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4日 星期一

【2008/07/14 經濟日報】致新(8081)總經理吳錦川專訪紀要

致新 拚類比IC二哥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 2008.07.14 03:39 am


致新(8081)總經理吳錦川表示,今年成長動能來自NB市場的自然成長,並積極開發手機、LCD 面板等新領域,合併圓創(3298)後,將補齊更多產品線。據估計,致新今年營收規模可望跨越1 億美元(約新台幣30.5億元)門檻,超越茂達,成為台灣類比IC二哥寶座,僅次於立錡。

致新為國內最老牌的類比IC 公司之一,獲利突出,去年合併營收28.24 億元,較前年大幅成長47.4%,稅後純益7.39億元,年增率39.1%,每股稅後純益12.28元,連續第三年賺進一個股本。

看下半年 營運樂觀

致新甫公布上半年營收14.99 億元,年增率21.33%;惟受到提列員工分紅費用化及匯損干擾,致新首季稅後純益6,707 萬元,每股稅後純益1.1元,不如去年同期的3.8元。展望下半年,由於筆記型電腦(NB)景氣能見度高,隨產業進入旺季高峰,致新下半年營運前景樂觀。

致新今年初宣布與圓創合併,創下國內類比IC產業第一宗合併案紀錄,預計於10月1 日正式合併。吳錦川認為,IC設計公司最寶貴的資產就是人才,尤其國內類比IC人才奇缺,致新與圓創合併後,不僅產品線、客戶群互補,研發能量也會大增,明年起將逐漸展現成長力道。以下為吳錦川專訪紀要。

問:致新今年初宣布合併圓創,創下國內類比IC業第一宗合併案記錄,為什麼會在這個時間點做出合併決定?你覺得此舉會掀起國內類比IC業的整併風潮嗎?

答:基於產品線拓展、研發人才擴增等考量,致新與圓創的合併計畫其實談了很久。不過主管機關規定,被合併公司的淨值與股價差,再乘上股本被視為商譽,合併公司必須攤提。

去年底到今年初類比IC族群股價一直處在高檔,股價與淨值間差距大,使得致新的合併計畫一直無法如願,直到今年初發生全球股災,股價跌落低檔區,致新與圓創才趕快發動合併動作。

台灣類比IC廠商逐漸成長,未來挑戰不是留在島內廝殺,而是要和國際廠商競爭,從此觀點來看,「大者恆大」是難以避免的趨勢,另外企業整併也有助產業競爭單純化。

研發團隊 將達百人

問:致新與圓創合併後有什麼目標?

答:致新的類比IC主攻筆記型電腦市場,占公司營收比重超過六成;而圓創在數位相機(DSC) 市場耕耘有成,兩家公司的客戶群、產品線都相當互補。

致新與圓創公司都設在新竹科學園區內,本來就是鄰居,為了擴大營運規模及實力,雙方一拍即合。由於圓創的辦公室租約到期,未來兩家公司將集合在一起辦公,目前致新員工約140 人,其中60多人為研發人員;圓創員工約80人,其中研發人員約30名,合併之後,新致新研發團隊將達到100 人規模,可望發揮相乘效果。

不過,因為年底才正式合併,初期需要一些時間磨合,預料合併對公司今年營運貢獻尚不明顯,綜效要到明年起才會逐漸展現。

問:最近像是迅杰、安國等IC設計公司流行引進策略合作夥伴,致新有沒有類似計畫?

答:致新與NB客戶合作密切,很早就引進廣達參與投資。不過引進策略合作夥伴不是萬靈丹,最後還是要自己實力夠強,包括研發能力、產品品質等。否則你又不是人家的子公司,人家只是投資你一點點,不一定要維護你,給你訂單。

問:今年台灣實施員工分紅費用化,對致新的影響?

答:竹科廠商的人資主管都有聯誼會,市場上有一定的市場行情,致新員工分紅占可分配盈餘提撥率為25% ,符合市場水準,今年首季已經開始提撥。

維護毛利 不打混戰

問:今年來從美國次貸風暴、到通貨膨脹壓力,全球經濟景氣變數多,致新怎麼看未來景氣?

答:第二季是傳統淡季,加上NB有一些新機種推出時間遞延,致新難免受到影響,不過整體第二季營收還是比第一季成長。另外由於第二季新台幣平均匯率高於第一季,新台幣升值造成的影響在第一季還沒完全反應完畢,致新第二季毛利率壓力仍在。

不過目前NB業景氣看起來還不錯,隨著旺季報到,致新下半年業績沒有悲觀的理由。

問:致新接下來還有哪些成長動力來源?

答:今年致新主要成長動能除了來自NB市場的自然成長外,也積極開發手機、LCD 面板等新領域。另外合併圓創後,也會補齊更多的產品線。

問:低價電腦題材熱炒,致新是否有所斬獲?

答:低價電腦題材火熱,不過上半年主要只有華碩推出Eee PC。以Eee PC季出貨量約130萬至150萬台來看,相較傳統NB季出貨量3,000 萬台,大約只有5%數量。加上低價電腦價格只有傳統NB 的三分之一,目前對IC廠商的貢獻度幾乎看不到。

不過下半年各家NB業者都會加入戰局,有助拱大市場。接下來要觀察低價電腦是創造新市場,還是會吃掉原本的傳統NB大餅?

問:立錡、茂達等類比IC同業紛紛搶進NB市場,會不會對致新帶來威脅?致新的多角化策略為何?

答:其實國內的類比IC公司各有各的主戰場,類比IC除了國人熟悉的電源管理晶片(PWM IC),其實範圍非常廣,立錡、茂達切的都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致新的策略是不與國內廠商打混戰。因為與Intersil、德州儀器(TI)等國際大廠對戰,毛利殺到一定程度,國際大廠就退縮了,但國內廠商卻經常打死不退,使得獲利被壓縮。致新思考切入新領域時,會儘量避開大家已經在做的東西,朝向外商主導的市場挖寶。


 
 

【2008/07/14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沒有留言: