期明年可望放量達1萬台規模。
在醫療方面,策略為與具備軟體整合能力,且已打入醫療體系供應鏈客戶為主要目標,主打醫療照護市場,單價高且毛利率達40%至45%,目前已有一歐洲客戶在出貨,營收貢獻單月僅約4%至5%,預期年底美系及南歐的新客戶加入之後,營收規模將持續擴大。
受惠於iPhone及iPad的流行,Touch POS也將成為POS未來主流,而飛捷在Touch POS技術上領先同業,目前所出貨的POS機台有九成都是Touch POS,未來更可在該領域搶得先機。
手持式POS 強攻零售餐飲
此外,公司研發多年的醫療、Mobile手持式點餐機及車用廣告播放機等新產品,都將開始陸續出貨,毛利率都達40%至50%,未來出貨量放大對獲利助益值得期待。
問:可否談談近期加開的一條臨時生產線?
答:受惠於景氣回溫及企業增加資本支出,工業電腦廠商今年均繳出亮麗成績單。目前來看,工業電腦的第三季訂單能見度高,有別於消費終端傳出第三季有不確定因素,工業電腦族群則不受影響。
近期在產能持續滿載下,目前在塑料與鐵件上的生產部分,已經以外包的方式來因應訂單的湧進。為了滿足客戶的訂單量,近日也在五股廠再拉一條快速的SMT生產線,以緊急擴大產能。飛捷這條臨時加開的SMT新生產線,預計9月投產;由於系統產業缺料的情況已有紓解,第三季營運看好。
問:在中國大陸的策略為何?
答:過去在大陸市場的業務發展並不快,未來將把飛捷在歐美市場的經驗複製過來,要把大陸由利潤中心制度,改為費用中心制,並強化對內地客戶的服務,大陸子公司自己的營運目標不在賺錢,而是以衝刺銷售台數為目標,要替台灣貢獻更多的銷售訂單。
【2010/09/13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0年9月6日 星期一
【工商時報2010-09-06】南僑(1702)關係企業會會長陳飛龍專訪紀要
跟上星巴克 南僑準備好了
2010-09-06 01:05 工商時報 記者林祝菁/專訪
國內油脂大廠南僑(1702)修正自結前7月稅前淨利為2.76億元,累計每股稅盈餘為1.13元,年成長大增5成以上,主要來自大陸的獲利貢獻。
南僑關係企業會會長陳飛龍說,過去20年,南僑所做的一切,都在為搶進中國的市場舖路,而後場基建正一步一步完成,具有開「連鎖」的條件,未來不排除跟著星巴克,或是台灣城的腳步,在其旁邊設立自有店,運用既有的「貝可利」麵包坊,展開連鎖事業,而且不會侷限在上海地區。
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上周跟味千(中國)拉麵總裁潘慰見面,雙方會有什麼合作?一起開連鎖店嗎?還是給多半成品的後援?
答:南僑在過去20年,就是為了去大陸經營作準備,也因此放棄了台灣的洗劑、食品包裝等諸多事業,希望將來中國大陸不僅是外銷加工廠,且本身就是一個超級大的市場。
我們擅長做的是「成熟的市場」;之前或許無法賺到中國「加工階段」的第一桶金,但我們準備賺第二桶金。
20年來,我們在大陸興建了冷凍麵糰、冷凍麵及油脂廠打底,是否合適到大陸開連鎖呢?答案很清楚。
中國是一個大市場,也可看成是一個很多的市場,我們過去的努力跟現在的環境,有契合的機會。
問:若是連鎖,會採什麼模式?會走出上海地區?
答:未來可以選擇星巴克的地點,只要有星巴克,就有我們連鎖店的影子,達到並存、集市效果,在對的地方去開店,但要有別於星巴克,我們的店要有熱食、輕食、烘焙、外帶、咖啡、巧克力的元素,而且要有不一樣的咖啡。
目前已有貝可利麵包坊的品牌,可利用此品牌跨出上海地區,跟著星巴克的腳步,也可跟著台灣的商城腳步前進,產生集市的效應。
問:原料喊漲,南僑的烘焙油9月兩岸都將調漲,其漲幅多少?
答:中秋節後才會漲,且會緩漲,不會一下漲太多。而南僑規畫的天津冷凍麵糰廠預計明年4至5月投產,湖南長沙的冷凍麵糰廠最快明年底投產。
問:兩岸餐飲事業的布局,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嗎?
答:上海世博會為南僑在上海的餐廳帶來約10%以上的業績成長,但,世博若結束,餐廳必然也會受影響,因此,公司正在找地開餐廳,選擇的位置將會以上海到北京的高鐵沿線停靠的站為首選。
2010-09-06 01:05 工商時報 記者林祝菁/專訪
國內油脂大廠南僑(1702)修正自結前7月稅前淨利為2.76億元,累計每股稅盈餘為1.13元,年成長大增5成以上,主要來自大陸的獲利貢獻。
南僑關係企業會會長陳飛龍說,過去20年,南僑所做的一切,都在為搶進中國的市場舖路,而後場基建正一步一步完成,具有開「連鎖」的條件,未來不排除跟著星巴克,或是台灣城的腳步,在其旁邊設立自有店,運用既有的「貝可利」麵包坊,展開連鎖事業,而且不會侷限在上海地區。
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上周跟味千(中國)拉麵總裁潘慰見面,雙方會有什麼合作?一起開連鎖店嗎?還是給多半成品的後援?
答:南僑在過去20年,就是為了去大陸經營作準備,也因此放棄了台灣的洗劑、食品包裝等諸多事業,希望將來中國大陸不僅是外銷加工廠,且本身就是一個超級大的市場。
我們擅長做的是「成熟的市場」;之前或許無法賺到中國「加工階段」的第一桶金,但我們準備賺第二桶金。
20年來,我們在大陸興建了冷凍麵糰、冷凍麵及油脂廠打底,是否合適到大陸開連鎖呢?答案很清楚。
中國是一個大市場,也可看成是一個很多的市場,我們過去的努力跟現在的環境,有契合的機會。
問:若是連鎖,會採什麼模式?會走出上海地區?
答:未來可以選擇星巴克的地點,只要有星巴克,就有我們連鎖店的影子,達到並存、集市效果,在對的地方去開店,但要有別於星巴克,我們的店要有熱食、輕食、烘焙、外帶、咖啡、巧克力的元素,而且要有不一樣的咖啡。
目前已有貝可利麵包坊的品牌,可利用此品牌跨出上海地區,跟著星巴克的腳步,也可跟著台灣的商城腳步前進,產生集市的效應。
問:原料喊漲,南僑的烘焙油9月兩岸都將調漲,其漲幅多少?
答:中秋節後才會漲,且會緩漲,不會一下漲太多。而南僑規畫的天津冷凍麵糰廠預計明年4至5月投產,湖南長沙的冷凍麵糰廠最快明年底投產。
問:兩岸餐飲事業的布局,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嗎?
答:上海世博會為南僑在上海的餐廳帶來約10%以上的業績成長,但,世博若結束,餐廳必然也會受影響,因此,公司正在找地開餐廳,選擇的位置將會以上海到北京的高鐵沿線停靠的站為首選。
【經濟日報2010-09-06】文曄科技(3036)董事長鄭文宗訪談紀要
併購效益 文曄站穩IC通路
【經濟日報╱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2010.09.06 03:15 am
文曄科技(3036)董事長鄭文宗表示,中國大陸已躍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各生產基地遍地開花,將成IC通路商拉大差距的決勝地。文曄透過併購,提高產線與客戶群完整度,已取得有利優勢。
文曄內部已將中國大陸及南亞布局做為未來通路版圖衝刺重心。
法人預估,文曄今年合併營收可望挑戰650億元,年增率達48.6%;隨著擴大布局效益發酵,未來三年內,將達千億大關,在亞洲半導體通路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大陸拓點 沿海轉進西部
鄭文宗日前接受本報專訪,以下為訪談紀要:
問:文曄這幾年營收成長來來自中國大陸市場貢獻不少,如何看待未來IC通路業的發展?
答:中國大陸這幾年經濟實力快速起飛,外資大舉投入是推升經濟繁榮的主要力量。
隨著當地內需市場起飛,尤其綿密的交通建設,大幅改變過去各項資源集中在沿海地區景象,未來將呈現遍地開花。
最近鴻海(2317)大舉往重慶、鄭州等地設立生產據點,擴大生產規模。不只鴻海,幾乎是所有電子代工廠都會有同樣的舉動,對半導體通路而言,為提供這些EMS廠更緊密的服務,也必須跟著擴大營業據點。
如此一來,將增加通路商的建置成本,規模不大的通路商,將面臨嚴峻的挑戰。規模大的通路商,包括文曄,營業費用增加占整體比重仍在可承受的範圍,將取得較有利的地位。
問:中國大陸是否將成為IC通路商的決勝地?
答:中國大陸已是未來全球半導體產業重要成長支撐,能及早切入這個市場,就愈有機會獲得商機;未來中國大陸絕對是IC通路商拉大差距的決勝地。
通路商的成長動能有三要素:客戶、產品線及供應商。2008年4月及去年,文曄採取併購方式,相繼併購慶成、茂宣等通路商,就是補強這三個要素,且經由二次併購後,文曄都做了很大的融合努力,合併效益大幅顯現,不只產品線幾乎打進各領域的客戶,營收和獲利都大幅提升。
大者恆大 掌握規模優勢
文曄未來還會繼續併購同業,重心會先放在擴大單一客戶的營業額提升,並藉由提升技術工程團隊,與客戶開發下世代應用的資訊產品,提升產品價值及毛利。
問:今年6月,文曄與銀行簽署54億元銀行聯貸時,銀行團樂觀期待文曄未來三年營收將達到千億規模,文曄如何達到這個目標?
答:文曄不做財測,我不能對未來營收表現提供任何數字。
先前市場對文曄與同業的合作有很多期待,我相信以文曄現有規模,將能在通路商大者恆大的趨勢中,取得有利發展地位。
就通路商發展軌跡來看,300億元、500億元及1,000億元是三大門檻,前二個文曄者跨過了。
至於千億元營收的目標,我相信文曄的經營團隊只要持續將現有比重較高的客戶群,持續耕耘擴大出貨金額;至於比重不高的客戶,也持續強化服務,提升出貨金額,要跨過第三個門檻也非難事。
【2010/09/06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經濟日報╱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2010.09.06 03:15 am
文曄科技(3036)董事長鄭文宗表示,中國大陸已躍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各生產基地遍地開花,將成IC通路商拉大差距的決勝地。文曄透過併購,提高產線與客戶群完整度,已取得有利優勢。
文曄內部已將中國大陸及南亞布局做為未來通路版圖衝刺重心。
法人預估,文曄今年合併營收可望挑戰650億元,年增率達48.6%;隨著擴大布局效益發酵,未來三年內,將達千億大關,在亞洲半導體通路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大陸拓點 沿海轉進西部
鄭文宗日前接受本報專訪,以下為訪談紀要:
問:文曄這幾年營收成長來來自中國大陸市場貢獻不少,如何看待未來IC通路業的發展?
答:中國大陸這幾年經濟實力快速起飛,外資大舉投入是推升經濟繁榮的主要力量。
隨著當地內需市場起飛,尤其綿密的交通建設,大幅改變過去各項資源集中在沿海地區景象,未來將呈現遍地開花。
最近鴻海(2317)大舉往重慶、鄭州等地設立生產據點,擴大生產規模。不只鴻海,幾乎是所有電子代工廠都會有同樣的舉動,對半導體通路而言,為提供這些EMS廠更緊密的服務,也必須跟著擴大營業據點。
如此一來,將增加通路商的建置成本,規模不大的通路商,將面臨嚴峻的挑戰。規模大的通路商,包括文曄,營業費用增加占整體比重仍在可承受的範圍,將取得較有利的地位。
問:中國大陸是否將成為IC通路商的決勝地?
答:中國大陸已是未來全球半導體產業重要成長支撐,能及早切入這個市場,就愈有機會獲得商機;未來中國大陸絕對是IC通路商拉大差距的決勝地。
通路商的成長動能有三要素:客戶、產品線及供應商。2008年4月及去年,文曄採取併購方式,相繼併購慶成、茂宣等通路商,就是補強這三個要素,且經由二次併購後,文曄都做了很大的融合努力,合併效益大幅顯現,不只產品線幾乎打進各領域的客戶,營收和獲利都大幅提升。
大者恆大 掌握規模優勢
文曄未來還會繼續併購同業,重心會先放在擴大單一客戶的營業額提升,並藉由提升技術工程團隊,與客戶開發下世代應用的資訊產品,提升產品價值及毛利。
問:今年6月,文曄與銀行簽署54億元銀行聯貸時,銀行團樂觀期待文曄未來三年營收將達到千億規模,文曄如何達到這個目標?
答:文曄不做財測,我不能對未來營收表現提供任何數字。
先前市場對文曄與同業的合作有很多期待,我相信以文曄現有規模,將能在通路商大者恆大的趨勢中,取得有利發展地位。
就通路商發展軌跡來看,300億元、500億元及1,000億元是三大門檻,前二個文曄者跨過了。
至於千億元營收的目標,我相信文曄的經營團隊只要持續將現有比重較高的客戶群,持續耕耘擴大出貨金額;至於比重不高的客戶,也持續強化服務,提升出貨金額,要跨過第三個門檻也非難事。
【2010/09/06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